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中,充分用脑、用嘴、用手、用眼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未来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解放头脑 嘴巴 双手 双脚 眼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从培养“模仿型”“继承型”的人才转变为“创造型”的人才。这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从幼儿教育开始。不少人认为“听话”“顺从”“老实”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对于那些敢想、敢说、敢做,会出些“点子”的孩子,有时也会捅些“娄子”的孩子,则称之为“淘气鬼”。他们为了使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它就像“枷锁”似的束缚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结果使得这些孩子变得胆小怕事,时刻看着成人的脸色行事。这样的“好孩子”,怎么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下面是我对孩子“解放”方面的几点认识: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
我们要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先要把孩子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大胆地思索,大胆地想象。幼儿期是一个人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大脑的发育和成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各种外界信息的刺激则是大脑发育的必要条件。训练孩子对各种刺激做出生动的、灵活的和敏捷的反应,能使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得到迅速发展。但有些教师在孩子的各种活动中,往往套用固定的“模式”,教孩子按模式思考。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法,都得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否则就是“不会动脑筋”。这样,就必然禁锢了孩子的头脑,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首先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要教育、启发孩子会从各个方面考虑问题,发现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要鼓励孩子想的和老师、同伴不一样,想的愈多、愈新亦愈好。
二、解放幼儿的嘴巴
鼓励孩子大胆地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孩子总是好奇、好问,喜欢插嘴,这是他们好探索和求知欲旺盛的象征,也是智力发展的标志,教师和家长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但是,有些老师怕孩子“乱”,就会用“小嘴巴闭闭牢”“小嘴巴不讲话”“小嘴巴不说话”等号召性和口令等规矩束缚他们。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和自己家的小邻居交往,也不让孩子多问为什么?这样,必然影响了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应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园集体活动中鼓励孩子多问、多讲,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解放幼儿的双手
陶行知希望教育工作者“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地动手参与。人的双手的活动是由大脑指挥的,双手的活动促进了大脑两个半球的发育,脑的发育也相应促进了双手的“灵巧”,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就是说明了手和脑的关系。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尤其是学前初期的幼儿,还保留着相当大的宜感行动思维的成分,他们需要在双手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感知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才能激起他们去获得某些事物、追求某些事物的新异性的欲望。所以,只有解放孩子的双手,才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但有些老师怕孩子“难管”,怕出“漏子”,就会规定“小手放两边”“不要拿”“不准动”“不许翻”等等,有的教师甚至会把玩具和图书锁在柜子里,平时不准孩子随便翻书和玩玩具,使得孩子们一双好动的小手往往只得去折折衣服边,探探鼻孔等,或者做其他小动作。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而改变的办法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玩具、丰富的图书,让幼儿可以随便摸一摸、拿一拿、动一动,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去拼一拼、拆一拆、做一做。同时,也应该要求家长有时间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多接触一下室外的花草、树木,玩一下沙、玩一下水,会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同时达到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体现出用手用脑、手脑并用的目的。
四、解放幼兒的双脚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总是喜欢蹦蹦跳跳,不停地活动着,不断地更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孩子们也正是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增强体质,增长才干,锻炼意志和个性。但有的老师怕孩子难管,爱把孩子关在活动室不让出去。即便出去户外活动,也是让孩子一个一个拉着后背的衣服,让大家用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方式走路。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性格呢?要立即解放孩子的双脚,让他们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到户外去。在阳光下,在新鲜的空气里,尽情的跳、尽情的跑、尽情的玩游戏,才能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解放幼儿的双眼
孩子总是喜欢看新异的、变化着的各种事物,喜欢到外面去东张西望。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和条件,经常带孩子们到野外去看看田野、果园、街道、超市,甚至是理发店、酒店、药店等等,让他们看看,在生机勃勃的社会中,人们在做什么,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使孩子广泛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他们的活动中具有天生的创造性,他们的活动方式往往和成人不同。因此,我们要理解孩子,改变那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使他们从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在自由自在的田地里,在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中,充分用脑、用嘴、用手、用脚、用眼,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未来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其次要信任儿童,相信“小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对孩子的信任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这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从一日生活的点滴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在良好的生活和环境中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实践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解放头脑 嘴巴 双手 双脚 眼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从培养“模仿型”“继承型”的人才转变为“创造型”的人才。这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从幼儿教育开始。不少人认为“听话”“顺从”“老实”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对于那些敢想、敢说、敢做,会出些“点子”的孩子,有时也会捅些“娄子”的孩子,则称之为“淘气鬼”。他们为了使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它就像“枷锁”似的束缚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结果使得这些孩子变得胆小怕事,时刻看着成人的脸色行事。这样的“好孩子”,怎么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下面是我对孩子“解放”方面的几点认识: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
我们要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先要把孩子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大胆地思索,大胆地想象。幼儿期是一个人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大脑的发育和成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各种外界信息的刺激则是大脑发育的必要条件。训练孩子对各种刺激做出生动的、灵活的和敏捷的反应,能使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得到迅速发展。但有些教师在孩子的各种活动中,往往套用固定的“模式”,教孩子按模式思考。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法,都得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否则就是“不会动脑筋”。这样,就必然禁锢了孩子的头脑,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首先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要教育、启发孩子会从各个方面考虑问题,发现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要鼓励孩子想的和老师、同伴不一样,想的愈多、愈新亦愈好。
二、解放幼儿的嘴巴
鼓励孩子大胆地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孩子总是好奇、好问,喜欢插嘴,这是他们好探索和求知欲旺盛的象征,也是智力发展的标志,教师和家长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但是,有些老师怕孩子“乱”,就会用“小嘴巴闭闭牢”“小嘴巴不讲话”“小嘴巴不说话”等号召性和口令等规矩束缚他们。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和自己家的小邻居交往,也不让孩子多问为什么?这样,必然影响了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应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园集体活动中鼓励孩子多问、多讲,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解放幼儿的双手
陶行知希望教育工作者“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地动手参与。人的双手的活动是由大脑指挥的,双手的活动促进了大脑两个半球的发育,脑的发育也相应促进了双手的“灵巧”,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就是说明了手和脑的关系。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尤其是学前初期的幼儿,还保留着相当大的宜感行动思维的成分,他们需要在双手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感知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才能激起他们去获得某些事物、追求某些事物的新异性的欲望。所以,只有解放孩子的双手,才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但有些老师怕孩子“难管”,怕出“漏子”,就会规定“小手放两边”“不要拿”“不准动”“不许翻”等等,有的教师甚至会把玩具和图书锁在柜子里,平时不准孩子随便翻书和玩玩具,使得孩子们一双好动的小手往往只得去折折衣服边,探探鼻孔等,或者做其他小动作。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而改变的办法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玩具、丰富的图书,让幼儿可以随便摸一摸、拿一拿、动一动,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去拼一拼、拆一拆、做一做。同时,也应该要求家长有时间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多接触一下室外的花草、树木,玩一下沙、玩一下水,会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同时达到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体现出用手用脑、手脑并用的目的。
四、解放幼兒的双脚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总是喜欢蹦蹦跳跳,不停地活动着,不断地更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孩子们也正是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增强体质,增长才干,锻炼意志和个性。但有的老师怕孩子难管,爱把孩子关在活动室不让出去。即便出去户外活动,也是让孩子一个一个拉着后背的衣服,让大家用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方式走路。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性格呢?要立即解放孩子的双脚,让他们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到户外去。在阳光下,在新鲜的空气里,尽情的跳、尽情的跑、尽情的玩游戏,才能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解放幼儿的双眼
孩子总是喜欢看新异的、变化着的各种事物,喜欢到外面去东张西望。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和条件,经常带孩子们到野外去看看田野、果园、街道、超市,甚至是理发店、酒店、药店等等,让他们看看,在生机勃勃的社会中,人们在做什么,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使孩子广泛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他们的活动中具有天生的创造性,他们的活动方式往往和成人不同。因此,我们要理解孩子,改变那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使他们从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在自由自在的田地里,在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中,充分用脑、用嘴、用手、用脚、用眼,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未来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其次要信任儿童,相信“小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对孩子的信任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这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从一日生活的点滴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在良好的生活和环境中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实践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