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再精湛的教学艺术也不如培养出会思维、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要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始。下面,就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不同于初中历史,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问题都渐渐深入了,而初中的历史问题还浮在表面上,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就要走进历史,挖掘历史内在的精华,因而我们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一个重要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自己的思想。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节课下来,都是我们的教师在讲,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无法提高的,所以,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其次,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其他的问题和答案都需要学生自己或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获得。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們能进一步的利用课本资源、校内外资源来探求知识,从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才能对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
问题是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是知识结构自身矛盾运动、知识结构和面临信息认知冲突的产物,即知识的储存量和知识结构是问题产生的基础。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学生的问题就越多,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问,就要创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首先,夯实基础、使学生能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关。如,在教学时,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关注一些重点词和重点段落,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忆。像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还有,在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结构图。如,学习古代的监察制度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来整理复习。秦汉时期——北宋时期——明朝时期,这样我们纵向的就将这些知识掌握了。
其次,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师德尊严,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去相处,学生们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他们,就要及时采取补救。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进入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才能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做自己所做,才能有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静下心来,等待学生的答案,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还没等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前,千万不能打断学生的思路,或者直接给与学生答案。只有当学生一直找不到答案时,我们的教师才应该给与相应的提示。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笔者并不是直接讲课,而是先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问题。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之间解决,立刻就有学生告诉他,“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这个学生的答案解决了上一位学生的疑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一定把说有的问题都讲的面面俱到,那样的话学生自己学习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没有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改变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这样学生才能进步和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很多知识的获得,我们是从一些材料中获取的,尤其是在平时的考试中和高考中,做主观题的时候,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读懂材料。读懂材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读材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读题干,弄清材料的大致内容,然后再读关键信息,从关键信息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
其次,读懂题目。在材料分析题中,有的题目要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有的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所以,学生在作答时要明确答题范围,这样才不至于离题。
最后,学会整合。当学生把材料和题目要求都掌握了之后就开始做答了,在作答时,就是考查学生的整合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该按照列提纲,分步作答的方式进行答题,这样才能不重不漏。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教师一定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进行,不能操之过急,一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一种长时间的行为的浸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益,所以,我们的一线教师还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之默默奉献,以探索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莉.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师,2014(10).
[2]张树刚.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09).
[3]杨雄敏.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新探[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不同于初中历史,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问题都渐渐深入了,而初中的历史问题还浮在表面上,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就要走进历史,挖掘历史内在的精华,因而我们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一个重要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自己的思想。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节课下来,都是我们的教师在讲,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无法提高的,所以,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其次,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其他的问题和答案都需要学生自己或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获得。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們能进一步的利用课本资源、校内外资源来探求知识,从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才能对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
问题是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是知识结构自身矛盾运动、知识结构和面临信息认知冲突的产物,即知识的储存量和知识结构是问题产生的基础。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学生的问题就越多,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问,就要创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首先,夯实基础、使学生能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关。如,在教学时,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关注一些重点词和重点段落,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忆。像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还有,在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结构图。如,学习古代的监察制度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来整理复习。秦汉时期——北宋时期——明朝时期,这样我们纵向的就将这些知识掌握了。
其次,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师德尊严,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去相处,学生们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他们,就要及时采取补救。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进入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才能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做自己所做,才能有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静下心来,等待学生的答案,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还没等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前,千万不能打断学生的思路,或者直接给与学生答案。只有当学生一直找不到答案时,我们的教师才应该给与相应的提示。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笔者并不是直接讲课,而是先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问题。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之间解决,立刻就有学生告诉他,“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这个学生的答案解决了上一位学生的疑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一定把说有的问题都讲的面面俱到,那样的话学生自己学习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没有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改变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这样学生才能进步和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很多知识的获得,我们是从一些材料中获取的,尤其是在平时的考试中和高考中,做主观题的时候,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读懂材料。读懂材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读材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读题干,弄清材料的大致内容,然后再读关键信息,从关键信息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
其次,读懂题目。在材料分析题中,有的题目要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有的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所以,学生在作答时要明确答题范围,这样才不至于离题。
最后,学会整合。当学生把材料和题目要求都掌握了之后就开始做答了,在作答时,就是考查学生的整合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该按照列提纲,分步作答的方式进行答题,这样才能不重不漏。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教师一定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进行,不能操之过急,一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一种长时间的行为的浸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益,所以,我们的一线教师还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之默默奉献,以探索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莉.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师,2014(10).
[2]张树刚.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09).
[3]杨雄敏.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新探[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