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移动情境中英汉语名词动用选择一致性的实证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实验激发说汉语者创造名词动用,发现汉语名词动用对来自英语处所类动词与移位类动词的两类致使-移动情境敏感。在致使-移动情境?中,被试强烈地倾向于选择表示位移终点的名词作为动词;在致使-移动情境Ⅱ中,被试强烈地倾向于选择表示位移物体的名词作为动词。这种选择表现出与英语的高度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对可能转化为动词的名词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主体的认知模式与概念结构所决定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声乐艺术的审美活动规律为出发点,分析了在歌唱活动中技巧与情感的辩证统一关系,旨在最终形成“情”与“技”在声乐审美艺术活动中的和谐统一,达到完美表现歌唱艺术之目的
摘 要:从逻辑命题出发,考察表同位关系“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的语义来源。“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的语义来源有三:①“NP”的语义;②语段的语义;③“语义转移”后的语义。“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更倾向于表达主观消极义,这种语义相对而言整合度较高,已脱离了整体意义的简单相加,且“人称代词”“一个”以及“NP”三者之间有着强烈共现倾向。  关键词:人称代词 语义来源 语义转移 主观性  一
主要研究局部平稳扩散模型的半参数估计.首先,基于局部常数拟合,利用局部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了漂移参数函数的估计量.同时,通过Kolmogorov向前方程,得到了扩散函数的估计量.然后,分别
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里介绍的几种方法,是笔者作文教学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