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分层次教学模式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差距拉大,学生来源的学校增加,学生的习惯、方法等呈现出了更多的多样性与不一致性。生源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等个性特长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性需要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课堂管理和降低生源流失率需要实施分层教学。考虑学生发展方向而采取分层次教学、分类型培养,加强学生在专项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形成技能特长,是提高学生就業能力,提高对口就业率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中职分层次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是“动态组合型课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主流课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分层次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不但有利于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而且有助于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各类学生都能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分层次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教学”的主要内容
  “分层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优势和学习需求不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
  (二)目标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在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和要求作实际的分析,根据教材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按不同层面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三)分层施教。指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段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优势和需要的不同,选择一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体需要的最优化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里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所收获。其基本要求是:教学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全员参与,各得其所。
  (四)分层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分层评价应有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
  (五)分层调整。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改进教学方法;对少数不能达到目标的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排除障碍,不使问题积累;及时发现学生优势,若有必要,及时调整,允许层间流动。
  二、“分层次教学”的依据
  (一)“分层次教学”构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和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从心理学角度看,“分层次教学”也有其心理学依据,由于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及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教学活动所具有的能力的差异,与同一学生在不同类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的差异。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众所周知,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存在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的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三)从教育学角度看,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所以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因此,“分层次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四)从教学实践角度看,目前职业学校,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教材理论性强,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学不进法”,“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就中等职校目前的生源现状,若按“教学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一步到位”达到规格,使教与学陷入苦境。“分层次教学”依照课堂教学“层次性原理”,把教学过程这一师生交流过程,将相近水平的学生放在同层次下进行,使交流双方有“共同语言”。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好形式。
  三、中等职校“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职业学校生源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等个性特长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性需要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课堂管理和降低生源流失率需要实施分层教学。考虑学生发展方向而采取分层次教学、分类型培养,加强学生在专项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形成技能特长,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对口就业率的必然需要。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差距拉大,学生来源的学校增加,学生的习惯、方法等呈现出了更多的多样性与不一致性。招生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我校招收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多种层次,对近几年生源的中考成绩统计表明: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学生占不到1.7%,500—400分的学生占25%左右,399—300分的学生占41%左右,300分以下的学生占35%左右;对2011级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中考成绩分析表明:语文(满分150分)平均97,最高分135分,最低分12分;数学(满分150分)平均62分,最高分129,最低分3分;英语(满分150分)平均56分,最高分143分,最低分25分。面对这样的生源,不考虑学生层次实际,一概地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一概地作同等要求,一概地一张试卷作定论,显然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多层次性的需要。因此,针对学生实际分层次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分层次教学的尝试势在必行。可以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学科开展分层次教学的尝试,就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特点采用更符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法,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双重管理体制的分层次教学。实践证明这种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实施的分层次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能更好地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更好地在考虑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其优越性在于:
  (一)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加速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的理想境界。
  (三)分层教学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
  (四)分层教学可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法辅导等环节得到优化,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服务社会。
  职业学校生源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等个性特长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性需要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课堂管理和降低生源流失率需要实施分层教学。考虑学生发展方向而采取分层次教学、分类型培养,加强学生在专项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形成技能特长,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对口就业率的必然需要。
  “分层次教学”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习动机,教学中引进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责任感、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方法、导通阻滞点、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全程的状况,至今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限于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严重削弱,这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严重抑制。  关键词:学生;教师;课堂改革;主动性;创造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宰,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如何既要发
期刊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任务,将英语教学目标融合到各种写作活动中去,通过语言活动形式完成写作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学大班化教学中,学生严重缺乏必要的语言输入训练的弊端。  关键词:策略方法;英语教学实践;写作  农村中学大多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对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力有限。写作教学过程中,缺乏活动组织,照本宣科,活课死教,且一讲到
期刊
高尔基说“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可见,模仿性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创造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空间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将“一言堂”变为 “群言堂”,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
期刊
作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呢?  一、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这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积累和运用的重要性,而阅读和写作正是促进积累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即读写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途径是非常多的,本文主要来谈一下其中非常有效的读后感这条途径。那么怎样写好读后感呢?  首先,要让学生
期刊
人常说:“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恼了;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了。”可见,人的口头语言对于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显得更为关键。因为,准备再好的教学方案(书面语言),也必须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口头语言来表述并完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种司空见惯的:一节课采用一种腔调,一副面孔的“朦胧教学”,实
期刊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一句话赋予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太多的历史使命。然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却很不乐观:不只是课堂教学,只要和电脑搭得上边的事都是信息技术教师该做的,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技术教师们的抱怨,这些都造成不断有信息技术教师逃离这种“打杂”式学科,使得信息技术专业越来越弱势。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让信息技术课程回归本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一些暂时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必须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准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入手,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笔者在英语阅读课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现总结归纳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做起  1.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  教师如果想科学地训练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各种言语技能,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改革英语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