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机理和防控措施

来源 :兽医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被称为格拉瑟氏病。仔猪患急性格拉瑟氏病可导致高致死率,治愈后的猪生产性能降低,且治疗成本较高,每年给世界各猪养殖大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致病机理、诊断、防控措施共5个方面进行综述讨论。
其他文献
随着肉鸡遗传育种的进展,肉鸡的生长速度很快,饲料转化率较高,一些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更快速的生长速度采取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和延长采食时间等措施。虽然肉鸡早期生长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出现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减慢的现象,甚至出现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不良局面。大多情况下认为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其实引起这种鸡群采食量下降和生长缓慢、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霉菌毒素和腺肌胃炎造成的。
禽痘(AP)是由于感染禽痘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病鸡少毛或者无毛的皮肤上出现痘疹,或者在口腔、咽喉部黏膜上覆盖纤维坏死性假膜,临床上根据病毒感染部位不同可分成皮肤型、黏膜型以及混合型。该病多流行于春秋季节、蚊子活跃、较多雨水的季节,往往导致病鸡增重缓慢、体型消瘦,生产性能降低,并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如果营养不良或者卫生条件较差时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鸡新城疫病(ND)作为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鸡新城疫病毒(NDV),本病又称伪鸡瘟、亚洲鸡瘟等,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典型性的鸡新城疫病以急性败血症为发病特点,病死率高达90%以上,而非典型性鸡新城疫病例则不呈现明显典型性症状,死亡率不高。本文对鸡新城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总结,以供参阅。
牦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偶蹄动物共患病,传播范围广,对偶蹄动物的危害较大,本文通过阐述牦牛口蹄疫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并分析具体的防治对策。
在肉鸡养殖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其中就包括肉鸡霍乱病。该疾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腹泻和呼吸困难等。引发该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变化导致抵抗力下降,都容易使鸡只患有该病,患病之后的死亡率较高,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牛皮蝇蛆病主要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的皮肤下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对牛只的生长性能和皮革危害较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
肉鸡岗地养殖的鸡肉质鲜美,口感比舍圈养好,深受市场喜爱。但岗地饲养条件比较简陋,导致鸡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损害鸡群的健康,且会产生传染的情况,这给鸡养殖带来了困扰。因此要认真了解鸡肠炎的知识,掌握该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表现,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才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今年以来,在市场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全国肉羊生产稳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肉羊出栏7059万只,同比增长7.4%;羊肉产量104万t,同比增长8.3%。为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增强羊肉供给保障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肉牛肉羊生产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开展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等危害羊只健康的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要求强化
急性瘤胃臌气是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聚集在瘤胃,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引起瘤胃急剧鼓胀,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本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牛急性瘤胃臌气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以期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帮助。
近些年来,由于养牛规模扩大,养殖方式改变,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疫病防控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防控不力,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饲养过程中,由于舍饲,密度过大、卫生条件不好、日粮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为病原微生物繁殖传播创造条件和诱因,牛魏氏梭菌病是牛常发的一种疫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发病快,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牛魏氏梭菌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魏氏梭菌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两方面论述,希望对养牛业提供有关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