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分析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哈里斯说过:“建筑是如何体现其本质的呢?它必须把那些人们容易想当然或忽略的自然成分彰显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其本质。”在中国,最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建筑莫过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建国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整修扩建,占地44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现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周围组成了包括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在内的公共建筑群,其布局庄重谨严。
  在中国,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已经为多数人所公认,有着很强的政治色彩,“天安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象征,已经充分地被肯定,并位于国徽之中心,政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进一步来讲,这个建筑群也有著深厚的历史积淀,承载着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记忆与历史叙事,同时也将历史的长时段扩展到当下和将来。“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象征。故宫、正阳门与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交相辉映,显示着伟大中国的过去、现在 和未来。”
  一些具有特定社会含义的建筑仍在发挥着其政治象征的作用。例如,保留的4万多斤重的华表可能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问题,更大程度上可能由于华表本身的含义。华表过去叫华表木或恒表,即是标的意思,除了指示道路,还有诽谤木即刻写意见的作用,议论是非指责过失,以便补差时政、泄导民情。天安门华表承露盘上的望天犼相对蹲坐,内侧的两个面向北方,表示望君出,外侧的两个面向南方,表示望君归,都在提示皇上积极统治。 这也许让人体味出,等级差别、君民职责似乎并没有随着历史变迁有太大变化。天安门城楼原封不动被保留下来不仅因为城楼上东西五间、南北九间的格局在叙述着“九五之尊”的荣耀,它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金凤颁诏”,是“定于一”的中央集权的象征,是国家人事权、司法权和君民关系的表征。
  任何一个政权的建立都要一个“道统”,组成“我为什么要统治,你为什么要被统治”的合法性论说的历史基础,阐明自己的革命是“替天行道”还是“替人行道”。在这一点上,旧建筑的保留是一种“露天博物馆”,展示的是前朝历史,在继承其神圣性的基础上要竭力显示出旧政权的“无道”。
  再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建筑,之所以“新”,是因为其在一片皇家广场上高唱人民的赞歌,形成了与旧政权完全相对的表现方式,这场“对台戏”是新政权的话语表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新“政统”所代表的合法性。
  首先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出现。 哈里斯认为一个民族之所以会在最重要的地点为死者留出空间,主要是要提醒人们寻找自己的认同感,通过思考英雄这种看不见的实在来思忖自己生命的意义。这也许提示了我们,毛泽东本人不仅是儒雅风流的文学家、纵横捭阖的政治家,而且还是戎马倥偬、印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军事统帅。纪念碑前的军事操练正显示了这种获得政权的途径和手段,而如果仅仅如此便会堕入“成者王败者寇”的强盗逻辑,所以必须进一步阐明革命途径的合法性,这就必须把“小我”与“大我”联结起来。这也似乎证明了,先烈们的死只有从他们所捍卫的生存方式中才能获得永恒的意义。纪念碑以物化的方式封存了“革命”的历史,提示人们从此便可以天下太平,而这些殉道者和英雄们的无私与高贵得到了“人民”的奖赏,他们忠实地践行了一个伟大而又崇高的信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说明了我们今天政权来源的途径是人民革命,革命对象和革命手段都具有合法性;
  最有代表性、规模最大、要求最高的建筑是大会堂,占地15公顷,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比明清两代经营了数百年的皇宫总建筑面积还大。光是观众部分所占的体积就足以装得下整个天安门城楼。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人民有了自己参政议政的空间,开始当家作主,掌握自己的命运。新的政治表达就是要竭力突破“家天下”的传统叙事,让人民的统治理所当然,具有程序上和法理上的合法性。所有权力同出一源,则印证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至理名言。
  参考文献:
  [1][美]卡斯腾 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张敬淦:《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M]北京:中国书店,2001
  [4]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
  [5]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教学思想讨论文集(一)》,1965年1月
  [6][美]卡斯腾 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中的大繁荣时期,中国传统仕女画也迎来了她的黄金时代。她“丰肥浓丽,热烈开放”的审美追求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以男权封建社会为根本但却又极具开放和包容性的社会风气下,以女性题材为主的仕女画的美学品质具有了双重标准,既要满足男权观赏的要求和欲望,同时也拥有相对独立的开朗和健美。这种审美追求的形成是艺术随男权社会成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的结果,也是唐代博大气象的社会文化与时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些基本的介绍,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情况进行探索,结合目前该专业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研究情况和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对今后该专业的现阶段发展情况,以及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该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方向;就业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评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气工
期刊
【摘要】情绪和书法是历代书法家所关注的问题,情绪能深刻的影响书法的变化,同时书法的运作又会对情绪起到一定的抒發作用,历代书法家对情绪的相关性做了很多研究,本文通过书论中有关书法与情绪的论述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书法与情绪的研究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关键词】书法;情绪;相关性  古人很早就普遍认为书法修习具有怡情、养性、健心之功效,书法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似乎已经的到了普遍的认识,比如我们经常说写字能静
期刊
【摘要】《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主要以“祥子”这个生活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北平年轻车夫为主线,讲述了他从充满希望向堕落麻木滑坠的人生过程。但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并不仅限于祥子一人的悲剧人生,而是通过生动的刻画,将围绕在祥子周围的形形色色的角色的多重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欣赏作品、研究这些角色所展现的不同悲剧,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缩影,更能够深切体会到当时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感受到覆巢之下
期刊
【摘要】塞万提斯先生说: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艺术”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词,“自然”我们伸手即能触碰。自然给予艺术最纯真的表现,这让我相信绘画与自然的不可分割。自然的地域性特征贯通了我的整幅作品,创作的灵感多半来自于大自然的给予。我们生活在养育我们的这片热土上,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代代传承。而中华大地地域辽阔,大江南北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俗不同,大自然的鬼斧
期刊
【摘要】对于油画专业的学生来说,油画风景写生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油画风景创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油画风景写生使我们可以直观感受自然,认识客观世界。通过不断地写生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方法,理解光色变化的基本规律,提高我们的分析力以及绘画色彩的运用,锻炼概括、色调的把握能力,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更好的理解空间关系,从而为风景创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油画风景;观察;创作;情感表达  积累丰富的油画
期刊
【摘要】深深陶醉于品味电影《芳华》隐藏其中的美感,舞动的是青春,绽放的是生命。电影通过演员鲜活灵动的形象的演绎,使我们能够在有限的篇幅里感受并想象里体会到鲜活形象里的骨、筋、血、肉;在虚实相生中流露出美感,从有限的画面里呈现出无限的意蕴,令人感慨万千;从角色高尚情怀下散发出的美感,艺术作品中贵在同时拥有思想性质和艺术美感。这种具有某种情怀的思想性质是深层次的美感——揭示了那个年代背后所承载的情感、
期刊
【摘要】京剧是我国五大剧中之一,且位居五大剧种之首,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其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重新结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趋向的变化,很多传统文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逆转之势浩荡而来,西方文化紧随其后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每到之处所向披靡均占据上风,本土文化迅速式微,尤其是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强烈提倡保护文化遗产,一方面我们又对西方为核心的经济文化翘首以盼,这种顾左言它的矛盾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此背景之下,文章就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具体策略展开了研究,内容供大家参考和
期刊
【摘要】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中,“经营位置”一直是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画面的布置如同人的五官面容,需合理分布才能产生美感,画面的气韵才能生动起来。南朝谢赫提出的“六法论”被称为绘画的总法则,“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不仅是绘画形式的重要法则,其中也凝結了画家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经营位置;六法论;气韵;生动  1、前沿  在谈论绘画时,人们多好以谈论如何使笔用墨为话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