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我从小就热爱和向往的学科。现在的我,总喜欢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绵绵细雨,吟诵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也喜欢在落叶飞舞的秋季,漫步于银黄相间的大街,默念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词句。正因如此,大学毕业时,我选择了做一名语文老师,把我对语文的热爱传递给学生。
做语文教师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过去我总是兢兢业业地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讲给学生听,力争做一个可以全方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然而一件事改变了我对这份职业、这门学科的认识。记得一次我在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时,准备得特别充分,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列举了“抓关键词句法、追果溯因法、明辨意图法”等方法,并且配套列举了四、五道训练题进行练习。我自己感觉良好,讲得满头大汗,嗓子都哑了,我觉得学生反应也不错,应该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然而,下課的时候,我随意叫了两名同学,问了问他们的感受,都说挺好的,我也很高兴,无意中问他们说“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有何方法,两个学生竟然连一条都说不上来,我自己当时变得非常灰心。
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如此之差?我不禁开始反思。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市全面铺开,而我们的课堂却依然死气沉沉,看不到学生活动的身影,这究竟是为何?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转变思想。就以我为例,虽说每天说着新课改,说着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大部分时间里总放心不下把课堂交给学生。心里有太多的担心,担心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担心太耽误时间,担心学生们的成绩等等。语文课堂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写作、表达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个个都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如果可以“懒”一点,将课堂上的发言权交到学生手上,相信可以有不一般的效果。
其次是学生们的习惯难以改变。从小到大,我们的学生都已习惯坐在讲台下听,当听众这样的角色已经习以为常,突然有一天开始,老师走下了讲台,让学生成为主角,他们或许“受宠若惊”而不知所措,或许觉得困难重重无所适从。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部分学生“放开手脚”展示自己,从参考书上任意寻找,课堂上对答如流,实际上属于自己的很少;还有部分学生等待着老师和同学的答案,有些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在那里胡抄一气,结果一头雾水,毫无所获。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新课改势在必行,但这样大的工程还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而适得其反。现在我校的新课改也在积极地探索中,语文课堂较以前也有了很多新变化,积极地向新课标下语文素养提高迈进。
阅读,使学生们获益非浅。现在的语文课,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如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介的使用,使他们可以更快捷地进行阅读。然而,最健康的阅读应该是书籍阅读、生活阅读。如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时时参与阅读,课本上的一首诗、一句名言、一篇文言文,同学的作文、上课回答问题时组织的语言,都可以作为阅读的对象和内容,并时时处处教育孩子们进行品读、进行想象,甚至可以进行再创造,从而成为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写作,让学生们的情感在指尖流淌。语言素养的又一衡量标准就是写作。现在的孩子们素材贫乏、情感淡薄,有时候写几个句子干巴巴的。如何让写作内容更丰富、更饱满,这是新课标下语文写作课的改变。多关注生活、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写作课前先布置预习让学生们观察,然后进行写作。写作《感恩父母》这样的文章时,先让学生提前观察父母的外貌、白发、手掌等,都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讲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们说的都是真心话,情感也会很真挚,文章也会完成地行云流水。
表达,让孩子们的心声绽放光彩。除了写作,口语表达也是非常之重要,对学生们得人格塑造有着促进作用。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们可以积极大胆地发言,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课堂真正地回归,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就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开口,学生们的思维真正打开,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意见,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算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语文课堂上,只要我们抓住以上三点,真正地从学生出发,让他们从阅读、写作、表达方面成功表达自己,把课堂的发言权、主动权教给学生,那么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课堂组织,是小组合作探究,还是师生互动交流,还是辩论式课堂形式,都将会是新课改下的优秀语文课。语文是我的至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多姿多彩的学科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都会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理由,无论形势如何,我们总盼望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做语文教师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过去我总是兢兢业业地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讲给学生听,力争做一个可以全方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然而一件事改变了我对这份职业、这门学科的认识。记得一次我在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时,准备得特别充分,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列举了“抓关键词句法、追果溯因法、明辨意图法”等方法,并且配套列举了四、五道训练题进行练习。我自己感觉良好,讲得满头大汗,嗓子都哑了,我觉得学生反应也不错,应该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然而,下課的时候,我随意叫了两名同学,问了问他们的感受,都说挺好的,我也很高兴,无意中问他们说“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有何方法,两个学生竟然连一条都说不上来,我自己当时变得非常灰心。
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如此之差?我不禁开始反思。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市全面铺开,而我们的课堂却依然死气沉沉,看不到学生活动的身影,这究竟是为何?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转变思想。就以我为例,虽说每天说着新课改,说着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大部分时间里总放心不下把课堂交给学生。心里有太多的担心,担心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担心太耽误时间,担心学生们的成绩等等。语文课堂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写作、表达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个个都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如果可以“懒”一点,将课堂上的发言权交到学生手上,相信可以有不一般的效果。
其次是学生们的习惯难以改变。从小到大,我们的学生都已习惯坐在讲台下听,当听众这样的角色已经习以为常,突然有一天开始,老师走下了讲台,让学生成为主角,他们或许“受宠若惊”而不知所措,或许觉得困难重重无所适从。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部分学生“放开手脚”展示自己,从参考书上任意寻找,课堂上对答如流,实际上属于自己的很少;还有部分学生等待着老师和同学的答案,有些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在那里胡抄一气,结果一头雾水,毫无所获。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新课改势在必行,但这样大的工程还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而适得其反。现在我校的新课改也在积极地探索中,语文课堂较以前也有了很多新变化,积极地向新课标下语文素养提高迈进。
阅读,使学生们获益非浅。现在的语文课,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如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介的使用,使他们可以更快捷地进行阅读。然而,最健康的阅读应该是书籍阅读、生活阅读。如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时时参与阅读,课本上的一首诗、一句名言、一篇文言文,同学的作文、上课回答问题时组织的语言,都可以作为阅读的对象和内容,并时时处处教育孩子们进行品读、进行想象,甚至可以进行再创造,从而成为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写作,让学生们的情感在指尖流淌。语言素养的又一衡量标准就是写作。现在的孩子们素材贫乏、情感淡薄,有时候写几个句子干巴巴的。如何让写作内容更丰富、更饱满,这是新课标下语文写作课的改变。多关注生活、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写作课前先布置预习让学生们观察,然后进行写作。写作《感恩父母》这样的文章时,先让学生提前观察父母的外貌、白发、手掌等,都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讲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们说的都是真心话,情感也会很真挚,文章也会完成地行云流水。
表达,让孩子们的心声绽放光彩。除了写作,口语表达也是非常之重要,对学生们得人格塑造有着促进作用。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们可以积极大胆地发言,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课堂真正地回归,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就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开口,学生们的思维真正打开,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意见,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算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语文课堂上,只要我们抓住以上三点,真正地从学生出发,让他们从阅读、写作、表达方面成功表达自己,把课堂的发言权、主动权教给学生,那么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课堂组织,是小组合作探究,还是师生互动交流,还是辩论式课堂形式,都将会是新课改下的优秀语文课。语文是我的至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多姿多彩的学科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都会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理由,无论形势如何,我们总盼望有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