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教学不再是花瓶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来的公开课上,我们经常把小组教学、多媒体运用等当作花瓶,作为包装课堂的手段,小组教学流于形式,效果自然不敢恭维。现在我们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看小组教学什么时候适合用、该怎样指导、如何评价等,通过教学实践,我主要有如下认识。
   一、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前提
   小组教学,就是让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認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构建,让他们的思维趋于完善。讨论前要鼓励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学生的发言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或者根本无言可发,交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教学《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围绕中心问题“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的?”首先让学生自己默默地读课文,静静地与文本对话,把自己找到的词语或句子标注出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学生“孤军奋战”后的结果是,有些后进生只能找到两三处,有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则能找到五六处,这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内交流,因为此时每个人都有了发言的“资本”,所以他们交流得很热烈,也很有成效。
   当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要做一个简短的总结,肯定正确的观点,分析错误的原因。还要适时地总结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包括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完成课堂内容,以及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等,都要做适当的点评,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二、分工合作——交流效果的保障
   我们经常说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就像我们的十个指头不一样齐,这也是我们平时教学的一个困惑点:不能搞一刀切,但是如何照顾不同孩子的需求,如何对待学生的差异呢?显然,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就是一刀切,而运用小组教学,我们认同“差异也是一种资源”,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发挥自己所长,弥补自己之短,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如学习《沙漠中的绿洲》一课,中心问题是“从哪里看出,阿联酋人民为建设绿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采取“先民主、后集中”的方式。第一步:要求学生自读、自悟。第二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找到最能说明问题的语句。第三步:对已定位的关键语句作进一步讨论,然后做好汇报展示的分工,如一号同学读这两句话,二号同学从这句话中找出关键词语,三号同学谈一谈他们的感受,四号同学对三号的回答作补充,然后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这个句子。一个小组展示完毕,其他小组可以评价也可以作补充,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才能出精彩”!
   三、捆绑评价——小组评价的法宝
   如展示对重点段落的朗读,可以指定两个或几个小组起立展示,其他同学做评委。要求每个参与展示的小组都是全员参与,小组长提前分好工,或分角色朗读、或开火车读等,最后由同学们评价各小组朗读的正确、流利、感情、声音大小等情况,评选出优秀小组给予加分的奖励。这样小组内每个人都不能懈怠,就连平时懒惰的孩子也加足了劲为小组增光添彩。
   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小组教学就不再是做秀,不再是一只花瓶了。
其他文献
【摘要】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相关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 阅读教学、“一本带多本” 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班级读书会”阅读教学等五个层级,有一定教学流程与教学范本。  【关键词】《诗经》,群文阅读法,运用  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以此进行集体阅读建构的过程。相
期刊
朗读是儿童感知文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培养儿童语感的必然路径。本文结合低年级朗读指导实践,探索“三自”朗读实现的路径,引导儿童“自然”朗读,使儿童的朗读符合朗读的自然规律;引领儿童“自主”朗读,让儿童做朗读的主人;引领儿童“自在”朗读,享受朗读带来的成就感。下面结合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找春天》的朗读教学,谈一谈“三自”朗读的实践路径。   一、细化朗读层级,遵循朗读自然规律   儿童是
期刊
晚照一襟,是你;清风一袖,也是你。   晚照,清风,一襟是你,一袖也是你。   上面两句话,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却来自同一个句子,“你是一襟晚照,你也是一袖清风。”   但你是否觉得,这种表达更新鲜呢?所以,写作也是这样,旧瓶可以装新酒,同样的材料也可以翻陈出新。所以改变学生思维,也许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如何改变学生思维呢?探究式作文教学或许值得大家尝试。下面谈谈我的见解。  
期刊
五一假期到了,我們家要出去玩了,我想请邻居帮忙照看一下我的小乌龟“王原”。  它是我两岁时买的。它是当时宠物店里最大的一只乌龟,所以是“王”;“原”是它小时候没有一点图案,到现在,它还是没有一点图案,所以是“原”。  王原是一只巴西龟,脖子上有两个像烙铁烙下的红印子,火红火红的,好看极了。它的背上还有许多小凸起。它的前爪上有十根很长的指甲,像慈禧太后的指甲一样长。  王原最爱吃的就是小鱼和虾类了,
期刊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送給妈妈一件最好的礼物,给她一个惊喜。  送什么呢?我想了想:贺卡?哦,太没新意!那就送一个拥抱?哦,这是必须的,但是还不是最好的礼物……爸爸笑笑,说:“送点实际的!”实际的?我想啊想啊,终于,我想起来了!  妈妈这几天老是咳嗽,那就给妈妈做梨汁吧,因为我发现止咳糖浆就是用梨汁做的。于是我让爸爸陪我去超市买了新鲜的梨子,回到家,我将梨子洗干净,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将它们放进豆浆机里
期刊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重要的两个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让阅读和写作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忽略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本质联系,没有做到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笔者结合对新课标及教材的解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得心得,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策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一、立足课堂   1.深入文本,寻找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在阅读教学时,
期刊
岑嘉州贤弟:   见字如面。昨日书童已将你的书信及诗集送上,读后深有感慨,特写此信,聊表谢意。唯独心中仍存一二分烦恼,不知贤弟有何高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实属佳句,令愚兄忆起边塞往事。孤蓬入大漠千里,一觉醒来,塞外茫茫缟色,遂写下一句小有意境的“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边塞之事振奮心胆,览大漠同日月争辉,风猎猎兮将士舞戈,你我若能同戍边关,提携玉龙,杀
期刊
【摘要】让学生自己对《我看》这首诗进行反复读、品、析,老师进行适当点拨,再让学生自己去仿写,让他们自己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涵泳中,使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朗读;品析;仿写;构建   语文的听说读写活动,也是学生一个语言、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听,到读、品,再到练,是学生语言运用、形象思
期刊
考生在写议论文时,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观点,典型、有力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外,还要重视文章的论证结构。一篇文章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全局观等各种能力水平和素养。考场作文的限时性又要求考生的写作速度,脑海中有了清晰的结构,就会下笔流畅不凝滞。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結构、层进式结构等。其中最受学生青睐的是并列式结构。下面
期刊
童年的趣事多得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每一颗都有自己的精彩。而那颗最耀眼、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班委组织的户外活动。   期待了一周的同学们早早地就成群结队地来到了七彩莲园。刚进大门,大家就被眼前的一个巨型彩虹滑梯所吸引,一个个跃跃欲试。我一个箭步冲进铁门,正纳闷从哪里跑上去滑时,教练告诉我们,想要滑只有自己拖着坐垫爬上坡才行。小意思,凭我的能力肯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一把把坐垫拉上滑梯顶端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