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吉尔“翻版”?】
位于风景如画的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的布伦海姆宫,是英国唯一一个既不属于教会、亦非为王室所有,却享有“Palace(宫殿)”称号的建筑。这个殊荣源自300多年前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1704年8月13日,英国军队统帅约翰·丘吉尔在多瑙河北岸一个名为布伦海姆的小村庄一举击败号称“太阳王”的路易斯十四的大军,粉碎了法国当时意欲称霸欧洲的野心,也使荷兰和奥地利免于落入法国统治,维护了欧洲大陆的均势。
英国安妮女王大喜过望,相貌英俊而又善于钻营的约翰·丘吉尔原本就是她的心腹宠臣。为了表彰他,女王将他册封为马尔伯勒公爵,并下令为其修建“布伦海姆宫”。据说女王还特别关照,这座宫殿应该建得比凡尔赛宫更加雄伟气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布伦海姆宫有着美轮美奂的法国巴洛克风格的原因,就连它的园林也处处散发出法兰西气息。
170年后,这个显赫家族中诞生了另一位拥有卓越军事才干、并比第一代马尔伯勒公爵更加名垂青史的大人物:温斯顿·丘吉尔。
1987年,布伦海姆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许多人更习惯称它为丘吉尔庄园。
8月的下半月,我在英国度假。我去布伦海姆宫的那天是8月21日,庄园里宁静清新的草坪就像是一幅印象派油画,站在草坪上的温斯顿·丘吉尔雕像前,那一刻我想到最多的竟是鲍里斯·约翰逊。我猜想,这位焦头烂额的英国首相此刻最需要的,大概就是能从丘吉尔那里获得灵感和勇气。
如今常有人将约翰逊称作“英国版特朗普”,但实际上,温斯顿·丘吉尔才是约翰逊真正的偶像。比起戴维·卡梅伦、乔治·奥斯本(卡梅伦内阁的财政大臣,一度被认为是保守党最有希望的“明日之星”)这些少年得志的“伊顿精英”,甚至比起特蕾莎·梅,54岁的约翰逊算不上多么官运亨通。从2008年起,他连续担任了8年伦敦市长,其间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开明和亲民——许多伦敦人都曾在大街上看过他骑自行车通勤的壮实身影。在被工党长期把持的伦敦市长位子上,他被证明是一位成功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大使。
甚至直到今天,约翰逊在大多数地方也与特朗普有着根本不同——除了反感欧洲大陆、敌视欧盟外,他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排外主义和反全球化立场,更没有出于宗教和种族的原因排斥外来异己者;他的言论偶尔带有特朗普色彩,但总的来说,他的政治理念和言行举止尚在西方主流政治话语可接受的范围内;他也十分乐于提拔少数族裔和女性;最后,在对待大多数人,包括持不同意见者时,约翰逊也比特朗普友善得多。
如同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民粹主义政客一样,约翰逊并非一名真正的草根。相反,他也是“伊顿—牛津训练营”里锤炼出来的典型精英。博学多才的他在演讲中经常旁征博引;他的不修边幅和言辞莽撞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一位传记作家说,他亲眼见过约翰逊在发表演讲前故意弄乱头发,并把衬衫从裤子里拽出来。甚至他的一头金发也很不真实,有一次他承认(随后又收回)自己随身带着金色染发素。
约翰逊时不时会用一种很天真的方式,说出一些其他人心知肚明但不会说出口的话。这让他看起来像个小丑,但这恰恰是一种独特天赋,而他善于自嘲的禀性更使他容易赢得普通人的好感。实际上,满身草根明星气质的约翰逊是这个时代最具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在担任伦敦市长前的1990年代,约翰逊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新闻记者,还曾是BBC名牌节目的名嘴。在《每日电讯报》就职期间,他担任欧盟事务记者,以撰写夸大不实的抹黑报道成为“布鲁塞尔敲打者”而闻名。如今有人认为,他强烈的“脱欧”立场就是那时奠定的。然而,熟悉英国的人都知道,对欧洲大陆的一切摆出一副冷嘲热讽的敌意,在英国总是很受欢迎的。
约翰逊还曾是牛津辩论社的主席,直到今天还在《每日电讯报》上撰写专栏文章,若要论博学、演讲和文采,除丘吉尔外,大概的确没有一位英国政治人物能比得上他。有人说,约翰逊经常表现出来的那种粗野蛮横的言谈举止,其实也是对丘吉尔的刻意模仿。
遗憾的是,约翰逊从偶像的辉煌经历中得出的启发是错误的。
【四种可能】
9月的第一周被美國《华盛顿邮报》称为“英国近现代史上最群情激奋的一刻”。约翰逊试图通过让议会休会来推动“无协议脱欧”。这迫使那些反对“无协议脱欧”的议员意识到,与以约翰逊为首的强硬“脱欧”派展开协商的大门已被关闭,眼下他们只能果断出击,背水一战了。
紧接着,下议院反对党议员和保守党反叛议员先是夺取了议会议程的掌控权;然后通过了一项阻止“无协议脱欧”的法案;再来是否决了约翰逊提前举行大选的动议。这意味着约翰逊的手脚已被困得动弹不得。未来,他只能根据议会的指令行事,但预计不会轻易就范。
对于整个保守党来说,这一连串事件更大的打击在于,“脱欧”议题已将它撕扯得四分五裂,以辞职表达抗议的人员名单持续加长。还有报道称,有民众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政府违宪进行裁决,还得到了保守党籍前首相约翰·梅杰的公开支持……
据我观察,对约翰逊来说,接下来无非是以下四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约翰逊从布鲁塞尔拿到一份新的“脱欧”协议,并也在英国议会顺利通过。这是最好的结果,它的关键在于欧盟同意对旧协议中有关爱尔兰边境问题的条款做出重大修改。但这是十分渺茫的,况且即便如此,新协议能否在日益两极化的议会中获得通过,依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要做到后一点,有赖于约翰逊成功说服保守党内部的反叛者。依我看,这可能比说服欧盟更难。
第二种可能是约翰逊干脆横下一条心,强推“无协议脱欧”。在英国的宪制体系中,议会已通过的不得“无协议脱欧”的法案,或许存在法律上的漏洞,可以被约翰逊内阁利用。有人就认为,约翰逊完全无视这个法案,议会似乎也拿他没什么办法(因为发起针对首相的不信任案投票对约翰逊并无意义,他自己就在寻求提前大选)。另外,欧盟至今也没有正式答应英国延迟“脱欧”的请求,这也可以成为约翰逊“硬脱欧”的借口。但这样一来,必将导致政治斗争进一步白热化,重新大选在所难免,违宪诉讼也会出现。 第三种可能是约翰逊妥协让步,老老实实去同欧盟谈判新协议,协议不成则向欧盟提出再一次延迟“脱欧”的请求。但约翰逊曾一再喊出过“DoorDie(不成功便成仁)”的口号,最近又扬言“宁愿死在一条沟里”,也不会向欧盟请求延迟“脱欧”,这令他妥协的空间很小。再则,在如今民粹主义浪潮高涨的英国,凭着强硬“脱欧”的激进口号起家的约翰逊一旦退缩,几乎等于政治自杀,他极有可能被更激进的“脱欧”派人士拉下马来。所以,这应该是他最不可能选择的一条路。
最后一种可能便是约翰逊主动辞职或被迫出局。如果这样,他将是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他会甘心就这样承认失败吗?
接下来,英国无论哪一派掌权、无论怎么做,都几乎不可能平息因“脱欧”公投而引发的社会撕裂。用“左右不是、进退两难”来形容当下的局势,一点也不为过。相比于“脱欧”(或“留欧”)本身的风险或损失,当下这种不可调和的分裂才是最大的悲剧,英国或许要花一代人时间去愈合这种无事生非所造成的创伤。然而现在看来,形势非但没有改善,还在朝更坏的方向发展,这就必然把裂痕越撕越大,无法收场。
【不确定性】
如今越来越多英国人承认,自己在投票支持“脱欧”时,并不清楚真实的后果。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改变立场,但至少说明,那场公投是多么冒失和荒诞。
一直以来,约翰逊所代表的强硬“脱欧”派似乎认为,“脱欧”后,与欧盟保持单纯的WTO伙伴关系,不会对英国造成任何损害。伦敦仍会是繁荣的金融中心,英国还可以与“盎格鲁文化圈”和英联邦国家“自由地”签订很多贸易协议。至于为避免在爱尔兰形成“硬边界”的临时关税同盟计划,则是必须取消的。而英国欠欧盟的钱则非但分文不会给,还应该效仿撒切尔夫人当年的做法,向布鲁塞尔要求返款。
那要怎样做到呢?在约翰逊看来,“脱欧”谈判的根本问题在于英国不够强硬。到后来,英国国内这种声音越来越弱了。因为技术官僚们明白,“无协议脱欧”将是灾难性的,医药、金融和航空等关键领域都会陷入法律困境。看看数据,英国有将近一半的进出口贸易发生在与27个欧盟成员国之间。一旦“无协议脱欧”,这部分数量如此庞大的进出口商品就会重新面对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海关和边检站将要在各个口岸重新耸立起来。别的不说,企业的经营成本会直线上升。
当然,这是双向的,欧盟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但从百分比看,欧洲市场对英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英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脱欧”派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英国经济结构中严重的不利因素。英国经济的优势主要在于金融业以及教育、体育、娱乐等各类高端服务业和创意产业,而在农牧业和制造业领域,英国严重依赖于欧盟其它国家。
但这还不是主要的。英国经济在欧盟占有突出地位,伦敦是欧盟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金融服务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达约12%。虽然英国不属于欧元区,但欧元的结算中心却在伦敦。此外,伦敦还是许多跨国企业面向欧洲市场的一扇窗户,大量跨国公司的主要市场或许在欧洲大陆,但它们的欧洲总部却设在英国。在过去,这是英国经济巨大的优势,然而,“无协议脱欧”使得这种优势瞬间转换成巨大的劣势。
一旦“无协议脱欧”,欧盟金融监管当局一定会制定相应法规,要求那些为欧盟和欧元区提供服务的金融企业设立在欧盟境内。甚至连英国自己的金融机构也可能将总部迁至欧洲大陆,因为那里的市场更大,更重要。金融企业是这样,其它大型跨国企业也是这样。此外,“无协议脱欧”还意味着英国与其它国家既有的贸易关系不再有效而需要重新签订,供应链和商业法规政策方面的改变及其重新适应等许多技术性问题,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随着经贸关系的改变,政治关系也将发生重大调整。历来亲欧的苏格兰很有可能再度发出独立的吼声;在北爱尔兰,边境问题若得不到合理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数以百万计人口的日常生计;长期以来独立意愿很弱的威尔士,眼下也有人蠢蠢欲动;甚至在英格兰,脱欧”扩大了全球城市伦敦地区与传统英格兰地区之间的鸿沟……
在英国旅行時,我曾与一位来自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大巴司机聊过几次。他对于英国政府的态度可以用“怒火中烧”来形容,对约翰逊更是经常冒出各种污言秽语。我问了他两问题:一是,万一英国真的“无协议脱欧”,苏格兰会怎样?他回答说,苏格兰一定会有另一次独立公投。二是,苏格兰人究竟想干什么?他回答说,苏格兰人现在想留在欧盟,但不想留在联合王国。
说到底,别说是“无协议脱欧”,就算是“有协议脱欧”,避免了一时最坏的直接经济后果,也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问题。要不了多久,英国就有可能再次站到悬崖边上。由于英国的地理环境及英欧之间不可分割的全方位联系,欧盟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英国的现实利益,而那时的英国在布鲁塞尔已无一丝一毫发言权。
总之,英国将陷入多年的不确定性,直至与欧盟敲定一种全面的新的经贸关系。而这一天恐怕要等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至少约翰逊在首相任期内是看不到了。
【逝去的荣光】
约翰逊曾撰写过一本关于自己偶像的传记《丘吉尔精神:一个人如何改变历史》,他写道: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政客都是见风使舵的赌徒。他们设法预测将要发生什么事,并让自己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约翰逊还说,丘吉尔“把全部家当押在一匹被称为反纳粹主义的马上……他的押注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如今,约翰逊也把自己的家当押在了一匹可以被我们称之为“欧洲怀疑主义”的马上。暂时来看,这似乎让他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但这仅仅是暂时。从“脱欧”公投开始的造势直到眼前留下的烂摊子,尖锐对立的各方都在试图唤起并利用英国民众对丘吉尔的英雄记忆。随着“脱欧”进程中的纷争迭起和乱象丛生,丘吉尔这位“钢铁硬汉”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出现在英美影视画面中。热门电影《敦刻尔克》和《至暗时刻》重温并歌颂了1940年的传奇,以至于英国脱欧党领导人奈杰尔·法拉奇敦促所有年轻人“出门观看”敦刻尔克》。 有评论家正确地指出,英国目前正在经历在现代和平时期最深远的一场危机。当人们目睹政治无法正常运作、社会被严重撕裂以及经济不可避免地衰落的惨淡现状,他们强烈渴望出现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自托尼·布莱尔后,英国已有10多年没有出现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家了。在这一刻,丘吉尔的伟岸形象重新绽放出迷人光辉。约翰逊则很想要顺应人们的这种情绪,将自己打扮成能把英国再次带回世界中心的不二人选。
然而,这与其说是在挖掘和利用丘吉尔的遗产,不如说是在曲解和挥霍这份遗产。长远看,约翰逊不可能成为另一位丘吉尔。他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丘吉尔的确是一个“永不放弃”的坚强斗士,但他面对的是残暴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今天的欧洲并不是约翰逊们喜欢比拟的当年的第三帝国或苏联,英欧之间需要的是友好互利的协商,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战斗。
面对困境,约翰逊最近经常号召英国人民重拾当年“伦敦大轰炸”和“敦刻尔克时刻”的所谓“闪电战精神”。约翰逊这样的强硬“脱欧”派一直怀有一种预期:脱欧”也许会让英国暂时遭受一些挫折,但这打不垮英国和英国人。如果“无协议脱欧”果真导致食品、燃料和药品短缺,那么英国将在逆境中团结起来,就像二战时代一样。一旦摆脱了欧盟的“枷锁”,赢得了这场“欧洲战场上的胜利”,英国人民必将再次站立起来,拥抱一个灿烂的世界和明天。
可惜,这与其说是预期,不如说是一厢情愿。因为“脱欧”是一件在英国国内引发了极大分歧的事情,它并不能在绝大多数人中唤起当年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与邪恶敌人殊死决战的同仇敌忾。
因此,约翰逊对丘吉尔的解读,代表的只能是一种对“失去的黄金时代”的哀叹。正如专栏作家伊恩·布鲁马最近在《纽约时报》上指出的,“约翰逊先生……怀恋大英帝国往昔的荣耀”。大多数“脱欧”派人士主张的共通之处,主要是一种对国族主权、“夺回控制权”和将外国人挡在国门之外的执迷,这是对旧日英国那种“光荣孤立”理念的渴求。由此,才有对“敦刻尔克精神”的迷信,这在“脱欧运动”中厥功至伟。由此,也才有约翰逊因臆想战时那种英勇壮举而发表的浮夸言论。但就算是最激进的“脱欧”派也该认识到,那段时光一去不回了。
没错,丘吉尔的确是大英帝国最坚定的捍卫者,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作为战后世界最重要的蓝图之一,《大西洋宪章》正是丘吉尔和罗斯福共同起草的,联合国正是这份宪章的产物。
二戰结束后,丘吉尔曾在苏黎世发表了一次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呼吁建立“欧罗巴合众国”,他认为,只有充分一体化才能让欧洲走出历史上一再循环的灾难性战争魔咒。当然,丘吉尔把英国排除在外,对他那一代人来说,将英国看成一个与法国、德国或意大利平起平坐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接受的。况且那个年代,大英帝国的躯体尚存,丘吉尔理所当然地把英国当成了美苏那样的角色,但他对一个统一的欧洲深表支持和同情。
约翰逊这样的“脱欧”派与丘吉尔的唯一共同点大概就在于:尽管70年过去了,但要接受英国是一个与法国、德国或意大利平起平坐的欧洲国家,依旧困难。
1961年,接受了大英帝国终结的现实,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麦克米伦是丘吉尔的同僚,他那一代的人都明白,成为一个强大欧洲的一部分,已变得符合英国的战略利益。将近60年过去了,今天这一代人反而对这个问题看得更糊涂了,而且还打着丘吉尔的大旗。这真是应了丘吉尔说过的:“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位于风景如画的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的布伦海姆宫,是英国唯一一个既不属于教会、亦非为王室所有,却享有“Palace(宫殿)”称号的建筑。这个殊荣源自300多年前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1704年8月13日,英国军队统帅约翰·丘吉尔在多瑙河北岸一个名为布伦海姆的小村庄一举击败号称“太阳王”的路易斯十四的大军,粉碎了法国当时意欲称霸欧洲的野心,也使荷兰和奥地利免于落入法国统治,维护了欧洲大陆的均势。
英国安妮女王大喜过望,相貌英俊而又善于钻营的约翰·丘吉尔原本就是她的心腹宠臣。为了表彰他,女王将他册封为马尔伯勒公爵,并下令为其修建“布伦海姆宫”。据说女王还特别关照,这座宫殿应该建得比凡尔赛宫更加雄伟气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布伦海姆宫有着美轮美奂的法国巴洛克风格的原因,就连它的园林也处处散发出法兰西气息。
170年后,这个显赫家族中诞生了另一位拥有卓越军事才干、并比第一代马尔伯勒公爵更加名垂青史的大人物:温斯顿·丘吉尔。
1987年,布伦海姆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许多人更习惯称它为丘吉尔庄园。
8月的下半月,我在英国度假。我去布伦海姆宫的那天是8月21日,庄园里宁静清新的草坪就像是一幅印象派油画,站在草坪上的温斯顿·丘吉尔雕像前,那一刻我想到最多的竟是鲍里斯·约翰逊。我猜想,这位焦头烂额的英国首相此刻最需要的,大概就是能从丘吉尔那里获得灵感和勇气。
如今常有人将约翰逊称作“英国版特朗普”,但实际上,温斯顿·丘吉尔才是约翰逊真正的偶像。比起戴维·卡梅伦、乔治·奥斯本(卡梅伦内阁的财政大臣,一度被认为是保守党最有希望的“明日之星”)这些少年得志的“伊顿精英”,甚至比起特蕾莎·梅,54岁的约翰逊算不上多么官运亨通。从2008年起,他连续担任了8年伦敦市长,其间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开明和亲民——许多伦敦人都曾在大街上看过他骑自行车通勤的壮实身影。在被工党长期把持的伦敦市长位子上,他被证明是一位成功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大使。
甚至直到今天,约翰逊在大多数地方也与特朗普有着根本不同——除了反感欧洲大陆、敌视欧盟外,他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排外主义和反全球化立场,更没有出于宗教和种族的原因排斥外来异己者;他的言论偶尔带有特朗普色彩,但总的来说,他的政治理念和言行举止尚在西方主流政治话语可接受的范围内;他也十分乐于提拔少数族裔和女性;最后,在对待大多数人,包括持不同意见者时,约翰逊也比特朗普友善得多。
如同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民粹主义政客一样,约翰逊并非一名真正的草根。相反,他也是“伊顿—牛津训练营”里锤炼出来的典型精英。博学多才的他在演讲中经常旁征博引;他的不修边幅和言辞莽撞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一位传记作家说,他亲眼见过约翰逊在发表演讲前故意弄乱头发,并把衬衫从裤子里拽出来。甚至他的一头金发也很不真实,有一次他承认(随后又收回)自己随身带着金色染发素。
约翰逊时不时会用一种很天真的方式,说出一些其他人心知肚明但不会说出口的话。这让他看起来像个小丑,但这恰恰是一种独特天赋,而他善于自嘲的禀性更使他容易赢得普通人的好感。实际上,满身草根明星气质的约翰逊是这个时代最具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在担任伦敦市长前的1990年代,约翰逊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新闻记者,还曾是BBC名牌节目的名嘴。在《每日电讯报》就职期间,他担任欧盟事务记者,以撰写夸大不实的抹黑报道成为“布鲁塞尔敲打者”而闻名。如今有人认为,他强烈的“脱欧”立场就是那时奠定的。然而,熟悉英国的人都知道,对欧洲大陆的一切摆出一副冷嘲热讽的敌意,在英国总是很受欢迎的。
约翰逊还曾是牛津辩论社的主席,直到今天还在《每日电讯报》上撰写专栏文章,若要论博学、演讲和文采,除丘吉尔外,大概的确没有一位英国政治人物能比得上他。有人说,约翰逊经常表现出来的那种粗野蛮横的言谈举止,其实也是对丘吉尔的刻意模仿。
遗憾的是,约翰逊从偶像的辉煌经历中得出的启发是错误的。
【四种可能】
9月的第一周被美國《华盛顿邮报》称为“英国近现代史上最群情激奋的一刻”。约翰逊试图通过让议会休会来推动“无协议脱欧”。这迫使那些反对“无协议脱欧”的议员意识到,与以约翰逊为首的强硬“脱欧”派展开协商的大门已被关闭,眼下他们只能果断出击,背水一战了。
紧接着,下议院反对党议员和保守党反叛议员先是夺取了议会议程的掌控权;然后通过了一项阻止“无协议脱欧”的法案;再来是否决了约翰逊提前举行大选的动议。这意味着约翰逊的手脚已被困得动弹不得。未来,他只能根据议会的指令行事,但预计不会轻易就范。
对于整个保守党来说,这一连串事件更大的打击在于,“脱欧”议题已将它撕扯得四分五裂,以辞职表达抗议的人员名单持续加长。还有报道称,有民众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政府违宪进行裁决,还得到了保守党籍前首相约翰·梅杰的公开支持……
据我观察,对约翰逊来说,接下来无非是以下四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约翰逊从布鲁塞尔拿到一份新的“脱欧”协议,并也在英国议会顺利通过。这是最好的结果,它的关键在于欧盟同意对旧协议中有关爱尔兰边境问题的条款做出重大修改。但这是十分渺茫的,况且即便如此,新协议能否在日益两极化的议会中获得通过,依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要做到后一点,有赖于约翰逊成功说服保守党内部的反叛者。依我看,这可能比说服欧盟更难。
第二种可能是约翰逊干脆横下一条心,强推“无协议脱欧”。在英国的宪制体系中,议会已通过的不得“无协议脱欧”的法案,或许存在法律上的漏洞,可以被约翰逊内阁利用。有人就认为,约翰逊完全无视这个法案,议会似乎也拿他没什么办法(因为发起针对首相的不信任案投票对约翰逊并无意义,他自己就在寻求提前大选)。另外,欧盟至今也没有正式答应英国延迟“脱欧”的请求,这也可以成为约翰逊“硬脱欧”的借口。但这样一来,必将导致政治斗争进一步白热化,重新大选在所难免,违宪诉讼也会出现。 第三种可能是约翰逊妥协让步,老老实实去同欧盟谈判新协议,协议不成则向欧盟提出再一次延迟“脱欧”的请求。但约翰逊曾一再喊出过“DoorDie(不成功便成仁)”的口号,最近又扬言“宁愿死在一条沟里”,也不会向欧盟请求延迟“脱欧”,这令他妥协的空间很小。再则,在如今民粹主义浪潮高涨的英国,凭着强硬“脱欧”的激进口号起家的约翰逊一旦退缩,几乎等于政治自杀,他极有可能被更激进的“脱欧”派人士拉下马来。所以,这应该是他最不可能选择的一条路。
最后一种可能便是约翰逊主动辞职或被迫出局。如果这样,他将是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他会甘心就这样承认失败吗?
接下来,英国无论哪一派掌权、无论怎么做,都几乎不可能平息因“脱欧”公投而引发的社会撕裂。用“左右不是、进退两难”来形容当下的局势,一点也不为过。相比于“脱欧”(或“留欧”)本身的风险或损失,当下这种不可调和的分裂才是最大的悲剧,英国或许要花一代人时间去愈合这种无事生非所造成的创伤。然而现在看来,形势非但没有改善,还在朝更坏的方向发展,这就必然把裂痕越撕越大,无法收场。
【不确定性】
如今越来越多英国人承认,自己在投票支持“脱欧”时,并不清楚真实的后果。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改变立场,但至少说明,那场公投是多么冒失和荒诞。
一直以来,约翰逊所代表的强硬“脱欧”派似乎认为,“脱欧”后,与欧盟保持单纯的WTO伙伴关系,不会对英国造成任何损害。伦敦仍会是繁荣的金融中心,英国还可以与“盎格鲁文化圈”和英联邦国家“自由地”签订很多贸易协议。至于为避免在爱尔兰形成“硬边界”的临时关税同盟计划,则是必须取消的。而英国欠欧盟的钱则非但分文不会给,还应该效仿撒切尔夫人当年的做法,向布鲁塞尔要求返款。
那要怎样做到呢?在约翰逊看来,“脱欧”谈判的根本问题在于英国不够强硬。到后来,英国国内这种声音越来越弱了。因为技术官僚们明白,“无协议脱欧”将是灾难性的,医药、金融和航空等关键领域都会陷入法律困境。看看数据,英国有将近一半的进出口贸易发生在与27个欧盟成员国之间。一旦“无协议脱欧”,这部分数量如此庞大的进出口商品就会重新面对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海关和边检站将要在各个口岸重新耸立起来。别的不说,企业的经营成本会直线上升。
当然,这是双向的,欧盟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但从百分比看,欧洲市场对英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英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脱欧”派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英国经济结构中严重的不利因素。英国经济的优势主要在于金融业以及教育、体育、娱乐等各类高端服务业和创意产业,而在农牧业和制造业领域,英国严重依赖于欧盟其它国家。
但这还不是主要的。英国经济在欧盟占有突出地位,伦敦是欧盟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金融服务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达约12%。虽然英国不属于欧元区,但欧元的结算中心却在伦敦。此外,伦敦还是许多跨国企业面向欧洲市场的一扇窗户,大量跨国公司的主要市场或许在欧洲大陆,但它们的欧洲总部却设在英国。在过去,这是英国经济巨大的优势,然而,“无协议脱欧”使得这种优势瞬间转换成巨大的劣势。
一旦“无协议脱欧”,欧盟金融监管当局一定会制定相应法规,要求那些为欧盟和欧元区提供服务的金融企业设立在欧盟境内。甚至连英国自己的金融机构也可能将总部迁至欧洲大陆,因为那里的市场更大,更重要。金融企业是这样,其它大型跨国企业也是这样。此外,“无协议脱欧”还意味着英国与其它国家既有的贸易关系不再有效而需要重新签订,供应链和商业法规政策方面的改变及其重新适应等许多技术性问题,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随着经贸关系的改变,政治关系也将发生重大调整。历来亲欧的苏格兰很有可能再度发出独立的吼声;在北爱尔兰,边境问题若得不到合理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数以百万计人口的日常生计;长期以来独立意愿很弱的威尔士,眼下也有人蠢蠢欲动;甚至在英格兰,脱欧”扩大了全球城市伦敦地区与传统英格兰地区之间的鸿沟……
在英国旅行時,我曾与一位来自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大巴司机聊过几次。他对于英国政府的态度可以用“怒火中烧”来形容,对约翰逊更是经常冒出各种污言秽语。我问了他两问题:一是,万一英国真的“无协议脱欧”,苏格兰会怎样?他回答说,苏格兰一定会有另一次独立公投。二是,苏格兰人究竟想干什么?他回答说,苏格兰人现在想留在欧盟,但不想留在联合王国。
说到底,别说是“无协议脱欧”,就算是“有协议脱欧”,避免了一时最坏的直接经济后果,也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问题。要不了多久,英国就有可能再次站到悬崖边上。由于英国的地理环境及英欧之间不可分割的全方位联系,欧盟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英国的现实利益,而那时的英国在布鲁塞尔已无一丝一毫发言权。
总之,英国将陷入多年的不确定性,直至与欧盟敲定一种全面的新的经贸关系。而这一天恐怕要等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至少约翰逊在首相任期内是看不到了。
【逝去的荣光】
约翰逊曾撰写过一本关于自己偶像的传记《丘吉尔精神:一个人如何改变历史》,他写道: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政客都是见风使舵的赌徒。他们设法预测将要发生什么事,并让自己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约翰逊还说,丘吉尔“把全部家当押在一匹被称为反纳粹主义的马上……他的押注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如今,约翰逊也把自己的家当押在了一匹可以被我们称之为“欧洲怀疑主义”的马上。暂时来看,这似乎让他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但这仅仅是暂时。从“脱欧”公投开始的造势直到眼前留下的烂摊子,尖锐对立的各方都在试图唤起并利用英国民众对丘吉尔的英雄记忆。随着“脱欧”进程中的纷争迭起和乱象丛生,丘吉尔这位“钢铁硬汉”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出现在英美影视画面中。热门电影《敦刻尔克》和《至暗时刻》重温并歌颂了1940年的传奇,以至于英国脱欧党领导人奈杰尔·法拉奇敦促所有年轻人“出门观看”敦刻尔克》。 有评论家正确地指出,英国目前正在经历在现代和平时期最深远的一场危机。当人们目睹政治无法正常运作、社会被严重撕裂以及经济不可避免地衰落的惨淡现状,他们强烈渴望出现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自托尼·布莱尔后,英国已有10多年没有出现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家了。在这一刻,丘吉尔的伟岸形象重新绽放出迷人光辉。约翰逊则很想要顺应人们的这种情绪,将自己打扮成能把英国再次带回世界中心的不二人选。
然而,这与其说是在挖掘和利用丘吉尔的遗产,不如说是在曲解和挥霍这份遗产。长远看,约翰逊不可能成为另一位丘吉尔。他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丘吉尔的确是一个“永不放弃”的坚强斗士,但他面对的是残暴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今天的欧洲并不是约翰逊们喜欢比拟的当年的第三帝国或苏联,英欧之间需要的是友好互利的协商,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战斗。
面对困境,约翰逊最近经常号召英国人民重拾当年“伦敦大轰炸”和“敦刻尔克时刻”的所谓“闪电战精神”。约翰逊这样的强硬“脱欧”派一直怀有一种预期:脱欧”也许会让英国暂时遭受一些挫折,但这打不垮英国和英国人。如果“无协议脱欧”果真导致食品、燃料和药品短缺,那么英国将在逆境中团结起来,就像二战时代一样。一旦摆脱了欧盟的“枷锁”,赢得了这场“欧洲战场上的胜利”,英国人民必将再次站立起来,拥抱一个灿烂的世界和明天。
可惜,这与其说是预期,不如说是一厢情愿。因为“脱欧”是一件在英国国内引发了极大分歧的事情,它并不能在绝大多数人中唤起当年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与邪恶敌人殊死决战的同仇敌忾。
因此,约翰逊对丘吉尔的解读,代表的只能是一种对“失去的黄金时代”的哀叹。正如专栏作家伊恩·布鲁马最近在《纽约时报》上指出的,“约翰逊先生……怀恋大英帝国往昔的荣耀”。大多数“脱欧”派人士主张的共通之处,主要是一种对国族主权、“夺回控制权”和将外国人挡在国门之外的执迷,这是对旧日英国那种“光荣孤立”理念的渴求。由此,才有对“敦刻尔克精神”的迷信,这在“脱欧运动”中厥功至伟。由此,也才有约翰逊因臆想战时那种英勇壮举而发表的浮夸言论。但就算是最激进的“脱欧”派也该认识到,那段时光一去不回了。
没错,丘吉尔的确是大英帝国最坚定的捍卫者,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作为战后世界最重要的蓝图之一,《大西洋宪章》正是丘吉尔和罗斯福共同起草的,联合国正是这份宪章的产物。
二戰结束后,丘吉尔曾在苏黎世发表了一次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呼吁建立“欧罗巴合众国”,他认为,只有充分一体化才能让欧洲走出历史上一再循环的灾难性战争魔咒。当然,丘吉尔把英国排除在外,对他那一代人来说,将英国看成一个与法国、德国或意大利平起平坐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接受的。况且那个年代,大英帝国的躯体尚存,丘吉尔理所当然地把英国当成了美苏那样的角色,但他对一个统一的欧洲深表支持和同情。
约翰逊这样的“脱欧”派与丘吉尔的唯一共同点大概就在于:尽管70年过去了,但要接受英国是一个与法国、德国或意大利平起平坐的欧洲国家,依旧困难。
1961年,接受了大英帝国终结的现实,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麦克米伦是丘吉尔的同僚,他那一代的人都明白,成为一个强大欧洲的一部分,已变得符合英国的战略利益。将近60年过去了,今天这一代人反而对这个问题看得更糊涂了,而且还打着丘吉尔的大旗。这真是应了丘吉尔说过的:“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