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腔镜甲状腺手术以其美观、微创、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目前已获得广泛认可,术式不断出现,目前大致可分为完全腔镜下和腔镜辅助两类手术方式;根据建腔方式又可分为应用CO2建腔和无需CO2建腔两类[1];按其手术径路义可分为经颈部、锁骨下、腋窝、乳晕、前胸壁等径路;各有其优缺点.但对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却存在诸多质疑与争论。
【机 构】
:
264000,烟台毓璜顶医院腹部外科、甲状腺腺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264000,烟台毓璜顶医院腹部外科、甲状腺腺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腔镜甲状腺手术以其美观、微创、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目前已获得广泛认可,术式不断出现,目前大致可分为完全腔镜下和腔镜辅助两类手术方式;根据建腔方式又可分为应用CO2建腔和无需CO2建腔两类[1];按其手术径路义可分为经颈部、锁骨下、腋窝、乳晕、前胸壁等径路;各有其优缺点.但对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却存在诸多质疑与争论。
其他文献
<甲状腺疾病上海国际论坛>暨<甲状(旁)腺疾病多科综合诊治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办,上海医学会外科分会协办,于2008年9月18-21晶在上海举行。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1997年至2009年收治的53例PHPT的临床表现,定性、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 53例血钙及血清甲状旁腺素均高于正常值.诊断:43例为甲状旁腺腺瘤,6例为甲状旁腺增生,4例为甲状旁腺癌.B超、CT及99mTc-MIBI三项结合可使术前定位准确率达94.3%以上,术后均发生短时的低
目的 了解三算子乳腺血氧成像技术(简称三算子)在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80例乳腺疾病运用三算子诊断的结果.结果 三算子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乳腺恶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0.63%,特异度为95.83%.结论 无辐射的三算子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高压(IAH)的早期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IAH的,对其临床特征、早期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重症胰腺炎并发的IAH均在15cmH2O以上.非手术治疗死亡5例,手术11例死亡6例,死亡病例均达到ACS标准.结论 早期个体化治疗措施的采用可减少手术减压的机会,有效提高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减少并发ACS的几率。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博士生导师、本刊顾问邱鸿鑫教授.邱鸿鑫教授因病治无效,于2009年10月29日15时43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4岁。
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后会在颈部留下长长的手术瘢痕,给患者留下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内镜甲状腺切除技术的出现,使得颈部手术后不留瘢痕或仅留下微不足道的瘢痕成为可能.目前在我国广泛开展的技术是经胸壁人路内镜甲状腺切除和颈部前方作一小切口的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Miccoli手术).一般认为前者是美容手术,而非微创手术.Miccoli手术相对于传统技术属于微创手术,但美容效果尚不满意,且多缺乏按照循证医学原
目的 评价国内外关于应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诊断原发性醛固酮症(PA)的文献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62~2007.12)、PubMed(1970~2007.12)、VIP(1989~2007.12)、万方(1982~2007.12)、CBMdisc(1978~2007.12),纳入应用ARR诊断PA的所有诊断性研究文献,按QUADAS(Quality As
WHO把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定义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而不论其有无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1].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的发展促使PTMC在早期无症状时就能被发现.PTMC生长缓慢且预后良好,因此没有生物学侵犯征象
1 树突状细胞的研究历史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868年,Langerhans就曾描述过在皮肤内有一种形状特别,呈树突状结构的细胞,并命名为朗格罕氏细胞(Langerhans cell).但其具体功能不明.直到1973年Stinman和Cohn,在脾脏组织中也发现DC之后才将DC作为专职抗原递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pr
由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普外专委会主办,重庆市抗癌协会、《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协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内分泌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编委会”拟定于2009年7月24-26日在重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