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FO不局限于财务的视角看待问题,才能还原企业的真实需求、发现潜在价值,这是神华股份CFO张克慧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她思想上的闪光点,积聚着一股股正能量,推动着这一巨型能源企业继续在价值创造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与煤炭、会计解不开的缘分
说起张克慧与煤炭的缘分,那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出生在大同矿务局,从小在煤海中长大,对煤炭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张克慧的父亲是中国煤炭战线的一名老兵,自1951年起就在大同矿务局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引进第一批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时,他是谈判专家之一。
当时的矿区生活非常艰苦,张克慧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期,但她有时候也想“逃离”,走出矿区,看看外面的世界,探索属于自己的精彩,张克慧从小就梦想着“离开这个环境,去过另外一种生活。”
高中毕业后,张克慧考取了山西大学,大学四年时光,是她一生中离煤炭最远的日子。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到煤炭部工作,再次返回到煤炭的怀抱。现在,身为全球最大煤炭公司CFO的她,更是与煤炭密不可分。
“我对煤炭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从小一直想摆脱煤炭的束缚,可一直又割舍不下,看来我今生注定是个煤炭人。”
在人生规划中,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会计人。
如今身为财务总监的张克慧,小时候对会计的印象并不好。高考填志愿时,一位老师建议她填报财会专业,被她婉言谢绝。“我当时认为会计就是数钱的,完全没有创造性。而我喜欢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怀着一个作家梦,她选择了中文专业。“我中学时作文非常好,中学毕业十几年后,老师仍然把它作为学生的范文。”
大学毕业后,在煤炭部做经济政策研究的张克慧,从此开始涉足经济领域。“在煤炭部5年时间里,我每年平均出差200多天,深入一线调研,几乎跑遍了全国,收益非常大。”这段经历,为她日后对宏观经济的把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年下来,张克慧在这一领域已小有名气,但她自己并不满足。为了给自己继续充电,她选择了入学深造——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硕士。读研期间,张克慧才真正接触到会计学。1993年,一门《财务管理》课程,为她开启了会计之门。“如果没有这门课的启蒙教育,我今后不可能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澳大利亚国家执业会计师。”
非财务专业的CFO
1994年,硕士毕业的张克慧分配到华能精煤公司,并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参与组建神华集团。
素来喜欢挑战自我的张克慧,承担了设计集团组织构架的重任。张克慧夜以继日地钻研刚刚发布实施的《公司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企特有的文化环境特质,设计出与煤路港电一体化的商业模式相适应的组织与治理模式,解决了许多法律与现实的矛盾问题。当时,这套“神华模式”被很多国有独资公司所借鉴,说起此事,张克慧颇有成就感。
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神华集团按照《公司法》组建为我国第一家国有独资公司。1998年,张克慧调任神华集团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一年后升任处长。此时的工作相对清闲,而张克慧却感到了新的压力。看到身边的年轻人充满竞争力,自己的知识却在日益老化,张克慧觉得需要学点什么。思考再三,她决定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如果没有财务分析作支撑,分析一个公司是很虚的,这正是我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初衷。”
张克慧的考试之路并不平坦,从1998年到2002年,一直考了5年才全部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非常严格,我有几次都是差一两分,都没让过。考试的过程非常艰苦,当时我把书都翻烂了,但这个过程,为我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张克慧被调配到朔黄铁路做总经理助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非常感谢当时的总经理,他是个敢于让非财务专业的人主管财务,也由此转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面对知遇之恩,张克慧回报的是让人毋庸置疑的业绩。直到现在,朔黄铁路的财务组织构架、绩效考评体系、预算管理模式等仍然沿用张克慧当年的体系。
从此,张克慧正式踏入财务领域。在这个岗位上,她初露才华,逐渐引起了管理層的注意。
中国神华是世界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一体化能源公司,2005年6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后,2007年10月回归A股,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战绩。在中国神华屡创辉煌的过程中,处处闪现着张克慧的身影。在中国神华香港上市时,她担任财务组组长,其后担任内控审计部总经理,一直到2007年竞聘成为CFO。2007年1月,中国神华从全球招聘而来的原CFO凌文升任CEO,神华在集团范围内招聘CFO,在14位候选人中,张克慧以笔试和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坐上了财务总监的宝座。
“相对于大多数财会专业出身CFO,我是半路出家的,这是我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CFO这个位置,非专业出身的人有时比专业出身的人做得更好。目 前,我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复杂的职业生涯,让我拥有了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业务诊断能力。我会把财务工作放在公司的整体 战略中去考量,这样才会有开阔的思路。”
两次漂亮的IPO
一个公司,两次IPO,把张克慧的事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中国神华从一开始就是按照“A股+H股”的形式进行准备的。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神华集团按照《公司法》组建为国有独资公司。之后神华集团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经过连续六年近千万吨的增长后,神华集团急需发展资金。从2002年起坊间就传出神华上市的说法,然而由于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一直拖到2004年才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2004年11月8日,神华集团组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国资委力推神华成为“A+H”第一股,可是当时A股市场持续低迷,沪深指数双双出现大幅下跌,创出六年来历史新低,“千点论”一语成谶,最终神华被迫暂时停下A股上市的脚步。2005年6月15日,中国神华在香港上市,是200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IPO,也是历史上最大的矿业IPO,取得了当时所有中国大型国企IPO中最高的发行市盈率。当时孩子刚刚四个月大的张克慧,担任上市财务组组长,主抓审计、重组、评估等重头工作,连续八个月的攻坚战,为中国神华的成功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7年10月,中国神华回归A股,创造了当时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并创造了当时发行价格最高、冻结资金量最大、募集资金额最多等三项A股资本市场的纪录。此时的张克慧已升任CFO,从一个具体的执行者变为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者。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的她,又一次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神话”。鉴于 张克慧在资本市场的完美表现,她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CFO”。
回顾两次IPO,张克慧认为,“第一次IPO工作量非常大,两次IPO相比,由于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与法规都对内地公司更具挑战性,因此我觉得2005年的IPO显得更为艰苦。”不过,虽然第二次回归A股“没有感觉特别大的压力”,但作为“史上第一股”的CFO,张克慧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投资者沟通的重任也随之而来。
张克慧认为,“IPO肯定需要一系列精彩的故事,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故事,推介公司。”经过三年与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者的接触,神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考虑到投资者关注行业价值的习惯,中国神华对煤炭行业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煤炭价值重估时代来临”的观点,并以此进一步推介公司价值,并通过路演和参加国际投资者大会等方式向投资者传达这一信息,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认可。“所以当我们回归的时候,整个煤炭板块都是上升的趋势,这并不仅仅因为回归的带动,实际上是对行业价值的挖掘波及到其他公司,从而造成一个很好的市场氛围。”
为了让国内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的价值,在A股发行前中国神华召开了22场一对一投资者见面会,六次团体推介会,共会见了164家询价对象。而作为超级大盘股的中国神华上市当日87.35%的涨幅也充分说明了这一轮投资者沟通的效果。
对中国煤炭行业而言,2016年显然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了2012年行业发展高点之后,中國煤炭行业开始显现颓势——煤价断崖式下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这使得大多数煤炭企业面临着空前的经营压力。但作为行业“巨头”的神华却依旧“过冬”从容,这背后离不开良好财务状况的支撑。张克慧表示,“即使在煤炭行业最困难的时候,由于神华是一体化运营,所以我们的营业状况和现金流还是很好的。到2016年年底,我们股份公司的货币资金有880亿元,全集团有920亿元。我们也在陆陆续续成立一些产业基金,一方面能够低成本地去融资,投资一些有经济回报且符合神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方向的项目。同时我们也会根据整个环境的变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运用一些产融结合的方式,来扶持和发展未来的低碳产业。”
从1995年加入神华,张克慧已经在这里奋斗了22年,从当初的一员小将到后来的财务主管再到整个集团的CFO,在煤炭行业的“寒冬之年”,她依旧笑得自信又从容,这就是一位文学出身的CFO的“神话”故事。
与煤炭、会计解不开的缘分
说起张克慧与煤炭的缘分,那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出生在大同矿务局,从小在煤海中长大,对煤炭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张克慧的父亲是中国煤炭战线的一名老兵,自1951年起就在大同矿务局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引进第一批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时,他是谈判专家之一。
当时的矿区生活非常艰苦,张克慧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期,但她有时候也想“逃离”,走出矿区,看看外面的世界,探索属于自己的精彩,张克慧从小就梦想着“离开这个环境,去过另外一种生活。”
高中毕业后,张克慧考取了山西大学,大学四年时光,是她一生中离煤炭最远的日子。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到煤炭部工作,再次返回到煤炭的怀抱。现在,身为全球最大煤炭公司CFO的她,更是与煤炭密不可分。
“我对煤炭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从小一直想摆脱煤炭的束缚,可一直又割舍不下,看来我今生注定是个煤炭人。”
在人生规划中,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会计人。
如今身为财务总监的张克慧,小时候对会计的印象并不好。高考填志愿时,一位老师建议她填报财会专业,被她婉言谢绝。“我当时认为会计就是数钱的,完全没有创造性。而我喜欢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怀着一个作家梦,她选择了中文专业。“我中学时作文非常好,中学毕业十几年后,老师仍然把它作为学生的范文。”
大学毕业后,在煤炭部做经济政策研究的张克慧,从此开始涉足经济领域。“在煤炭部5年时间里,我每年平均出差200多天,深入一线调研,几乎跑遍了全国,收益非常大。”这段经历,为她日后对宏观经济的把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年下来,张克慧在这一领域已小有名气,但她自己并不满足。为了给自己继续充电,她选择了入学深造——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硕士。读研期间,张克慧才真正接触到会计学。1993年,一门《财务管理》课程,为她开启了会计之门。“如果没有这门课的启蒙教育,我今后不可能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澳大利亚国家执业会计师。”
非财务专业的CFO
1994年,硕士毕业的张克慧分配到华能精煤公司,并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参与组建神华集团。
素来喜欢挑战自我的张克慧,承担了设计集团组织构架的重任。张克慧夜以继日地钻研刚刚发布实施的《公司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企特有的文化环境特质,设计出与煤路港电一体化的商业模式相适应的组织与治理模式,解决了许多法律与现实的矛盾问题。当时,这套“神华模式”被很多国有独资公司所借鉴,说起此事,张克慧颇有成就感。
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神华集团按照《公司法》组建为我国第一家国有独资公司。1998年,张克慧调任神华集团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一年后升任处长。此时的工作相对清闲,而张克慧却感到了新的压力。看到身边的年轻人充满竞争力,自己的知识却在日益老化,张克慧觉得需要学点什么。思考再三,她决定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如果没有财务分析作支撑,分析一个公司是很虚的,这正是我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初衷。”
张克慧的考试之路并不平坦,从1998年到2002年,一直考了5年才全部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非常严格,我有几次都是差一两分,都没让过。考试的过程非常艰苦,当时我把书都翻烂了,但这个过程,为我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张克慧被调配到朔黄铁路做总经理助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非常感谢当时的总经理,他是个敢于让非财务专业的人主管财务,也由此转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面对知遇之恩,张克慧回报的是让人毋庸置疑的业绩。直到现在,朔黄铁路的财务组织构架、绩效考评体系、预算管理模式等仍然沿用张克慧当年的体系。
从此,张克慧正式踏入财务领域。在这个岗位上,她初露才华,逐渐引起了管理層的注意。
中国神华是世界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一体化能源公司,2005年6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后,2007年10月回归A股,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战绩。在中国神华屡创辉煌的过程中,处处闪现着张克慧的身影。在中国神华香港上市时,她担任财务组组长,其后担任内控审计部总经理,一直到2007年竞聘成为CFO。2007年1月,中国神华从全球招聘而来的原CFO凌文升任CEO,神华在集团范围内招聘CFO,在14位候选人中,张克慧以笔试和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坐上了财务总监的宝座。
“相对于大多数财会专业出身CFO,我是半路出家的,这是我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CFO这个位置,非专业出身的人有时比专业出身的人做得更好。目 前,我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复杂的职业生涯,让我拥有了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业务诊断能力。我会把财务工作放在公司的整体 战略中去考量,这样才会有开阔的思路。”
两次漂亮的IPO
一个公司,两次IPO,把张克慧的事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中国神华从一开始就是按照“A股+H股”的形式进行准备的。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神华集团按照《公司法》组建为国有独资公司。之后神华集团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经过连续六年近千万吨的增长后,神华集团急需发展资金。从2002年起坊间就传出神华上市的说法,然而由于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一直拖到2004年才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2004年11月8日,神华集团组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国资委力推神华成为“A+H”第一股,可是当时A股市场持续低迷,沪深指数双双出现大幅下跌,创出六年来历史新低,“千点论”一语成谶,最终神华被迫暂时停下A股上市的脚步。2005年6月15日,中国神华在香港上市,是200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IPO,也是历史上最大的矿业IPO,取得了当时所有中国大型国企IPO中最高的发行市盈率。当时孩子刚刚四个月大的张克慧,担任上市财务组组长,主抓审计、重组、评估等重头工作,连续八个月的攻坚战,为中国神华的成功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7年10月,中国神华回归A股,创造了当时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并创造了当时发行价格最高、冻结资金量最大、募集资金额最多等三项A股资本市场的纪录。此时的张克慧已升任CFO,从一个具体的执行者变为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者。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的她,又一次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神话”。鉴于 张克慧在资本市场的完美表现,她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CFO”。
回顾两次IPO,张克慧认为,“第一次IPO工作量非常大,两次IPO相比,由于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与法规都对内地公司更具挑战性,因此我觉得2005年的IPO显得更为艰苦。”不过,虽然第二次回归A股“没有感觉特别大的压力”,但作为“史上第一股”的CFO,张克慧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投资者沟通的重任也随之而来。
张克慧认为,“IPO肯定需要一系列精彩的故事,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故事,推介公司。”经过三年与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者的接触,神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考虑到投资者关注行业价值的习惯,中国神华对煤炭行业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煤炭价值重估时代来临”的观点,并以此进一步推介公司价值,并通过路演和参加国际投资者大会等方式向投资者传达这一信息,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认可。“所以当我们回归的时候,整个煤炭板块都是上升的趋势,这并不仅仅因为回归的带动,实际上是对行业价值的挖掘波及到其他公司,从而造成一个很好的市场氛围。”
为了让国内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的价值,在A股发行前中国神华召开了22场一对一投资者见面会,六次团体推介会,共会见了164家询价对象。而作为超级大盘股的中国神华上市当日87.35%的涨幅也充分说明了这一轮投资者沟通的效果。
对中国煤炭行业而言,2016年显然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了2012年行业发展高点之后,中國煤炭行业开始显现颓势——煤价断崖式下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这使得大多数煤炭企业面临着空前的经营压力。但作为行业“巨头”的神华却依旧“过冬”从容,这背后离不开良好财务状况的支撑。张克慧表示,“即使在煤炭行业最困难的时候,由于神华是一体化运营,所以我们的营业状况和现金流还是很好的。到2016年年底,我们股份公司的货币资金有880亿元,全集团有920亿元。我们也在陆陆续续成立一些产业基金,一方面能够低成本地去融资,投资一些有经济回报且符合神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方向的项目。同时我们也会根据整个环境的变化,通过成立产业基金,运用一些产融结合的方式,来扶持和发展未来的低碳产业。”
从1995年加入神华,张克慧已经在这里奋斗了22年,从当初的一员小将到后来的财务主管再到整个集团的CFO,在煤炭行业的“寒冬之年”,她依旧笑得自信又从容,这就是一位文学出身的CFO的“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