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依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老师教什么,学生被动地跟着学什么,等着教师说结论或给现成的答案,这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体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转变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与个体差异,营造宽松氛围,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绪调控;有效措施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因为不同的学习状况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情绪。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就逃避;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了,就灰心丧气;有的认为自己聪明,学习就不认真等等,这些学生存在的情绪问题看似不是问题,却说明了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如果负面的情绪不及时解决,长期积累,只能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距离好成绩越来越远。我在教学中通常运用以下方式,转变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使他们重新提起学习的积极性。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情绪调控策略依据
1、以个体为中心,适时运用心理学。心理学是教育学里面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是一个整体,教师要教育学生,首先要掌握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心理、个性心理等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如果教师的教不被学生容纳,就犹如盲人摸象,没有教学效益。教学心理学也认为,动机(包括情感和兴趣)是学习的主要能源,是一种学习需要。当动机不强时,只要有足够的诱因刺激,就能引发学习动力,因此,当教学内容与小学生需要有一定距离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变式处理,犹如一个高明的厨师,合理搭配常规的菜料,也能烹调出可口美味佳肴一样“大飨”学生,强化诱因刺激,提高学习动力,因而学习情绪调控策略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样重要。支配学生学习活动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智力因素(抽象、知觉、记忆、想象等认知过程中的能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注意、兴趣、情绪、意志等情感性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是在认知过程中能具体反映出来的,相对于学生的“硬件”。非智力因素则是无形中制约、影响、推动、阻碍学生学习活动的“软件”。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决定了智力因素,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因素的作用,前提是让非智力因素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才能协调促进认知活动。如果一旦小学生的情感没有参与学习,就很难接受任何教育、教学信息。这样,其“硬件”再好,也不能发挥功能。所以,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控尤其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引导和调控,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形成健康的情感发展态势,这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1、教师学会欣赏学生。在一次默写测试中,我们班一个平时调皮、成绩较差的学生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我把他的考试试卷拿出来,在课上进行表扬,对他说了一句“你真棒!”结果他在以后的课堂学习时,特别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不再落后了。这件教育事例也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教育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即便是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可取之处,教师要通过欣赏学生,让学生得到教师的爱,有学习的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后进生不一定就永远没有改变,要用积极的心态对他们,不能认为他们拖教学后腿,不闻不问,要多关心他们,还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欣赏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一些微笑的进步都不要错过,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犹如一缕阳关,温暖了心田,学习上会改观,有大的转变。
2、教师通过榜样力量鼓励学生。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在无形中受到教育,这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如果教师用直接的批评、呵斥、体罚学生,只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和敌意,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会更加自卑,没有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我在教学中通常用大家喜欢的明星成名之路来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勇气和信心,要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不气馁。如我对他们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上的拦路虎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敢于进取,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比如韩庚,他在韩国的时候就接受了艰苦的舞蹈训练,克服语言、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回国后他的才华被大家认识,成为明星。”
3、教师巧妙布置教室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了不同的情绪。比如,一起床,看到阳光明媚的天气,会感觉愉快,心情舒畅;连日阴雨的天气,大家会抱怨连天,心情郁闷。同样,教室里的环境布置得好就能让学生心情愉快、稳定,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学习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高高在上的讲台给学生造成了不平等的神圣、威严的心理体验;整齐的课桌椅,使学生产生严肃、庄重的压抑感;黑色的黑板使人感到单调沉闷。而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因而学生对于教室环境的心理要求,就应是充满童趣的环境。美好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学习效率,教学效果都会好的。在这里我想提一点简单的构想。①教师要从讲台走下来,走进学生中,成为他们的一员,减少学生的畏惧感,多一些與学生的互动。因为教师在台上口如悬河地讲解,让学生在被动地听讲,与教师无话可说,造成了心理压力,而同学间的平等使得他们心理轻松愉快。②在座位排列上,每月定时进行互相排列移动,如左边一排到中间去,中间的一排到左边去,依此類推,避免学生在看黑板时形成疲劳感,有助于保护视力,学生也感到新鲜。在有特别的班会活动、小组活动时,可以使学生围坐一起,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在一起,这样学习气氛热烈,大家进行讨论学习,情绪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下,不断激发出学习的火花。③师生共同动手布置教室内的环境。要有特色,强调潜在的学习环境的规则,发挥对学生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色彩的选择与配合要明快、清爽;文字要用规范的正楷书写。④黑板报上的内容有学习的心得体会、学习重点和难点、名人故事、学生作品、教学指导等,在教室的墙壁上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在教室中设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放进去互相传阅。
总之,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辅相成。这样,如能结合小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则知情互促的效果尤为凸现,这一方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绪调控;有效措施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因为不同的学习状况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情绪。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就逃避;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了,就灰心丧气;有的认为自己聪明,学习就不认真等等,这些学生存在的情绪问题看似不是问题,却说明了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如果负面的情绪不及时解决,长期积累,只能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距离好成绩越来越远。我在教学中通常运用以下方式,转变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使他们重新提起学习的积极性。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情绪调控策略依据
1、以个体为中心,适时运用心理学。心理学是教育学里面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是一个整体,教师要教育学生,首先要掌握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心理、个性心理等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如果教师的教不被学生容纳,就犹如盲人摸象,没有教学效益。教学心理学也认为,动机(包括情感和兴趣)是学习的主要能源,是一种学习需要。当动机不强时,只要有足够的诱因刺激,就能引发学习动力,因此,当教学内容与小学生需要有一定距离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变式处理,犹如一个高明的厨师,合理搭配常规的菜料,也能烹调出可口美味佳肴一样“大飨”学生,强化诱因刺激,提高学习动力,因而学习情绪调控策略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样重要。支配学生学习活动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智力因素(抽象、知觉、记忆、想象等认知过程中的能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注意、兴趣、情绪、意志等情感性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是在认知过程中能具体反映出来的,相对于学生的“硬件”。非智力因素则是无形中制约、影响、推动、阻碍学生学习活动的“软件”。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决定了智力因素,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因素的作用,前提是让非智力因素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才能协调促进认知活动。如果一旦小学生的情感没有参与学习,就很难接受任何教育、教学信息。这样,其“硬件”再好,也不能发挥功能。所以,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控尤其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引导和调控,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形成健康的情感发展态势,这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1、教师学会欣赏学生。在一次默写测试中,我们班一个平时调皮、成绩较差的学生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我把他的考试试卷拿出来,在课上进行表扬,对他说了一句“你真棒!”结果他在以后的课堂学习时,特别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不再落后了。这件教育事例也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教育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即便是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可取之处,教师要通过欣赏学生,让学生得到教师的爱,有学习的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后进生不一定就永远没有改变,要用积极的心态对他们,不能认为他们拖教学后腿,不闻不问,要多关心他们,还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欣赏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一些微笑的进步都不要错过,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犹如一缕阳关,温暖了心田,学习上会改观,有大的转变。
2、教师通过榜样力量鼓励学生。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在无形中受到教育,这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如果教师用直接的批评、呵斥、体罚学生,只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和敌意,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会更加自卑,没有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我在教学中通常用大家喜欢的明星成名之路来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勇气和信心,要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不气馁。如我对他们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上的拦路虎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敢于进取,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比如韩庚,他在韩国的时候就接受了艰苦的舞蹈训练,克服语言、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回国后他的才华被大家认识,成为明星。”
3、教师巧妙布置教室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了不同的情绪。比如,一起床,看到阳光明媚的天气,会感觉愉快,心情舒畅;连日阴雨的天气,大家会抱怨连天,心情郁闷。同样,教室里的环境布置得好就能让学生心情愉快、稳定,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学习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高高在上的讲台给学生造成了不平等的神圣、威严的心理体验;整齐的课桌椅,使学生产生严肃、庄重的压抑感;黑色的黑板使人感到单调沉闷。而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因而学生对于教室环境的心理要求,就应是充满童趣的环境。美好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学习效率,教学效果都会好的。在这里我想提一点简单的构想。①教师要从讲台走下来,走进学生中,成为他们的一员,减少学生的畏惧感,多一些與学生的互动。因为教师在台上口如悬河地讲解,让学生在被动地听讲,与教师无话可说,造成了心理压力,而同学间的平等使得他们心理轻松愉快。②在座位排列上,每月定时进行互相排列移动,如左边一排到中间去,中间的一排到左边去,依此類推,避免学生在看黑板时形成疲劳感,有助于保护视力,学生也感到新鲜。在有特别的班会活动、小组活动时,可以使学生围坐一起,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在一起,这样学习气氛热烈,大家进行讨论学习,情绪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下,不断激发出学习的火花。③师生共同动手布置教室内的环境。要有特色,强调潜在的学习环境的规则,发挥对学生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色彩的选择与配合要明快、清爽;文字要用规范的正楷书写。④黑板报上的内容有学习的心得体会、学习重点和难点、名人故事、学生作品、教学指导等,在教室的墙壁上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在教室中设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放进去互相传阅。
总之,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辅相成。这样,如能结合小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则知情互促的效果尤为凸现,这一方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