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于长江是“大”画家有两层含义:其一,他擅长宏幅巨制,二十世纪末他主笔创作的《民兵史画长卷》高2.46米,长108米,其局部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本世纪初,他主笔创作的大型组画《画说深圳》高2.46米,长118米,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类铜奖,并获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这两幅作品都算得上够“大”;其二,他的画作依件数来看虽然不多,但却幅幅容量内涵大,可谓有质有量。而他自己总是谦逊地说:“这么多年来只画了两张画,惭愧!”其实,这也正反映出画家追求艺术理想之高远和自我要求之严格。
《初春·母子》之一至之十是他2007年作为交流艺术家公派韩国三个月期间创作的。这批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人,彰显“爱”的伟大、甜蜜、温馨和力量。反映“爱”的主题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的,也是永恒的⋯⋯华丽抽象是美,朴素自然又何尝不是美呢?长江以往的作品追求雄宏、震撼、分量和深刻,而这个系列的作品宛如一首轻音乐、一首抒情诗,娓娓动听,一目了然,沁人心脾⋯⋯
观长江的新作,犹如喝了一道陈年的普洱茶,越品越有滋味,或许如此比喻并不确切,但就其形成过程而言,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的根本就在于它经历了风干发酵的过程,有些茶初尝不错,越喝却越觉乏味,缺乏“品”的耐力和价值。长江这个系列作品看似平平,但越看越耐人寻味,这与他长期投入大画创作经历的磨难、痛苦和积累的经验是分不开的,所谓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好画”,也必定要有风吹雨打和“发酵”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长江的创作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种学术思考,既涉及技法形式,也涉及主题内容。
很多画家认为,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笔墨、线条特定的传统规律,认真研究走笔的方式与线条的节奏,而形成个人特有的风格更是每一个画家追求的理想,长江的风格是什么呢?有人看了他的画后说他的画像是“纳鞋底儿”,他自己也认为这个比喻很形象。所谓“纳鞋底儿”就是过去北方老人手工做土鞋,也称“千层底儿”,顺型走线,一针一线纳底儿纳帮,可粗针大线(大针脚),也可细针密线,精致结实。细看他的画,无一条线是从头画到尾的,所有的线条总是笨笨坷坷、断断续续,这在古人总结的“十八描”里是找不到答案的,他落笔落墨不求一波三折、一气呵成,而是顺势走笔,笔断气连,寻求整体的血脉相连,积点成线,积线成形,积墨成面,泼墨成片⋯⋯长江的画作显示出其个人可贵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创作心态,祝愿长江走得更远、更好!
延伸阅读·自家画语
我们在画面的结构、水墨色彩和节奏等诸多元素上进行了大胆而全新的诠释,采用了集勾、皴、积、染、泼、冲、破等多种手段,水破墨、墨破色,兼工带写相互渗透,四个部分分别以四种色调处理,既浓烈丰富、朴实无华,又色彩缤纷、挥金洒银,在此基础上“中国红”作为总色调统一全画,以达到统一中求变化,同时揉进适度的视幻构成,并添加一段素描草图。这样一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增强了生动性和整体节奏的变化,同时缓解了视觉的疲劳,留给观者思考、想象的空间。在静态平面的视觉艺术上,尤其在长卷大画上采取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处理手法,应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这种探索性的创造又与表现深圳的创新特性相吻合。
(于长江《画说深圳》创作感言)
“画”,作为画家来说并不难,尤其是中国人物画家,画一百多米的众多人物这本身是件难得和过瘾的事,但“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平面静态的视觉造型艺术难以承载叙述一个城市发展历史的功能,故事众多,意义深远,当然也不可能仅以“画”全都说尽。
画什么都是可以的,但重要的是怎么画!用中国传统的笔墨,以壁画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发展速度近乎奇迹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历史上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要寻找艺术形式与所画内容,以及本座城市人们的认知度并使其达到统一,并非易事。因此,不写实不行,太写实也不行;不具体不行,太具体还不行;不抽象不行,太抽象更不行。既要有人、有物、有景,又要有事件、时间、地域和顺序的合理性,平铺直叙是不可取的;既要有真实的再现,又不能拘泥于真人真事的局限。因此,在每部分的处理上都要考虑到整个长卷的轻重缓急、计白当黑、虚实相糅合整体布局,打破并重组时空,从艺术的角度试图演绎史诗般的交响乐。这是屡经反复才找到的“画点”。
以线作为主体造型的整体把握,如何在这种较为传统常规的表现基础上有新的探索和突破并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冲击?这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尤其在后起制作上感到十分棘手和苦恼的问题。
画的容量和艺术含量不是以画的大小与长短决定的。画卷再长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画面空间里,截取历史的断面,浓缩人物和事件,达到淡入淡出,时空互换以解决衔接上的自然而然。最后完成的作品,是以画家的眼光,画出一个画家心目中的深圳,体现了对深圳精神的感受和认识。(于长江)
延伸阅读·评论
于长江的工笔人物所显现出的个人风格,除了恬静、抒情、细密之外,那就是他特有的色调,这种色调就像他的个人标签,使人一眼就可以辨识。长江的造型能力很强,因此,他可以熟练地在生宣纸上画工笔,这在工笔画家中并不多见。因为这样的特点,长江的工笔语言中有许多“写”的成分,他很好地把握了这种仍然在“工”的整体感觉之中的“写”的尺度,因此,他画面中的许多自然的晕化,正好避免了许多工笔画中容易出现的呆板、僵化的尴尬。长江以他的智慧和才情走出了工笔画的困境,使得他在当代人物画的领域内成为一位重要的代表性画家。(书 灵)
《初春·母子》之一至之十是他2007年作为交流艺术家公派韩国三个月期间创作的。这批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人,彰显“爱”的伟大、甜蜜、温馨和力量。反映“爱”的主题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的,也是永恒的⋯⋯华丽抽象是美,朴素自然又何尝不是美呢?长江以往的作品追求雄宏、震撼、分量和深刻,而这个系列的作品宛如一首轻音乐、一首抒情诗,娓娓动听,一目了然,沁人心脾⋯⋯
观长江的新作,犹如喝了一道陈年的普洱茶,越品越有滋味,或许如此比喻并不确切,但就其形成过程而言,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的根本就在于它经历了风干发酵的过程,有些茶初尝不错,越喝却越觉乏味,缺乏“品”的耐力和价值。长江这个系列作品看似平平,但越看越耐人寻味,这与他长期投入大画创作经历的磨难、痛苦和积累的经验是分不开的,所谓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好画”,也必定要有风吹雨打和“发酵”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长江的创作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种学术思考,既涉及技法形式,也涉及主题内容。
很多画家认为,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笔墨、线条特定的传统规律,认真研究走笔的方式与线条的节奏,而形成个人特有的风格更是每一个画家追求的理想,长江的风格是什么呢?有人看了他的画后说他的画像是“纳鞋底儿”,他自己也认为这个比喻很形象。所谓“纳鞋底儿”就是过去北方老人手工做土鞋,也称“千层底儿”,顺型走线,一针一线纳底儿纳帮,可粗针大线(大针脚),也可细针密线,精致结实。细看他的画,无一条线是从头画到尾的,所有的线条总是笨笨坷坷、断断续续,这在古人总结的“十八描”里是找不到答案的,他落笔落墨不求一波三折、一气呵成,而是顺势走笔,笔断气连,寻求整体的血脉相连,积点成线,积线成形,积墨成面,泼墨成片⋯⋯长江的画作显示出其个人可贵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创作心态,祝愿长江走得更远、更好!
延伸阅读·自家画语
我们在画面的结构、水墨色彩和节奏等诸多元素上进行了大胆而全新的诠释,采用了集勾、皴、积、染、泼、冲、破等多种手段,水破墨、墨破色,兼工带写相互渗透,四个部分分别以四种色调处理,既浓烈丰富、朴实无华,又色彩缤纷、挥金洒银,在此基础上“中国红”作为总色调统一全画,以达到统一中求变化,同时揉进适度的视幻构成,并添加一段素描草图。这样一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增强了生动性和整体节奏的变化,同时缓解了视觉的疲劳,留给观者思考、想象的空间。在静态平面的视觉艺术上,尤其在长卷大画上采取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处理手法,应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这种探索性的创造又与表现深圳的创新特性相吻合。
(于长江《画说深圳》创作感言)
“画”,作为画家来说并不难,尤其是中国人物画家,画一百多米的众多人物这本身是件难得和过瘾的事,但“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平面静态的视觉造型艺术难以承载叙述一个城市发展历史的功能,故事众多,意义深远,当然也不可能仅以“画”全都说尽。
画什么都是可以的,但重要的是怎么画!用中国传统的笔墨,以壁画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发展速度近乎奇迹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历史上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要寻找艺术形式与所画内容,以及本座城市人们的认知度并使其达到统一,并非易事。因此,不写实不行,太写实也不行;不具体不行,太具体还不行;不抽象不行,太抽象更不行。既要有人、有物、有景,又要有事件、时间、地域和顺序的合理性,平铺直叙是不可取的;既要有真实的再现,又不能拘泥于真人真事的局限。因此,在每部分的处理上都要考虑到整个长卷的轻重缓急、计白当黑、虚实相糅合整体布局,打破并重组时空,从艺术的角度试图演绎史诗般的交响乐。这是屡经反复才找到的“画点”。
以线作为主体造型的整体把握,如何在这种较为传统常规的表现基础上有新的探索和突破并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冲击?这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尤其在后起制作上感到十分棘手和苦恼的问题。
画的容量和艺术含量不是以画的大小与长短决定的。画卷再长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画面空间里,截取历史的断面,浓缩人物和事件,达到淡入淡出,时空互换以解决衔接上的自然而然。最后完成的作品,是以画家的眼光,画出一个画家心目中的深圳,体现了对深圳精神的感受和认识。(于长江)
延伸阅读·评论
于长江的工笔人物所显现出的个人风格,除了恬静、抒情、细密之外,那就是他特有的色调,这种色调就像他的个人标签,使人一眼就可以辨识。长江的造型能力很强,因此,他可以熟练地在生宣纸上画工笔,这在工笔画家中并不多见。因为这样的特点,长江的工笔语言中有许多“写”的成分,他很好地把握了这种仍然在“工”的整体感觉之中的“写”的尺度,因此,他画面中的许多自然的晕化,正好避免了许多工笔画中容易出现的呆板、僵化的尴尬。长江以他的智慧和才情走出了工笔画的困境,使得他在当代人物画的领域内成为一位重要的代表性画家。(书 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