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决不纵容女人的一切坏脾气,比如无休无止的抱怨。成为怨妇是可怕的事情。
有一点天真的男人
被誉为“京城四少”的经济学家樊纲,现为中国社科院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曾经上山下乡,曾经被北美那片经济学热土的风所吹拂,现在,成为政府的重要“智囊”。
曾经以为,像他这样的男人一定是有几分“台阁式”的堂皇气质的。可是,当他坐在办公桌后和站在写满经济学公式的黑板前,看他把他的脚自然地搭在办公桌上,把厚厚的著作扔到地上,俯身躺在办公室地上布置的黑胶唱片堆里,你又会觉得,这个身着ESPRIT新款瘦身衬衫的男人,分明,就是一个被美式文化所熏陶的,要多天真就有多天真的男人。
不可否认,樊纲是一个英俊的男人,古铜色的肌肤(是否仰仗当年上山下乡锻炼所赐?),五官轮廓异常分明,怪不得有人形容他有“冷峻之魅”。
在经济学界,樊纲算得上少年得志,年轻、英俊,翩翩少年一路春风。可是,他不骄傲,除了专业场合,他很少对人谈起他的经济学理论,因为在他看来,那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但,有谁知道,曾经浸润着寂寞的他,身在黑龙江与河北农村的那些夜晚呢?
那些夜晚,他在书中波澜壮阔的生活里,了解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因而生出向往,也因此,知道了生活是一场拼搏。后来他考上河北大学,再后来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包括出国攻读哈佛大学的博士,他都把这种拼搏精神,带到了他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为什么要到美国学习经济学?当然是因为20年前的美国,经济发展比中国要好得多,物质与商业的发展也更为丰富。为什么要回中国?那是因为,他自信,中国总有一天,会发展得不比美国差。
经济学是生活的一种思考方式
和妻子分手的原因樊纲没有讲,总之,我们无法探询这个经济学家的情感隐私,所以相信,他是出于对一个女人的尊重才选择缄默。
他说他了解当代职业女性的一切喜怒哀乐,因为他身边也有很多职业女性,因为了解,所以懂得。但是,他决不纵容她们的一切坏脾气,比如无休止的抱怨,成为怨妇是可怕的事情。MY GOD,女同胞们,听好了,没有一个男人喜欢你们成为怨妇哎!
樊纲一再说经济学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其实说到底,是让人学会在生活中寻求平衡。如果你想得到功名,当然就要付出闲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闲暇,当然在事业上因为付出得少可能就会比旁人弱一些,可这些如果是你个人自动选择的,就一定不要抱怨什么。这句话引申一下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身为女子要当“白骨精”,那就千万不要抱怨自己太辛苦,一切,皆是你自我的选择。
热爱,但不沉溺
在美国的日子,正是樊纲作为一个男人的好年华。
也许是之前的经历,使得樊纲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到美国后他很快过了语言关,而饮食关对于他来说更无所谓,因为,他什么都可以吃。
Car 、Computer 、CD这三“C”是当时他身边的很多朋友最喜欢的三样东西,20年后,这三“C”仍然是男人们喜欢的东西。樊纲到美国不到一个月就考取了驾照并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虽然是旧车,可是他开着属于自己的车去兜风,觉得真是意气风发,那,才是一个男人真正自由的时刻啊!由此,他爱上了自由的感觉,他喜欢古典音乐,最喜欢巴赫,他去淘CD,地道的黑胶唱片,到香港去买英国的高品质音箱,是第一代的“发烧友”。花很多的时间做只属于个人兴趣的事情,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因为他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好”!
他对眼前的世界充满惊奇,那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做,这是他人生中一段只为自己而活的率性时光。他的房东,是美国60年代的反叛一代,喜欢反战与和平类的音乐。这是樊纲非常向往的一种社会状态,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自己的生活并各有所归,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对樊纲的某些观念影响非常大。所以,到了他的专业中,他就是一个敢于用自己的声音说话的经济学家。还好,时代接纳了他。
现在的樊纲,工作节奏非常紧张,能够有的休闲时间经常是在飞机上,看一本他喜欢的英文小说。
除了看闲书,樊纲非常喜欢看国外的悬疑小说,政治、法律、阴谋和诡计之类的他尤其喜欢,他也喜欢这一类的电影。他不喜欢幻想性质的东西,喜欢理性而带有逻辑思考的东西,呵呵,大概跟他从事的工作有关系吧!《达·芬奇密码》是他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克利斯·汉姆是他喜欢的作家。当然,即便是这么点看书的时间,在他的时间统筹里也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那一段时间,在飞机平稳飞行时间,他还得打开笔记本电脑工作,真是一个疯狂敬业的男人。
那么,他的那些唱片呢?他的音箱呢?是不是它们非常寂寞,就像寂寞的女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他闲下来,才会再亲芳泽。
做一个好爸爸是他的第二理想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终极理想,对于樊纲来说,回到祖国来,无非因为他学的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是中国的社会科学而不是其他,那么,在非自己母土文化的美国,他的所学当然不能很好地致用,他不喜欢自己一等收入二等公民的感觉。所以,对于他来说,他的理想就是学而优则做点事,满足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踏实起来。这么说来,生活和理想其实不是分割的,二者是平衡的,它们不存在谁更高。不过,可能这个理想如果与事业连在一起的话,更容易让人得到满足感。
樊纲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吗?当然实现了。樊纲说看到现在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非常欣慰,这意味着,其实他自己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啊!
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又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做到了顶峰,今天的樊纲作为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拥有普通的生活方式,钱够用,可绝对不是外人想象的经济学的钱用“经济”来装,何况,现在因为太忙,常常没有多少时间来享受自己的生活,有的时候,甚至连星期天陪女儿也不能做到。当然,他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说自己对女儿是用心爱用心关心,欠缺女儿的是时间,他会调整自己的工作,多一些时间来陪女儿。
“我有时候脾气太好,容易答应一些要求,于是,周末经常被牺牲掉,其实我不喜欢把自己搞得非常忙。功名利禄有限,它们不是我追求的终极目标。我想要的生活,还是能够在休闲的时候尽情休闲,和女儿在一起,女儿希望做什么,我就去陪她做什么。做一个好爸爸,这是我生活中仅次于做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
sdznxf@126.com
(编辑:张文静)
有一点天真的男人
被誉为“京城四少”的经济学家樊纲,现为中国社科院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曾经上山下乡,曾经被北美那片经济学热土的风所吹拂,现在,成为政府的重要“智囊”。
曾经以为,像他这样的男人一定是有几分“台阁式”的堂皇气质的。可是,当他坐在办公桌后和站在写满经济学公式的黑板前,看他把他的脚自然地搭在办公桌上,把厚厚的著作扔到地上,俯身躺在办公室地上布置的黑胶唱片堆里,你又会觉得,这个身着ESPRIT新款瘦身衬衫的男人,分明,就是一个被美式文化所熏陶的,要多天真就有多天真的男人。
不可否认,樊纲是一个英俊的男人,古铜色的肌肤(是否仰仗当年上山下乡锻炼所赐?),五官轮廓异常分明,怪不得有人形容他有“冷峻之魅”。
在经济学界,樊纲算得上少年得志,年轻、英俊,翩翩少年一路春风。可是,他不骄傲,除了专业场合,他很少对人谈起他的经济学理论,因为在他看来,那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但,有谁知道,曾经浸润着寂寞的他,身在黑龙江与河北农村的那些夜晚呢?
那些夜晚,他在书中波澜壮阔的生活里,了解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因而生出向往,也因此,知道了生活是一场拼搏。后来他考上河北大学,再后来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包括出国攻读哈佛大学的博士,他都把这种拼搏精神,带到了他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为什么要到美国学习经济学?当然是因为20年前的美国,经济发展比中国要好得多,物质与商业的发展也更为丰富。为什么要回中国?那是因为,他自信,中国总有一天,会发展得不比美国差。
经济学是生活的一种思考方式
和妻子分手的原因樊纲没有讲,总之,我们无法探询这个经济学家的情感隐私,所以相信,他是出于对一个女人的尊重才选择缄默。
他说他了解当代职业女性的一切喜怒哀乐,因为他身边也有很多职业女性,因为了解,所以懂得。但是,他决不纵容她们的一切坏脾气,比如无休止的抱怨,成为怨妇是可怕的事情。MY GOD,女同胞们,听好了,没有一个男人喜欢你们成为怨妇哎!
樊纲一再说经济学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其实说到底,是让人学会在生活中寻求平衡。如果你想得到功名,当然就要付出闲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闲暇,当然在事业上因为付出得少可能就会比旁人弱一些,可这些如果是你个人自动选择的,就一定不要抱怨什么。这句话引申一下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身为女子要当“白骨精”,那就千万不要抱怨自己太辛苦,一切,皆是你自我的选择。
热爱,但不沉溺
在美国的日子,正是樊纲作为一个男人的好年华。
也许是之前的经历,使得樊纲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到美国后他很快过了语言关,而饮食关对于他来说更无所谓,因为,他什么都可以吃。
Car 、Computer 、CD这三“C”是当时他身边的很多朋友最喜欢的三样东西,20年后,这三“C”仍然是男人们喜欢的东西。樊纲到美国不到一个月就考取了驾照并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虽然是旧车,可是他开着属于自己的车去兜风,觉得真是意气风发,那,才是一个男人真正自由的时刻啊!由此,他爱上了自由的感觉,他喜欢古典音乐,最喜欢巴赫,他去淘CD,地道的黑胶唱片,到香港去买英国的高品质音箱,是第一代的“发烧友”。花很多的时间做只属于个人兴趣的事情,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因为他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好”!
他对眼前的世界充满惊奇,那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做,这是他人生中一段只为自己而活的率性时光。他的房东,是美国60年代的反叛一代,喜欢反战与和平类的音乐。这是樊纲非常向往的一种社会状态,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自己的生活并各有所归,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对樊纲的某些观念影响非常大。所以,到了他的专业中,他就是一个敢于用自己的声音说话的经济学家。还好,时代接纳了他。
现在的樊纲,工作节奏非常紧张,能够有的休闲时间经常是在飞机上,看一本他喜欢的英文小说。
除了看闲书,樊纲非常喜欢看国外的悬疑小说,政治、法律、阴谋和诡计之类的他尤其喜欢,他也喜欢这一类的电影。他不喜欢幻想性质的东西,喜欢理性而带有逻辑思考的东西,呵呵,大概跟他从事的工作有关系吧!《达·芬奇密码》是他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克利斯·汉姆是他喜欢的作家。当然,即便是这么点看书的时间,在他的时间统筹里也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那一段时间,在飞机平稳飞行时间,他还得打开笔记本电脑工作,真是一个疯狂敬业的男人。
那么,他的那些唱片呢?他的音箱呢?是不是它们非常寂寞,就像寂寞的女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他闲下来,才会再亲芳泽。
做一个好爸爸是他的第二理想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终极理想,对于樊纲来说,回到祖国来,无非因为他学的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是中国的社会科学而不是其他,那么,在非自己母土文化的美国,他的所学当然不能很好地致用,他不喜欢自己一等收入二等公民的感觉。所以,对于他来说,他的理想就是学而优则做点事,满足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踏实起来。这么说来,生活和理想其实不是分割的,二者是平衡的,它们不存在谁更高。不过,可能这个理想如果与事业连在一起的话,更容易让人得到满足感。
樊纲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吗?当然实现了。樊纲说看到现在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非常欣慰,这意味着,其实他自己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啊!
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又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做到了顶峰,今天的樊纲作为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拥有普通的生活方式,钱够用,可绝对不是外人想象的经济学的钱用“经济”来装,何况,现在因为太忙,常常没有多少时间来享受自己的生活,有的时候,甚至连星期天陪女儿也不能做到。当然,他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说自己对女儿是用心爱用心关心,欠缺女儿的是时间,他会调整自己的工作,多一些时间来陪女儿。
“我有时候脾气太好,容易答应一些要求,于是,周末经常被牺牲掉,其实我不喜欢把自己搞得非常忙。功名利禄有限,它们不是我追求的终极目标。我想要的生活,还是能够在休闲的时候尽情休闲,和女儿在一起,女儿希望做什么,我就去陪她做什么。做一个好爸爸,这是我生活中仅次于做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
sdznxf@126.com
(编辑: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