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能见度一般为人眼视觉能够观测目标物的最大估计水平距离。能见度的观测和预报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污染分析、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现有的能见度观测方法主要分为散射式与透射式。其中数字摄像式能见度观测方法最贴近能见度定义,随着数字摄像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数字图像能见度的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但在利用数字摄像进行夜间能见度观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天气背景光、光源灰度等影响从而造成能见度测量不稳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见度一般为人眼视觉能够观测目标物的最大估计水平距离。能见度的观测和预报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污染分析、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现有的能见度观测方法主要分为散射式与透射式。其中数字摄像式能见度观测方法最贴近能见度定义,随着数字摄像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数字图像能见度的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但在利用数字摄像进行夜间能见度观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天气背景光、光源灰度等影响从而造成能见度测量不稳定,观测结果精度低、观测范围较小。已知利用双光源的稳定性可以保证能见度的测量精度,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使用白
其他文献
南黄海24/16区块的地震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工程公司上海公司承包,于今年2月全部完成。资料整理解释工作分别由英国克拉夫石油公司和南黄海石油公司同时展开,于7月完成了解释编图工作。地震调查的结果初步发现了一些局部构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中外有关方面正积极准备拟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中荷"黄河三角州现代沉积作用"合作项目,于1986年9月21日—10月15日在黄河口区进行的第一阶段野外工作中,采用了新从荷兰引进的一种适用于陆上第四纪地质调查的便携式轻型钻机一COBRA。该钻机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1)手提式振荡器(小型汽油机):重24公斤,耗油量1.41升/小时,油料比(机油/汽油)1:20,拉式起动。(2)钻杆:长度有1米和2米两种,直径35毫米。(3)取样管:为带有长度标
汽车行业的生产制造各环节已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如何保证汽车生产过程的高效与安全是汽车生产企业的首要目标。高品质的机器视觉产品,可有效提升汽车行业中大部分系统和组件的性能,确保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汽车装配厂所生产的产品满足汽车行业严苛的质量要求。
近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万米深潜试验,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并多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深潜作业,获取了大量生物、地质等深渊海底样品。"奋斗者"号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研制,
为了更好地预防森林火灾,提出一种基于POS-KELM的森林火灾图像识别方法。首先根据火焰和烟雾的颜色提取森林火灾目标区域,然后针对该目标区域提取火焰及烟雾的形状特征、纹理特征以及动态特征,并整合成特征向量,将该特征向量作为核极限学习机的输入,针对人为选择核极限学习机的参数对分类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核极限学习机的参数进行寻优。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森林火灾图像进行分类具有较高的准
针对在卷积神经网络中使用全连层来完成CT图像重建而带来的计算资源占用高、网络参数过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TensorFlow提供的自定义数学操作来导入CT重建算法的方法。重建算法为滤波反投影算法(filter back projection,FBP),使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对其进行并行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减少网络参数和占用的计算资源,加快网
The marginal area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ve great vertical altitude gradient and abundant vegetation, they are therefore the ideal plac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arbon isotope co
在茫茫大海中回收自动上浮的海底地震仪器,单凭肉眼搜索是极其困难的。较为先进的方法是依靠安装在海底地震仪上的无线电信标或闪光灯,它们发出的无线电讯号和灯光,能够报出它们在海面上漂浮的确切位置。近年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已成功地研制了无线电信标和闪光灯,它们在搜索与回收自动上浮式海底地震仪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重力勘探、地震勘探和磁法勘探应用于我国海洋地质生产实践中已有多年的历史。既然陆地上使用的这些成熟的方法可用于海洋,那末,人们自然会问:地面上所使用的各种电法勘探是否也可用于海洋地球物理的实践中?以研究地壳中电磁场的规律进行地质勘探的电法勘探,种类很多。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诸如:直流电法(包括电剖面法,电测深法)、激发极化法、各种交流电法(包括偶极电磁法、振幅相位电磁法、虚实分量电磁法)、过
为探究大清河流域46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影响,利用1974—2019年间8期Landsat卫星影像,从面积变化、类型转换、景观指数3个角度分析大清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2方面讨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驱动力影响。研究表明:(1) 1974—2019年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水域面积先增后减,林地面积先减小后增大,未利用地与草地面积波动较小,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程度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