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报道的“口语化”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g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即叙事”、“新闻即‘事学’”等理论更加广泛地用以指导新闻实践,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也进入了一个注重“讲述”的叙事时代。面对这种话语环境出现的新变化,新闻工作者如何优化话语模式、创新报道手段,以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形象化和感染力,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现实命题。
  
  新闻标题“口语化”
  
  俗话说:“书看皮儿,报看题儿,”说的是新闻标题对读者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沟通受众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舍蜂拥而来的信息,只能通过快速浏览,从中注意那些思想活跃、感染力强、震撼力大的新闻。而简明又醒目、生动又形象的“口语化”标题,最能吸引眼球,让人一眼就心生震撼或共鸣,特别利于二次传播。
  西方新闻界曾总结归纳出的“4个C”标准(清楚、简洁、准确和口语),是目前国际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通用的标准衡量尺度。其实,除广播电视媒体外,新闻报道的口语化因易被理解、亲切通俗、互动交流等传播优势,不仅被晚报、都市报、娱乐报等媒体青睐,而且机关报、专业报甚至学术报刊等也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并从娱乐、文体等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严肃政治新闻在内的各类新闻题材。
  当然,新闻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指群众口头语言的自然形态,而是编辑、记者对群众的原生态的口语加以提炼后形成的标题语言,它以通俗形象和生动有趣为特色,比书面语更易让读者理解。如:
  (1)出来带两只手回去盖一座楼(引)
  无为保姆真有为(主)(《光明日报》);
  (2)最后一次“逗你玩儿”(主)
  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副)(《北京青年报》);
  (3)杨金龙给分子做“手术”(《安徽日报》)。
  例(1)以“两只手”和“一座楼”直观地展示安徽无为县外出打工的保姆,出来时与回去时的贫富对比,直观形象;例(2)“逗你玩儿”是著名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先生的经典段子,在报道马老告别相声舞台时制作这样的标题,既亲切又会心;例(3)妙借用给分子动“手术”,使科技报道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
  在口语化新闻标题制作上,除了必须遵循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即准确、具体、生动、形象、简练、精粹之外,还要注意吸收新词新语适应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力求标出动感,标出个性,标出情感,达到大俗大雅的
  境界。当然,口语化标题制作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坚决杜绝哗众取宠甚至是格调低下的低俗媚俗。
  
  新闻语言“口语化”
  
  枯燥的数字、专业的术语、空洞的套话、材料的语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许多受众认为媒体尤其是机关报的新闻过于注重政策性、权威性,而忽略了贴近性、可读性,不仅掩盖了新闻事实本身,还损害了新闻的亲和力,以致好的或重要的新闻最终因为结构套路化、叙事简单化、语言材料化,成了“无效传播”或“半传播”。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媒体本位”思想代替了现代的“受众本位”思想,报道视角不是“平视”的交流互动,而是“俯视”的灌输说教,报道方式停留在“我写你读”、“我说你听”、“我播你看”层面;直接原因是不良新闻文风所致。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汪家驷在《论新闻文风》一文中指出了新闻文内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僵化,缺乏引导艺术;贪大求长,热衷新闻空谈;官腔官调,拒人千里之外;盲目炒作,追求轰动效应。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新闻报道语言材料性、人物脸谱化和程式概念化,影响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可读性,使受众味同嚼蜡,不胜其烦。
  在新闻报道中多妙用口语,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文风清新活泼,语言生动有趣,进而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感染力。如人物通讯《“妈妈教我放鸭子”》(《人民日报》1983年12月12日)。作者访问江南水乡一位养鸭姑娘,叙述她跟着妈妈学养鸭的凡人小事。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让主人公与读者谈心,娓娓叙来、亲切感人。如“妈妈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不割‘尾巴’,不消灭海(鸭)陆(鸡)空(鸽),你跟我养鸭吧!’我说:‘姑娘伢跟着鸭屁股转,人家笑话。’”这些质朴形象、口语化的语言,写得情趣横生,活灵活现。再如广播通讯《“田三万”分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4年7月10日),讲的是河南农民田金汉四兄弟团结礼让,正确对待分家的故事,善用群众语言是这篇通讯的最大特色,“老大田金汉谋多智广,善管会算……搁哪哪中,学啥啥会,是个有名的‘庄稼筋’”、“可在干活大呼隆、分配一拉平那阵儿,是水牛掉井里——有劲使不上”——语言富有乡土气息,使听众亲切入耳。
  新闻语言口语化,要体现群众语言的生活化特色,在语气表述上平和平易、娓娓道来,借百姓的口说百姓的事,同时要兼顾生活与艺术的统一,不能生硬照搬,不加修饰,一味追求真实化生活化;要体现群众语言的通俗化特点,不能罗列术语深沉晦涩,不能用词生僻半文半白,要让受众一读就懂、一看就明。■
  (作者单位:吴江海 安徽日报社;汪丽华 黄山人民广播电台)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报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和压力: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对市场份额的挤压,受众越来越苛刻的阅读选择……如何在现状中寻求生存和拓展空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市场竞争使得广播电视报在更加注重报道内容的丰富性、独特性、深入性之外,开始注重报纸的品牌效应。而树立品牌形象则必须做到报纸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从而报纸版式设计变得逐渐重要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专门论述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明胶酶A与翼状胬肉发生、浸润的关系。方法术中切除的31例翼状胬肉标本制成冰冻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Purtscher,视网膜病变)是因头胸等处严重挤压伤或撞击伤,致眼底一系列改变。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摘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中,网络媒体表现突出,成为这场媒体报道盛宴的新主角,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媒体的特点,展现其优势,比如在追求即时、海量信息、参与互动等方面,特别是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极大发挥网络视频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受众。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 奥运报道 网络传播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同时也是一场媒体的超级“盛宴”,在奥运报道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网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