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的名言:“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上好课,既要钻研教材,又要研究学生,做到目中有人。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只看教师讲的如何,更要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精心设计有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将知识融入情景,用问题点燃思维,通过有效的设问与追问,展开求知的生动过程,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帮助学生领悟规律,用问题对教与学进行及时诊断与反馈,达到建构知识,训练方法,形成能力的目的。
一、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
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就是将物理知识转化为物理问题。精心设置物理问题应该紧扣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设问有序递进,思维逐次深入,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例如位移概念的建立,课本上的实例是从北京到上海,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路径有很多条,同一个终点,引出位移的概念。虽然是鲜活的生活实际,但学生的思维度不足。教学流程稍作改变,先设计问题引导:根据下面的条件,你能确定B点的位置吗?
(1)一位同学从A点出发,走了2Km后到达B点.
(2)这位同学从A点出发,向东走了2Km后到达B点.
(3)这位同学从A点出发,向东沿直线走了2Km到达B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会发现,确定物体位置变化必须有三个要素:方向、(轨迹)直线、长度,自然引出位移的概念: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再配上从北京到上海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知识的有效生成。
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实验,引入课题。用两个不同的电源给小灯泡供电,如图所示,先用电压表测出两个不同的电源的电动势E1=3V,E2=9V。将开关扳到位置1,小灯泡正常发光。问:如果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多数学生讨论的结果认为灯泡会烧毁,少数学生讨论的结果认为灯泡不会烧毁,但不知为什么?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结果出乎意料,小灯泡很暗,只发出了微弱的光。这个设计为了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明确了各个物理量E、r、R、I、U、 U′的关系后,就可以解释实验现象了,因为电动势为9V电源内阻远大于电动势为3V的电源的内阻。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核心引导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才能落实有效教学。
二、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和价值。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
伏安法测电阻,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如何设计电路,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反思原来教学呈现方式,通常是采用直接比较法,给出电路图,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电路。这种方式的教学,比对鲜明,逻辑清晰,但它远离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没有以物理现象和事实为背景,学生看似听懂了,遇到实际问题生搬硬套,不会分析。
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布置任务,测量电阻RX的阻值。
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电路;
动手实验,测量记录数据;
发现问题,数据相差悬殊;
分析讨论,差别原因何在;
交流总结,外接内接不同;
教师协助,得出规律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除直接比较法外还有比值法、实验探测法,无论什么方法,原理是一样的。精心设计,预约精彩,围绕测电阻的问题,引发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和交流,体现了课堂最本质的东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教学设计的核心应该是把“教”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海无涯,学习有方,贵在体悟。学之道在于“悟”,教之法在于“度”。怎样做才是激发思维、启迪智慧的教学,就是要做好课堂有效与优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度”的巧妙,学生“悟”得透彻。
精心设计有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将知识融入情景,用问题点燃思维,通过有效的设问与追问,展开求知的生动过程,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帮助学生领悟规律,用问题对教与学进行及时诊断与反馈,达到建构知识,训练方法,形成能力的目的。
一、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
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就是将物理知识转化为物理问题。精心设置物理问题应该紧扣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设问有序递进,思维逐次深入,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例如位移概念的建立,课本上的实例是从北京到上海,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路径有很多条,同一个终点,引出位移的概念。虽然是鲜活的生活实际,但学生的思维度不足。教学流程稍作改变,先设计问题引导:根据下面的条件,你能确定B点的位置吗?
(1)一位同学从A点出发,走了2Km后到达B点.
(2)这位同学从A点出发,向东走了2Km后到达B点.
(3)这位同学从A点出发,向东沿直线走了2Km到达B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会发现,确定物体位置变化必须有三个要素:方向、(轨迹)直线、长度,自然引出位移的概念: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再配上从北京到上海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知识的有效生成。
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实验,引入课题。用两个不同的电源给小灯泡供电,如图所示,先用电压表测出两个不同的电源的电动势E1=3V,E2=9V。将开关扳到位置1,小灯泡正常发光。问:如果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多数学生讨论的结果认为灯泡会烧毁,少数学生讨论的结果认为灯泡不会烧毁,但不知为什么?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结果出乎意料,小灯泡很暗,只发出了微弱的光。这个设计为了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明确了各个物理量E、r、R、I、U、 U′的关系后,就可以解释实验现象了,因为电动势为9V电源内阻远大于电动势为3V的电源的内阻。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核心引导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才能落实有效教学。
二、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和价值。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
伏安法测电阻,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如何设计电路,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反思原来教学呈现方式,通常是采用直接比较法,给出电路图,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电路。这种方式的教学,比对鲜明,逻辑清晰,但它远离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没有以物理现象和事实为背景,学生看似听懂了,遇到实际问题生搬硬套,不会分析。
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布置任务,测量电阻RX的阻值。
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电路;
动手实验,测量记录数据;
发现问题,数据相差悬殊;
分析讨论,差别原因何在;
交流总结,外接内接不同;
教师协助,得出规律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除直接比较法外还有比值法、实验探测法,无论什么方法,原理是一样的。精心设计,预约精彩,围绕测电阻的问题,引发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和交流,体现了课堂最本质的东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教学设计的核心应该是把“教”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海无涯,学习有方,贵在体悟。学之道在于“悟”,教之法在于“度”。怎样做才是激发思维、启迪智慧的教学,就是要做好课堂有效与优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度”的巧妙,学生“悟”得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