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藏(中)医药材桃儿七人工栽培技术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种子育苗、大田移栽、移栽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藏(中)医药材桃儿七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桃儿七;藏(中)医药材;引种驯化;人工栽培;种子繁育
  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9-0087-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9.018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为小檗科桃儿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陕西、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1 - 3 ],通常生于海拔1 500~4 300 m的平坦山谷及透光度好的林下、林缘或者草灌丛中,适于寒冷而湿润,夏季低温多雨,冬春干冷的气候[4 ]。研究表明,桃儿七根茎中鬼臼毒素含量达到2%~10%。鬼臼毒素是一种成功商品化的天然木脂素,其及其衍生物在治疗尖锐湿疣、抗癌与抗肿瘤、抗病毒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另外,鬼臼毒素还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抗辐射、抗氧化等的作用[1,5 ]。由于其独特与显著的药理学活性,导致人们对鬼臼毒素主要的提取植物——桃儿七长期过度采挖而使其面临濒危。目前,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等手段获取大量鬼臼毒素仍难以实现商业化,国内外在鬼臼类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方面研究也较少。因此,研究出人工栽培技术,加快桃儿七的引种、大面积种植推广,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鬼臼毒素的大量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桃儿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鬼臼毒素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育苗
  1.1   种子采收
  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底,待桃儿七果实完全成熟、果皮为红色时采收。果实采收后去皮,用清水洗净种子上的果肉,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备用。
  1.2   种子处理
  桃儿七种子有较强的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休眠期长达10个月[6 ],可采用冬季低温沙藏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具体方法为:将晾干表面水分的桃儿七种子用5 g/kg的高錳酸钾溶液浸泡2 h,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将种子和湿河沙(湿河沙含水量为300 g/kg左右)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然后装入透水透气的纱袋,纱袋网眼大小以装入河沙不漏出为宜。选透水良好的地块挖坑,将装好种子的网袋埋入土中,网袋间用土填实,上面覆土20 cm。翌年3月底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1.3   育苗地选择及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深耕25~30 cm,结合深耕施入腐熟农家肥15 0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225 kg/hm2。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200倍液地表喷雾进行土壤消毒。深耕后整平耙细,按宽100~120 cm的规格做畦,畦高10~15 cm。
  1.4   播种
  播种期一般选择在“清明”前后5 d。播种时将露白的种子按750 kg/hm2的用种量均匀撒播在畦面,覆盖细土1.0~1.5 cm,并加盖约5 cm厚的松针。适当浇水,在苗床上搭建棚高180 cm、遮阴度为70%遮阴棚。桃儿七播种后15 d开始出苗,30 d左右苗基本出齐。桃儿七开始出苗后应选择日落前后分3次移除覆盖的松针,每次移除约1/3,每次间隔2 d,移除松针后要及时喷水。
  1.5   苗床管理
  1.5.1   除草   桃儿七苗期除草以人工拔草为主,在杂草幼苗期拔除,做到见草就除,减少杂草对桃儿七幼苗根系的伤害。
  1.5.2    水肥管理   浇水以喷灌为主,以保持苗床湿润、不积水为宜。后期结合喷灌叶面喷追施2~3 g/kg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1.6   起苗
  大田移栽在育苗后翌年初春进行,一般选择芽萌动前起苗。起苗前先将育苗地浇透水,采挖种苗时避免伤及种苗根部和芽。
  2   大田移栽
  2.1   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移栽前对地块进行深耕,结合深耕基施腐熟农家肥37 5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600 kg/hm2。深耕后对地块整平耙细,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地表喷雾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按宽100~120 cm的规格做畦,畦高20~25 cm。移栽田四周开好排水沟,利于雨季排水防涝。
  2.2   搭建遮阴棚
  遮阴棚高度180~200 cm,每6 m埋设1根立柱。立柱应选用耐腐朽的木料,至少埋入地下30 cm,小头直径不小于12 cm。立柱上端用木杆或铁线相连接,以撑托遮阴网。选用遮阴度为85%遮阴网遮阴,敷设遮阴网时务必前后左右拉紧,并牢固捆绑固定在横联的托杆上。遮阴网之间尽量避免缝隙,其相互连接用铁丝或者结实的捆绑线。
  2.3   移栽定植
  桃儿七的移栽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进行,按20 cm×20 cm的株行距将桃儿七苗定植于畦上。移栽时注意整理好桃儿七苗的根系,避免根系折叠。移栽后覆土,覆土厚度为盖芽1 cm,移栽后浇透水。
  3   移栽后的管理   3.1   除草
  移栽后如发现杂草应人工拔出,确保幼苗健壮生长。每年中耕除草2~3次,用小锄轻轻挖松表层土壤,以免伤害地下茎。
  3.2   间苗补苗
  移栽成活后应随时观察其生长情况,查缺补漏,每穴保留1株健壮苗。
  3.3   水分管理
  桃儿七喜阴湿环境,畦面及土层要保持湿润。遇旱要及时浇水,平时早晚各喷水1次,保持畦面湿润。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而诱发病害。
  3.4   肥料管理
  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每次追施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75~150 kg/hm2。每年10月底倒苗后结合覆土施肥,按山基土与腐熟农家肥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后加300 kg/hm2的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混匀后覆盖在畦面上,覆土3 cm。
  4   病虫害防治
  桃儿七的虫害较为少见,常见蚜虫为害。蚜虫在桃儿七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 在干旱季节是蚜虫发生的盛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致使叶片变黄脱落,造成桃儿七幼苗死亡。发现蚜虫为害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 500倍液田间叶面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 次,防效可达95%以上。
  桃儿七常见病害为叶斑病,主要发生在桃儿七叶片上,茎部和果实几乎不受危害。病斑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13 mm。叶上初生赤色小斑点,以后发展呈圆形,中间淡褐色或 灰白色,边缘紫红色,具不明顯同心轮纹。病斑背面灰褐色,叶脉深褐色,凹陷,病部后期部分破裂穿孔,上面着生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在寄主组织内,部分露出。严重时单叶病斑多达几十个。发病时应及时清除病株残叶以减少菌源。适度密植,保持田园通风透光,及时排水,避免偏施氮肥。发病初期可田间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 次,防治效果较好。
  5   采收
  桃儿七的药用部分为果皮(藏药用)和根部,根据使用部分不同,采收加工也各不相同。
  5.1   果皮的采收加工
  桃儿七移栽后第2年便可正常开花结果,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底。桃儿七果实完全成熟、果实为红色时采收。采收后取出种子,果皮晒至 7~8成干,再阴干。
  5.2   根部的采收加工
  桃儿七移栽3 a后,待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挖出根部,洗净泥土,晒至 7~8成干,再阴干。
  参考文献:
  [1] 倪志诚.  西藏经济植物[M].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 宋立人.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 :上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 鲍隆友,杨小林,刘玉军.  西藏野生桃儿七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4(4):1-2.
  [4] 马绍宾,徐正尧,胡志浩.  桃儿七繁殖生物学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7(1):49-55.
  [5] 李忠超,王小兰,葛学军.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育措施[J].  广西植物,2005(2):179-185.
  [6] 李德成,李   唯,栗孟飞,等.  濒危植物桃儿七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J].  植物研究,2008(5):618-621.
  (本文责编:郑立龙)
  收稿日期:2021 - 04 - 22;修订日期:2021 - 05 - 27
  作者简介:和嘉华(1977 — ),男(纳西族),云南香格里拉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的引种、育种及人工栽培。联系电话:(0887)8229020。Email:hejiahua5555@163.com。
其他文献
猕猴桃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原产于中国,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陕西省的秦巴山区,该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猕猴桃资源库。猕猴桃作为经济栽培最早起源于新西兰,1904年从中国成功引进到该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成了由引种—野生驯化—人工栽培—世界性产业的发展历程。近50年来,猕猴桃消费人群逐年递增、市场缺口不断增大,因此各国竞相发展,截至2020底世界猕猴桃面积420万亩,产量450万吨。栽培面积较大的
期刊
摘要: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芹菜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芹菜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3.841 6/D2(0.675 5/x?+0.295 3)。  关键词:芹菜;根腐病;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模型  中图分类号:S43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9-0017-04
蒙阴蜜桃种植面积约71万亩,2020年产量约105万吨,桃农销售收入约51亿元。蒙阴蜜桃(图1)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占全国的7.3%。“蒙阴蜜桃”品牌价值266亿元,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桃类第一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先后被授予中国桃乡、中国蜜桃之都、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  蒙阴蜜桃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市场,形成了良好的交易规则,每年销售1
苹果生产中的天牛又称钻木虫,是一种常见的枝干虫害。近年来,该虫在陕西乾县苹果园的发生情况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粗放管理和周围植被复杂的果园。调查100棵树中,10%~20%果树受到危害;发生严重的果园,危害率在50%以上。天牛危害过的果树轻者枝条养分运输受阻,生长发育不良,结果能力下降,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甚至毁园。果园中经常发生危害的天牛有桑天牛、苹果枝天牛、云斑天牛、梨眼天牛等,均属于鞘翅目多食亚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促使农林产业结构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调整,其中苹果树为农林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经引起了广大农户的高度重视,苹果种植面积也呈现稳定或略有扩大的趋势。但就当前的苹果树栽培现状而言,所选用的栽培技术未能与实际情况高度契合,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抑制了苹果的产量以及品质的提高,因此选择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分析了苹果树主
柑橘介壳虫是柑橘上普发、多发和重发的最严重害虫之一,没有介壳虫的柑橘园不存在。危害柑橘的介壳虫有80余种,既常见又危害重的有矢尖蚧、吹綿蚧、堆圆蚧、黑点蚧、糠片蚧和褐圆蚧等10多种。柑橘受其危害,轻的树势衰弱、少量落叶落果、产量下降等,严重的枝枯叶落、大量落果和植株衰枯死亡等。近些年,由于栽培管理和用药不当等,有的柑橘园介壳虫的危害逐年加重和复杂化,已成了难以防控的“顽疾”,造成的损失面广而巨大。
摘要:经生产实践,从播前准备、播种时间和方法、田间管理、杂交制种技术、种瓜采收及种子处理等方面总结了河西灌区籽用西葫芦杂交制种技术。  关键词:河西灌区;籽用西葫芦;杂交制种  中图分类号:S64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9-0093-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9.020  Characteris
柳沟是静宁县治平镇的一个山区村,因种植的苹果好而出名,是静宁苹果销售价格高的产区之一,早有风闻,在2021年7月1—4日笔者受金虹技校邀请,在柳沟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果树管理培训,培训期间通过与果农交流,进园实践观察,发现柳沟村种出好苹果,销售价格高是有原因的。  1 环境优势是优质苹果生产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是生产优质苹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柳沟村为纯山区村,勤劳的柳沟先辈人,将山坡地整修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量均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K2O用量达240 kg/hm2时,商品薯率、产量、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最高,还原糖、Vc和蛋白质含量有下降趋势。该水平下马铃薯商品薯率为80.56%,产量24 910.71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分别提高49.07%、25.87%,较施氮磷肥处理分别提高28.61%、17.67%
摘要:调研了2018 — 2020年兰州市场鲜食葡萄品种、价格及销售期。结果表明,兰州市场主要鲜食葡萄品种有红地球、无籽红提、巨峰、玫瑰香和阳光玫瑰等5个,其中红地球葡萄可以实现周年供应。5月份以前葡萄售价较高,6月份开始下降,8月份最低,9月份开始升高且趋于稳定。超市及水果专营店中以玫瑰香和阳光玫瑰葡萄的售价最高,达到59.6元/kg。  关键词:兰州;鲜食葡萄;价格;品种  中图分类号:S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