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量分布特点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1978_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常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但随着锁定钢板的广泛应用,相关并发症时有报道.锁定螺钉的初步稳定性取决于肱骨头内螺钉-骨界面的局部骨质量.术前掌握肱骨近端的骨量分布特点,有助于指导螺钉置入局部骨质量更好的解剖位置,增加螺钉的稳定性,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时.本文拟通过回顾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就肱骨近端的骨质量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分布特点和测量工具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23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颞下入路13例,枕下后正中入路10例。结果术后复查CT显示,15例血肿全部清除,8例部分清除。术后3个月GCS评分平均(6.7±4.2)分,术后3个月GOS评分平均(1.9±0.8)分。病死率为34.8%(8/23)。结论手术可以作为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一种治疗手段,大血肿或重型脑干出血短期可能有较好的获益。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八段锦训练,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时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表面肌电仪分别采集腰部前屈、后伸及最大屈曲状态下竖脊肌平均肌电值信号并计算屈曲-放松比(FRR)。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
[目的]探讨桥接系统去皮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29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术中取出原内固定装置后采用桥接系统再次固定,同时结合去皮质术自体骨移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91.52±9.74) min,术中出血量(387.93±75.94) ml,住院时间(8.66±1.99) d。平均随访时间(17.24±3.79)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HSS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20只。采用血管内穿孔法建立SAH模型,舒芬太尼组建模后6 h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溶液(5μg/kg,1次/d,连续3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2、21 d,采用改良改良神经严重性量表(m N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末次神经功能评估结束后,采用湿干重比法测定脑含水量,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率,EILSA法测定脑组织MDA、SOD、GSH-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是膝关节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的重要结构,主要约束和限制胫骨前移,对外翻和内翻应力也有一定作用,除此之外,它还限制了胫骨平台向内旋转。前交叉韧带存在2个功能束且目前争议不大,即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 AM)及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 PL)。然而,ACL正常解剖止点究竟在哪里、ACL损伤后需要重建几束等问题,还存在不少争议,由于测量方式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者测得数据差距较大。但
目的:研究功能手技能训练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四肢瘫患者手功能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42例四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开展为期8周,每周6d,每天30min的功能手技能训练;观察组在功能手技能训练基础上增加15min/d的双手双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后采用上肢肌力测试、Auspinal测试及脊髓独立性评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训练后,2组患者上肢肌力得分、手实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前后上肢肌力及手实用功能提
目的:编制临床护士良肢位摆放知信行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构建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调查190名临床护士并经过信效度检验以确定量表内容。结果:最终形成35个条目,其中知识维度13个条目,态度维度9个条目,行为维度13个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产生4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量74.140%,其内容效度(I-CVI)0.98,Cronbach’sα系数为0.965,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3-0.977。结论:临床护士良肢位摆放知信行量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失败后翻修进行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2009年3月—2020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因重建失败而行翻修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5例,年龄(29.39±6.63)岁,31例于外院行初次ACL重建术,5例于本院初次重建。结合患者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研究分析ACL重建失败的原因。[结果]36例翻修患者中,33例初次重建术移植物使用自体肌腱,2例使用同种异体肌腱,1例使用LARS人工韧带。在
目的探讨CT静脉成像(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CPA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将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影像融合,明确横窦、乙状窦与颅骨标志(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在颅骨表面投影并设置“关键孔”,指导开颅手术。结果“关键孔”位于星点正下方或内下方,星点到“关键孔”正下方垂直距离在7~21mm,平均(12.8±3.8)mm;星点
目的探讨术中B超联合神经导航在大脑皮层功能区及脑深部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5例(32个病灶)大脑皮层功能区及深部病变的临床资料。均在术中B超联合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病变。结果术中B超均完整、清晰显示32个病灶,其中29个皮层功能区病灶,术中B超定位与MRI神经导航定位无偏差;而3个深部病灶均有不同程度位移,最大误差约为1 cm。术后MRI显示,22例病变全切除,2例高级别胶质瘤次全切除,1例多发脑结核瘤切除80%。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加重及新增副损伤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