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朝鲜战场上,两人通过书信往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袁国光,1928年出生,广东韶关人,1949年9月,袁国光所在部队参加了大西南的剿匪战斗。部队进军四川后,上级命令,开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在朝鲜的一段时间里,志愿军战士们收到大量来自祖国的慰问信,袁国光也收到了一封信,信中的主要内容是:“亲爱的志愿军叔叔,你们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英勇杀敌。你们是很光荣的,我向你们致敬!”信的末尾是:杭州市过云月。
原来,在同一年的杭州市,年仅15岁的过云月考入了杭州师范学校。过云月是嘉兴平湖人,自幼聪颖过人,上学比较早。当时,他们班主任桑老师给大家上课,读了作家魏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全班同学听后,都很激动,觉得志愿军就是最可爱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趁此时机,桑老师提议大家给志愿军战士写信,鼓励战士们英勇作战,保家卫国。提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响应。
信的内容写好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志愿军战士叫什么名字,有人建议信的开头都称呼为“最可爱的人”。真是缘分巧合,志愿军战士袁国光收到了署名为过云月的慰问信。
收到这封信的袁国光心情激昂振奋,十分感动,也鼓足了杀敌的勇气和决心。他心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过云月;一个是美好的地方,一个是令人喜欢的名字。让袁国光眼中生出了无限的遐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过云月还在信中说:“谁收到了这封信,我就和谁交朋友,我相信这是一种缘分。我相信这封书信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生美好的回忆。”看到这里,袁国光笑了,他很快给过云月写了信:“亲爱的过云月同学,谢谢你的热情鼓励,我一定会好好表现,争当模范,建立功勋,向祖国人民献礼。请等待我的好消息吧!”信写好后,袁国光把一张自己在战场上的照片和两枚朝鲜钱币夹在信中,装好信封,寄到了杭州市。
在杭州市读书的过云月很快收到了这封饱含情谊的回信,激动得一夜无眠。她不时地拿出这封信看啊看,不知看了多少遍。她用工整娟秀的小楷字体写了回信:“看了你的信,心情很激动,想着你那边条件艰苦,战斗频繁,你要注意照顾好自己,希望我们能够早日相见,聚会杭州。”信写好后,过云月找出自己初中毕业时的一张照片,还有用丝绸织成的毛主席像和周总理像,还有杭州的风光照片等,放在信中折叠好,给袁国光寄去。
一来一往,循环往复,袁国光与过云月有了六次书信交往。每一次,他们的相互称呼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每一次他们相谈的内容也会有所更新,他在信中讲述朝鲜战场上战斗的场面;她在信中谈着幽静的校园中刻苦读书的故事。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们相约能够聚会杭州:看“西湖岸边”四季清香的花草,游“苏堤春晓”桃红柳绿,赏“曲院风荷”溢满了池塘,观明月如碧水的“三潭印月”,望“断桥残雪”铺满了山岗……一切的美好远景,在他们心中描绘着。就这样,在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袁国光与过云月通过书信往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战斗是残酷的,因为他们团政治部干事牺牲了,袁国光被抽调到团政治处代理组织干事,他带领一队战士负责掩埋烈士的遗体。当时,他们驻在宗铁洞,不远处就是上甘岭,身边火光冲天,炮声隆隆,在上甘岭壮烈牺牲的战士,都由他们负责掩埋。
一份纯洁的感情,一段珍贵的历史,再一次拉开帷幕
幸运的是,袁国光终于从战场上凯旋,他带着三块军功勋章回国。回国后,袁国光被安排在广东韶关当地粮食部门工作,而过云月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了杭州助圣庙巷小学教学。过云月热情希望袁国光转业后能到杭州工作,继续书写美好人生。
可是,人生有时就是不那么顺利,袁国光回国后,也给父母带回来一个坏消息,他的亲弟弟袁文祥的部队发来文书。信上说:“因为部队晚上攻打敌人碉堡,你弟弟袁文祥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弟弟袁文祥的牺牲,让袁国光的父母身心受到重创,两位老人的身体每况日下。袁国光在家中排行老大,抚养父母的责任就落在了他身上,去杭州工作肯定不现实了。为了不耽误过云月的青春年华,他就没有再与之联系。虽然放弃了联系,却从未放弃过思念,更没放弃过牵挂……最终,双方的联系彻底中断,六十二年的光阴瞬间即过。
造化弄人,世事沧桑,半个世纪的光阴一晃就过去了。袁国光始终没有忘记那过去的一幕幕,在那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给他带来期盼与安慰的学生过云月。
2011年,袁国光到广东东莞工作的儿子袁章锐家居住,旧事重提,十分想见一见曾经给他带来无限美好未来的过云月。他说:“之所以想找到过云月,一是因为当初有个约定,在杭州见面。另一个是当年那些信给我带来巨大的鼓励,我很感激她。”可是,大半个世纪的分离,袁国光只知道对方是一位教师,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呢?袁章锐突然想到的互联网,工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耐心细致的查找,他终于找至一段有关过云月的文字。他感到很惊讶,因为,姓过的姓氏在全国非常少见,能够重名的机率更低。
2011年8月,袁章锐按网上留下的电话打过去,找到了一个与过云月有过交往的人,那个人告诉了过云月的通讯方式。袁章锐当时怕父亲过于激动,没敢马上告诉父亲。直到2012年元旦回家时,袁章锐对父亲说:“爸,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您一直挂念的过云月老师找到了。”父亲听了,翻身从床上爬起来,拿起话筒就拨通了杭州的电话。“喂!您好!我是朝鲜战场上回来的袁国光。”过云月接过电话,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你是袁国光,是我曾经通信的袁国光吗?”得到确切的回答后,她叹了一口气说:“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他们在电话中互相问候着,介绍着各自家庭的生活情况。袁国光因为旧城区拆迁,临时住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曾屋村的一套住房里,平时喜欢在家里面拉二胡消磨时光。过云月住在杭州市武林路的一栋普通楼房里,因为要照顾老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守候着。
一份纯洁的感情,一段珍贵的历史。由此,再一次拉开帷幕。现在,两家已经成了朋友,平时都会打电话问候。袁国光想马上到杭州与过云月见面,但是,非常不巧的是,因年纪太大,身体突然出了问题,被紧急送进医院治疗,事情一直拖到了现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们的故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年后,他们终于有了相聚的机会。 两人四目相对,热情拥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014年,袁国光应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等着我》栏目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节目录制。
《等着我》栏目的主持人乐嘉,真情地把袁围光邀请到舞台中间来。袁国光一身戎装,精气神十足,耳聪目明,步履稳健。袁国光侃侃而谈,说起六十多年前的战斗故事,如数家珍;提起与杭州学生的交往故事,更是清晰如昨。记忆似潮,温暖如新,此时,袁国光多么希望能够见上过云月一面啊!
让袁国光没有想到的是,过云月已经在台下静候多时了。随着主持人乐嘉大声喊道:“有请过云月老人!”这时,就看到舞台后面走来一位老年人,满头银发,步履轻盈。袁国光急忙站起来,乐嘉对着袁国光说:“这位就是杭州的过云月。”对着过云月说:“这位就是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英雄袁国光。”两人走到一起,四目相对,双手紧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你好!你好!”大约持续了1分钟,两人似有千言万语,不知该从哪里说起。这时,乐嘉问袁国光:“见到过云月是什么样的心情?”袁国光说:“思念在情里,相见在梦中……”他不敢想象,能在这个场面见到一生中朝思暮想的人。乐嘉问过云月:“见到袁国光有什么感想?”过云月端详了好久才说:“很高兴,没想到今生还能相见,相见勾起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让我一下子回到了青春年少的学生时代……”
这时,袁国光弯腰拿起一只塑料袋,说里面有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宝物。是他当年在战场上,一直随身带着的物品,无比珍贵,有上甘岭战役三等功证书、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经历了战火纷飞和血雨腥风的考验,人生中最有意义的见证,被保存了下来。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一叠已经发黄的信纸,这是六十二年前,过云月写给他的书信,从朝鲜战场上背回来,一直珍藏着。随后,袁国光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年轻女孩儿的照片,这正是过云月六十二年前从杭州寄往朝鲜战场上的照片。递给过云月时,过云月看得眼中泛起了雾花。袁国光说:“你的照片我一直珍藏着,就是想有一天能见上你一面。”
过云月停顿了一下,从身边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包裹着两张朝鲜币。这是当年袁国光从朝鲜寄给她的,岁月更替,无数次搬家后,之前袁国光寄给她的信和照片都已丢失,唯独剩下这两张外币留存着。没能把袁国光的书信保存下来,这让过云月感到伤心不已。
临别之际,他们再次紧握双手,热情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离。一年后,他们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
袁国光,1928年出生,广东韶关人,1949年9月,袁国光所在部队参加了大西南的剿匪战斗。部队进军四川后,上级命令,开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在朝鲜的一段时间里,志愿军战士们收到大量来自祖国的慰问信,袁国光也收到了一封信,信中的主要内容是:“亲爱的志愿军叔叔,你们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英勇杀敌。你们是很光荣的,我向你们致敬!”信的末尾是:杭州市过云月。
原来,在同一年的杭州市,年仅15岁的过云月考入了杭州师范学校。过云月是嘉兴平湖人,自幼聪颖过人,上学比较早。当时,他们班主任桑老师给大家上课,读了作家魏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全班同学听后,都很激动,觉得志愿军就是最可爱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趁此时机,桑老师提议大家给志愿军战士写信,鼓励战士们英勇作战,保家卫国。提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响应。
信的内容写好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志愿军战士叫什么名字,有人建议信的开头都称呼为“最可爱的人”。真是缘分巧合,志愿军战士袁国光收到了署名为过云月的慰问信。
收到这封信的袁国光心情激昂振奋,十分感动,也鼓足了杀敌的勇气和决心。他心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过云月;一个是美好的地方,一个是令人喜欢的名字。让袁国光眼中生出了无限的遐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过云月还在信中说:“谁收到了这封信,我就和谁交朋友,我相信这是一种缘分。我相信这封书信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生美好的回忆。”看到这里,袁国光笑了,他很快给过云月写了信:“亲爱的过云月同学,谢谢你的热情鼓励,我一定会好好表现,争当模范,建立功勋,向祖国人民献礼。请等待我的好消息吧!”信写好后,袁国光把一张自己在战场上的照片和两枚朝鲜钱币夹在信中,装好信封,寄到了杭州市。
在杭州市读书的过云月很快收到了这封饱含情谊的回信,激动得一夜无眠。她不时地拿出这封信看啊看,不知看了多少遍。她用工整娟秀的小楷字体写了回信:“看了你的信,心情很激动,想着你那边条件艰苦,战斗频繁,你要注意照顾好自己,希望我们能够早日相见,聚会杭州。”信写好后,过云月找出自己初中毕业时的一张照片,还有用丝绸织成的毛主席像和周总理像,还有杭州的风光照片等,放在信中折叠好,给袁国光寄去。
一来一往,循环往复,袁国光与过云月有了六次书信交往。每一次,他们的相互称呼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每一次他们相谈的内容也会有所更新,他在信中讲述朝鲜战场上战斗的场面;她在信中谈着幽静的校园中刻苦读书的故事。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们相约能够聚会杭州:看“西湖岸边”四季清香的花草,游“苏堤春晓”桃红柳绿,赏“曲院风荷”溢满了池塘,观明月如碧水的“三潭印月”,望“断桥残雪”铺满了山岗……一切的美好远景,在他们心中描绘着。就这样,在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袁国光与过云月通过书信往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战斗是残酷的,因为他们团政治部干事牺牲了,袁国光被抽调到团政治处代理组织干事,他带领一队战士负责掩埋烈士的遗体。当时,他们驻在宗铁洞,不远处就是上甘岭,身边火光冲天,炮声隆隆,在上甘岭壮烈牺牲的战士,都由他们负责掩埋。
一份纯洁的感情,一段珍贵的历史,再一次拉开帷幕
幸运的是,袁国光终于从战场上凯旋,他带着三块军功勋章回国。回国后,袁国光被安排在广东韶关当地粮食部门工作,而过云月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了杭州助圣庙巷小学教学。过云月热情希望袁国光转业后能到杭州工作,继续书写美好人生。
可是,人生有时就是不那么顺利,袁国光回国后,也给父母带回来一个坏消息,他的亲弟弟袁文祥的部队发来文书。信上说:“因为部队晚上攻打敌人碉堡,你弟弟袁文祥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弟弟袁文祥的牺牲,让袁国光的父母身心受到重创,两位老人的身体每况日下。袁国光在家中排行老大,抚养父母的责任就落在了他身上,去杭州工作肯定不现实了。为了不耽误过云月的青春年华,他就没有再与之联系。虽然放弃了联系,却从未放弃过思念,更没放弃过牵挂……最终,双方的联系彻底中断,六十二年的光阴瞬间即过。
造化弄人,世事沧桑,半个世纪的光阴一晃就过去了。袁国光始终没有忘记那过去的一幕幕,在那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给他带来期盼与安慰的学生过云月。
2011年,袁国光到广东东莞工作的儿子袁章锐家居住,旧事重提,十分想见一见曾经给他带来无限美好未来的过云月。他说:“之所以想找到过云月,一是因为当初有个约定,在杭州见面。另一个是当年那些信给我带来巨大的鼓励,我很感激她。”可是,大半个世纪的分离,袁国光只知道对方是一位教师,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呢?袁章锐突然想到的互联网,工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耐心细致的查找,他终于找至一段有关过云月的文字。他感到很惊讶,因为,姓过的姓氏在全国非常少见,能够重名的机率更低。
2011年8月,袁章锐按网上留下的电话打过去,找到了一个与过云月有过交往的人,那个人告诉了过云月的通讯方式。袁章锐当时怕父亲过于激动,没敢马上告诉父亲。直到2012年元旦回家时,袁章锐对父亲说:“爸,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您一直挂念的过云月老师找到了。”父亲听了,翻身从床上爬起来,拿起话筒就拨通了杭州的电话。“喂!您好!我是朝鲜战场上回来的袁国光。”过云月接过电话,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你是袁国光,是我曾经通信的袁国光吗?”得到确切的回答后,她叹了一口气说:“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他们在电话中互相问候着,介绍着各自家庭的生活情况。袁国光因为旧城区拆迁,临时住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曾屋村的一套住房里,平时喜欢在家里面拉二胡消磨时光。过云月住在杭州市武林路的一栋普通楼房里,因为要照顾老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守候着。
一份纯洁的感情,一段珍贵的历史。由此,再一次拉开帷幕。现在,两家已经成了朋友,平时都会打电话问候。袁国光想马上到杭州与过云月见面,但是,非常不巧的是,因年纪太大,身体突然出了问题,被紧急送进医院治疗,事情一直拖到了现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们的故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年后,他们终于有了相聚的机会。 两人四目相对,热情拥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014年,袁国光应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等着我》栏目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节目录制。
《等着我》栏目的主持人乐嘉,真情地把袁围光邀请到舞台中间来。袁国光一身戎装,精气神十足,耳聪目明,步履稳健。袁国光侃侃而谈,说起六十多年前的战斗故事,如数家珍;提起与杭州学生的交往故事,更是清晰如昨。记忆似潮,温暖如新,此时,袁国光多么希望能够见上过云月一面啊!
让袁国光没有想到的是,过云月已经在台下静候多时了。随着主持人乐嘉大声喊道:“有请过云月老人!”这时,就看到舞台后面走来一位老年人,满头银发,步履轻盈。袁国光急忙站起来,乐嘉对着袁国光说:“这位就是杭州的过云月。”对着过云月说:“这位就是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英雄袁国光。”两人走到一起,四目相对,双手紧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你好!你好!”大约持续了1分钟,两人似有千言万语,不知该从哪里说起。这时,乐嘉问袁国光:“见到过云月是什么样的心情?”袁国光说:“思念在情里,相见在梦中……”他不敢想象,能在这个场面见到一生中朝思暮想的人。乐嘉问过云月:“见到袁国光有什么感想?”过云月端详了好久才说:“很高兴,没想到今生还能相见,相见勾起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让我一下子回到了青春年少的学生时代……”
这时,袁国光弯腰拿起一只塑料袋,说里面有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宝物。是他当年在战场上,一直随身带着的物品,无比珍贵,有上甘岭战役三等功证书、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经历了战火纷飞和血雨腥风的考验,人生中最有意义的见证,被保存了下来。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一叠已经发黄的信纸,这是六十二年前,过云月写给他的书信,从朝鲜战场上背回来,一直珍藏着。随后,袁国光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年轻女孩儿的照片,这正是过云月六十二年前从杭州寄往朝鲜战场上的照片。递给过云月时,过云月看得眼中泛起了雾花。袁国光说:“你的照片我一直珍藏着,就是想有一天能见上你一面。”
过云月停顿了一下,从身边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包裹着两张朝鲜币。这是当年袁国光从朝鲜寄给她的,岁月更替,无数次搬家后,之前袁国光寄给她的信和照片都已丢失,唯独剩下这两张外币留存着。没能把袁国光的书信保存下来,这让过云月感到伤心不已。
临别之际,他们再次紧握双手,热情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离。一年后,他们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