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趋繁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土地供给压力倍增。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城中村这个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几年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城中村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城中村;拆迁;城乡二元体制
一、城中村的由来
在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中,“城中村”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城中村”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我个人认为城中村是指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原来城市边缘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农民失去了耕地,但是其户籍仍属于农民,并且依据集体经济所有制依然保持原有的作为福利的宅基地和自有住房。这种由农民构成的在城市中非城社区中,农民收入主要不依靠土地,而是依靠房租或者其他收入,第二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核心应该是协调好各方利益。
二、城中村的问题以及整改的必要性
(一)城中村的存在影响城市整体布局与发展
城市的发展和扩张是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外部推动力,同时城中村也必然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而消亡。近几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而传统城市的用地的衰竭,城中村的土地必然要纳入城市总体布局的版图。
(二)城中村中相关配套设施水平低
在我国只要提及城中村,人们就会想到脏乱差、棚户区等。由于各方面原因城中村没有合理规划,建筑混乱,相关配套设施落后。出入不便,周围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子苍蝇满天飞,成了城中村最真实的写照。由于城中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这种环境大大影响了城市品位同时也不利于城中村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城中村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城中村”绝大多数的民房系私人违章建造的“六无工程”,即无规划设计、无报建审核、自请无资质人员设计、自雇无资质的泥瓦工施工、事中无工程质量监管、事后无质量验收。建筑材料低劣,建筑外型粗燥简陋,建筑质量差。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引导,“握手楼”、“一线天”等建设现象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
同时城中村的治安问题也令人堪忧,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后生活紧张,由于城中村中房租便宜,所以大量外来人口聚集于城中村中。大量人口中鱼龙混杂,不乏一些目的不纯之徒。
三、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困境
“似村非村,似城非城”是“城中村”现象特殊性的集中表现,这一特殊形态的形成是历史、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造成该现象原因的多元化,使得“城中村” 问题所涵盖的内容和矛盾也是深层次、多方面的。就我看来城中村改造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缺乏的问题
由于“城中村”改造工作涉及多个方面,不仅包括拆迁安置,也包括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对“城中村”村民的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整个过程资金需求量非常庞大,地方财政或村民集体很难承担这笔费用,这也是各地许多“城中村”久拖不改或改造不完全的重要原因。
(二)对失地村民的保障问题
城中村的改造对于城市的发展无疑有很大的好处,可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由此带来的由于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后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城中村”改造使村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现有的经营物业也可能因改造而流失,从而导致村民生活陷入窘境,甚至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保障,造成村民在经过“城中村”改造后可能面临变成“三无”人群,改造工作将很难顺利进行。因此要解决好城中村改造这个难题,村民的生活保障就是一個绕不开的问题。
(三)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城中村改造中主要涉及到政府、开放商、村民的利益,改造中不仅要使村民得到利益改善居住环境同时也要使得开放商获得合理的利润,使政府获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在三方利益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制约,如何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是城中村改造的又一难题。
1.城市政府
城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回避的义务,因此对“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使其融入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城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所获取的最大公共利益。城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另一大利益来自于土地收益,1994年,中央与地方政府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由此获得了土地受益权,并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的“经营性实体”。但是这个“经营性实体”需要有持续而充足的资金,而地方政府能够较快取得大量收入的途径就是获得土地收益。我国土地使用制度规定村集体土地不允许直接入市流转,只有在被国家征用变为国有土地产权后,才能以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形式提供给土地需求者使用,政府由此得到可观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在这样的利益背景下,改造“城中村”对城市政府而言是利远大于弊的。
2.房地产开发商
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城市土地日益稀缺,“城中村”正成为城市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而为争夺宝贵的土地,房地产开发商也将目光聚焦到“城中村”。开发商在“城中村”改造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和品牌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城市政府对改造工程要求高,要体现现代城市风貌,建设实施难度大,城中村内部问题复杂,特别是《物权法》出台以后,拆迁成本必将上涨,开发商在改造中面临的收益可能降低的风险。
3.村民
“城中村”村民长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因为长期生活在城市中,虽然顶着农民的身份,但又过着和城市人相差无几的生活,希望改善身边不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真正 “融入”到都市中去,却又害怕既得利益的丧失。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征地安置补偿做了明确规定,但按照这一安置补偿标准,农村新增劳动力及村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会面临许多问题。现实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因为这个问题久拖不决而影响城中村改造进度的事情。其次,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在许多地方,“城中村”改造难,难就难在“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说到底,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总是农民。如何协调村民失地之后的利益,打消他们的顾虑,是改造能否顺利的一个关键。
从以上可以看出城中村背后的利益错综复杂,而且利益的矛盾冲突才是真正阻碍城中村拆迁改造顺利进行的最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许远明,刘铁男.“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及对策[J].建设科技,2007.
[2]郑健.“城中村”问题及对策[J].当代建设,1997.
关键词:城中村;拆迁;城乡二元体制
一、城中村的由来
在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中,“城中村”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城中村”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我个人认为城中村是指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原来城市边缘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农民失去了耕地,但是其户籍仍属于农民,并且依据集体经济所有制依然保持原有的作为福利的宅基地和自有住房。这种由农民构成的在城市中非城社区中,农民收入主要不依靠土地,而是依靠房租或者其他收入,第二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核心应该是协调好各方利益。
二、城中村的问题以及整改的必要性
(一)城中村的存在影响城市整体布局与发展
城市的发展和扩张是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外部推动力,同时城中村也必然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而消亡。近几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而传统城市的用地的衰竭,城中村的土地必然要纳入城市总体布局的版图。
(二)城中村中相关配套设施水平低
在我国只要提及城中村,人们就会想到脏乱差、棚户区等。由于各方面原因城中村没有合理规划,建筑混乱,相关配套设施落后。出入不便,周围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子苍蝇满天飞,成了城中村最真实的写照。由于城中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这种环境大大影响了城市品位同时也不利于城中村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城中村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城中村”绝大多数的民房系私人违章建造的“六无工程”,即无规划设计、无报建审核、自请无资质人员设计、自雇无资质的泥瓦工施工、事中无工程质量监管、事后无质量验收。建筑材料低劣,建筑外型粗燥简陋,建筑质量差。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引导,“握手楼”、“一线天”等建设现象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
同时城中村的治安问题也令人堪忧,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后生活紧张,由于城中村中房租便宜,所以大量外来人口聚集于城中村中。大量人口中鱼龙混杂,不乏一些目的不纯之徒。
三、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困境
“似村非村,似城非城”是“城中村”现象特殊性的集中表现,这一特殊形态的形成是历史、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造成该现象原因的多元化,使得“城中村” 问题所涵盖的内容和矛盾也是深层次、多方面的。就我看来城中村改造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缺乏的问题
由于“城中村”改造工作涉及多个方面,不仅包括拆迁安置,也包括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对“城中村”村民的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整个过程资金需求量非常庞大,地方财政或村民集体很难承担这笔费用,这也是各地许多“城中村”久拖不改或改造不完全的重要原因。
(二)对失地村民的保障问题
城中村的改造对于城市的发展无疑有很大的好处,可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由此带来的由于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后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城中村”改造使村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现有的经营物业也可能因改造而流失,从而导致村民生活陷入窘境,甚至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保障,造成村民在经过“城中村”改造后可能面临变成“三无”人群,改造工作将很难顺利进行。因此要解决好城中村改造这个难题,村民的生活保障就是一個绕不开的问题。
(三)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城中村改造中主要涉及到政府、开放商、村民的利益,改造中不仅要使村民得到利益改善居住环境同时也要使得开放商获得合理的利润,使政府获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在三方利益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制约,如何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是城中村改造的又一难题。
1.城市政府
城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回避的义务,因此对“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使其融入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城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所获取的最大公共利益。城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另一大利益来自于土地收益,1994年,中央与地方政府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由此获得了土地受益权,并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的“经营性实体”。但是这个“经营性实体”需要有持续而充足的资金,而地方政府能够较快取得大量收入的途径就是获得土地收益。我国土地使用制度规定村集体土地不允许直接入市流转,只有在被国家征用变为国有土地产权后,才能以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形式提供给土地需求者使用,政府由此得到可观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在这样的利益背景下,改造“城中村”对城市政府而言是利远大于弊的。
2.房地产开发商
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城市土地日益稀缺,“城中村”正成为城市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而为争夺宝贵的土地,房地产开发商也将目光聚焦到“城中村”。开发商在“城中村”改造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和品牌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城市政府对改造工程要求高,要体现现代城市风貌,建设实施难度大,城中村内部问题复杂,特别是《物权法》出台以后,拆迁成本必将上涨,开发商在改造中面临的收益可能降低的风险。
3.村民
“城中村”村民长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因为长期生活在城市中,虽然顶着农民的身份,但又过着和城市人相差无几的生活,希望改善身边不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真正 “融入”到都市中去,却又害怕既得利益的丧失。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征地安置补偿做了明确规定,但按照这一安置补偿标准,农村新增劳动力及村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会面临许多问题。现实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因为这个问题久拖不决而影响城中村改造进度的事情。其次,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在许多地方,“城中村”改造难,难就难在“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说到底,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总是农民。如何协调村民失地之后的利益,打消他们的顾虑,是改造能否顺利的一个关键。
从以上可以看出城中村背后的利益错综复杂,而且利益的矛盾冲突才是真正阻碍城中村拆迁改造顺利进行的最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许远明,刘铁男.“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及对策[J].建设科技,2007.
[2]郑健.“城中村”问题及对策[J].当代建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