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海报不同于语言的意义构建方式,它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来实现的。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海报就以一个女人与众多灯笼的形式,在红与黑的色调的对比下,形成夸张的画面造型,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社会符号学 海报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交际话语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体现,而且以图画、动画、声音、图标、颜色等多模态同时体现。电影海报是电影宣传的主要形式,是一种常见平面视觉艺术,其主要功能是为影片做宣传,提高电影的票房收入。传统对海报的研究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和艺术分析法,然而电影海报作为语篇要传递电影情节、卖点、文化内涵、潜在意义等信息,而这些信息是观众在对集文字、图像、颜色等于一体的“复合话语”的解码过程中得出的。朱永生提出将这方面的研究称之为“系统功能符号学”。本文应用多模态理论以《大红灯笼高高挂》海报为例,解读电影海报语篇,以提高对海报的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
  
  二、什么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建立在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基础上的一个崭新的话语分析形式,分析包括语言、图像、空间以及其他语篇资源。这就把话语分析从语言的社会符号研究发展到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模态语篇的高度。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实现了三大纯理功能,而且构成意义潜势和行为潜势,表示了人们能说什么和能做什么。其他的社会符号同样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Hodge
其他文献
适马24mm F3.5 DG DN | C的重量仅有225g,滤镜口径为55mm。这支小巧的镜头甚至看起来与其遮光罩的大小相差不多。无压力的体形  我们已经介绍过多支适马最新的“I ”系列微单镜头,这支24mmF3.5DGDN|Contemporary也属于这一系列。它在外形上与其他几支镜头一样,具备同样的设计语言和工艺水准。当你将其装在全画幅微单相机上时,你会感到毫无压力,因为它太轻巧了。即使装
[摘要]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感知这样一条脉络,艺术和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伴生的,而进入后技术时代的今天,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更为紧密,技术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和传播的渠道,后技术时代的核心——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艺术的全民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前提,一个全民艺术的时代已经来临。  [关键词] 后技术时代 全民艺术 数字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
[摘要] 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姜文都是才华横溢而又极富有个性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影片中,姜文身兼编剧、导演、演员三职,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荒诞的电影表现手法,颠覆了人们惯常的历史印象;在抒写着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的同时,更体现出一种对“共名”历史的背叛意识,并因此成就了姜文电影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 姜文 历史视角 荒诞 象征
[摘要]在了解西方古典和当代艺术之时,无不对绘画材料在大师们的笔下所展现的材质美而叹服。二十世纪初,材料开始了综合性的研究,二十世纪后期,我国部分艺术家历经了由认知、理解,摹仿,到取其精髓、自由创造的过程。综合材料研究的出现,已成为当代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和新的表现语言。产生了诸如:尚扬、张元、石冲、许江等著名艺术家。他们引领着一支对材料造诣颇深的中国艺术家群走向了二十一世纪。  [
[摘要] 王小帅的两部电影《青红》和《左右》给青春和中年做了一次个性的理解和呈现,从叙事重点到意识形态、叙事策略都是“电影作者”个性化的表达。  [关键词] 《青红》 《左右》 叙事重点 意识形态 叙事策略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13    毫无疑问,在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中,王小帅是具有典型个人风格、逐步成长为“电影作者”并广受关注的年轻导演。
[摘要]中国抗战题材电影长盛不衰,姜文一改主流电影表现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手法,采用个体的小角度思考,启示人们反思历史和民族性。《鬼子来了》在黑白与彩色的碰撞对比中震撼观众,回归了真实的历史画面,更多的是人性的流露和情感的宣泄,给了抗战题材片更多的精神内涵和阐释空间。  [关键词]民族性 抗日战争 人性 历史真实 情感宣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
[摘要] 顾长卫导演的《孔雀》,以纪实的风格表现了小城镇的底层市民执着的坚守自己的青春梦想,却又在命运面前无法把握,想要改变现状却永远无法改变的悖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望与破碎,揭示了小人物在大时代面前无奈的灰色人生及其社会原因。  [关键词] 纪实风格 青春梦想 平民视角 灰色人生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12    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
[摘要]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最早见于汉代刘德等所著的《乐记·师乙篇》。元代以前,没有专门的声乐演唱专著,只有少量文章散见于各种音乐论著中,它们虽然不是专著却也言简意赅,点论出了民族声乐审美的精要。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有关“字”的审美理念,是中国传统歌唱艺术的总结;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点的;是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准则的气、声、字,情相映生辉的演唱艺术。  [关键词]声乐论
[摘要] 音乐是电影中整体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的手段。音乐中音调的明暗、节奏的快慢、和声的轻重、配器的音色等都能直接地作用于观众的内心。虽然音乐并不能具象地表达电影中人物的外在特征,但是正由于音乐在语义功能上的抽象性,决定了音乐能够让观众脱离画面,在内心塑造出属于他们自我感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人物形象塑造  doi:10.3969/j.issn.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华语电影现象迅速崛起并在跨区(国)背景中不断壮大。台湾地区电影的苦苦挣扎,香港电影的波澜不惊,大击电影的风生水起,共同构成了华语电影的三级,与此同时两岸三地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华语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全球化 大华语 两岸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