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来源 :考试周刊·文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欣赏一句话“教师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是啊,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不就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具备再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在制订教育目标,实施教育计划时,都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观念应超越现实,并有前瞻性。今天,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历练一双双娇嫩的翅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天空中勇敢地翱翔。
  
  一、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獲得发展。
  
  毋庸置疑,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是教育的对象,但同时,它又毫无疑问的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开展班级工作时,却往往只关注它是教育对象,而忽视,甚至忘却了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于是,便出现了班主任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整天泡在班级中,忙于“救火”、“补墙”。虽事必躬亲,鞠躬尽瘁,却效果甚微。绝大多数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找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忘记了自己对于集体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显而易见,要想扭转班主任在班级中事必躬亲、孤军奋战的局面,摆脱事倍功半,工作推不动的尴尬,开启班级工作的辉煌,就必须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进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创造的能力。班主任的职责应该是协调、引导,而不是包办一切,也不是幕后操纵,应该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
  而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班主任还必须有民主思想,实行民主治班。让班级中的全体学生,既做管理的客体,又做管理的主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班级中这种被管理与管理,客体与主体相结合的格局,可以极大地提高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使他们深刻地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荣辱兴衰与自己休戚相关,从而更加关爱自己的集体,为集体的建设自觉地添砖加瓦,水到渠成地解决“教育不是一味地教导学生你现在应该干什么,而是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性判断,自己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助手,更是班集体的服务员。在班干部问题上,我淡化了班干部的干部职能,强化了班干部的服务意识,改革了班干部的产生方式。我的作法是民主选举,动态结合,能者上,不能者下。班干部每周一都要对上周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布置本周的工作,每学期由任课老师和全体同学根据班干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民主评议,对表现欠佳的提醒一次,如期未能令全班大多数人满意,则免职。这样,班干部有危机感,也增加了动力。他们甚至可以不在乎班主任的评价,但却不能不重视广大同学的评价,他们尽最大努力,为同学们服务好。把班干部的任免权、奖惩权交还给学生,我戏称这叫“还政于民”,当然班主任不能当“甩手掌柜”,只要精心引导,就不会出乱子,民主的前提是信任。放手当然需要胆识,但不敢放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还学生主体地位”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就不能在锻炼中提高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自我价值感。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虽然学生最终要接受国家的挑选,但我们不能把目光仅停留在有望升学的学生身上,班主任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有一次我接收一个新班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爱好、特长、理想等,其中“特长”一栏极大多数同学都填“无”。于是我又作了一次调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于“你有什么长处(优点)”这一问题的回答竟然有一半的学生写没有。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竟然这么没自信,是谦虚谨慎的灌输过了头,还是唯学分论的人才评价观在作祟?深思之后,我决心从“评价”入手,扭转这一局面,并专门为此召开了主题班会,题为“什么样的中学生才是优秀的中学生”,同学们发言踊跃,分别从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意志品质、审美能力、劳动能力等方面总结出优秀中学生的特点。我们还决定每一个月进行自评互评一次,自评以自我反省为主,围绕“一个月我学会了什么”,“我哪方面有所提高”,“我还有哪些不足”,“我下阶段努力目标是什么”这几个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互评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客观公正地找出对方的优点。当然评价不是目的,评价是为了激励,是让每个同学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短处,这比班主任学期末“一纸定乾坤”要好得多,学生易于接受,且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教育肯定自我的过程。
  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对学习有困难和意志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我从不歧视,相反给他们以格外的关照,定期不定期与他们谈心,而且我认为,对于这些学生,激励永远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是至关重要的。以前我班有一名男生,学习成绩一直较差,纪律散漫,违纪现象较多,一些老师对他有看法,连家长也绝望地声称无可救药,我却发现他集体荣誉感强,讲义气,重感情,且很有个性,我找到他,让他担任班级卫生委员,他惊讶地说:“我能行?”,我说:“你当然能行!”他说:“人家都看不起我。”我说:“尊重要靠自己去赢得。”然后,帮他分析其长处和短处,并帮其制订计划和努力目标。他决心很大,果然一学期下来,他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还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他的变化,使我想起了清代教育家颜元的一句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以表扬为主,才能使后进生燃起希望之火,产生前进的动力,看到自身的价值。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受父母娇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刁蛮专横的行为作风。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缺乏相互宽容的合作精神,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心存芥蒂斤斤计较,以致人际关系紧张,为了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我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从学习、生活上全方位地去关心学生。并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如“假如我是……”“我最想说的是……”“我最讨厌的一件事”等,目的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一吐为快,解开心头的千千结。还开辟“与班主任说说心里话”栏目,每月一次以书信形式进行,这样就解决了当面不易交谈或胆小害羞不敢说的问题。记得我班曾有一个学生对正在发烧的同桌说“我也想发烧”,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学生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是想借发烧逃跑上学。其实不然,这个学生心理完全正常,而且学习成绩也不错,只不过有些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和同学交往不多。“想发烧”是她看到老师关心地摸了同桌脑门,看看这个同学还发不发烧之后悄悄说出的。因为她也想让老师摸摸她的头,她想得到老师关心。这个学生为什么不惜以生病为代价,来换得老师的关心和注意呢?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由于开辟了“与班主任说心里话”栏目,我得到信息,就及时找她谈心并妥善解决了问题,使她也领悟到其实班主任也很关心自己。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我提供材料,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自己学会处理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如“逆反心理好不好”“如何消除与家长的代沟”“如何与异性交往”“受到别人误解伤害该怎么办”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耐挫能力,为学生能在未来的天空自由翱翔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培养学生成才,兴趣是起点,是人发挥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动力。因此我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在熟知每个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发展兴趣,并教育学生把他们的兴趣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为此,我常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我班有一男生曾一度对文化课不感兴趣,终日沉迷于看《飞碟探索》、《军事天地》这一类书。我发现后,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在作业本上写上这样一段话:“神奇的宇宙和新型的武器正强烈地吸引着你,但你知道吗?解开它的秘密和制造新式武器需要科学的头脑,努力吧!未来的科学家。”他看到这段话后,明白了老师的意图,热爱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我在发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创新精神。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着有深远的意义。
  人的潜在资质、潜在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时刻想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并发觉学生潜能的表现苗头,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不断出现新的面貌。我班有一女生成绩一般,但我发现她很有写作天赋,选材新颖,想象力丰富。在“向陋习告别”的主题班会上,她用自己编写的小品来反映陋习的危害,告别陋习的决心。这一小品主题深刻,语言幽默,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只有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他们才会给你带来许多的惊喜。
  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关爱之心,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历练他们的基本功,相信我们的双手一定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班主任,2000年2月.
  [2]班主任,2002年5月.
  [3]北京教育,2003年7月.
其他文献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应当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艺术素质的有机统一.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主导地位,是灵魂,对其他素质的提高起着定向、激励和保证作用.一个志大才疏的人固然成不了才,反过来,一个聪明有才气的人,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健康心理,也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日益激烈的竞争,难以成就大事业.因此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特别是要抓住"两个根本":一是引导学生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二是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
由于原“矿山测量”专业改名为“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原矿山测量专业的核心课程《矿山开采沉陷学》无论是名称及内容都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应该改变教材名称以利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