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角色转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25.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教育,德育为先”……许许多多的至理名言都已反复的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班主任要充当慈母的角色:
  优秀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有缺点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知道,小学阶段,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班主任要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小学,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在统筹安排好德育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師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总之,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之中。需要慧心的教师,用慧眼去发现,用智慧去探索。希望通过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能够迎来德育教育的美好未来。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心灵,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崭新的世纪。
其他文献
中职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阶段,他们正处于从自我融入社会的关键时期。身系国家的未来,肩负历史的使命。因此,诚信培育在中职生人生及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是重大的。中职生诚信培育要从学校出发,立足家庭,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培育之风,让中职生生活在一个积极健康的道德氛围中。  一、完善诚信培育制度是根本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明礼诚信”;“八荣八耻”中也把“诚实守信”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特点和具体实践,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G64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校学
摘要:时代前进,中学生思维逐渐在变化,有的让人觉得怪异,有的让人觉得新鲜,有的让人不可思议。本文试分析了现代学生的几个特异性为:自我意识过强、狂妄不可一世、聪明大胆自信,以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性进行教学和管理,从而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个性狂妄;聪明大胆;自信  B844.2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在逐渐变化。有的让人觉得怪异,有的让人
摘要:从现状看,大学生特有的思政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出现了一定弊病。探析思政教育自身的有效性,为后续调研做出必备参照。探析实效性时,应将它涵盖在更广范畴的视野内,并强化操作性,提升思政水准,构建更为适宜的教学新架构。为此,有必要明晰现有的研究状态,在此基础上,展望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改进途径  G641  大学思政教育融汇了多重成果,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有效性研究中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品德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学好品德这门课程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应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还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学  G621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