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社会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监狱里的高龄囚犯越来越多,其中不少还是慈祥的老奶奶。其中很多人犯罪的目的,就是为了进监狱。
为什么放着日常的生活不过,非要把自己往监狱送呢?
入狱是为了寻求家的感觉
这已经是78岁的老人O女士第三次入狱了。
原因是盗窃,而偷盗的东西似乎并不贵重:一瓶能量饮料,一罐咖啡,一罐茶,一个米饭团子,一只芒果……被判一年零5个月。
近年来,在日本,像O女士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
从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日本犯罪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青少年在犯罪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而老年(60周岁以上)所占比例却增幅明显。老年犯罪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为日本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银色罪犯”往往是一犯再犯,反复入狱。而另一方面,他们所犯的绝大多数都是行窃这种破坏性较低的罪行。
日本老人喜欢通过“犯小罪”来频繁入狱。促成这种怪象最重要的因素是孤独。“当人们感觉孤单时会萌发犯罪冲动,他们可以借此与人们接触。”北海道警官芝田广和介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出现了历史上最孤独的一群老人。从1980年到2015年这35年间,日本的独居老人数量翻了近6倍,目前接近600万人。 这是因为,子女越来越少了。一个国家,儿童的人口数量低于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即为少子社会,日本于1997年就进入了少子社会。
许多老人没有子女,加之与兄弟姐妹缺乏联系,自然倍感孤独。
家庭的坍塌只是一方面,许多“银色罪犯”并不是茕茕孑立,他们也有配偶和子女。然而这并不能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日本家庭结构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代以后,65岁以上老人很少与子女共同生活,这使得膝下有子女的老人也常常无法得到陪伴。
再加上,受整体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在保持彬彬有礼的同时,也谨小慎微,与人拉开距离,老人既不愿给亲朋好友或邻里乡亲添麻烦,也不愿轻易寻求或接受他人援助,一些老人甚至根本不认识他们的邻居或者附近的人。
没有子女陪伴,没有社会关联,这就是日本当前“无缘社会”中孤独的老年人。
专家分析,这样的状况下,老年人期待生活中有新鲜事发生,这导致他们到商店行窃甚至反复犯罪。
铤而走险因一个“穷”字
据东京检察机关2007年调查,当年宣判的139名老年犯罪人中,有66.1%的男性是出于“生活贫困”,59.3%的女性则是出于节约(生活用费)的目的。
你可能会感到惊讶,素称富裕的日本,为何老年人会穷到去偷东西?
因为近三十年时间里,日本的“穷人”的确变多了。这主要是由于日本从业人员中“非正式员工”比例越来越高。在日本,公司的职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司的正式社员,另一种则是非正式员工。(非正式员工,即“派遣员工”,由劳务派遣企业招人,再派遣到具体用人单位工作。)
官方数据显示,在雇佣之初,二者的工资有差距但并不太大;然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非正式员工的工资几乎一辈子也没有增长,而正式社员工作20年以后工资会增长一倍以上。
在社会福利与保障方面,两者的差距更加突出。根据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正式社员的养老金待遇比非正式员工高出数倍!此外,在日本正式社员与非正式员工社会保险入保率差异很大。前者几乎是人人入保,覆盖率接近100%;而后者,失业、医疗、养老保险入保率,都只有五六成。在实际的操作中,用人单位还常常钻相关规定的空子,逃避为非正式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女性,更是这种困局下最大的受害者。
首先,日本的家庭格局多为“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不算高。即使工作了,70%的日本女性也会在结婚后离开工作岗位,全力投入家庭,这导致很多女性晚年根本没有退休金可拿。
其次,参加工作的日本女性,主要选择也是成为非正式员工。2005年以后,已有超过半数女性成为非正式员工,其中“家庭主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日本的男女工资差距明显。
最后,“主内”的女性原本还可以依靠丈夫的收入获得保障,但如今日本的经济增长缓慢,越来越多的丈夫也加入了非正式员工大军,整个家庭都面临着收入危机。
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7年,丈夫一旦不在了,孩子也不能提供帮助,晚年的她们会过得很贫苦。
监狱真的给了她们“更好”的生活
孤独和贫困,这两大日本当代老年人面临的难题,在监狱中找到了“解决之道”。
日本监狱的理念是通过劳作、学习各种技能来改造犯人,并以此确保犯人在出狱后能有一技之长,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关押的犯人会参与一些生产型作业,如木工、印刷、剪裁、焊接等,接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工作时间为6.5个小时。
除了传统的手工劳作,这些年日本监狱的劳动改造也与时俱进,出现了一些“时髦”的劳动内容:服刑者们完成一天有组织的工作之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洗澡,洗澡时间为15分钟。每天晚上还有2.5小时的个人时间,监狱配有图书馆、运动场,会定时播放电视及安排服刑者们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
犯人在监狱通过劳动,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位“奶奶罪犯”说:“在监狱的时候,有一天,我被表彰为最有效率和最严谨的代表,对我来说,这是唯一能抓住的工作乐趣。后来我不能在那儿工作了,生活又变得索然无味了。在监狱里,我还有更多乐趣,周围都是人,在这里我再也不觉得孤独了。”
日本監狱的“硬件条件”,也相当可观。
监狱的房间主要分为单人间与多人间(6人)。除重要犯人以外.一般由被羁押者选择住单身还是共同居住室。
除了窗户和桌子之外,房间里还有电视机,像极了一个普通的日本出租屋。
除去公共卫生间部分,单人间平均每人的活动空间为6~7.5平方米,多人间也有平均2.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监狱的餐食条件也不错。服刑者一日三餐,有热量规定:主食为70%大米混30%麦饭,饭的标准热量为1100大卡,菜为1000大卡。常见的食物有蔬菜、米饭、味增汤和秋刀鱼。
监狱也很注重犯人的营养均衡,保持了和食的特色,并搭配有大麦茶、水果和乳制品。
另外,囚犯在狱中劳动有按级别分的工资,可以得到多少不等的工资和津贴。津贴主要给服刑人员购买牙刷、牙膏、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
一经对比,日本社会的确存在“倒挂”的状况,一般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反倒是监狱设施齐全、生活水平有保证。
有人“解闷”,有稳定的饮食居住条件,甚至还有“工资”赚,越来越多的日本老年人选择通过犯罪“主动”进入监狱“安享”晚年,看似怪异但其实并不难理解。
为什么放着日常的生活不过,非要把自己往监狱送呢?
入狱是为了寻求家的感觉
这已经是78岁的老人O女士第三次入狱了。
原因是盗窃,而偷盗的东西似乎并不贵重:一瓶能量饮料,一罐咖啡,一罐茶,一个米饭团子,一只芒果……被判一年零5个月。
近年来,在日本,像O女士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
从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日本犯罪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青少年在犯罪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而老年(60周岁以上)所占比例却增幅明显。老年犯罪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为日本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银色罪犯”往往是一犯再犯,反复入狱。而另一方面,他们所犯的绝大多数都是行窃这种破坏性较低的罪行。
日本老人喜欢通过“犯小罪”来频繁入狱。促成这种怪象最重要的因素是孤独。“当人们感觉孤单时会萌发犯罪冲动,他们可以借此与人们接触。”北海道警官芝田广和介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出现了历史上最孤独的一群老人。从1980年到2015年这35年间,日本的独居老人数量翻了近6倍,目前接近600万人。 这是因为,子女越来越少了。一个国家,儿童的人口数量低于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即为少子社会,日本于1997年就进入了少子社会。
许多老人没有子女,加之与兄弟姐妹缺乏联系,自然倍感孤独。
家庭的坍塌只是一方面,许多“银色罪犯”并不是茕茕孑立,他们也有配偶和子女。然而这并不能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日本家庭结构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代以后,65岁以上老人很少与子女共同生活,这使得膝下有子女的老人也常常无法得到陪伴。
再加上,受整体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在保持彬彬有礼的同时,也谨小慎微,与人拉开距离,老人既不愿给亲朋好友或邻里乡亲添麻烦,也不愿轻易寻求或接受他人援助,一些老人甚至根本不认识他们的邻居或者附近的人。
没有子女陪伴,没有社会关联,这就是日本当前“无缘社会”中孤独的老年人。
专家分析,这样的状况下,老年人期待生活中有新鲜事发生,这导致他们到商店行窃甚至反复犯罪。
铤而走险因一个“穷”字
据东京检察机关2007年调查,当年宣判的139名老年犯罪人中,有66.1%的男性是出于“生活贫困”,59.3%的女性则是出于节约(生活用费)的目的。
你可能会感到惊讶,素称富裕的日本,为何老年人会穷到去偷东西?
因为近三十年时间里,日本的“穷人”的确变多了。这主要是由于日本从业人员中“非正式员工”比例越来越高。在日本,公司的职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司的正式社员,另一种则是非正式员工。(非正式员工,即“派遣员工”,由劳务派遣企业招人,再派遣到具体用人单位工作。)
官方数据显示,在雇佣之初,二者的工资有差距但并不太大;然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非正式员工的工资几乎一辈子也没有增长,而正式社员工作20年以后工资会增长一倍以上。
在社会福利与保障方面,两者的差距更加突出。根据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正式社员的养老金待遇比非正式员工高出数倍!此外,在日本正式社员与非正式员工社会保险入保率差异很大。前者几乎是人人入保,覆盖率接近100%;而后者,失业、医疗、养老保险入保率,都只有五六成。在实际的操作中,用人单位还常常钻相关规定的空子,逃避为非正式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女性,更是这种困局下最大的受害者。
首先,日本的家庭格局多为“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不算高。即使工作了,70%的日本女性也会在结婚后离开工作岗位,全力投入家庭,这导致很多女性晚年根本没有退休金可拿。
其次,参加工作的日本女性,主要选择也是成为非正式员工。2005年以后,已有超过半数女性成为非正式员工,其中“家庭主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日本的男女工资差距明显。
最后,“主内”的女性原本还可以依靠丈夫的收入获得保障,但如今日本的经济增长缓慢,越来越多的丈夫也加入了非正式员工大军,整个家庭都面临着收入危机。
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7年,丈夫一旦不在了,孩子也不能提供帮助,晚年的她们会过得很贫苦。
监狱真的给了她们“更好”的生活
孤独和贫困,这两大日本当代老年人面临的难题,在监狱中找到了“解决之道”。
日本监狱的理念是通过劳作、学习各种技能来改造犯人,并以此确保犯人在出狱后能有一技之长,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关押的犯人会参与一些生产型作业,如木工、印刷、剪裁、焊接等,接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工作时间为6.5个小时。
除了传统的手工劳作,这些年日本监狱的劳动改造也与时俱进,出现了一些“时髦”的劳动内容:服刑者们完成一天有组织的工作之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洗澡,洗澡时间为15分钟。每天晚上还有2.5小时的个人时间,监狱配有图书馆、运动场,会定时播放电视及安排服刑者们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
犯人在监狱通过劳动,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位“奶奶罪犯”说:“在监狱的时候,有一天,我被表彰为最有效率和最严谨的代表,对我来说,这是唯一能抓住的工作乐趣。后来我不能在那儿工作了,生活又变得索然无味了。在监狱里,我还有更多乐趣,周围都是人,在这里我再也不觉得孤独了。”
日本監狱的“硬件条件”,也相当可观。
监狱的房间主要分为单人间与多人间(6人)。除重要犯人以外.一般由被羁押者选择住单身还是共同居住室。
除了窗户和桌子之外,房间里还有电视机,像极了一个普通的日本出租屋。
除去公共卫生间部分,单人间平均每人的活动空间为6~7.5平方米,多人间也有平均2.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监狱的餐食条件也不错。服刑者一日三餐,有热量规定:主食为70%大米混30%麦饭,饭的标准热量为1100大卡,菜为1000大卡。常见的食物有蔬菜、米饭、味增汤和秋刀鱼。
监狱也很注重犯人的营养均衡,保持了和食的特色,并搭配有大麦茶、水果和乳制品。
另外,囚犯在狱中劳动有按级别分的工资,可以得到多少不等的工资和津贴。津贴主要给服刑人员购买牙刷、牙膏、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
一经对比,日本社会的确存在“倒挂”的状况,一般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反倒是监狱设施齐全、生活水平有保证。
有人“解闷”,有稳定的饮食居住条件,甚至还有“工资”赚,越来越多的日本老年人选择通过犯罪“主动”进入监狱“安享”晚年,看似怪异但其实并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