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余家菊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儒家。以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教育思想家而著称,很少有人论及有关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本文从对《教育哲学论稿》的解读来谈论余家菊先生有关教育哲学的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先生的一些真知灼见,以此给当今教育哲学的发展带来一些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余家菊 教育哲学 向上性 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4.063
Up Humanity
——Impressions after Reading Yu Jiaju'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YU Yaping, LI Xiaoxiao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Abstract Mr. Yu Jiaju was a famous educator and thinker, but also a Confucian. Nationalism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thinkers known, rarely discussed about h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o talk about Mr. Yu Jiaju's ideas abou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an be seen from some of Mr. insights in order to develop toda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o bring som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Yu Jiaju; education philosophy; up; human nature
余家菊先生著作的《教育哲学》实乃其民国三十一年间(1942年)在重庆中华大学授课的讲义,该著作是余先生众多教育哲学著作中的一部分。《教育哲学论稿》以先生著的《教育哲学》为主要内容,为避免书籍单薄,遂将先生以往发表的相关文章合录在本书中。笔者主要就其中《教育哲学》的部分谈论自己的观后感。众所周知,研究教育哲学大多以讨论教育的本质为主要范畴,本书也不例外。先生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其论证说明以四书经传为依据,辅之近代社会学与心理学理论,自成一家之言。全书用文言文写成,文字典雅优美,足可见其旧时代宿儒之风范。
教学实践是教育的本体,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成人,育人是教育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在教学活动当中我们要重视教育实践,在实践当中完成培养人的活动。每个教育家在提出他的教育哲学理论之前都要提出个人的教育本体论和人性论,这是在展开教育哲学话题之前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先生在展开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当中就明确了自己的教育本体论和人性论,先生的论述是在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基础上展开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做到从人性,教育的本体就是教学成人。此处先生所说的人性本善主要指人的可塑性和向上性,因此教育整个过程都需要依据向上性的特性来指导教育者进行各项教育活动。具体说来,全书在阐述作者的教育哲学观上,主要涉及以下五点:
1 有关教育的向上性
在论述教育具有向上性之前,作者先就教育与政治的区别展开论题。在作者看来政治的特质在于强制,方法多采用支配;教育则不同,它的特质在于爱护,与之相应的方法为感化。余家菊先生认为教育的可能性建立于人类之可塑性与向上性;教育事业发源于爱他之心,教育之特质为向上,以致真善美圣的境界。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教育活动乃是出于对他人的爱心。先生认为教育之向上性是建立于人类正常的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本能之上,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作者秉持孟子的性善论,肯定人性的向上性,故教育存在着可能性。只是人性向上,强度各有不同而已。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受教育者立志,增强他向上的决心。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人之向上性这一特质,一切教育活动也是因此展开。先生认为,人都有向上之心,只是每个人的强弱程度不同,此之所以会有各人人生成就大小不同的根源。人有向上之性,必然会寻求发展,作者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来说明尽管每个人发展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教育无处不在体现人的向上之性,提升人的发展。关于向上之心的表现,先生认为主要表现在立志、勤奋和有恒三个方面。
2 有关教育的思索性
先生指出,哲学以思索为本质,无思索也就无所谓哲学。他说只有富于向上之心的人,才会不惧困难地去思索,思索于个人、民族都可以产生应有的活力与生气,这些都是由于人生之向上的根本表现。余家菊先生认为思索是解除疑虑、克服阻力的要道;思索可以去追求解除困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思索可从大胆假设着眼,小心求证入手,以此展现科学之功夫。他特别重视“心物合一”,还在实践上结合理论与实际的意义,贯彻“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思想体系等。教育之向上性力求知识和智能之融会贯通,知识在于求精,而智慧则力求通达。这其间教育的思索性建立在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之上。先生形象地形容,缺乏知识(求精)的智慧就像“瞎子”,而缺乏智慧(求通)的知识则像“跛子”。思索是人生的本质,也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这足以表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因此,先生进一步指出,促进人群之进步,有赖于思索之功夫和哲学之修养,从余家菊先生所说的有关人生向上活动是为求实际问题的解除这一点,也可明白余家菊先生对科学务实的重视。 3 有关教育的知止性
先生指出,人生以活动为本质,活动的第一要务在于知止,所谓“知止”是指人的一切行为举措,均应恰如其分,不可陨越,譬如“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等。此处的“止”不是指停滞不前,而是意味着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轨道而前进,在这个轨道上前进追求目标。学习者产生向上之决心后,尚需有存养功夫,使之持久不衰,以致于完整之境。此存养之功夫乃以“知止”为关键。人同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当中,都有一定的伦常轨道,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伦常与道理也要与时俱进,即“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动态的自我定位,以此成一家之言。如此以后才能生生不息,展现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徒出于师而胜于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新生命力。教育者在于知其所止、崇尚真理。这就是有所本,以止于至善的境界。先生强调知止之教为教育之首要功夫,而知止教育,开始以信仰为主导,教师为学生信仰对象之一,故教师必须慎重其教。但作者认为信仰并非不可怀疑,若当信仰与知识发生矛盾时,当舍弃信仰,若知识与信仰一致,受教者从信仰其当然到知其所以然。此一论点足见作者虽博淹旧学,笃信传统文化,但并不故步自封,在学术上表现其开明态度。教育者之使命,遂诚如余家菊先生所言:“学者首务,在知所当止。当止何所?则当信所受教。”是故教育者之责任甚为重大。
4 有关教育的人格论
作者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可以从 “人格之发育”一章窥见。余家菊先生认为人类有向上之心,也有向上之行,“依止而当,则向上功成;依止不当,则停滞不前。”人类向上的成就有高低,则会导致不同的人格发育。人格的发育有三个阶段,依序为重利(物质我)、重名(社会我)、重义(精神我)。此三个阶段等级依次提高,从物质上升到最终的精神追求。作者指出,国民生活的等级,乃视国民重义、重名、重利之多寡而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创造多少物质需求,虽然人有追求物质的需要。教育的目的也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的名誉和多少社会的赞许,教育的目的乃是在于使受教育者成为发育完全之人。何谓发育完全之人?即重义大于一切的名与利。
人格发育之动力,有先天的禀赋,也有后天的人为因素所使然。功利之心,人皆有之;关键问题就在于是否取之有道。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性,使之达到重义的最高阶段。人格的发展犹如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有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但最终须进入道德价值的境界,以此为两者的统摄。这就是精神我方面的自我实现。近代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提出自我实现的概念,但他对自我实现的看法包括人生各方面,非像先生仅指的道德层面。作者强调道德的自我实现,在于人应尽其善之本性,只需存养有道,则人人皆可做到。就此一观点来看,其格调较马斯洛更为高。人文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以此为基础,否则仍难免会有所缺陷。
5 有关教育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研究教育哲学不可或缺的一项课题。人性是善是恶,关系到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取向,历史上不但教育家,甚至哲学家均多有所讨论。每个教育哲学的人性论不同则决定他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不同。本书作者以孟子性善论为宗旨,引入近代学术研究结果,认为人之“天性为纯善,恶之发生乃由活动失去和谐之调节”。教育者要依其天性、因才而教。正如孟子所主张的一样,教育在于将受教育者内在善性的提升与扩充。而非性恶论提出的“化性起伪”之说。前者的关键在于提升与助长,后者的关键在于限制恶性而改掉人类固有的毛病,使文明得以传承。余家菊先生是赞同孔孟的“性善论”的,他指出人格之发展,出于人性之自然,亦出于人性之必然。
在谈及如何利用人性本善的特性进行施教的时候,他指出性善的首要任务在求其发育浸润培植之功,勿加妨碍,勿与束缚。人性之所以会由善转为恶,乃是人性这一有机整体各部分组成元素之间和谐运作失去了协调使然。要想发扬人性善的特点就需要使人性有机整体的各元素之间和谐运作。在分析各元素的组成部分,余家菊先生又延续了他的人格构成的三部分,即物质我、社会我和精神我。虽然凝成于前的元素,时间久、发育早、势力厚;凝成于后的元素,时间短、发育迟、势力弱。但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完全的人,人生的责任就在于葆养此弱者之势而充实坚定之,要充实精神我之发育即“先立乎其大”,使其发育类至尽,以至于至善。这就是余先生基于他的人性论提出的教育的功能。
综而观之,本书之作,以孔孟思想诠释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精辟透彻,在教育哲学领域足可称其为一家之言,令人敬佩。本书的篇幅有限,未能多提及西方教育哲学学者的论点,作比较研究,可能是其美中不足,但作者以传统思想阐述教育哲理,发扬中华文化精神,贡献甚巨。尤其本书在今日一片去中国化的声浪中,重新拾读,可谓空谷足音,更是别具意义与价值。当前国内外做高等教育的学者众多,其中也不乏杰出的教育学者,但专注于研究教育哲学的学者甚少,特别是研究中国教育哲学的论著更是稀有。余家菊先生这部《教育哲学论稿》的问世对于教育学术界一定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家菊著,余子霞编校.教育哲学论稿[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余家菊 教育哲学 向上性 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4.063
Up Humanity
——Impressions after Reading Yu Jiaju'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YU Yaping, LI Xiaoxiao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Abstract Mr. Yu Jiaju was a famous educator and thinker, but also a Confucian. Nationalism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thinkers known, rarely discussed about h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o talk about Mr. Yu Jiaju's ideas abou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an be seen from some of Mr. insights in order to develop toda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o bring som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Yu Jiaju; education philosophy; up; human nature
余家菊先生著作的《教育哲学》实乃其民国三十一年间(1942年)在重庆中华大学授课的讲义,该著作是余先生众多教育哲学著作中的一部分。《教育哲学论稿》以先生著的《教育哲学》为主要内容,为避免书籍单薄,遂将先生以往发表的相关文章合录在本书中。笔者主要就其中《教育哲学》的部分谈论自己的观后感。众所周知,研究教育哲学大多以讨论教育的本质为主要范畴,本书也不例外。先生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其论证说明以四书经传为依据,辅之近代社会学与心理学理论,自成一家之言。全书用文言文写成,文字典雅优美,足可见其旧时代宿儒之风范。
教学实践是教育的本体,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成人,育人是教育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在教学活动当中我们要重视教育实践,在实践当中完成培养人的活动。每个教育家在提出他的教育哲学理论之前都要提出个人的教育本体论和人性论,这是在展开教育哲学话题之前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先生在展开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当中就明确了自己的教育本体论和人性论,先生的论述是在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基础上展开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做到从人性,教育的本体就是教学成人。此处先生所说的人性本善主要指人的可塑性和向上性,因此教育整个过程都需要依据向上性的特性来指导教育者进行各项教育活动。具体说来,全书在阐述作者的教育哲学观上,主要涉及以下五点:
1 有关教育的向上性
在论述教育具有向上性之前,作者先就教育与政治的区别展开论题。在作者看来政治的特质在于强制,方法多采用支配;教育则不同,它的特质在于爱护,与之相应的方法为感化。余家菊先生认为教育的可能性建立于人类之可塑性与向上性;教育事业发源于爱他之心,教育之特质为向上,以致真善美圣的境界。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教育活动乃是出于对他人的爱心。先生认为教育之向上性是建立于人类正常的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本能之上,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作者秉持孟子的性善论,肯定人性的向上性,故教育存在着可能性。只是人性向上,强度各有不同而已。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受教育者立志,增强他向上的决心。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人之向上性这一特质,一切教育活动也是因此展开。先生认为,人都有向上之心,只是每个人的强弱程度不同,此之所以会有各人人生成就大小不同的根源。人有向上之性,必然会寻求发展,作者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来说明尽管每个人发展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教育无处不在体现人的向上之性,提升人的发展。关于向上之心的表现,先生认为主要表现在立志、勤奋和有恒三个方面。
2 有关教育的思索性
先生指出,哲学以思索为本质,无思索也就无所谓哲学。他说只有富于向上之心的人,才会不惧困难地去思索,思索于个人、民族都可以产生应有的活力与生气,这些都是由于人生之向上的根本表现。余家菊先生认为思索是解除疑虑、克服阻力的要道;思索可以去追求解除困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思索可从大胆假设着眼,小心求证入手,以此展现科学之功夫。他特别重视“心物合一”,还在实践上结合理论与实际的意义,贯彻“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思想体系等。教育之向上性力求知识和智能之融会贯通,知识在于求精,而智慧则力求通达。这其间教育的思索性建立在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之上。先生形象地形容,缺乏知识(求精)的智慧就像“瞎子”,而缺乏智慧(求通)的知识则像“跛子”。思索是人生的本质,也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这足以表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因此,先生进一步指出,促进人群之进步,有赖于思索之功夫和哲学之修养,从余家菊先生所说的有关人生向上活动是为求实际问题的解除这一点,也可明白余家菊先生对科学务实的重视。 3 有关教育的知止性
先生指出,人生以活动为本质,活动的第一要务在于知止,所谓“知止”是指人的一切行为举措,均应恰如其分,不可陨越,譬如“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等。此处的“止”不是指停滞不前,而是意味着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轨道而前进,在这个轨道上前进追求目标。学习者产生向上之决心后,尚需有存养功夫,使之持久不衰,以致于完整之境。此存养之功夫乃以“知止”为关键。人同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当中,都有一定的伦常轨道,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伦常与道理也要与时俱进,即“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动态的自我定位,以此成一家之言。如此以后才能生生不息,展现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徒出于师而胜于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新生命力。教育者在于知其所止、崇尚真理。这就是有所本,以止于至善的境界。先生强调知止之教为教育之首要功夫,而知止教育,开始以信仰为主导,教师为学生信仰对象之一,故教师必须慎重其教。但作者认为信仰并非不可怀疑,若当信仰与知识发生矛盾时,当舍弃信仰,若知识与信仰一致,受教者从信仰其当然到知其所以然。此一论点足见作者虽博淹旧学,笃信传统文化,但并不故步自封,在学术上表现其开明态度。教育者之使命,遂诚如余家菊先生所言:“学者首务,在知所当止。当止何所?则当信所受教。”是故教育者之责任甚为重大。
4 有关教育的人格论
作者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可以从 “人格之发育”一章窥见。余家菊先生认为人类有向上之心,也有向上之行,“依止而当,则向上功成;依止不当,则停滞不前。”人类向上的成就有高低,则会导致不同的人格发育。人格的发育有三个阶段,依序为重利(物质我)、重名(社会我)、重义(精神我)。此三个阶段等级依次提高,从物质上升到最终的精神追求。作者指出,国民生活的等级,乃视国民重义、重名、重利之多寡而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创造多少物质需求,虽然人有追求物质的需要。教育的目的也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的名誉和多少社会的赞许,教育的目的乃是在于使受教育者成为发育完全之人。何谓发育完全之人?即重义大于一切的名与利。
人格发育之动力,有先天的禀赋,也有后天的人为因素所使然。功利之心,人皆有之;关键问题就在于是否取之有道。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性,使之达到重义的最高阶段。人格的发展犹如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有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但最终须进入道德价值的境界,以此为两者的统摄。这就是精神我方面的自我实现。近代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提出自我实现的概念,但他对自我实现的看法包括人生各方面,非像先生仅指的道德层面。作者强调道德的自我实现,在于人应尽其善之本性,只需存养有道,则人人皆可做到。就此一观点来看,其格调较马斯洛更为高。人文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以此为基础,否则仍难免会有所缺陷。
5 有关教育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研究教育哲学不可或缺的一项课题。人性是善是恶,关系到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取向,历史上不但教育家,甚至哲学家均多有所讨论。每个教育哲学的人性论不同则决定他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不同。本书作者以孟子性善论为宗旨,引入近代学术研究结果,认为人之“天性为纯善,恶之发生乃由活动失去和谐之调节”。教育者要依其天性、因才而教。正如孟子所主张的一样,教育在于将受教育者内在善性的提升与扩充。而非性恶论提出的“化性起伪”之说。前者的关键在于提升与助长,后者的关键在于限制恶性而改掉人类固有的毛病,使文明得以传承。余家菊先生是赞同孔孟的“性善论”的,他指出人格之发展,出于人性之自然,亦出于人性之必然。
在谈及如何利用人性本善的特性进行施教的时候,他指出性善的首要任务在求其发育浸润培植之功,勿加妨碍,勿与束缚。人性之所以会由善转为恶,乃是人性这一有机整体各部分组成元素之间和谐运作失去了协调使然。要想发扬人性善的特点就需要使人性有机整体的各元素之间和谐运作。在分析各元素的组成部分,余家菊先生又延续了他的人格构成的三部分,即物质我、社会我和精神我。虽然凝成于前的元素,时间久、发育早、势力厚;凝成于后的元素,时间短、发育迟、势力弱。但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完全的人,人生的责任就在于葆养此弱者之势而充实坚定之,要充实精神我之发育即“先立乎其大”,使其发育类至尽,以至于至善。这就是余先生基于他的人性论提出的教育的功能。
综而观之,本书之作,以孔孟思想诠释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精辟透彻,在教育哲学领域足可称其为一家之言,令人敬佩。本书的篇幅有限,未能多提及西方教育哲学学者的论点,作比较研究,可能是其美中不足,但作者以传统思想阐述教育哲理,发扬中华文化精神,贡献甚巨。尤其本书在今日一片去中国化的声浪中,重新拾读,可谓空谷足音,更是别具意义与价值。当前国内外做高等教育的学者众多,其中也不乏杰出的教育学者,但专注于研究教育哲学的学者甚少,特别是研究中国教育哲学的论著更是稀有。余家菊先生这部《教育哲学论稿》的问世对于教育学术界一定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家菊著,余子霞编校.教育哲学论稿[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