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指导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wo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正在逐步摒弃烦琐的情节分析,开始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尤其重视了感情朗读这一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的使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却成为很多教师碰到的难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感情朗读的目标
  
  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指导朗读时,首先教师自己要清楚这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朗读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要不,怎么判断学生读得好与不好呢?又怎么指导学生去读出个中应有的味道,感悟出其中的情感呢?因此,明确的朗读目标既是指导朗读的依据,也是指导朗读的目标。而朗读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恰当,又必须依赖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读。
  
  二、把握感情朗读的基调
  
  朗读要有感情,首先要掌握好朗读的感情基调。什么是感情基调呢?感情基调好比唱歌时要依照曲调来定音,起音太高或太低都会唱不下去。每篇课文虽未像乐曲那样标出调号,但都是有基本的感情表达方式的。我们在读课文前,要对课文的内容、感情、体裁、风格等作细致的分析,然后定出这篇课文的朗读基调。一般来说,朗读中的感情基调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昂型。有些课文慷慨激昂,语流强劲。朗读时,要声调昂扬,读起来给人以威武雄健之感。
  2、轻柔型。有些诗歌、散文意境优美,清新活泼,朗读时,应用语轻盈,婉转流利,力求读出诗文间幽雅的情境。
  3、凝重型。有些课文感情深沉,含意深邃。读这类课文,要语调适度低沉,语流缓急有度。
  4、平实型。一些常识性的课文,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来说明事物或论述事理,因而朗读时要声音不高不低,语
  势起伏不大。
  
  三、丰富指导的方法和手段
  
  教师若要有效指导朗读,必须胸中有法,手段多样。这样,才能根据教材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适时地选择方法和辅助手段,提高指导的效率。下面介绍一些朗读指导的方法:
  1、范读。有些课文,感情浓烈,或激昂,或深沉,或语调语气变化大,应先由教师范读。
  2、指名读。指名读主要用于教师检查了解学生朗读的情况和进行个人展示朗读。
  3、齐读。齐读一般用于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或较短的课文和较长的课文中描写精妙、语言优美的片断,气势宏大、语言激昂的語段也可以齐读。
  4、分角色读。这种读法适用于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分角色读更应注重感情和表情,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给听者以真切的感受。
  5、自由朗读。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自读体悟或分析感悟后的欣赏性的读。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指导朗读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简笔画、音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吉水阜田镇石莲小学)
其他文献
传统的作文评改就是学生写作文,教师下评语。几十本作文交上来,教师要抓紧时间批改,字字琢磨,句句推敲,段落的上下连接,整体的谋篇布局,文章的立意取材等等,教师都得全面考虑,该修改的地方要修改,需补充的地方要补充,最后还要绞尽脑汁写出恰当的评语。一本作文批改结束,本子上画满了一个个红道道、红圈圈。可以说教师修改作文花费的精力远远超过了学生写作文,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学生却不领情,作文本发下来,自觉的学生
期刊
今年暑假,在家拜读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文章,觉得陶公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放在我们今天还是非常实用的,他在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上颇有独特见解。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要和学生做朋友。确实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无法和孩子沟通,更无法真正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对后进生,这一点就更为重要。  我们班有一个姓张的同学作业完成的非常慢,每次交作业,他都是最后一个
期刊
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班集体的建设,班集体的面貌是班主任长期培养和教育的结果,也是思想和工作深度的体现,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一宗旨,抓好班风、学风建设,下面就本人的一点工作体会谈谈以下几点:    一、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    好的班風要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行为习惯形成。我每接到一个班时,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诉同学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畅谈理想,展望未来,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  2、使学生初步了解实现理想必须要有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勇于掌握学习生活的各种技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有目标的习惯,初步养成脚踏实地地认真做事的行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说理想、谈感受。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老师小时候常常去那里,在那儿,可
期刊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教学情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美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兴趣广泛和强烈的求知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要环节和氛围。尤其语文教学本身就是“情”和“境”的融合,更适于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可利用课文本身具備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如《白毛女》话剧,有一些素材适合表演:就让学生分角色来表
期刊
近十年来我一直负责差班的英语教学,差班的学生中其实有许多的语言能力还是很强的,只是原来老师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能力吧。在这些年中,我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进行因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都有相当大的提高。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和交流中去。主动学习作为一种学生学习的品质,在学生
期刊
我执教《父与子》这堂课,是在观摩了城东中学王老师的《冬》与《文化眼光》之后。王老师让我分享了她的教学经验与培养学生的成功方法,所以我开始有目的地借用王老师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学生,希望通过这样“依样画葫芦”的方法来提高自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与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对于《父与子》这堂课的设计,我也是希望借此来对这一阶段学生语文训练成果的一个小小检测。    一、目标设定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承认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语文能力,那么,就不能丢弃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训练”。各种技能,不“训”则会,不“练”即能,古往今来,未曾听说。  教学,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就是“训”,就是解释,就是训导;学,就是“练”,就是实践。教者从学者发展的需要出发去“训”,学者在教者的训导下去“练”,这
期刊
初中语文新教材在练习设计方面作出了革新尝试,确定了三个练习重点。其一是积累。即精选华章妙语让学生记诵下来,作为形成语感的重要基础。人民教育版七年级下册,规定背诵古体诗文13篇,背诵现代诗文1篇,熟读诗文11篇。二是“入境”和迁移。叶圣陶先生诗云:“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所谓“入”者,指阅读的主体与客体形成“共生关系”。迁移,则具有分层多向的特点。如从阅读移向说写,从个人探究移向集体交流,从文体
期刊
首先改革给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求:把握方向,实施科学管理。高中的课程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增长的共鸣,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活动的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学校所有的体育教师共同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学习、去研究、去交流教学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水平。体育教师主动构建课程能力在明显增强,创造能力也不断地在激发,所以尽管课程给体育教师带来压力,但同时看到更多是带来动力。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