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授人以渔”,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要坚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因“自主”而不断成长;要强化体验与建构意识,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舞台。
关键词:教学氛围;自主学习;体验与建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与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感悟与体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曾这样谆谆告诫教师:“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作用。”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要走下神圣的“讲坛”,由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和知识的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间,围绕某一问题或观点,跟学生进行思想碰撞与交锋;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见解,做学生的学习伙伴,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充分张扬其个性。其次,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心、精心的呵护与热切的期待,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与教育。尤其要以一颗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对那些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以爱动其心、以情感其人,通过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帮助他们找回尊严,树立自信。
二、“授人以渔”,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笛卡尔)教师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思想品德课程,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首先,教师要教给预习的方法,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如授新课之前安排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自主阅读环节,教师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映示出来,让学生根据问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心研读教材,通过阅读、理解、标画等方法找出答案。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充分思考,先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再跟同学的观点相比较,最后,再结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完善自己的认知。
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思辨能力得到怎样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怎样的培养,是衡量一堂思品课的标准。而学生收获与进步的程度,则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能否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启示,能否指导学生适时地归纳学习方法并举一反三地去尝试、运用。所以,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凭借“自主学习”这双翅膀,在思想品德学习领域飞得更高、更快。
三、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因“自主”而不断成长
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点、引导和鼓励。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好的情境与氛围,让学生满怀期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使教师的教达到不需要教。例如,在执教七年级下第15课“让人生更加灿烂”一课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成长论坛”活动,要求学生以“努力铸造辉煌,精彩源于拼搏”为主题,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书籍、报刊、网络搜集关于名人、伟人或当今青少年励志成长的事迹材料。然后,学生根据所收集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撰写一篇演讲稿。课堂上学生有理有据地摆事实、讲道理、谈感想,让听者口服心服,颇有感触。上述案例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拓展和发挥,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较为强烈,学习行为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时,其学习活动就是自主的。
四、强化体验与建构意识,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舞台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拒绝照本宣科,生硬灌输。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活动、是体验、是建构、是过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在课堂“教”出来的,而是在体验与践行中一步一步形成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强化体验与建构意识,把自主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舞台。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树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环保意识,笔者组织了一次以班委会为核心,学生共同组织筹办的“爱我家园,保护环境”的新闻发布会。学生代表根据搜集的资料有根有据、侃侃而谈,列举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残酷事实。有的同学还讲述多地曝出严重残杀、买卖野生动物的事件,如江西某地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事实,等等。最后发出呼吁,并提出如下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如木筷、塑料包装袋等;嘴下留情,善待生灵,不吃国家法律保护的珍稀动物;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在这样的发布会上,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调适、相互对话,既学习了知识,明白了事理,又培养了思辨能力,张扬了学生个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
国教育报,2001—8—10.
关键词:教学氛围;自主学习;体验与建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与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感悟与体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曾这样谆谆告诫教师:“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作用。”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要走下神圣的“讲坛”,由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和知识的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间,围绕某一问题或观点,跟学生进行思想碰撞与交锋;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见解,做学生的学习伙伴,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充分张扬其个性。其次,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心、精心的呵护与热切的期待,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与教育。尤其要以一颗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对那些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以爱动其心、以情感其人,通过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帮助他们找回尊严,树立自信。
二、“授人以渔”,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笛卡尔)教师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思想品德课程,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首先,教师要教给预习的方法,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如授新课之前安排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自主阅读环节,教师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映示出来,让学生根据问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心研读教材,通过阅读、理解、标画等方法找出答案。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充分思考,先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再跟同学的观点相比较,最后,再结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完善自己的认知。
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思辨能力得到怎样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怎样的培养,是衡量一堂思品课的标准。而学生收获与进步的程度,则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能否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启示,能否指导学生适时地归纳学习方法并举一反三地去尝试、运用。所以,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凭借“自主学习”这双翅膀,在思想品德学习领域飞得更高、更快。
三、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因“自主”而不断成长
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点、引导和鼓励。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好的情境与氛围,让学生满怀期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使教师的教达到不需要教。例如,在执教七年级下第15课“让人生更加灿烂”一课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成长论坛”活动,要求学生以“努力铸造辉煌,精彩源于拼搏”为主题,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书籍、报刊、网络搜集关于名人、伟人或当今青少年励志成长的事迹材料。然后,学生根据所收集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撰写一篇演讲稿。课堂上学生有理有据地摆事实、讲道理、谈感想,让听者口服心服,颇有感触。上述案例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拓展和发挥,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较为强烈,学习行为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时,其学习活动就是自主的。
四、强化体验与建构意识,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舞台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拒绝照本宣科,生硬灌输。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活动、是体验、是建构、是过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在课堂“教”出来的,而是在体验与践行中一步一步形成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强化体验与建构意识,把自主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舞台。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树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环保意识,笔者组织了一次以班委会为核心,学生共同组织筹办的“爱我家园,保护环境”的新闻发布会。学生代表根据搜集的资料有根有据、侃侃而谈,列举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残酷事实。有的同学还讲述多地曝出严重残杀、买卖野生动物的事件,如江西某地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事实,等等。最后发出呼吁,并提出如下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如木筷、塑料包装袋等;嘴下留情,善待生灵,不吃国家法律保护的珍稀动物;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在这样的发布会上,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调适、相互对话,既学习了知识,明白了事理,又培养了思辨能力,张扬了学生个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
国教育报,20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