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分析了其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地膜棉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移栽地膜棉;生长发育特点;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類号 S5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3-0101-01
  移栽地膜棉技术是棉花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它能促进棉花早发、优化成铃结构、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忽视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常出现增产幅度不大(增产不增收)、不增产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情况,导致近几年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缓慢。只有在传统的栽培技术上加以完善,移栽地膜棉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移栽地膜棉生长发育特点
  
  1.1缓苗期缩短,促进早发,生育进程加快
  据观察,移栽地膜棉能缩短缓苗3~5d。尤其在棉花移栽遇到干旱天气时,移栽地膜棉棉不仅能减轻甚至避免旱灾的影响,还能节约抗旱的投入。移栽地膜活棵快,蕾期日增高快、出叶速度快、现蕾早。据调查,移栽地膜较露地棉日增高快0.27cm/d,出叶速度快0.2片/d,现蕾提早2~11d(平均提早5.2d),盛蕾期早2~10d(平均早5.1d)。地膜保墒增温,改善了棉花前期土壤环境,致使棉花整个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据调查,初花提前1~8d(平均提前4.7d),吐絮提前4~12d(平均提前7d),全生育期缩短4~12d(平均缩短7d)。
  1.2前期上桃快且集中
  据调查统计,移栽地膜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17.1%~20.5%,露地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7.0%~13.2%;移栽地膜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5.2%~61.3%,露地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6.0%~61.8%;移栽地膜棉早秋桃占单株铃数14.6%~17.4%,露地棉早秋桃占单株铃数15.1%~18.4%;移栽地膜棉晚秋桃占单株铃数4.5%~6.7%;露地棉晚秋桃占单株铃数13.8%~15.0%。移栽地膜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93.3%~95.5%,露地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85.0%~86.2%,前者比后者高出7~10个百分点。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烂铃。由于移栽地膜棉伏前桃比例相对较多,而长江中下游棉区7月中旬至8月下旬时常遭遇连阴雨天气,棉田湿度大;再加上下部光照不十分充足,烂铃较多。据调查,移栽地膜棉较露地棉单株烂铃多0.3~2.8个(平均1.5个)。二是早衰。移栽地膜棉由于地膜覆盖,加速了前期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分解、转化,致使前期消耗过大;加之地膜棉的根系较浅,对土壤下层的水分和养分利用较少,易出现早衰[1]。从以上成铃情况看出,移栽地膜棉晚秋桃比露地棉晚秋桃少,早衰现象比较明显。三是残膜。由于目前使用的普通聚乙烯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降解,易残留在土壤中,据调查,地膜有3%~10%残留在棉田内,若连年使用,逐年积累,将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造成“白色污染”。
  
  3对策
  
  3.1选择合适品种,合理密植
  根据移栽地膜棉生长发育特点,移栽地膜棉宜选用中、迟熟、抗逆性强、抗倒伏、结铃分布均匀、株型紧凑、后劲足、不易早衰的品种[2]。中等肥力以上棉田,杂交棉宜栽1.95~2.40万株/hm2,实践中根据当地地力、灌溉条件、种植水平和品种特性决定种植密度。单行栽植,行距保持1.1~1.2m,株距因栽植密度而定。适当扩大行距,尽量改善中后期中、下部受光条件。
  3.2主动化调,去除早蕾
  移栽地膜棉从苗蕾期开始,要主动进行化控。化控要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原则,5~6叶用缩节胺15g/hm2对水300kg叶面喷雾;9~10叶用缩节胺15.0~22.5g/hm2对水450~600kg叶面喷雾;16~17叶时用缩节胺37.5~45.0g/hm2对水600~675kg叶面喷雾;打顶后7~10d,用缩节胺75~90g/hm2对水600~750kg叶面喷雾[3]。对地力中等偏上、灌溉条件较好的棉田,在棉株出现3个果枝时,去除棉株下部1~2个果枝或摘除1~2个果枝上的早蕾,通过棉株成铃自身调节和补偿作用,使棉株结铃部位上移,集中成铃时间后移。
  3.3适时揭膜,培土壅根
  适时揭膜有利于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和深扎,同时利用梅雨季节降雨,提高土壤蓄水量,防止出现“膜心旱”。揭膜时间以盛蕾至始花为宜。揭膜后将残膜收集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移栽地膜根系浅,地上部重,易倒伏造成根系损伤,从而导致早衰,因而养根护根对防早衰直接和间接地起着促进作用,破膜后即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壅根。
  3.4科学运筹肥料
  肥料运筹采取“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施肥策略。注重花铃肥的质量和种类搭配以及施用方法[4]。移栽地膜棉不施蕾肥,施足底肥以满足苗蕾期生长发育需要,但底肥过多又会引起蕾期旺长,因此底肥宜选用缓释肥加饼肥。施缓释肥(18∶9∶18)450kg/hm2、饼肥750kg/hm2、硼砂15kg/hm2、硫酸锌15kg/hm2,于盖膜前开沟深施。花铃肥要重施,宜分次施。初次花铃肥在棉苗始花便可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复合肥(17-17-17)600kg/hm2、饼肥375~750kg/hm2、氯化钾225kg/hm2,在棉畦间打宕深施。第2次花铃肥在棉株下部结住2个左右大桃时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打顶后7~10d内,施尿素120~150kg/hm2。8月下旬采用根外追肥,用3%~5%尿素液配施0.3%~0.4%磷酸二
  氢钾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d,连续喷2~3次。
  3.5抓好病虫防治,分次收拣残膜
  地膜棉前期生长旺盛,要加强棉盲蝽的防治。中后期的红蜘蛛、棉蚜为害,若防治失时,也是引起早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注意斜纹夜蛾、棉盲蝽发生危害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红蜘蛛和棉蚜的危害,一旦达到防治指标,立即施药防治。有条件的尽可能使用生物降解膜。若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打穴移栽时,取出的穴土要放在沟中,移栽结束,再打碎覆在畦沿,切不可放于地膜上,以免影响揭膜和残膜收拣。一次未能拾尽残膜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根工作,分次收拣残膜,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
  
  4参考文献
  
  [1] 王拥军.地膜棉花早衰及其防止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6(4):17-18.
  [2] 景雅茹.地膜棉花栽培技术规程[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8(3):25.
  [3] 熊波兰.地膜棉花高产栽培要点[J].农家顾问,2008(7):36-37.
  [4] 张冠三,马俊林,聂新辉,等.地膜棉花铃期的田间管理[J].石河子科技,2004(4):20-22.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人才竞争日益明显,人才需要更加的具体化,如何提升人才的核心素养备受关注,也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综合
通过收集被征地作物产量、市场价格,参考相邻市县补偿标准,来计算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举行听证会议,根据会议后各个相关单位和乡镇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得出最终的补偿标
本文首先对影响职业联赛现场观众人数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分析设计问卷在杭州进行随机调查;然后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8个公共因子,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各因素(
<正> 要搞好中考化学计算的总复习,必须制订一个好的复习计划,明确总复习的内容、方法、重点和要达到的目标,以提高总复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防止总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
我国古代艺术中包含了一系列精品,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绘画作品都凝结了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随着先秦茶叶在我国逐渐兴起,直到唐朝开始,茶及饮茶等广泛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
盾构法施工的水底公路隧道,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风道、路面、腰墙等内部构构混凝土现浇施工,因而施工周期较长。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工程要在1995年年底通车,势必需
继续教育是我国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继续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参与者的知识素养水平,同时也能在系统化教学活动中,引导参与者形成具体实践技能。本文拟
华安县位于闽南漳州市西北端,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产茶历史悠久,年可产“五季茶”,有“明前茶”、“冬片
从气候条件、播种时间、玉米品种、种植密度、秸秆还田、化学防治、栽培方式7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滨州市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原因。根据滨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推广抗病品
秋冬季,茶树芽梢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但是根系却恰恰相反,是全年活动的高峰期。针对这些特性,做好秋冬季茶园的修剪、耕作、施肥、封园等工作,为翌年提高鲜叶产量、品质及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