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上海女孩汤玫捷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2006年,她和她的哈佛校友计划将哈佛的学术和校园生活方式带来中国,于是创办“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旨在向中国推行哈佛式教育实验。“除了刷马桶,你在峰会上,可以体会到哈佛新生一年里全部的生活。”汤玫捷说,“我们把它们都搬来了。”
“刷马桶,对我的冲击最大”
2005 年,汤玫捷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而她自己一脚踏进校园,则经受了人生中最大的冲击。作为新生,你必须选择。是去刷马桶、荒郊野外生存,还是到街边卖艺?
这就是哈佛大学,鼎鼎有名的“新生周”。大多数人选择了刷马桶。“因为,它能以最快的速度,让人接近学校。” 汤玫捷也选了这项。结果,有生以来,她第一次认识了那么多的清洁剂和清洁工具。
夏季,整个哈佛大学没有一个清洁工。因为,这全是新生的事情。“我们一开始,是在学姐学长的带领下干的。他们都很优秀,前一分钟还在和你讨论国际政治,后一秒就已经在刷马桶了。”玫捷说。
学姐学长的要求,十分严格。检查时,水龙头的铜片必须锃亮,马桶盖则要纤毫不染。“女生没有一个扭捏矜持的。为了掏干净,很多人赤膊上阵。”倘若检查不合格,大家都会觉得“很没面子”。
事后,汤玫捷才知道荒郊野外生存,更为艰苦,“最难的是,他们的任何行动,都不能破坏大自然。每天,要自己掩埋大小便。取火也必须用最自然的方式。饼干袋等生活垃圾一丁点都不许丢弃。”
结果,这一组同学回来,“身上全是臭的。”汤玫捷那一组立即禁止其入内。“必须把衣服全部脱光,烧掉才行。否则,我们白干了。”
“新生周”之后,就是“购物周”:学生们可以任意挑选自己的课程。“我是第一次知道,还能如此上课的。”为了吸引学生,哈佛教授们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承诺,课堂上会免费提供甜点;有的干脆保证,考试会很容易。
一切都是如此新鲜,眼花缭乱。汤玫捷记得“每个讲座,都只听 15 分钟,就要走人”。作业从来都是晚上 10 点以后才开写。“由于过度激动,每天都几乎熬到晚上两三点。”
很快,学生们把帐篷带到了图书馆。在哈佛大学,24 小时都是自由的。“这里没有熄灯制度。因为校方觉得,这是轻视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而对于未来的领导者,这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哈佛大学,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交朋友和竞争”。秋天,在学校餐厅、保龄球馆,以及打扫宿舍的劳动服务中,汤玫捷和于洋洋、李员健、李露诗等三个哈佛新生相遇了。此时,校园里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正忙着招兵买马。
走了一圈,汤玫捷听了很多介绍,觉得都很有意思。但她也发现,这其中没有社团从事哈佛教育经验的推广。对此,虽然哈佛有着世界上最充沛的资源,但未被妥善利用,她感到很可惜。“为什么不自己创个社团?”她自问。
“哈佛不只是美国的大学,而是世界的大学……把哈佛的学术、课外活动,带到中国,与中国教育相补助……把中国最优秀的学生聚在一起,就像哈佛把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学生聚在一起……”在咖啡店里,4 个女孩越聊越兴奋。
几个人说干就干。
他们不但创办了峰会的组委会,而且也为峰会筹集到了高盛基金会每年20 万美元的赞助。
绝对的自由
“如果人生是一个三明治,你会夹入什么?”这是今年峰会所出的考题。常帅记得,她是今年的峰会会务主席。最常见的答案是夹入勇气、友情和忠诚。还有人写,“我要夹入爱我和我爱的人。”或者,“夹防腐剂,因为我怕老去。”
峰会是一个开放平台,学生们可以自己在线报名。但,毋庸置疑,这还是百里挑一的赛场 。“每年,都有在峰会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被招进哈佛。”
今年全国 28 个省市,一共有 3000 多学生报名。“我们从中,再选出 600 人。”比照哈佛招生的做法,峰会的审核小组一遍遍看过这些资料,写下综合印象,不漏掉任何 1 个学生。她指出,这其中有许多全国奥林匹克、省市比赛金牌得主、学生会主席、三好学生等。也有些学生,没有这些奖牌,但有非常傲人的经历,比如徒步戈壁,会变魔术,从小进行口述历史研究等,也会吸收进来。
其实,这也是哈佛招生的原则。哈佛大学招生办中国地区负责人甘迪表示:“哈佛大学,一直在寻找潜在的伟大和极致。”面试官除了要判断学生已经取得的成就外,还需要综合评估学生的潜力,以及对于某领域的爱好。
峰会将很多全新的尝试带到了中国。比如 2006 年,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即兴题目,凌晨两点,峰会召集全体学生,告知他们:“某国遭袭,请你们代表各自的国家,提出议案。”
孩子们无比兴奋,事实上联合国模拟庭,就是由峰会最先推出的,当年,峰会还在活动中启用小型圆桌讨论模式和社会公益项目比赛,这些活动形式在峰会中保存下来,延续至今。
李佳可(化名),来自河北。在来峰会前,她从来没有想到出国读书。但,现在她发现了另一条“有趣的道路”。每天,300 个孩子被分成 12 个学院。“就像哈利·波特里面一样。”随时会接到一些“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在食堂当众跳舞;在讨论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时,他们小组用纸巾泡了一夜,染上绿色,并提出了非洲当地可以用自己的资源换收入的方案,赢得了哈佛大学教授的赞许。
参加峰会的同学可以申请前去哈佛大学游学,获得做短期交流学生的机会。历届峰会中 90% 的学生,进入了美国名校学习。
和哈佛一样,峰会给了孩子们绝对自由,在校园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学生们兴致都很高,所以宿舍没有熄灯时间。
有人问:要不要理床?玫捷说:想不理床,就不理床!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她回忆,晚上11点,电脑房里还灯火通明。也有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圈圈地在操场上散步谈心。“很多美好的事,因为这次活动而诞生。”
汤玫捷不愿让那种高中前,就已经形成的疯狂复习,抹杀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她的经历中,美国始终代表着一种较少压力、更有吸引力的学校教育方法。她说:“虽然它(美国教育体制)也有很多缺点,但的确有很有价值的东西。”
每次峰会结束,主办方都会给孩子们放烟花。绚烂的一刹那,很多人都哭了。不仅中国的高中生,还有哈佛的大学生,都耿耿难忘。很多人是“峰会控”,已经来过三四次了,比如瑞贝卡,不断地前来助教。
“你可以把峰会看成是一场进入美国大学的初选秀;但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青春记忆的另一扇窗。”汤玫捷说。
(白轮船摘自《外滩画报》)
“刷马桶,对我的冲击最大”
2005 年,汤玫捷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而她自己一脚踏进校园,则经受了人生中最大的冲击。作为新生,你必须选择。是去刷马桶、荒郊野外生存,还是到街边卖艺?
这就是哈佛大学,鼎鼎有名的“新生周”。大多数人选择了刷马桶。“因为,它能以最快的速度,让人接近学校。” 汤玫捷也选了这项。结果,有生以来,她第一次认识了那么多的清洁剂和清洁工具。
夏季,整个哈佛大学没有一个清洁工。因为,这全是新生的事情。“我们一开始,是在学姐学长的带领下干的。他们都很优秀,前一分钟还在和你讨论国际政治,后一秒就已经在刷马桶了。”玫捷说。
学姐学长的要求,十分严格。检查时,水龙头的铜片必须锃亮,马桶盖则要纤毫不染。“女生没有一个扭捏矜持的。为了掏干净,很多人赤膊上阵。”倘若检查不合格,大家都会觉得“很没面子”。
事后,汤玫捷才知道荒郊野外生存,更为艰苦,“最难的是,他们的任何行动,都不能破坏大自然。每天,要自己掩埋大小便。取火也必须用最自然的方式。饼干袋等生活垃圾一丁点都不许丢弃。”
结果,这一组同学回来,“身上全是臭的。”汤玫捷那一组立即禁止其入内。“必须把衣服全部脱光,烧掉才行。否则,我们白干了。”
“新生周”之后,就是“购物周”:学生们可以任意挑选自己的课程。“我是第一次知道,还能如此上课的。”为了吸引学生,哈佛教授们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承诺,课堂上会免费提供甜点;有的干脆保证,考试会很容易。
一切都是如此新鲜,眼花缭乱。汤玫捷记得“每个讲座,都只听 15 分钟,就要走人”。作业从来都是晚上 10 点以后才开写。“由于过度激动,每天都几乎熬到晚上两三点。”
很快,学生们把帐篷带到了图书馆。在哈佛大学,24 小时都是自由的。“这里没有熄灯制度。因为校方觉得,这是轻视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而对于未来的领导者,这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哈佛大学,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交朋友和竞争”。秋天,在学校餐厅、保龄球馆,以及打扫宿舍的劳动服务中,汤玫捷和于洋洋、李员健、李露诗等三个哈佛新生相遇了。此时,校园里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正忙着招兵买马。
走了一圈,汤玫捷听了很多介绍,觉得都很有意思。但她也发现,这其中没有社团从事哈佛教育经验的推广。对此,虽然哈佛有着世界上最充沛的资源,但未被妥善利用,她感到很可惜。“为什么不自己创个社团?”她自问。
“哈佛不只是美国的大学,而是世界的大学……把哈佛的学术、课外活动,带到中国,与中国教育相补助……把中国最优秀的学生聚在一起,就像哈佛把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学生聚在一起……”在咖啡店里,4 个女孩越聊越兴奋。
几个人说干就干。
他们不但创办了峰会的组委会,而且也为峰会筹集到了高盛基金会每年20 万美元的赞助。
绝对的自由
“如果人生是一个三明治,你会夹入什么?”这是今年峰会所出的考题。常帅记得,她是今年的峰会会务主席。最常见的答案是夹入勇气、友情和忠诚。还有人写,“我要夹入爱我和我爱的人。”或者,“夹防腐剂,因为我怕老去。”
峰会是一个开放平台,学生们可以自己在线报名。但,毋庸置疑,这还是百里挑一的赛场 。“每年,都有在峰会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被招进哈佛。”
今年全国 28 个省市,一共有 3000 多学生报名。“我们从中,再选出 600 人。”比照哈佛招生的做法,峰会的审核小组一遍遍看过这些资料,写下综合印象,不漏掉任何 1 个学生。她指出,这其中有许多全国奥林匹克、省市比赛金牌得主、学生会主席、三好学生等。也有些学生,没有这些奖牌,但有非常傲人的经历,比如徒步戈壁,会变魔术,从小进行口述历史研究等,也会吸收进来。
其实,这也是哈佛招生的原则。哈佛大学招生办中国地区负责人甘迪表示:“哈佛大学,一直在寻找潜在的伟大和极致。”面试官除了要判断学生已经取得的成就外,还需要综合评估学生的潜力,以及对于某领域的爱好。
峰会将很多全新的尝试带到了中国。比如 2006 年,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即兴题目,凌晨两点,峰会召集全体学生,告知他们:“某国遭袭,请你们代表各自的国家,提出议案。”
孩子们无比兴奋,事实上联合国模拟庭,就是由峰会最先推出的,当年,峰会还在活动中启用小型圆桌讨论模式和社会公益项目比赛,这些活动形式在峰会中保存下来,延续至今。
李佳可(化名),来自河北。在来峰会前,她从来没有想到出国读书。但,现在她发现了另一条“有趣的道路”。每天,300 个孩子被分成 12 个学院。“就像哈利·波特里面一样。”随时会接到一些“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在食堂当众跳舞;在讨论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时,他们小组用纸巾泡了一夜,染上绿色,并提出了非洲当地可以用自己的资源换收入的方案,赢得了哈佛大学教授的赞许。
参加峰会的同学可以申请前去哈佛大学游学,获得做短期交流学生的机会。历届峰会中 90% 的学生,进入了美国名校学习。
和哈佛一样,峰会给了孩子们绝对自由,在校园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学生们兴致都很高,所以宿舍没有熄灯时间。
有人问:要不要理床?玫捷说:想不理床,就不理床!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她回忆,晚上11点,电脑房里还灯火通明。也有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圈圈地在操场上散步谈心。“很多美好的事,因为这次活动而诞生。”
汤玫捷不愿让那种高中前,就已经形成的疯狂复习,抹杀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她的经历中,美国始终代表着一种较少压力、更有吸引力的学校教育方法。她说:“虽然它(美国教育体制)也有很多缺点,但的确有很有价值的东西。”
每次峰会结束,主办方都会给孩子们放烟花。绚烂的一刹那,很多人都哭了。不仅中国的高中生,还有哈佛的大学生,都耿耿难忘。很多人是“峰会控”,已经来过三四次了,比如瑞贝卡,不断地前来助教。
“你可以把峰会看成是一场进入美国大学的初选秀;但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青春记忆的另一扇窗。”汤玫捷说。
(白轮船摘自《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