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到TD手机的国内用户目前仅可以享受到一项视频服务——视频通话,看不到期待已久的手机电视。更多诸如手机游戏、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在国外已经流行的应用目前也难觅萍踪。
而在基于互联网的PC终端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不管是由CP提供的经过编辑的视频内容,还是草根DIY的播客,或是由电视台提供的同步网络节目都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记者,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用文字来传播见闻,而且在图像、声音的配合下,信息的传递也将更具说服力。
毫无疑问,基于固网的视频产业已经驶入快车道。然而,当手机作为移动平台开始分享互联网内容和用户市场的时候,为何却如同一个孕育着芳香的青涩苹果,看得到生机却难预料成熟之日。
两条产业链
一般而言,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条产业链来推动。但手机视频产业的情况却很特殊,同时有着两条相互竞合的产业链条。
一边是移动运营商,作为传输通道的建设者,他们在通信终端方面掌握着不可忽视的话语权,正在着手自上而下打造一个产业生态圈;另一边,作为内容的监管方,广电掌握着手机视频产业的命脉,企图以此建立符合自身利益取向的产业生态圈。
就电信生态圈而言,产业的主导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随着3G时代的来临,他们开始从内容到服务到终端为自身打造密集的产业链条。
除此之外,少量的广电资源也被整合进了这个生态圈之中。中国移动联手上海文广旗下的东方龙公司推出了东方手机电视,上海已成为中国移动3G战略布局中手机视频的试点城市。另外,中国联通也联合多家SP企业推出了联通视讯干线等视频业务。
扮演整合角色的不仅是移动运营商。早在2004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拓3G视频应用。
然而不管怎样,尽管业已试商用,作为手机视频“杀手级应用”的手机电视业务却迟迟未能出台。记者在TD试验厅看到,其内容匮乏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见TD与广电之间的合作并不顺畅。
另一方面,广电运营商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视频产业链。获得运营资质的电视机构作为运营商的同时也拥有电视内容资源,但在终端建设方面相对乏力,愿意与广电配合的多为少量有入网许可证的低端功能性手机或具有广播特色的DAB手机终端。在内容方面,广电产业链也并非十全十美,由于传输模式的限制导致难以吸纳公共互联网上日益丰富的视频内容。
谁在为手机视频产业添砖加瓦,谁又在设置重重障碍?广电系和电信系都看中了视频电视这枚青涩又散发着芳香的苹果,各自形成了利益阵营,其中的角力者们时而互为劲敌,时而结为盟友,让竞争态势变得纷繁复杂。
内容平移之困
从PC上或者电视上将视频内容平移到手机终端,这或许是手机视频产业最现实的选择。但由于三网融合迟迟未见突破性进展,内容这一手机视频产业的关键环节何时得到突破仍是个谜。
国家广电总局广电规划院信息研究所所长姚永晖近日表示,手机电视广电行业标准CMMB已在北京组建单频网,并已经建设3个发射点。用户将可收看7套免费的CMMB节目,分别是:央视1套和3套节目、奥运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英语频道以及用户所在省市的1套本地节目。来自互联网的视频内容缺席。
尽管移动运营商早有与广电内容提供商合作的先例,但就记者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广电运营商尚未有与传统视频网站进行合作的意愿。对于广电而言,手机视频业务与手机电视业务可以划等号,对于他们来说,传统的电视资源似乎已经足够。
显然移动运营商需要做的事情更多,因为电信网络传输可以实现交互性,手机播客、视频通话、视频会议、手机游戏等都将成为其“杀手级应用”。
原先的WAP网站如何进一步开展视频服务?如何将宽带互联网上的内容平移到移动终端上去?
有远见的视频服务商早已开始跑马圈地。目前的SP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主开发;一种是与内容提供商合作,进行节目整合。例如新浪推出自己的WAP网站、手机视频服务业务;空中网推出“空中传媒”;掌中灵通也主推自己的WAP网站;TOM在线利用诺基亚媒体影音中心视频业务技术,给用户提供简单易用、基于订阅的视频业务。
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更有前景的视频内容来源将来自于丰富的宽带互联网资源,只有当PC终端和手机终端可实现无缝连接的时候,用户对于手机视频的兴趣才会真正被培养起来。但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由于受网络容量等因素的限制,还将有一个发展过程。
很显然,不管是WAP还是宽带互联网上的视频内容都将受到广电部门的监管。
谁来革终端的命
目前的手机电视终端还面临标准的纷争。尽管由新岸线主推的T-MMB手机电视标准已经有幸成为国家标准,但就产业前景而言并不如广电的CMMB标准乐观。前者为具有电信背景的广播传输方式,却不太可能讨电信运营商欢心(现有移动蜂窝网络并不采用这样的传输方式),而后者在网络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大规模进展,并且传输方式受网络容量影响小,成本低廉,具备免费向用户推送内容的条件。
但只有标准、网络甚至是内容是不够的,难以说服诺基亚等主流终端厂商加入自己的阵营,广电即使要找代工厂做定制手机也需要获得电信首肯的入网许可证。
最近,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称“当前市场流通的具有DAB手机电视功能的手机属违规产品”。与此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也在四处严打“模拟手机电视”。而在不久前,国家广电总局和新岸线公司就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也发生了激烈的口水战。
DAB是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由于手机入网许可证需要电信部门颁发,电信部门不承认具有DAB数字电视功能的手机为合格产品,因此市面上能够支持DAB功能的手机产品极少,无法形成规模。
面对手机电视这一融合类产品,电信与广电都想独占,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的领域上经营了很多年,不习惯与别人分享蛋糕。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广电部门独自推行手机电视CMMB和手机广播DAB,而电信部门称:“这种手机无法获得入网证,应该叫做‘黑手机’。”
那么国外手机电视是什么情形呢?数据显示,2007财年(2007年4月~2008年3月),日本电视手机的总出货量达2000万部,约占日本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的四成左右。
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的手机终端自身也需要一个较大变革。作为传统的语音业务通信终端,屏幕往往较小,而消费电子厂商苹果设计出来的iphone大屏幕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但未见业务雏形,难以在产业链中分得一杯羹,终端厂商是否愿意花大价钱为自己的产品做改头换面的设计?
而在基于互联网的PC终端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不管是由CP提供的经过编辑的视频内容,还是草根DIY的播客,或是由电视台提供的同步网络节目都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记者,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用文字来传播见闻,而且在图像、声音的配合下,信息的传递也将更具说服力。
毫无疑问,基于固网的视频产业已经驶入快车道。然而,当手机作为移动平台开始分享互联网内容和用户市场的时候,为何却如同一个孕育着芳香的青涩苹果,看得到生机却难预料成熟之日。
两条产业链
一般而言,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条产业链来推动。但手机视频产业的情况却很特殊,同时有着两条相互竞合的产业链条。
一边是移动运营商,作为传输通道的建设者,他们在通信终端方面掌握着不可忽视的话语权,正在着手自上而下打造一个产业生态圈;另一边,作为内容的监管方,广电掌握着手机视频产业的命脉,企图以此建立符合自身利益取向的产业生态圈。
就电信生态圈而言,产业的主导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随着3G时代的来临,他们开始从内容到服务到终端为自身打造密集的产业链条。
除此之外,少量的广电资源也被整合进了这个生态圈之中。中国移动联手上海文广旗下的东方龙公司推出了东方手机电视,上海已成为中国移动3G战略布局中手机视频的试点城市。另外,中国联通也联合多家SP企业推出了联通视讯干线等视频业务。
扮演整合角色的不仅是移动运营商。早在2004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拓3G视频应用。
然而不管怎样,尽管业已试商用,作为手机视频“杀手级应用”的手机电视业务却迟迟未能出台。记者在TD试验厅看到,其内容匮乏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见TD与广电之间的合作并不顺畅。
另一方面,广电运营商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视频产业链。获得运营资质的电视机构作为运营商的同时也拥有电视内容资源,但在终端建设方面相对乏力,愿意与广电配合的多为少量有入网许可证的低端功能性手机或具有广播特色的DAB手机终端。在内容方面,广电产业链也并非十全十美,由于传输模式的限制导致难以吸纳公共互联网上日益丰富的视频内容。
谁在为手机视频产业添砖加瓦,谁又在设置重重障碍?广电系和电信系都看中了视频电视这枚青涩又散发着芳香的苹果,各自形成了利益阵营,其中的角力者们时而互为劲敌,时而结为盟友,让竞争态势变得纷繁复杂。
内容平移之困
从PC上或者电视上将视频内容平移到手机终端,这或许是手机视频产业最现实的选择。但由于三网融合迟迟未见突破性进展,内容这一手机视频产业的关键环节何时得到突破仍是个谜。
国家广电总局广电规划院信息研究所所长姚永晖近日表示,手机电视广电行业标准CMMB已在北京组建单频网,并已经建设3个发射点。用户将可收看7套免费的CMMB节目,分别是:央视1套和3套节目、奥运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英语频道以及用户所在省市的1套本地节目。来自互联网的视频内容缺席。
尽管移动运营商早有与广电内容提供商合作的先例,但就记者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广电运营商尚未有与传统视频网站进行合作的意愿。对于广电而言,手机视频业务与手机电视业务可以划等号,对于他们来说,传统的电视资源似乎已经足够。
显然移动运营商需要做的事情更多,因为电信网络传输可以实现交互性,手机播客、视频通话、视频会议、手机游戏等都将成为其“杀手级应用”。
原先的WAP网站如何进一步开展视频服务?如何将宽带互联网上的内容平移到移动终端上去?
有远见的视频服务商早已开始跑马圈地。目前的SP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主开发;一种是与内容提供商合作,进行节目整合。例如新浪推出自己的WAP网站、手机视频服务业务;空中网推出“空中传媒”;掌中灵通也主推自己的WAP网站;TOM在线利用诺基亚媒体影音中心视频业务技术,给用户提供简单易用、基于订阅的视频业务。
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更有前景的视频内容来源将来自于丰富的宽带互联网资源,只有当PC终端和手机终端可实现无缝连接的时候,用户对于手机视频的兴趣才会真正被培养起来。但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由于受网络容量等因素的限制,还将有一个发展过程。
很显然,不管是WAP还是宽带互联网上的视频内容都将受到广电部门的监管。
谁来革终端的命
目前的手机电视终端还面临标准的纷争。尽管由新岸线主推的T-MMB手机电视标准已经有幸成为国家标准,但就产业前景而言并不如广电的CMMB标准乐观。前者为具有电信背景的广播传输方式,却不太可能讨电信运营商欢心(现有移动蜂窝网络并不采用这样的传输方式),而后者在网络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大规模进展,并且传输方式受网络容量影响小,成本低廉,具备免费向用户推送内容的条件。
但只有标准、网络甚至是内容是不够的,难以说服诺基亚等主流终端厂商加入自己的阵营,广电即使要找代工厂做定制手机也需要获得电信首肯的入网许可证。
最近,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称“当前市场流通的具有DAB手机电视功能的手机属违规产品”。与此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也在四处严打“模拟手机电视”。而在不久前,国家广电总局和新岸线公司就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也发生了激烈的口水战。
DAB是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由于手机入网许可证需要电信部门颁发,电信部门不承认具有DAB数字电视功能的手机为合格产品,因此市面上能够支持DAB功能的手机产品极少,无法形成规模。
面对手机电视这一融合类产品,电信与广电都想独占,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的领域上经营了很多年,不习惯与别人分享蛋糕。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广电部门独自推行手机电视CMMB和手机广播DAB,而电信部门称:“这种手机无法获得入网证,应该叫做‘黑手机’。”
那么国外手机电视是什么情形呢?数据显示,2007财年(2007年4月~2008年3月),日本电视手机的总出货量达2000万部,约占日本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的四成左右。
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的手机终端自身也需要一个较大变革。作为传统的语音业务通信终端,屏幕往往较小,而消费电子厂商苹果设计出来的iphone大屏幕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但未见业务雏形,难以在产业链中分得一杯羹,终端厂商是否愿意花大价钱为自己的产品做改头换面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