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尽五湖四海水写满蓝天万里云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文学界的非虚构类小说开始广泛蔓延,似乎这种写实手法,更能真实再现和还原事件、人物的本来面貌,更能打动人。我面前恰有一本非虚构类写实“小说”——《驻村日记》,这里面的内容记载了河南省扶贫办副巡视员吴树兰在新蔡县孙召镇大吴庄村三年半的驻村生活,细述每天点点滴滴,真实感人,让人越读越有感觉,欲罢不能。
  记得与吴树兰第一次见面,是在我们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的座谈会上,她匆忙而来,朴实无华,直言不讳,开门见山,身上没有任何厅级领导的“官架子”,给我的感觉如邻家大姐般亲切,像老师般和蔼,给我们杂志的建议实际而中肯。“我认为咱农口单位要支持三农杂志!这是我们自己的杂志,一定要办好!我原来在畜牧局也办过杂志,太清楚杂志不好办,我们要实实在在想办法支持三农杂志。”她铿锵有力的话语似暖流般涌进我的心里,深深打动了我。
  “自己一定要摆正位置,对群众的事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要心甘情愿付出,心甘情愿服务。对待孤寡老人、特困户、残疾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给以厚爱和回报。对待党员、支部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要善于经营和时时带给他们温暖……总之,对村民、对发展、对工作要付出感情,付出行动,真抓实干。我相信,只要我燃起内心深处的蜡烛,就一定会在大吴庄村为农民洒下一片真情,放射一路阳光,带给农民希望和温暖,贫困农民也一定会尽快富起来。”一段摘自吴树兰亲手撰写的《驻村日记》中的朴实语言,让我感到的不仅是她对工作的实干精神,更是对农村、对村民的真情实意。
  1979年,22岁的“牛马倌”吴树兰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领奖,这燃起了她一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决心。30多年来,她辛勤劳动,努力耕耘,始终做着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当我用汗水洗刷贫穷时,我觉得劳动变成享受,劳动给群众带来财富和幸福;当我用勤劳谱写经验时,劳动变成实践的过程;当劳动变成成功时,劳动就成为伟大的实践桥梁。”2013年的五一劳动节,吴树兰在村子里帮助农民劳动时,有感而发写下这段话。
  2010年7月,53岁的吴树兰主动申请作为河南省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回到自己的家乡——新蔡县孙召镇大吴庄村,帮助自己的父老乡亲早日过上富足的日子。为了摸索出一条平原地区脱贫的路子,她亲力亲为,反复动员固执的乡邻养牛和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动员自己的家人向村里捐款,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积累了几十年的人脉关系,给大吴庄送去了科技,引进了投资项目。这一切,都源于她对这片土地真挚的爱。
  吴树兰爱学习,衣着朴素,身为高级畜牧师的她饱读诗书,对农村脱贫有着深入的思考,她借用“孟加拉扶贫模式”扶贫,结合“一拉二、二拉四”工作方法,带动大家共同致富,让乡邻看到了希望。当然,在这期间,她也动摇过,也彷徨过,在触动个别人利益后也曾收到过恐吓辱骂的短信,但这一切不仅没有阻碍她前进的脚步,反而让她更加执着。
  吴树兰会学习,她知道,深入基层农村,面对思想守旧的村民,不好开展工作。因此,她回到大吴庄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党员会议,动员老党员和她并肩作战。她也深知,要想让村里富起来还需要外力的推动,因此她就一边动员群众,一边跑省里找农科专家和引进项目资金,奶牛场的奶下来了,她就亲自拖着鲜奶到北京等地推销。
  吴树兰善总结,三年半,她每天不管多晚都要认真记日记,思考如何推进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这种智慧之举,使农村脱贫有了经验,与其说她写的是日记,还不如说她写的是工作指导书籍。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一直是吴树兰工作中的“大麻烦”,常常使她在繁重的事务中痛苦不堪。她每天自己给自己打一针胰岛素,实在熬不住了才去医院,就算是在住院的空隙还要开会。“我不知道哪天就死掉了,我要抓紧时间多做事,给人民群众留点儿好处,给党树点儿形象,给女儿留点儿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人活百年固有一死,死后是被人谩骂,还是被人敬仰,都是看自己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是为人民而死还是为自己而死。我现在没有什么牵挂的,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村子里的农民,他们还没有富起来,扶贫任务还这么繁重,所以如果死了也真是死不瞑目呀!”吴树兰在2013年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是住院的第5天了,各种检查基本结束,看看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办出院手续。现在村子里事多得很,新农村建设、双孢菇厂、肥料厂、种蔬菜和养牛等,整天都干不完。心里急得很,恨不得日子过得慢些再慢些,让我再多为农民干些事。越是快结束了,越是感到时间不够用,这不争气的身子又耽误了很多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真心实干能撼天。在大吴庄村的1000多个日夜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驻村之初的诺言:站着像一把伞,替群众遮风挡雨;蹲下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大吴庄村1700多名贫困群众脱贫,修水泥路11条共29公里,学校教学由原来的全镇倒数第一上升为正数第一,建起了7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和1300多平方米的敬老院,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的奶牛场并饲养奶牛近2000头,建立了一个村办建筑公司(年利润5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600元增加到2013年的5600多元……她的到来,填补了大吴庄村无企业、村无集体收入、村无新型社区、村无标准化卫生室、村无敬老院的空白,完成了带好一个班子、建立一套机制、探索一条发展路子、形成一条良性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之路的任务。
  吴树兰常怀感恩之心,她感谢农村,感谢父老乡亲,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她都会记在心里。吴树兰甚至感谢骂她的人,感谢反对她的人,她认为这样才使自己有种被监督的感觉,以至于更用心地去工作。在这本日记里,能读到她作为女人纤细柔情的一面,她爱母亲、爱丈夫、爱女儿;也能读到她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真干实干的一面,她正直、果敢、坚韧、较真。她爱自己的小家,更爱大吴庄这个大家。
  “人生路漫漫,何惧三年。风里雨里真情见,三年后党检验……”书中这句话反映了这位有着诗情画意般情愫的女子,对驻村工作的坚定与乐观。“只有捧着心对群众,群众才能从心底拥护你。农村的根本问题还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和矛盾才会迎刃而解。”吴树兰只想做一把伞,为贫困群众遮风挡雨;做一棵树,为弱势群体带来一片绿荫。有这样情怀的驻村干部,农村脱贫工作何惧难?
  如今,永不停歇的吴树兰从大吴庄驻村期满,又申请到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了,她从平原摸索出脱贫的路子后,又要在退休之前找出山区脱贫的路子。她的驻村日记还在继续,万里蓝天下依然飘荡着满腔热情。
  《驻村日记》不是小说却比小说更有质感,让人在读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生动的画面,看到一个一心为民的扶贫干部在田间地头操劳,在省市县奔波,在各个部门协调资金、请求支持的画面,看到农民由不为所动到搬进新房的笑脸,看到一个拖着病体的中年女干部和乡亲们共同奋斗的喜怒哀乐。遥望远山,低头沉思,这非虚构性的日记似乎更能映射当今之中国,更能诠释驻村第一书记扶贫的朴素情怀。
其他文献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政治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这一举动拉开了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土地的分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以地过活、以土为生的那个年代,土里掘金成为每个农村家庭的美好夙愿,也成为家庭生活品质提高的坚实依靠。  可近年来,受农业种植经济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城市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撂荒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据国土资源部调查,
期刊
在李堂,生儿育女是家庭或家族的一桩大喜事,关乎传宗接代、家业承续,李堂人历来对此极为重视。从婴儿出生到长至十二岁,李堂民间都有一定的俗规。  报喜  小儿出生三天,要到岳父母家报喜,生男叫“大喜”,生女叫“小喜”。大喜,男方背大蒸馍30个,大肉5~10斤,并带公鸡娃一只,以示大喜。小喜,带红糖,大蒸馍30个,母鸡娃一只,以示小喜。女婿要亲自报喜,回带鸡蛋。接喜后,岳母到女儿家看望,带鸡蛋,小衣裳,
期刊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标志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文学规定,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一般都落在每年的4月19~21日,今年谷雨的交节时刻是4月19日23时29分。到这时节,田中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滋润,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农业是“靠天吃饭”,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长,而这时雨越来越多,百谷丰收有望,“雨生百谷”,故名谷雨。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
期刊
时值“‘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及“太平洋产险第十二届‘3·15’保险服务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分公司”)积极响应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产险公司”)的要求,围绕“质量优、服务佳”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维权知识、保险知识及保险消费指引宣导行动。  3月15日,河南分公司作为太平洋
期刊
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多个省份的党政领导当时就在会上与中央签下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两个多月后,中办、国办又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  先立“军令状”彰显脱贫决心,再辅以考核“指挥棒”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全力扶贫——我国“十三五”脱贫攻坚布局日益清晰。  看点一:22省份考核扶贫成效  考核办法指出,本办法适用于中西部
期刊
随着近年来“电商下乡”“互联网+农业”等热潮的兴起,农村电商的发展正成为各地政府和电商企业谋求新一轮发展和转型的新动力。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特别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瓶颈较为突出,被视为推进农村电商亟待弥补的一大“短板”。  农村电商持续升温  在政策助推下,农村电商正持续升温。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达成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
期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回大地,备耕春耕在即,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种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文件,不断增强新品种的开发能力,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达200多家,在国内主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9家,新三板挂牌种业企业21家,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  然而,国内种企自主研发能力弱,品种多、杂、乱,企业多、小、散,难
期刊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  农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和舆论非常关心的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对此给予了回应。  西红柿、辣椒、紫薯等皆非转基因农产品  陈锡文表示,农业转基因育种技术是个新生事物,第一个转基因农产品上市到现在也就20年时间,公众对它还存在着很多疑惑和
期刊
“自从市里工作队来了后,俺村发生了大变化。工作队把‘泥水路’修成了水泥路,咱老百姓出行不再难;联系市里部门协调资金,为我们村雪中送炭……”提及郑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河南省中牟县黄店镇段村群众工作队,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表达了他们对工作队的感激之情。  2015年9月起,中牟县针对部分村级党组织存在的组织纪律涣散、工作能力弱化、干群关系紧张、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分别从省、市、县三
期刊
李堂村人生活在农耕社会里,劳作生活、衣食住行中很多的话语与所在时代的语言环境密不可分。一些政治的术语、物品的名称已经永远沉淀,如“偷听地台”“蓝斯令布”等。本文所说的词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典,应该是语言化的生活画卷。这些和“方言土语”并不能完全区别,实际上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闯名儿】婴儿出生的头一天早上,婴儿的父亲便要出门“闯名儿”,即“撞亲”。撞到的第一个人,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