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一块弥散着旧式贵族气的土地,二战后历经社会重建、政权跌宕、民族变迁等事件,眼下又遭遇欧元低迷、难民潮和恐怖袭击。这些因素引发的社会不安,使原本安逸宁和的旧大陆,陡然成为剑拔弩张的高危敏感地带。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欧洲文学在反馈着哪些现象?小说家们面对有目共睹的复杂局势,都在提笔写些什么?关注一下德奥出版社新近发行的几本书,似乎不难发现,欧洲的中青年作家群里不乏借助儿童视角,发出人类苦难信号的作品。通过描述儿童命运,他们努力捕捉当代欧洲上空的异样气息,并在字里行间抚昔思今,表达悲天悯人之情。他们往往不再闭门造车,而是离开象牙塔,深入生活,走访人物。他们或在穷乡僻壤感受惨淡图景,或去陌生人家史海钩沉。待到奋笔疾书时,一个个孩子的鲜活面貌,从历史和现实里走来,带着痛彻人心的生动。
出生于摩尔多瓦的女作家丽丽安娜?科罗波卡是个70后。她通过德国Hanser出版社发行的新作《我生命中第一个地平线》,描述了摩尔多瓦触目惊心的留守儿童世界。摩尔多瓦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如今已然成为欧洲最贫穷的角落之一。那儿的年轻人大量失业,毫无前途,只有背井离乡,去欧洲邻国寻求打工机会,把他们挣来的微乎其微的“长钱”(远距离的钱)寄回往往只见老人和小孩的乡村,希望维持家人的生活。小说里的女主角,即12岁的女孩克莉丝汀,与分别6岁和3岁的两个弟弟一起,作为留守儿童被父母搁在村子里单独生活。克莉丝汀俨然一个小大人,里里外外一把手,为弟弟们煮饭洗衣,接送学校,还照料老祖母,并喂养家里的鸡鸭猪狗。她无法用心读书,虽然她的班主任说过,她完全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学习尖子。
克莉丝汀的父亲去了俄罗斯,在一处有毒采石场工作,渐渐地,他的一口好牙一颗颗掉落;母亲去了意大利,在一个有钱人家照看孩子。她一年回来两次,有时也能捎回一些旧衣物和旧玩具。母亲对克莉丝汀说,有朝一日,她会把他们都接到意大利去生活,如别人那样,生活在一个像模像样、完整无缺的家里。但现实里的克莉丝汀知道,他们别无去处。
后来,克莉丝汀的老祖母越发耳聋眼花,老年痴呆,她和弟弟们越发无依无靠。邻居可怜他们,时而送些煎饼或糕点给他们吃。夜里,他们紧紧地挤在一处入眠,时刻担心有人撬门而入。这并非天方夜谭,因为村里人穷到了偷沙子的境地:那些沙子是父亲带回来给小弟弟们玩的。克莉丝汀唯一的自我安慰是,她和弟弟们没人欺负,因为同村的女孩吉尔吉塔整天被酗酒的父亲打得体无完肤,而维罗妮卡更是不时地被她的叔叔强暴。然而,孤独无助还是让克莉丝汀和弟弟们每日抹泪。后来,她规定每晚8点钟,姐弟三人可以一起嚎啕大哭。周六是个令人期盼的日子,因为母亲会来电话。每逢这个日子,孩子们便不时地彼此呼唤着:妈妈、妈妈、妈妈!当妈妈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与一位弟弟说上话时,克莉丝汀便会拉着另一位弟弟离开,因为电话的两头都会泣不成声……
丽丽安娜?科罗波卡在这本书里,以细腻而敏锐的笔触,白描出21世纪欧洲一隅的悲惨人生。孩子们的孤独绝望,迫使他们走进臆想的奇幻世界,在虚幻的时光里极速老去,正如作者借克莉丝汀所言:“我们是希望早已干涸的孩子,在漫长的等待里老化,直到妈妈出现,我们才重归童年。”但妈妈没有出现时,老祖母离开了人世。这一次,克莉丝汀放声大哭时,不知自己是悲还是喜,因为老祖母离世了,爸妈就回来了!整本书在这种情绪中嘎然而止,令读者唏嘘。
另一位70后作家用一本新书,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二战刚刚结束后的欧洲。当时,有一批超过几十万的私生子大军滞留在德国和奥地利,其中的辛酸苦辣一言难尽。奥地利女作家芭芭拉?施德尔泽-马科斯在B?hlau出版社发行的新作《占领区儿童》,讲述了这批孩子的命运。1945至1956年间,这些私生子在德国约有40万,在奥地利约有3万。他们的隐身父亲,是当年纳粹投降后占领德奥两国的盟军军官或士兵。当他们呱呱坠地时,命运已经决定了他们将是没有生父的孩子,是靠单亲妈妈、继父或领养者抚养成人的半个孤儿。
爸爸是谁?他长得何样?来自何方?做过什么?他怎么认识妈妈的?这些问题终生困扰着几十万战后私生子。与那些隐身军人相关的女人,要么有过一段浪漫爱情,要么玩了一场游戏,她们当中,除了良家妇女,也有不少娼妓,更有大量被强奸的案例,尤其在苏军占领区。当年,隐身父亲们作为军人,一旦被人找上门来,便被勒令回避,并停止与相关女人和孩子交往。此外,军令如山,绝不允许资助孤儿寡母。还有,想做亲子鉴定?没门儿!苏军占领区更是对之全面禁止。
盟军撤离德奥两国几年后,有些单亲妈妈得以“战争新娘”的身份,带着孩子前往隐身父亲所在国与之团圆,但这是个案,为数寥寥。大多数单亲妈妈迫于生计,只能自己外出打工,让孩子留守在家,或为孩子找个继父,不行的话,便干脆将孩子送去孤儿院。几十万战后的私生子,就在不知父亲是何人的谜团中渐渐长大。他们询问生父情况时,母亲往往如临大敌,三缄其口。这个话题,总是母亲永远的创伤。“战争、爱情和暴力”,一位单亲妈妈说,“我所经历过的那些,根本无法用言语讲述!”
许多私生子似曾相识的一个场景,发生在母亲后来成立的家中。当一张被遗忘的老照片突然闯入视线,而母亲默认那是生父时,继父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们便会大发雷霆,甚至将照片撕个粉碎。有些私生子独自展开寻父之旅,想象父子或父女相会时的幸福激动。然而现实绝不浪漫,往往是生父已经谢世,其家人或子女又冷眼相待,将“不速之客”拒之千里之外。
孩子,人性纯洁的写照。孩子的无辜,凸显出成人世界的罪恶。当过去还在阵痛,今日已然老去,那么往后的日子,会有怎样的图景?奥地利60后作家马丁?阿曼斯豪瑟今年在Zsolnay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火柴盒中的鱼》,以一家四口在加勒比海一艘豪华游轮上度过的12天生活,浓缩出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彼此面对时,那种捉襟见肘、局促不安、不知所措、无处可逃般的巨大心理障碍。
原本想象的浪漫轻松之旅,在登上游轮以90分钟的时间浏览完各项令人兴奋的服务和设施后,变得枯燥乏味。正值青春期的女孩马尔维在激动的心情转瞬即逝后,百无聊懒,每天憎恶地看着船上扎堆的退休老头老太,聚在一起慢悠悠地、不死不活地、倒人胃口地大吃特吃那些免费的山珍海味。她的父亲百无聊赖,一头钻进“商务中心”玩电脑,母亲则茫然而冷漠地闲逛,除了吃喝,就是去甲板上吹风发呆,仿佛脑死亡。在女孩的心目中,这貌似天堂般的豪华游轮,好比漂泊在一望无垠大海上的一只火柴盒,船上的人们就像无水的鱼儿,渐渐显出干涸的灵魂。
直到一艘来自1730年的海盗船穿越时空,与游轮相遇。海盗一上游轮,便被那些他们从未见识过的电子产品十足吸引住。抢掠行为不复,替之而起的,是因惊奇而起的艳羡和敬佩。海盗变得友好起来,像朋友一般,与游轮上的人们大话今昔不同。这无疑让马尔维打了剂强心针,她为当代科技深感自豪。但好景不长,很快,海盗发现所有那些令之眩目的产品都是用“钱”买来的,如果没有钞票,那些东西就会荡然无存。海盗兴致突减,感觉无趣:实实在在的东西怎么会与几张纸票子产生关系?!于是,紧张气氛顿起,海盗回归海盗,游轮不复游轮,女孩儿看到了人类的末日……
人类的末日,在前途渺茫,甚至命悬一线的小难民身上,更是令人心寒。两位年轻记者卡里姆?加瓦利和马蒂尔德?施瓦伯纳德共同撰著的作品《逃亡路上》,以及80后作家维罗纳?默默尔的《屋顶上的声音》,讲述了地中海和前苏联等地区的难民故事。21世纪的欧洲文学,似在见证太平盛世的渐行渐远,见证失乐园,以及失乐园里那些睁着惊恐双眼的无辜孩童。
出生于摩尔多瓦的女作家丽丽安娜?科罗波卡是个70后。她通过德国Hanser出版社发行的新作《我生命中第一个地平线》,描述了摩尔多瓦触目惊心的留守儿童世界。摩尔多瓦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如今已然成为欧洲最贫穷的角落之一。那儿的年轻人大量失业,毫无前途,只有背井离乡,去欧洲邻国寻求打工机会,把他们挣来的微乎其微的“长钱”(远距离的钱)寄回往往只见老人和小孩的乡村,希望维持家人的生活。小说里的女主角,即12岁的女孩克莉丝汀,与分别6岁和3岁的两个弟弟一起,作为留守儿童被父母搁在村子里单独生活。克莉丝汀俨然一个小大人,里里外外一把手,为弟弟们煮饭洗衣,接送学校,还照料老祖母,并喂养家里的鸡鸭猪狗。她无法用心读书,虽然她的班主任说过,她完全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学习尖子。
克莉丝汀的父亲去了俄罗斯,在一处有毒采石场工作,渐渐地,他的一口好牙一颗颗掉落;母亲去了意大利,在一个有钱人家照看孩子。她一年回来两次,有时也能捎回一些旧衣物和旧玩具。母亲对克莉丝汀说,有朝一日,她会把他们都接到意大利去生活,如别人那样,生活在一个像模像样、完整无缺的家里。但现实里的克莉丝汀知道,他们别无去处。
后来,克莉丝汀的老祖母越发耳聋眼花,老年痴呆,她和弟弟们越发无依无靠。邻居可怜他们,时而送些煎饼或糕点给他们吃。夜里,他们紧紧地挤在一处入眠,时刻担心有人撬门而入。这并非天方夜谭,因为村里人穷到了偷沙子的境地:那些沙子是父亲带回来给小弟弟们玩的。克莉丝汀唯一的自我安慰是,她和弟弟们没人欺负,因为同村的女孩吉尔吉塔整天被酗酒的父亲打得体无完肤,而维罗妮卡更是不时地被她的叔叔强暴。然而,孤独无助还是让克莉丝汀和弟弟们每日抹泪。后来,她规定每晚8点钟,姐弟三人可以一起嚎啕大哭。周六是个令人期盼的日子,因为母亲会来电话。每逢这个日子,孩子们便不时地彼此呼唤着:妈妈、妈妈、妈妈!当妈妈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与一位弟弟说上话时,克莉丝汀便会拉着另一位弟弟离开,因为电话的两头都会泣不成声……
丽丽安娜?科罗波卡在这本书里,以细腻而敏锐的笔触,白描出21世纪欧洲一隅的悲惨人生。孩子们的孤独绝望,迫使他们走进臆想的奇幻世界,在虚幻的时光里极速老去,正如作者借克莉丝汀所言:“我们是希望早已干涸的孩子,在漫长的等待里老化,直到妈妈出现,我们才重归童年。”但妈妈没有出现时,老祖母离开了人世。这一次,克莉丝汀放声大哭时,不知自己是悲还是喜,因为老祖母离世了,爸妈就回来了!整本书在这种情绪中嘎然而止,令读者唏嘘。
另一位70后作家用一本新书,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二战刚刚结束后的欧洲。当时,有一批超过几十万的私生子大军滞留在德国和奥地利,其中的辛酸苦辣一言难尽。奥地利女作家芭芭拉?施德尔泽-马科斯在B?hlau出版社发行的新作《占领区儿童》,讲述了这批孩子的命运。1945至1956年间,这些私生子在德国约有40万,在奥地利约有3万。他们的隐身父亲,是当年纳粹投降后占领德奥两国的盟军军官或士兵。当他们呱呱坠地时,命运已经决定了他们将是没有生父的孩子,是靠单亲妈妈、继父或领养者抚养成人的半个孤儿。
爸爸是谁?他长得何样?来自何方?做过什么?他怎么认识妈妈的?这些问题终生困扰着几十万战后私生子。与那些隐身军人相关的女人,要么有过一段浪漫爱情,要么玩了一场游戏,她们当中,除了良家妇女,也有不少娼妓,更有大量被强奸的案例,尤其在苏军占领区。当年,隐身父亲们作为军人,一旦被人找上门来,便被勒令回避,并停止与相关女人和孩子交往。此外,军令如山,绝不允许资助孤儿寡母。还有,想做亲子鉴定?没门儿!苏军占领区更是对之全面禁止。
盟军撤离德奥两国几年后,有些单亲妈妈得以“战争新娘”的身份,带着孩子前往隐身父亲所在国与之团圆,但这是个案,为数寥寥。大多数单亲妈妈迫于生计,只能自己外出打工,让孩子留守在家,或为孩子找个继父,不行的话,便干脆将孩子送去孤儿院。几十万战后的私生子,就在不知父亲是何人的谜团中渐渐长大。他们询问生父情况时,母亲往往如临大敌,三缄其口。这个话题,总是母亲永远的创伤。“战争、爱情和暴力”,一位单亲妈妈说,“我所经历过的那些,根本无法用言语讲述!”
许多私生子似曾相识的一个场景,发生在母亲后来成立的家中。当一张被遗忘的老照片突然闯入视线,而母亲默认那是生父时,继父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们便会大发雷霆,甚至将照片撕个粉碎。有些私生子独自展开寻父之旅,想象父子或父女相会时的幸福激动。然而现实绝不浪漫,往往是生父已经谢世,其家人或子女又冷眼相待,将“不速之客”拒之千里之外。
孩子,人性纯洁的写照。孩子的无辜,凸显出成人世界的罪恶。当过去还在阵痛,今日已然老去,那么往后的日子,会有怎样的图景?奥地利60后作家马丁?阿曼斯豪瑟今年在Zsolnay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火柴盒中的鱼》,以一家四口在加勒比海一艘豪华游轮上度过的12天生活,浓缩出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彼此面对时,那种捉襟见肘、局促不安、不知所措、无处可逃般的巨大心理障碍。
原本想象的浪漫轻松之旅,在登上游轮以90分钟的时间浏览完各项令人兴奋的服务和设施后,变得枯燥乏味。正值青春期的女孩马尔维在激动的心情转瞬即逝后,百无聊懒,每天憎恶地看着船上扎堆的退休老头老太,聚在一起慢悠悠地、不死不活地、倒人胃口地大吃特吃那些免费的山珍海味。她的父亲百无聊赖,一头钻进“商务中心”玩电脑,母亲则茫然而冷漠地闲逛,除了吃喝,就是去甲板上吹风发呆,仿佛脑死亡。在女孩的心目中,这貌似天堂般的豪华游轮,好比漂泊在一望无垠大海上的一只火柴盒,船上的人们就像无水的鱼儿,渐渐显出干涸的灵魂。
直到一艘来自1730年的海盗船穿越时空,与游轮相遇。海盗一上游轮,便被那些他们从未见识过的电子产品十足吸引住。抢掠行为不复,替之而起的,是因惊奇而起的艳羡和敬佩。海盗变得友好起来,像朋友一般,与游轮上的人们大话今昔不同。这无疑让马尔维打了剂强心针,她为当代科技深感自豪。但好景不长,很快,海盗发现所有那些令之眩目的产品都是用“钱”买来的,如果没有钞票,那些东西就会荡然无存。海盗兴致突减,感觉无趣:实实在在的东西怎么会与几张纸票子产生关系?!于是,紧张气氛顿起,海盗回归海盗,游轮不复游轮,女孩儿看到了人类的末日……
人类的末日,在前途渺茫,甚至命悬一线的小难民身上,更是令人心寒。两位年轻记者卡里姆?加瓦利和马蒂尔德?施瓦伯纳德共同撰著的作品《逃亡路上》,以及80后作家维罗纳?默默尔的《屋顶上的声音》,讲述了地中海和前苏联等地区的难民故事。21世纪的欧洲文学,似在见证太平盛世的渐行渐远,见证失乐园,以及失乐园里那些睁着惊恐双眼的无辜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