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的临床特点、早期识别、前庭康复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第305医院收治的3例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老年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急性起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2例初诊时出现误诊;基础疾病较多,ABCD2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CHADS2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危险评分)均>3分,高度提示血管源性眩晕可能;入院时眩晕床旁查体均有明确的异常体征,提示前庭中枢性病变;经头颅MRI证实均为急性小脑梗死;2例经药物、前庭康复综合治疗后出院,1例死亡.结论 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起病急重,容易误诊,系统的病史(血管风险评估)、眩晕床旁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识别并明确诊断.尽早诊断、早期药物联合前庭康复,可有效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跌倒是我国伤害性死亡的第4位原因,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为首位,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跌倒死亡率急剧上升。国内外针对老年人跌倒的各种危害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归纳为内在危害因素和外在危害因素两大类,包括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功能下降、疾病、药物使用史、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饮酒习惯、穿着的鞋等,充分分析和认识各种因素,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跌倒降低骨折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以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为主的恶性疾病所致的眩晕更加突出。但因本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难以量化,导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早期难以确诊。因本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及早识别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概念和早期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望有助于临床医师,尤其是急诊室、综合内科或基层医疗机构医师能早期识别和诊治。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intradialytic exercise, IDE)的方式、时间、频率、强度及效果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IDE可以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建议对IDE方案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IDE时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探索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与过敏性哮喘病人之间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并检测有差异的细胞因子是否能作为辅助诊断ABPA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ABPA病人23例和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病人24例,病人血清中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烟曲霉特异性IgE通过ImmunoCAP检测,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5、IL-8、I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病人脂代谢对病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84例T2DM和47例对照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血糖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研究对象的左房前后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后壁厚度(LPWTd)、M型射血分数(EF)、右室前后径(RVIDd)、升主动脉内径(AO)、D期左室前后径(LVDd)、主肺动脉内径(
目的 分析常见儿童眩晕疾病的病种及一般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18周岁以下眩晕患儿80例,对患儿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回顾性分
目的探索氢化可的松局部注射加放疗抑制皮肤瘢痕形成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首先制备30只SD大鼠瘢痕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糖皮质激素+放疗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糖皮质激素组采用2.5%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 g/L)注射治疗,共2个疗程,糖皮质激素+放疗组采用2.5%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 g/L)局部注射联合90Sr-90Y敷贴放疗的方法,共2个疗程,两组均从术后第14天开始采取治疗措施,治疗过程中,每天记录瘢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多发伤并发脓毒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苏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多发伤并发脓毒症病人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病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仅予以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2次/天。两组均连续给药1周。比较两组病人炎症状态、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及白细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Hardinge入路(modified Hardinge approach,MHA)与经典后外侧入路(posteriorapproach,PA)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因股骨颈骨折行初次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9例,分为PA组(26例)和MHA组(43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b水平变化、输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围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PA组患者中,男4例(15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横断面研究,探讨患者焦虑状态和不依从性的患病率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患者进行测评,收集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干体质量(%)、透析前血钾等数据,分析液体限制不依从性、饮食钾限制不依从性、总体不依从性与焦虑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的82例患者中有焦虑状态者占15.9%(13/82),液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