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方能传承(作文点评)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穿西装短裙,追逐摇滚明星,你还会静心学习古代贤者出口成诗的雅致吗?
  万圣节扮鬼要糖,圣诞节送礼狂欢,你还会深思古人中秋赏月的思家之情吗?
  若连心灵也迷失在那时代的五彩缤纷中,再厚实的学风熏陶,也难以激起其对千年文化的兴趣。而唯有自觉意识的苏醒,方能主动学习千年文化之美,寻找千年文化的精华。这样,文化才可传承,国家方能强大。
  然而大众普遍认为,自觉意识养成之于学生,无外乎家庭家風、学校校风。殊不知家庭教育固然是很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但是,即使没有出生在书香门第,没有私塾名士的教导,也有凿壁偷光,更有萤囊映雪,一心向学终成大器。虽然家庭环境是文化传递和传承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令人无法掌控,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环境是传承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宋濂抄书,范仲淹苦读,何不是没有出生书香门第,但凭借自己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硬是在文化的世界撑起了一片天空。
  学校教育虽说是稳定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剂良方,但现今学校的发育不断出现了新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接受传统文化,更甚者对诗词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强行抗拒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与学校教育的初衷可谓南辕北辙。学校的大力弘扬却无法阻止学生主观上不接受中华上下五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那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仍就在沉睡中。对此,即使有千万篇古文让老师传授,对于学生来说,这与耳旁风有何不同?
  拥有自觉意识,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和保障。近日,中央电视台不断播出《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节目,就是对文化传承自觉意识的完美诠释,将文文静静的文化内容转化为了舞台上的热血澎湃,让观众们观察到文化之美,更体验文化的熏陶。参赛者们是自觉的一面面旗帜,观众们则是自觉的行动者,让文化传承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
  与其环境熏陶,教育弘扬,不如主动寻找。若我们都有向往传统文化的心,那怎会怕中华文化在传承中迷失方向?怎会怕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迷失自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征程必将会走得更顺利、更快速!指导老师:曲靖市第二中学罗浩
  点评:文章立场鲜明,开篇两个问句引导主题水到渠成。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论证,说明传承靠自觉养成,更举证凿壁偷光、萤囊映雪等历史典故,极具说服力。文章结尾将自觉文化传承升华到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既充分说明传承的重要性,又体现作者心怀祖国的浓浓爱国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号召力。
  学会分享,拒绝浪费
  花朵之所以能能够开遍整个山坡,争奇斗艳,是因为它们能和蜜蜂分享花蜜,蜜蜂便帮它们传粉;地衣之所以能够存活至今,生生不息,是因为它们能互相分享;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不断“升级”,是因为科学家能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父亲问儿子们,对于容易变质的两大筐桃子,怎样吃才不会浪费,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回答,都是自己吃,而小儿子则是说分给朋友和路过的人吃。自己并不能一口气吃完,总会有放变质的桃子,而分给朋友路人吃,不仅能把桃子吃完,不浪费,而且还能收获友谊与快乐。所以,分享等于不浪费。
  分享使得人才不再被浪费。
  曹修古懂得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使他深受皇帝的重用;李白懂得分享自己游览名山大川的感受,使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诗仙”;苏轼懂得分享自己对美食独特的感受,使得出自他手的大量美食流传至今,他也成为了宋代有名的“美食家”。
  分享使得技术飞速发展。
  炎帝懂得分享自己对农耕见解,使得农业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扁鹊懂得分享自己对医术方面的认识,使得当时医疗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他也成为了一代名医;科学家们懂得分享自己的研发成果以及对某些领域的认识和疑问,使得国家的科技不断提高,力量不断强大,他们也成为了国家的“恩人”。
  分享使得知识不再被浪费。
  在学校时,同学们一起讨论难题,发表见解,使得难题得到解决,自己也得到提高;在工业生产中,工人们共同学习,共同钻研,使得自己懂得了更多的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加熟练,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在政治上,国家领导人不断发表自己的治国方法,共同讨论治国之策,使得国家走上了兴旺发达之路,使得国家走上了兴旺发达之路,使得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分享使得资源实现了共享,使知识得以广泛传播,使经济得以发展,使社会不断进步,更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会分享,拒绝浪费!
  指导老师:曲靖市第二中学罗浩
  点评:文章逻辑清晰,结构严密,开篇通过举例直接说明分享与浪费的关系,而后连续运用排比句式的论证方法,通过阐释分享使得人才不再被浪费、分享使得技术飞速发展、分享使得知识不再被浪费,充分说明分享的价值,使人感觉气势如虹,极具说服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相差甚远,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所以,语文教师的责任重大,需要认真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文的“味道”。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分析;现状;高效;课堂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对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则要以更高层次的目标来要求学生和教师,使他们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将语文课堂的问题分类为常规性、归纳性、创造性和评品性问题,又探讨了在课堂学习的不同阶段,如何分布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来促成课堂学习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课堂;提问;分类;分布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借此有效推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回答问题理解、深化所学知识。课堂提问的质量与课堂教学的质量成正比。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必然离不
期刊
摘要:在我们对文科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数量也较多,为了明确文学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在欣赏之余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文学作品当中的艺术魅力。作为高中生,对高中阶段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对其艺术魅力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塑造形成的艺术魅力进行分析。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特征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圆形人物;扁形人物;文
期刊
摘要: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不仅要落实智育,还要担负起德育、美育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美育教育,是因为汉字之美、语言之美、文学之美本身就是美育的重要資源,因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担负起美育的重任。本文便对美育教育应如何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进行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实施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比较复杂的
期刊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民族生而言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我校民族生的阅读需求及现状,探讨了大学图书馆对民族生的素质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民族生:素质教育:影响  目前,大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也能利用图书馆的现代化搜索工具来获取信息资源,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对于民族生而言其作用发挥的如何呢?这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下面就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谈谈我校图书馆
期刊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在新课改的大潮中,许多优秀教师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穿新鞋,走老路”。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
期刊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及发展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五千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民间美术是其中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民间美术是根据什么产生的?经过查阅王树村先生著的《中国民间美术史》我们可以了解,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化尚未形成,组织结构没有明显的分层,没有上、下阶层之分。作品的创作多数立足于使用目的或情感抒发,物质需求与精神交织在一起。民间美术是民俗活动的传播载体,继承了原始祭祀活动的象征意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在国际中地位以及在国内社会中的地位,都有所提升,我国教育界对语文教育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初中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奠基时期,尤其是初中语文阅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尤其是记叙文阅读学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立足教学实践,结合自身的认识,对记叙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语文教育;记叙文;阅读教学  前言: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让人喜忧参半,因为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对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深究现状背后的原因,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现状;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学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的学科,更是一门为学生日后生活与发展奠定良好开端的学科,而作文部分无疑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它需要学生同时具备听、说、
期刊
摘要:偶读选入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一年级课文的小诗《两只鸟蛋》,感觉其在词语使用、插图配备上存在一定的瑕疵。语文教学可以让好奇的孩子适当地了解科学知识时,但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关键词:量词:动词:插图:人文:科学  近日,偶读一首儿童叙事诗《两只鸟蛋》,竟是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中:  “我从树权上取下两只鸟蛋,  小小的鸟蛋凉凉的,  拿在手上真好玩。  妈妈看见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