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守国,男,1961年生,文学硕士,传媒经济博士,大河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出版学术著作九部,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七项,其他奖二十余项。2001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培训,2005年入选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06年入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系全国青联七届委员,全国青联首届社科联谊会理事,河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常谈常新、历久弥新的课题。对于进入品牌经济时代的主流都市报而言,能否回答好、实践好这一课题,既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履行媒体职责、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又关系到媒体能否不断提升公信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对于这一事关新闻本质,事关媒体立身之本、强大之路、创新之源的重大课题,必须用联系、发展、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认识,才能得出符合新闻和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结论。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党的十六大对做好各项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看作是科学把握新闻真实性问题的根本指导方针。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对新闻真实性问题的讨论拟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坚持真实性:都市报的立身之本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已经是新闻学的常识和新闻界的共识。无论是强调采访、采访、还是采访,还是强调无限地接近事实本相,无论是强调现场、现场、还是现场,还是强调新闻是用脚板写出来的,都是在从不同角度强调新闻的真实性。
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性呢?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定义有很多,如: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新闻真实性指新闻事业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做到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允许弄虚作假、“合理想象”等。
这些都是比较权威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定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反映论告诉我们,我们所发出的新闻信息原本是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而非客观事实本身。符号学理论同样也能阐明这一问题。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以及人脑中所形成的所指并非能够完全一致,那又怎么能达到新闻真实?从事物发展的观点来看,报道出来的新闻总体而言只是事物的片断或者说是其中的一个点,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传媒,报道出来可能大相径庭,但都宣称自己的新闻是真实的,读者该相信哪种真实?所以我们认为,新闻真实性应该包括事实真实与认识真实两个方面:新闻报道中对客观事物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对新闻事实所做的解释与评价都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
虽然真实性原则只是对新闻的一般要求,不仅党委宣传部门经常强调,而且各新闻媒体也大都有细化的落实措施,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原则就可以很容易得到落实和坚持,更不用说可以轻易地落实和坚持得很好。一些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现象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理想诚信、职业道德委顿的条件下仍时有发生,在一些都市报、行业报中这些现象有时还比较突出,已经成了严重影响媒体公正性和公信力、为人民群众所痛恨的一大社会公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信源本身有误,采访人员责任心不强,偏听偏信、调查研究不深入,未能发现存在的虚假问题;编辑人员编辑稿件时不认真,断章取义,导致失实;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完善,认识水平不高,无法对信源作出准确的判断;出于各种目的而故意无中生有、合理想象、盲目拔高;为挣钱“扒分”只求快求量不核实;为谋取经济利益而故意歪曲事实等,但都可以从新闻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管理和培训方面的缺失两方面找到根源。
为杜绝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采编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恪守职业道德,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遵守到现场去的采访纪律,深入现场,拿到第一手材料;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预防和惩戒的制度保障;完善规章制度,严厉惩处有偿新闻等。
二、体现时代性:都市报的强大之路
如果说对每篇新闻的真实性诉求属于新闻真实的微观层面,那么对于一个时期新闻的时代性诉求就属于新闻真实的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真实性诉求构成了中观层面的时代性诉求的基础,但时代性诉求并非是真实性诉求的简单叠加。这一层面的诉求要真实性诉求的简单叠加。这一层面的诉求要能体现时代发展的轨迹,体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情感、道德、审美、习俗等方面的特点,呈现区域时间内的整体真实。目前,最能体现新闻宣传时代性要求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三贴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新闻真实性的时代体现。贴近实际,就是贴近一个时期的时代脉搏和发展主流,使新闻宣传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宣传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扎根于群众之中,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心声,使新闻宣传深入人心,富有亲和力。
“三贴近”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本质有机地融合,三者之间互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逻辑归纳的角度说,贴近实际是最终要求,要贴近实际就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为实际不是凭空而来的,实际源自生活;生活不是抽象存在的,生活来自群众。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则需自下而上,从群众中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实际。生活丰富多彩,实际多种多样。当前,最能体现中国时代特征的实际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最能体现河南时代特征的实际除此之外,还有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工业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等。作为区域性都市报,作为中原第一强势媒体的大河报,理当在践行“三贴近”、唱响主旋律、体现时代性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我们结合都市报特点,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河南这个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来说意义更是重大,河南省委省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为一份都市报,我们原来关注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关注相对较少。现在面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主题,我们该怎样发挥作用?经过认真研究和精心策划,大河报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联合推出了“援建新农村,都来出把力”的“大河特别行动”。自2006年12月5日至2007年1月19日,大河报在要闻版连续刊发稿件l8篇,其中整版报道5篇,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呼应和全省各行业的连锁反应,取得显著效果:征集到社会各界有效援助项目60个,安排近9000人就业,培训人员1.8万多人,各种捐助折合现金1600多万元,开通了“河南援农网”,铺就了一条沟通城乡、联系全国和世界的桥梁。这一系列报道对迅速掀起全省范围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高潮,形成城乡间的热烈互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河南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把握规律性:都市报的创新之源
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来认识,新闻的规律性诉求属于新闻真实的宏观层面。
创造、创新之于今天社会经济进步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已成共识,但创造、创新又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因而也是最为珍贵的稀缺资源。把握规律性是富于创造(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新闻创新、都市报创新同样离不开对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尤其在报业发展进入“拐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竞争加剧,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品牌媒体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不能把握规律富于创造的无所作为和为所欲为,都是对新闻宣传的不负责任,对媒体发展的不负责任,对社会大众的不负责任。
主流都市报这种把握规律、创造创新的意识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理念到实践、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过程。比如对理性、建设性、责任感、公信力的强调,对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文化新闻的重视,对新闻策划、深度报道、观点评论的加强,对舆论监督和社会新闻的重新认识与定位,比如数字报纸、读图时代、融合新闻、草根记者概念的提出与实践等等,都是建立在把握时代与新闻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创造、创新。
都市报在创办之初,基本上是以舆论监督为特色,这带来了一时的辉煌,却也束缚了发展的手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读者的品位逐渐提高,自身影响力的扩大引导责任意识的增强,舆论环境的改变,配合党委、政府工作趋于自觉,这就是都市报发展的规律。
大河报就是在把握都市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了办报理念,由创刊时的“办一份让读者满意的报纸”,调整为“以信息传播为主,办一份让党、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这一理念的调整包含着我们对市场竞争需要和事业长远发展的冷静分析和自觉选择,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在自觉主动、积极灵活地配合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在全方位服务广大读者的过程中,树立了大报风范。
社会的发展进步,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报纸的文化品位和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都市报需要把握的又一规律。事实上,不少都市报都在把握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楚天都市报的系列大型文艺演出“楚天都市之夜”,江南都市报见证、光大红色历史的“寻找赣人的文化之根”,北方新报的“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重庆晨报的“老重庆的记忆和影像”系列图文报道等。
基于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河报自2002年起推出了“厚重河南”栏目,开辟了一种由大河报首创、具有极强探索性、难以用传统新闻定义界定的新闻体裁。该栏目的基本定位是,用新闻的眼光、文化的视角、学者的思维,打捞昨天中原厚重的传统人文积淀,由此观照当今河南已经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现实。
“厚重河南”栏目创办4年多来,推出了如“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大宋南迁”、“嵩山文化圈”、“玄奘之路”等影响巨大的系列报道,已不仅是大河报的一个名牌栏目,更成为宣传河南、推介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业界和全社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由该栏目文章结集而成的《厚重河南》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六册,成为河南对外交往中别具一格的礼物,畅销不衰。该书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编校:郭玲玲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常谈常新、历久弥新的课题。对于进入品牌经济时代的主流都市报而言,能否回答好、实践好这一课题,既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履行媒体职责、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又关系到媒体能否不断提升公信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对于这一事关新闻本质,事关媒体立身之本、强大之路、创新之源的重大课题,必须用联系、发展、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认识,才能得出符合新闻和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结论。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党的十六大对做好各项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看作是科学把握新闻真实性问题的根本指导方针。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对新闻真实性问题的讨论拟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坚持真实性:都市报的立身之本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已经是新闻学的常识和新闻界的共识。无论是强调采访、采访、还是采访,还是强调无限地接近事实本相,无论是强调现场、现场、还是现场,还是强调新闻是用脚板写出来的,都是在从不同角度强调新闻的真实性。
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性呢?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定义有很多,如: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新闻真实性指新闻事业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做到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允许弄虚作假、“合理想象”等。
这些都是比较权威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定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反映论告诉我们,我们所发出的新闻信息原本是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而非客观事实本身。符号学理论同样也能阐明这一问题。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以及人脑中所形成的所指并非能够完全一致,那又怎么能达到新闻真实?从事物发展的观点来看,报道出来的新闻总体而言只是事物的片断或者说是其中的一个点,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传媒,报道出来可能大相径庭,但都宣称自己的新闻是真实的,读者该相信哪种真实?所以我们认为,新闻真实性应该包括事实真实与认识真实两个方面:新闻报道中对客观事物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对新闻事实所做的解释与评价都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
虽然真实性原则只是对新闻的一般要求,不仅党委宣传部门经常强调,而且各新闻媒体也大都有细化的落实措施,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原则就可以很容易得到落实和坚持,更不用说可以轻易地落实和坚持得很好。一些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现象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理想诚信、职业道德委顿的条件下仍时有发生,在一些都市报、行业报中这些现象有时还比较突出,已经成了严重影响媒体公正性和公信力、为人民群众所痛恨的一大社会公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信源本身有误,采访人员责任心不强,偏听偏信、调查研究不深入,未能发现存在的虚假问题;编辑人员编辑稿件时不认真,断章取义,导致失实;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完善,认识水平不高,无法对信源作出准确的判断;出于各种目的而故意无中生有、合理想象、盲目拔高;为挣钱“扒分”只求快求量不核实;为谋取经济利益而故意歪曲事实等,但都可以从新闻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管理和培训方面的缺失两方面找到根源。
为杜绝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采编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恪守职业道德,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遵守到现场去的采访纪律,深入现场,拿到第一手材料;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预防和惩戒的制度保障;完善规章制度,严厉惩处有偿新闻等。
二、体现时代性:都市报的强大之路
如果说对每篇新闻的真实性诉求属于新闻真实的微观层面,那么对于一个时期新闻的时代性诉求就属于新闻真实的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真实性诉求构成了中观层面的时代性诉求的基础,但时代性诉求并非是真实性诉求的简单叠加。这一层面的诉求要真实性诉求的简单叠加。这一层面的诉求要能体现时代发展的轨迹,体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情感、道德、审美、习俗等方面的特点,呈现区域时间内的整体真实。目前,最能体现新闻宣传时代性要求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三贴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新闻真实性的时代体现。贴近实际,就是贴近一个时期的时代脉搏和发展主流,使新闻宣传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宣传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扎根于群众之中,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心声,使新闻宣传深入人心,富有亲和力。
“三贴近”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本质有机地融合,三者之间互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逻辑归纳的角度说,贴近实际是最终要求,要贴近实际就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为实际不是凭空而来的,实际源自生活;生活不是抽象存在的,生活来自群众。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则需自下而上,从群众中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实际。生活丰富多彩,实际多种多样。当前,最能体现中国时代特征的实际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最能体现河南时代特征的实际除此之外,还有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工业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等。作为区域性都市报,作为中原第一强势媒体的大河报,理当在践行“三贴近”、唱响主旋律、体现时代性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我们结合都市报特点,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河南这个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来说意义更是重大,河南省委省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为一份都市报,我们原来关注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关注相对较少。现在面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主题,我们该怎样发挥作用?经过认真研究和精心策划,大河报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联合推出了“援建新农村,都来出把力”的“大河特别行动”。自2006年12月5日至2007年1月19日,大河报在要闻版连续刊发稿件l8篇,其中整版报道5篇,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呼应和全省各行业的连锁反应,取得显著效果:征集到社会各界有效援助项目60个,安排近9000人就业,培训人员1.8万多人,各种捐助折合现金1600多万元,开通了“河南援农网”,铺就了一条沟通城乡、联系全国和世界的桥梁。这一系列报道对迅速掀起全省范围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高潮,形成城乡间的热烈互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河南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把握规律性:都市报的创新之源
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来认识,新闻的规律性诉求属于新闻真实的宏观层面。
创造、创新之于今天社会经济进步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已成共识,但创造、创新又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因而也是最为珍贵的稀缺资源。把握规律性是富于创造(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新闻创新、都市报创新同样离不开对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尤其在报业发展进入“拐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竞争加剧,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品牌媒体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不能把握规律富于创造的无所作为和为所欲为,都是对新闻宣传的不负责任,对媒体发展的不负责任,对社会大众的不负责任。
主流都市报这种把握规律、创造创新的意识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理念到实践、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过程。比如对理性、建设性、责任感、公信力的强调,对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文化新闻的重视,对新闻策划、深度报道、观点评论的加强,对舆论监督和社会新闻的重新认识与定位,比如数字报纸、读图时代、融合新闻、草根记者概念的提出与实践等等,都是建立在把握时代与新闻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创造、创新。
都市报在创办之初,基本上是以舆论监督为特色,这带来了一时的辉煌,却也束缚了发展的手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读者的品位逐渐提高,自身影响力的扩大引导责任意识的增强,舆论环境的改变,配合党委、政府工作趋于自觉,这就是都市报发展的规律。
大河报就是在把握都市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了办报理念,由创刊时的“办一份让读者满意的报纸”,调整为“以信息传播为主,办一份让党、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这一理念的调整包含着我们对市场竞争需要和事业长远发展的冷静分析和自觉选择,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在自觉主动、积极灵活地配合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在全方位服务广大读者的过程中,树立了大报风范。
社会的发展进步,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报纸的文化品位和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都市报需要把握的又一规律。事实上,不少都市报都在把握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楚天都市报的系列大型文艺演出“楚天都市之夜”,江南都市报见证、光大红色历史的“寻找赣人的文化之根”,北方新报的“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重庆晨报的“老重庆的记忆和影像”系列图文报道等。
基于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河报自2002年起推出了“厚重河南”栏目,开辟了一种由大河报首创、具有极强探索性、难以用传统新闻定义界定的新闻体裁。该栏目的基本定位是,用新闻的眼光、文化的视角、学者的思维,打捞昨天中原厚重的传统人文积淀,由此观照当今河南已经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现实。
“厚重河南”栏目创办4年多来,推出了如“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大宋南迁”、“嵩山文化圈”、“玄奘之路”等影响巨大的系列报道,已不仅是大河报的一个名牌栏目,更成为宣传河南、推介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业界和全社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由该栏目文章结集而成的《厚重河南》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六册,成为河南对外交往中别具一格的礼物,畅销不衰。该书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编校: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