评比第一却挨批?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qc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月,山东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注聚一队因查出“职工操作动作不熟练、劳保穿戴不规范、消防器材未及时检查以及安全资料填写不认真”等十多个安全隐患,在三采中心安全检查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职工们高兴之余也在心里盘算着,队里给什么奖励?兴许还能发点奖金呢!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注聚一队干部们冷静客观地分析了本队安全管理的现状后。认为当月隐患查改工作质量不高,并在班前安全会上对部分班组进行了批评。
  对于这件事。部分职工觉得有点委屈。8月份,正是持续高温、生产任务重的时刻,为了保证生产运行安全,班组职工每天忙着修设备、写资料、搞卫生,苦干了一个月,流汗不说,辛辛苦苦搞整改,却换来隐患查改工作质量不高的结论。他们觉得队干部的结论下得有点偏颇了,甚至有职工认为队领导成心找茬。“哪壶不开提哪壶”。
  队上职工与管理者对同一问题的认知差距究竟在哪里?原来,该队在月度安全检查时发现,8月份查出的这十多个安全隐患,没有几项是在现场发现的。检查生产中危害安全的隐患怎能仅仅停留在“职工操作动作不熟练、劳保穿戴不规范、消防器材未及时检查以及安全资料填写不认真”等一般性的静态隐患上呢?没有抓住安全生产中的真正要害性和倾向性等动态隐患,使查改隐患浮在表面上,这就是隐患查改工作中的严重质量问题。毫不含糊,就要批评!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队长张寅杰说:“查改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我们就是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能只强调查改隐患的数量。有的班组。虽然查改的隐患数量不少,但其中有些是避重就轻、有的是纯属凑数,实际上没有把真正的隐患查出来。例如,润滑油标号不对却没有及时更换,导致注聚泵曲轴箱发热直至两台泵烧瓦的事故发生、极个别女工进泵房操作设备没有按规定将长发卷起来、职工操作时违反规定将身体正对阀门、部分职工不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等,而这些隐患若整改不及时,那危害将是非常致命的。”
  这月初,针对查改隐患存在的问题,队上对考核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突出了查改隐患质量的考核,每天将查改的隐患在班前安全讲评会上进行点评。随着新考核制度的实行,注聚站又在职工安全培训上动脑筋,在查找隐患、纠正职工习惯性操作违章、引导职工规范操作等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提高职工发现、识别、整改隐患的能力。
  现在,职工们逐渐明白了领导们批评他们的苦心,有的职工说:以往我们开关高压阀门都习惯于正对着阀门,实际上这是典型的习惯性违章。现在大伙都改用费劲的招式——侧着身子开关阀门,万一阀门发生喷漏,我们也能免于受伤。虽然说这样操作开始挺别扭的,但我们还是坚持养成正确的习惯。
  从8月下旬到现在,该队共发现各类“有质量”的动态隐患12项,已整改了10项,其它2项正在协调整改中。
  短评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长期以来,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领导常常要求班组喜月要查出多少隐患,并常常以查改隐患的数量为衡量和评比班组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却忽略了此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久而久之,班组职工也就逐渐养成了查改隐患只报数量的习惯,而这个习惯的背后,则是真正的潜藏较深的隐患被放行。因为查这些隐患需要花功夫、费时间,这直接影响数量,其结果就是影响评比,影响奖励。上述评比得第一却挨批了的事件告诉我们: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查找隐患如此,生产产品也是如此。
  俗话说,领导重视什么,职工们就重视什么。查改重数量,于是,班组上报的就是“职工操作动作不熟侏、劳保穿戴不规范、消防器材未及时检查以及安全资料填写不认真等一般性的静态隐患”,显然,其中有些是为了凑数,这如果还能在评比中得第一,那班组职工们则更乐此不疲,谁还会去关注那些对制约安全生产的真正要害性和倾向性等动态隐患呢?幸亏该队及时发现问题反时解决、反时引导,更正了部分班组和职工查找“隐患够数就行”和查找“隐患数量越多越说明工作认真”的片面认识,把重点放在分析解剖隐患产生的原因、落实整改措施以反提高发现隐患的“质量”上。
  事实上,我国许多企业都是岛此:对查改事故隐患的工作,企业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一直在强调,车间、班组、职工也没少做工作,车间也制定了量化考校办法。但事故仍然频发、难以遏制,为何?上面的事件告诉我们,查找隐患只重盘量不重质量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像该队管理者列举的润滑油标号不对、造成曲轴箱油温偏高这一真正的事故隐患,职工们却没查清,不以为是隐患。当然也就不会积极采取措施,这就给设备发生烧瓦事故埋下了伏笔。幸亏这是个不大的事故,如果让更大的隐患“瞒天过海”长期潜伏,那最终导致的则是大事故的发生,到那时,我们后悔晚矣。
  应该赞赏的是注聚一队管理者的做法,他们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仅没有沾沾自喜,而且还“哪壶不开提哪壶”,对安全工作避行客观的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制定有效的整改办法。掀起了查改隐患的热潮。此举很值得其它企业学习、借鉴。
  
  (编辑 游振云)
其他文献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或“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的行动指南。  应急预案实际上是标准化的反应程序,以使应急救援活动能迅速、有序地按照计划和最有效的步骤来进行。它有六个方面的含义:  事故预防:通过危险辨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
曾经不止一次,看见我师傅在高高的线槽架上敷设电缆线。作为一个从事仪表维护工作接近30年工龄的老仪表工人,敷设电缆是家常便饭,哪个月往少处说不得敷设个三百米,五百米的电缆线,我师傅应该说在工作上是行家里手,高手中的高手。穿电缆线又快又好,别人干一天的工作量,他半天准完成。别人干半天的活,他两小时准拿下,这可不是吹牛的。  上个月的某一天,我和师傅以及其他几个同志。在S车间敷设电缆线,被安环处的检查人
2007年,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69%;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600例和1638例
李毅中局长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印证着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需要有这种人和这种精神。  3月1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李毅中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问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李毅中说,对事故中的相关责任人,应该是“六亲不认”。  李毅中说“狠话”的确说了不少,“斥责”、“震怒”,到“六
<正>~~
期刊
福建省安监系统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福建省政府的要求立即行动起来,把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作为当前全省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和迫切任务,加强协调、指导和检查,督促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认真抓好隐患自查自改,促进重点行业领域和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要提高认识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是国务院和省政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
事件:农民工与雇主的矛盾    农民工小苏在宿舍楼里洗澡,因煤气中毒导致深度昏迷,被送往医院治疗,至今仍未苏醒,只能依靠呼吸器维持微弱的生命。事发后,小苏的雇主王老板,先后分两次共支付了万元医疗费后,留下一句“我不管了,你们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就消失了。  王老板的语言、行为选择,与当下中国很多中小企业主面对类似问题时的反应是一致的。从情感、道义上来看,他显得冷漠无情。作为雇主,王似乎希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