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实施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内的生产运营情况和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并能够科学预测和调整下一阶段的各项经济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尤其是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实际操作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对企业财政预算编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政预算编制;问题
能够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并且和企业经营战略以及财务管理相结合的预算指标体系和管理程序,将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企业提高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财政预算编制中的常见问题
(一)财政预算编制制度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状况对财务预算制度进行规范,预算编制人员缺少编制财务预算的经验,所以在编制工作过程中只是根据自己对财务预算的理解或经验进行,从而得到的财政预算报表中的数据严重偏离实际情况,并且内容较为死板,没有参考依据和可比性,使财政预算报告缺少合理性和可使用性。甚至还有很多企业还未找到适合自身状况的预算方法,并且在企业财务预算制定方面存在失误,直接影响了预测的结果,从而导致预算数据不够准确[1]。
财务预算编制的依据是企业近期已经发生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这就要求编制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熟悉企业内的全部操作环节,如果不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现阶段所处的市场环境的进行预测分析,只是单方面追求更高的经营模式,那企业财政预算编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其结果也不存在任何指导意义,企业财政预算的编制脱离了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就不能起到应该具备的效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二)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
很多企业错误认为财政预算编制属于单纯的财务行为,不需要其他业务人员参与其中,所以对企业具体经营业务缺乏了解的业务员只能依靠自身理解和工作经验进行预算编制,还有的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过于重视业务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业务预算只能由业务部门来完成[2],而财务部门只能编制财务预算和综合预算,在业务预算审核过程中,又缺少相关专业理论的支持,最终造成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不能有效结合,从而导致预算在后期执行过程中产生很多矛盾。
(三)精细化和实效性失衡
很多企业都认为预算编制是企业的一项经济管理控制手段,所以,预算编制就应该越精细越好,对企业未来和经营的每个细节都进行详细规定,但是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基础和管理基础,盲目追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绊脚石。反之还有的企业在预算编制和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营的灵活性,并且认为预算编制越粗略越好,只要掌握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即可,导致企业预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其控制作用。
二、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一)改进财政预算编制制度
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协调,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规划、控制和评价,最终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首先应根据自身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编制制度,坚持以战略为导向和出发点,制定自己的预算编制制度。如企业远大的目标怎样进行分解并落实在每个部门和员工的具体行动上,以及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之间应该如何分配等问题[3]。
(二)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
在进行企业财政预算编制时,企业管理者在提出企业目标后,应该由各基层单位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并上报到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应根据各下属部门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再上报到预算部门,预算部门通过审查各分部的预算草案后,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从而拟定整个企业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到下级各部门征求意见。通过这样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多次沟通交流,完成最终预算编制,经过企业最高领导决策组织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
(三)明确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指标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指标必须做到简单明了,并且界定清晰、指标量化,将企业现阶段发展状况和内部各责任主体的特点,将相关责任主体和企业内关键业绩指标作为控制重点,能够有效平衡预算编制中精细化和实效性之间的关系。如作为投资中心的总公司应以控制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量为重点进行控制;分公司和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应以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为控制重点;作为成本中心的生产厂家,则以成本控制为控制重点;研发部门要注重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控制;市场部门则以市场占有率和回款作为控制重点[4]。
其中生产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工作,根据销售预算来合理安排生产,科学制定成本定额是生产预算中的关键之处,如在预计生产量时,产品的初期和期末存货要作为生产预算的必要组成部分,直接材料的成本预算应以预计生产量为基础,充分考虑到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制造费用是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的其他生产成本的计划,并且能够划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量范围内固定制造费用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三、结束语
企业财政预算编制涉及到企业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决策层首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预测、量化、调整、修正和批准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其中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企业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企业内部通过改进财政预算制度和明确企业内的生产经营目标全面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财政预算编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肃省人大制度研究会预算监督课题组.预算监督问题探讨(一)预算编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人大研究,2013, 10(01):15-18.
[2]饶立.作业基础预算法在我国高校预算编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06(03):102-103.
[3]康玉科,宜秀利.当前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部财会,2012,06(02):17-19.
[4]王颖,龚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14, 03(05):39-4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院)
关键词:企业;财政预算编制;问题
能够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并且和企业经营战略以及财务管理相结合的预算指标体系和管理程序,将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企业提高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财政预算编制中的常见问题
(一)财政预算编制制度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状况对财务预算制度进行规范,预算编制人员缺少编制财务预算的经验,所以在编制工作过程中只是根据自己对财务预算的理解或经验进行,从而得到的财政预算报表中的数据严重偏离实际情况,并且内容较为死板,没有参考依据和可比性,使财政预算报告缺少合理性和可使用性。甚至还有很多企业还未找到适合自身状况的预算方法,并且在企业财务预算制定方面存在失误,直接影响了预测的结果,从而导致预算数据不够准确[1]。
财务预算编制的依据是企业近期已经发生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这就要求编制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熟悉企业内的全部操作环节,如果不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现阶段所处的市场环境的进行预测分析,只是单方面追求更高的经营模式,那企业财政预算编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其结果也不存在任何指导意义,企业财政预算的编制脱离了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就不能起到应该具备的效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二)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
很多企业错误认为财政预算编制属于单纯的财务行为,不需要其他业务人员参与其中,所以对企业具体经营业务缺乏了解的业务员只能依靠自身理解和工作经验进行预算编制,还有的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过于重视业务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业务预算只能由业务部门来完成[2],而财务部门只能编制财务预算和综合预算,在业务预算审核过程中,又缺少相关专业理论的支持,最终造成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不能有效结合,从而导致预算在后期执行过程中产生很多矛盾。
(三)精细化和实效性失衡
很多企业都认为预算编制是企业的一项经济管理控制手段,所以,预算编制就应该越精细越好,对企业未来和经营的每个细节都进行详细规定,但是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基础和管理基础,盲目追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绊脚石。反之还有的企业在预算编制和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营的灵活性,并且认为预算编制越粗略越好,只要掌握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即可,导致企业预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其控制作用。
二、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一)改进财政预算编制制度
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协调,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规划、控制和评价,最终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首先应根据自身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编制制度,坚持以战略为导向和出发点,制定自己的预算编制制度。如企业远大的目标怎样进行分解并落实在每个部门和员工的具体行动上,以及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之间应该如何分配等问题[3]。
(二)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
在进行企业财政预算编制时,企业管理者在提出企业目标后,应该由各基层单位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并上报到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应根据各下属部门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再上报到预算部门,预算部门通过审查各分部的预算草案后,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从而拟定整个企业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到下级各部门征求意见。通过这样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多次沟通交流,完成最终预算编制,经过企业最高领导决策组织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
(三)明确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指标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指标必须做到简单明了,并且界定清晰、指标量化,将企业现阶段发展状况和内部各责任主体的特点,将相关责任主体和企业内关键业绩指标作为控制重点,能够有效平衡预算编制中精细化和实效性之间的关系。如作为投资中心的总公司应以控制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量为重点进行控制;分公司和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应以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为控制重点;作为成本中心的生产厂家,则以成本控制为控制重点;研发部门要注重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控制;市场部门则以市场占有率和回款作为控制重点[4]。
其中生产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工作,根据销售预算来合理安排生产,科学制定成本定额是生产预算中的关键之处,如在预计生产量时,产品的初期和期末存货要作为生产预算的必要组成部分,直接材料的成本预算应以预计生产量为基础,充分考虑到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制造费用是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的其他生产成本的计划,并且能够划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量范围内固定制造费用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三、结束语
企业财政预算编制涉及到企业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决策层首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预测、量化、调整、修正和批准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其中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企业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企业内部通过改进财政预算制度和明确企业内的生产经营目标全面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财政预算编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肃省人大制度研究会预算监督课题组.预算监督问题探讨(一)预算编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人大研究,2013, 10(01):15-18.
[2]饶立.作业基础预算法在我国高校预算编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06(03):102-103.
[3]康玉科,宜秀利.当前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部财会,2012,06(02):17-19.
[4]王颖,龚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14, 03(05):39-4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