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影响

来源 :财会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defend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VUCA时代下的不确定性环境, 组织韧性对我国企业应对危机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灵性资本作为企业家拥有的高层次精神资本, 其能否有效增强组织韧性, 促进组织持续发展还未得到深入研究。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 以长三角地区318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数据为样本, 探讨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 企业家灵性资本正向影响组织韧性, 而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另外, 环境不确定性调节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影响, 并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关系间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企业家灵性资本;组织韧性;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环境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21-0107-8
  一、引言
  在当前VUCA时代背景下, 企业面临着具有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市场环境。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运作造成巨大影响, 组织韧性作为组织抵抗挫折、应对压力和从不利事件中恢复的能力, 对增强企业自身抵御不确定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企业而言, 在疫情常态化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企业家如何从容面对环境不确定性, 通过构建动态能力保证组织成功适应逆境, 快速复原, 甚至实现超越, 这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企业家灵性资本(Entrepreneurial Spiritual Capital)作为在愿景、信仰、终极价值目标方面的素养[1] , 反映了企业家最高层次的灵魂需求[2] , 使企业家能够超越自身利益, 致力于员工、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全社会的繁荣[3] , 对克服组织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简称“COR理论”), 认为企业家灵性资本能够在不确定环境下嵌入组织发展的确定性, 通过主动创造共同愿景来为个体和组织提供资源, 带领企业在危机中快速适应, 从外部环境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目前, 企业家在环境不确定情境下所发挥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企业面临危机时, 企业家的思维模式、决策能力和精神信念等都对企业的复原力起到关键作用[4] 。 但目前针对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家自身特质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机制还处于空白, 在组织外部环境日益显现动态性、复杂性和竞争性的情况下, 更加需要企业家向员工描绘愿景、共塑目标、为员工赋能, 使组织成员与企业使命同频, 共度时艰,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组织和员工面对危机和逆境时的柔性、坚韧性和恢复性。 因此, 探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家灵性资本如何提高组织韧性至关重要。
  本文进一步从动态能力理论出发, 在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 企业需要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组织内外部资源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5] 。 而企业家特质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组织学习作为一种高阶能力, 将利用与探索相结合, 不断向组织输送提升动态能力所需的知识储备, 加强组织面对不确定环境的灵活性与适应性[6] 。 因此, 本文基于组织学习视角, 引入双元学习作为中介变量, 打开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影响研究的“黑箱”。 双元学习是应对不确定环境的方式及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 同时开展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可以促进组织适应复杂环境变化, 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7] 。 综合上述分析,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 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 研究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较大危害性等特征的疫情背景下, 企业家灵性资本和双元学习对组织韧性的作用, 因此, 本文还将环境不确定性纳入研究框架, 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探究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 为促进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组织韧性
  “韧性”(Resilience)本意是“反弹”“弹回”, 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弹性”“抗逆力”“复原力”等, 代表组织由内而外的转型, 具有韧性的组织具备系统的应对能力、自我变革能力以及灵活性。 目前, 组织韧性的概念缺乏一致的定义, 主要观点包括两种: 第一种观点是参考物理学中关于弹性的定义, 认为韧性是组织从意外、压力和不利情况中恢复到组织原本绩效水平的能力[8] ; 第二种观点认为韧性不仅能使组织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还能使组织在危机时期持续生存并加强自身能力[9] , 是超越复原的能力, 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特征, 组织不仅具备抵御不利条件的抵抗能力, 还具备从不利条件中获益的能力。 本文采用第二种观点, 认为组织韧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从被动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到主动、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10] , 能够帮助企业预测潜在威胁、有效应对不利事件, 使其在复杂的、不确定的、危险的环境中仍能实现核心目标, 甚至超过预期, 成为可持续竞争的来源[11] 。
  (二)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
  “灵性”指人类超越自我的体验。 Fry[12] 将灵性融入领导力中, 认为企业家灵性资本整合了企业家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 并通过愿景、希望或信仰和利他之爱激励自己和他人, 使追随者感到生命和工作富有意义, 让他们有信心做出改变。
  组织韧性作为系统对抗不利环境的积极适应能力, 可以帮助企业在动态环境中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Kantur和Say[13] 将组织韧性分为稳健性、敏捷性和完整性三个维度, 分别衡量不利环境下组织的恢复能力, 快速适应能力以及员工凝聚力。 顾建平等[14] 研究发现, 灵性资本作为企业家内化的精神能量, 对克服组织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COR理论, 韧性强调的是组织中各实体通过调用整合保护性资源从不确定环境中恢复过来的能力[15] , 而企业家灵性资本能够为组织和员工提供资源, 帮助企业战胜逆境, 具体表现为: 第一, 具有高灵性资本的企业家可以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稀缺的和难以模仿的异质性资源, 其具备前瞻导向与发展导向, 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 能够识别潜在风险, 提高组织对危机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带领企业及时进行战略转型, 提高组织应对危机的能力。 第二, 在面对危机时, 潜在和实际的资源损失威胁都会使组织进入紧张和压力的应激状态[16,17] , 灵性企业家通过共享价值观和愿景增强组织内部员工的自我价值感、目的感和激励感, 从而增加员工抵抗压力的个体特征资源, 促进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愿意在艰难时期坚定地与组织同命运、共甘苦, 有效应对危机。 第三, COR理论指出, 员工会选择资源投资以避免现有的资源损失, 以及获取新的资源来应对未来可能的压力情境[18] 。 灵性企业家能够提供坚信组织目标可以实现的信念与希望, 通过内在激励强化员工的工作使命感和意義, 而那些获得内在动力的员工会通过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角色外行为以实现资源互惠, 帮助企业从危机中寻找新的机遇。 第四, 资源获得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 灵性企业家善于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企业文化, 使组织内部产生完整感、和谐感和幸福感, 加强组织内部凝聚力, 高度的凝聚力使组织通过交叉流动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源, 诸如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等心理资源在组织和团队内的个体间进行传递, 从而使组织能在逆境中变得更加强大。 综合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   H1: 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
  March[19] 将组织学习分为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 利用式学习指精炼和拓展企业现有的知识贮备, 探索式学习指创造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为了确保企业的生存与繁荣, 需要同时追求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 组织既要对现有知识进行充分开发, 以确保当前的生存能力, 降低不确定性因素, 同时还要投入足够的精力探索新知识以确保未来的持续发展[20] 。
  靈性企业家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将学习作为终身信念[14] , 对促进组织双元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一方面, 灵性企业家可以影响组织学习导向。 具有高灵性资本的企业家善于学习和思考, 通过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在组织成员之间分享关键信息, 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 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整合和再利用。 同时, 他们还表现出鼓励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及时对员工创新行为给予肯定的特质, 通过影响下属的自我概念, 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员工自身的价值观, 进而促进组织创新导向[21] , 这对促进探索式学习有重大作用。 另一方面, 灵性企业家可以提供良好的组织学习氛围。 具备前瞻导向的灵性企业家能够充分开发现有市场, 通过激励组织内的个体并充分利用现有战略和知识来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改进, 在此过程中深化组织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吸收[22] 。 同时, 灵性企业家拥有更高的风险承担能力, 通过提供支持与鼓励, 减轻员工因探索式学习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 在组织中营造容错的学习氛围, 激发组织探索性思维模式的形成。
  进一步地, 双元学习对组织韧性也有积极影响。 动态能力理论提出, 在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 企业需要创造独特且不易被模仿的高阶能力以维持竞争优势[23] , 而对企业而言, 最独特和不可模仿的资源是知识, 知识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24] , 双元学习作为一种高阶能力, 能够增强组织韧性。 具体表现为: 第一, 利用式学习通过在企业有限的知识领域内进行本地化搜索, 寻求明确的解决方案, 不仅提高了知识搜索、吸收和组合效率, 同时加深了对现有知识和资源功能的理解, 使组织更有能力对其进行重组与开发[25] , 获得可预测的绩效提升。 利用式学习还可以帮助企业总结应对危机的经验, 完善组织结构与流程, 提升组织的忧患意识和抗风险能力[26] 。 第二, 探索式学习通过扩展知识库, 探索新技术, 使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 形成组织动态能力[27] , 同时, 探索式学习能够驱动组织及时感知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增强组织在逆境中不断改进、变革和反超的能力, 有利于加强组织韧性。 第三, 动态能力视角下的知识吸收能力至关重要, 同时开展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有利于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进而促进新知识的吸收与传播, 使组织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28] 。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
  H2: 利用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H3: 探索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四)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环境不确定性指组织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 包括感知环境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和反应不确定性。 不确定环境作为一种压力源, 在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 也蕴含着大量机遇。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 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会更加凸显组织动态能力的价值[15] 。 不确定环境要求企业家做出及时响应, 而企业家感知、响应和利用外部环境可能性的能力则定义了组织的动态能力[23] 。
  本文认为, 环境不确定性会强化企业家灵性资本与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一, 动态能力理论提出, 在动荡的环境中, 探索式学习的需求会大幅增加, 因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会导致组织当前产品迅速过时[29] 。 因此, 灵性企业家必须加强探索式学习以帮助企业通过创造新产品和满足新市场的需求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而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探索式学习的积极影响会降低, 企业可以从现有的技术和市场中获取价值。 第二, 在不确定环境下, 基于组织有限的反应时间和可利用资源, 灵性企业家会更大程度地集中于现有的知识与资源, 加强员工学习交流的机会, 从而改进现有知识与技能以提升组织创新效率。 同时, 利用式学习可以整合组织吸收的外部知识与已有知识, 有助于企业发展新的认知图式, 扩展组织内部知识库, 避免核心刚性。 第三, 在危机局势下, 企业家灵性资本更容易被唤醒和激发。 当现有的知识与资源无法应对危机时, 企业家通过精神感召、构建愿景、营造学习氛围来激励员工, 减少员工的资源损失, 打破组织对现有知识的依赖, 激发组织重组和探索新知识与新技术, 从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因此, 本文提出:
  H4a: 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利用式学习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H4b: 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探索式学习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结合以上分析, 本文认为环境不确定性调节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中介作用, 即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当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时, 灵性企业家更倾向于提高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度, 引导员工在短时间内加强交流与学习, 加大对组织内部创新的开放。 并且, 高度不确定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驱动高度双元学习的企业改进现有技术, 开发新能力, 从而更灵活地应对环境变化, 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反之, 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下, 组织保持一般水平的学习能力即可完成正常生产, 灵性企业家会放慢组织对双元学习的需求, 进而导致双元学习对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关系的中介效应也会降低。 因此, 本文提出:
  H5a: 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利用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之间的中介关系。   H5b: 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探索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之间的中介关系。
  本文研究模型见图1。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共向我国500家长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放问卷, 调研对象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即1名公司总经理(尽可能是创业者)、2名熟悉公司内部情况的副总经理和1名人力资源总经理。 采用纵向设计和不同来源配对形式的问卷来搜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 先后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时间为2020年4 ~ 6月, 每次间隔约1个月。 第一個时间点的调研对象是2名副总经理和1名人力资源总经理, 让这3位对象对公司总经理(尽可能是创业者)的企业家灵性资本和组织双元学习进行评价, 以减少单一评价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同时让人力资源总经理填写环境不确定性问卷。 通过剔除填写不完整、存在缺陷(包括相反意向问题回答一致、具有明显规律性)和无法配对(4份子问卷无法完整对应)的问卷后, 得到完整的配对问卷364份。 时隔一个月后第二次调研时只针对这364家公司发放问卷, 调研的对象是公司总经理(尽可能是创业者), 让其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 同时负责评定企业的组织韧性问卷, 最终收回341份组织韧性问卷。 通过剔除无效问卷和无法配对的问卷后, 得到最终的有效样本318份, 即318家高新技术企业。 其中: 男性企业家占86.8%; 企业家年龄集中在41 ~ 50岁, 占58.2%; 学历以本科和硕士为主, 分别占42.8%和37.7%; 任职年限大多为7 ~ 9年和4 ~ 6年, 分别占45.3%和41.5%; 组织年限中, 1 ~ 3年占2.8%, 4 ~ 8年占31.4%, 9 ~ 15年占56%, 16年及以上占9.8%; 组织规模中, 1 ~ 100人占3.8%, 101 ~ 500人占51.2%, 501 ~ 1000人占37.1%, 1001 ~ 2000人占5.7%, 2001人及以上占2.2%。
  (二)变量测量
  本文采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的成熟量表, 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5点评分法, 评分从5(完全同意)到1(完全不同意)。
  1. 企业家灵性资本。 采用Fry[12] 开发的灵性领导量表, 测量前会明确界定企业家身份, 该量表包括愿景、希望/信仰和利他之爱三个维度, 共17个题项, 如“我们的企业家理解并致力于公司的愿景”“我们的企业家是真诚的, 不妄自尊大”。 由于该量表是由2名副总经理和1名人力资源总经理进行填写, 因此, 要对其做聚合前的Rwg和ICC检验, 结果显示Rwg为0.877, ICC(1)为0.414, ICC(2)为0.821, 都达到可接受水平, 经聚合到组织层面, 该量表的Cronbach α值为0.966。
  2. 双元学习。 采用葛宝山等[27] 开发的双元学习量表, 包括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两个维度, 共10个题项。 利用式学习量表的题项如“我们的目标是搜寻可以保证生产能力的想法和信息”。 探索式学习量表的题项如“我们搜集现有市场和技术经验以外的新信息”。 由于该量表也由3名人员填写, 因此, 对其做聚合前的Rwg和ICC检验, 利用式学习的Rwg为0.830、ICC(1)为0.416、ICC(2)为0.772, 探索式学习的Rwg为0.855、ICC(1)为0.427、ICC(2)为0.816, 都达到可接受水平, 经聚合到组织层面, 该量表的Cronbach α值分别为0.862和0.852。
  3. 环境不确定性。 采用Waldman等[30] 开发的量表, 共4个题项, 如“在技术、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变化迅速”“风险很大, 错误的一步可能会导致公司倒闭”, 该量表的Cronbach α值为0.828。
  4. 组织韧性。 采用Kantur和Say[13] 开发的组织韧性量表, 包括稳健性、敏捷性和完整性三个维度, 共9个题项, 如“企业总能成功地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能迅速采取行动”, 该量表的Cronbach α值为0.899。
  5. 控制变量。 本研究选择组织成立年限(Firm Age)、组织规模(Firm Size)以及企业家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EGen)、年龄(EAge)、学历(EEdu)和任职期限(ETen)作为控制变量, 以控制这些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变量区分效度检验
  采用Amos 22.0对企业家灵性资本(ESC)、利用式学习(ETL)、探索式学习(ERL)、环境不确定性(EU)和组织韧性(OR)这5个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见表1。
  相比其他模型, 五因子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χ2/df=1.487,RMSEA=0.039,IFI=0.957,TLI=0.953,CFI=0.956, 表明测量变量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二)描述性统计
  表2给出了本文所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变量间相关系数。 企业家灵性资本与利用式学习(r=0.529, P<0.01)、探索式学习(r=0.403, P<0.01)和组织韧性(r=0.506, P<0.01)显著正相关; 利用式学习与组织韧性(r=0.581, P<0.01)显著正相关, 探索式学习与组织韧性(r=0.602, P<0.01)显著正相关, 为后面的假设验证提供了初步支持。
  (三)假设检验
  采用层级回归, 使用SPSS 22.0对假设进行检验。 在控制了企业家性别、年龄、学历、任职期限以及组织成立年限和组织规模这些变量后, 通过层级回归的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 结果如表3所示。
  1. 主效应及中介效应检验。 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M5, β=0.385, P<0.001)有显著正向影响, H1得到验证; 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利用式学习(M1, β=0.458, P<0.001)、探索式学习(M3, β=0.317, P<0.001)有显著正向影响, 当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作用于组织韧性时, 利用式学习(M6, β=0.383, P<0.001)和探索式学习(M7, β=0.467, P<0.001)分别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 而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系数显著降低(M5: β=0.385, P<0.001→M6: β=0.21, P<0.001; M5: β=0.385, P<0.001→M7: β=0.237, P<0.001)。因此, 本文认为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H2和H3得到初步验证。   为了更准确地检验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中介作用, 本文采用Bootstrap方法, 通过5000次重复抽样, 对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并列中介效应进行验证。 利用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之间的间接效应为0.137, 95%的置信区间为[0.097,0.186], 不包括0, H2得到进一步验证。 探索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之间的间接效应为0.125, 95%的置信区间为[0.090,0.167], 不包括0, H3得到进一步验证。
  2. 调节效应检验。 将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环境不确定性进行中心化处理, 构建两者的交互项并纳入回归模型, 结果见表3。 交互项对利用式学习(M2, β=0.166, P<0.01)和探索式学习(M4, β=0.114, P<0.05)的影响效果显著, H4a和H4b得到验证。 为了更直观地解释调节效应, 通过简单斜率分析画出高于和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为基准的环境不确定性调节效应示意图(图2和图3), 可见当组织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 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积极影响得到加强。
  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使用SPSS宏PROCESS v3.3, 通过5000次重复样本抽样及95%置信区间估计的方法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结果见表4。
  当环境不确定性低时, 企业家灵性资本通过利用式学习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显著, 间接效应为0.098, 95%的置信区间为[0.06,0.151], 不包括0; 当环境不确定性高时, 企业家灵性资本通过利用式学习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显著, 间接效应为 0.162, 95%的置信区间为[0.109,0.217], 不包括0; 同时, 当环境不确定性处于不同水平时, 高低组差异达到显著, 间接效应为0.063, 95%的置信区间为[0.011,0.112], 不包括0, 表明利用式学习的中介作用受到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 H5a得到验证。 同理, 环境不确定性对探索式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间中介作用的调节也是显著的, H5b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相关讨论
  (一)结论
  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318家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为调研对象, 探究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影响, 研究结论包括: 第一, 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人们普遍认识到, 企业家精神能够使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生存、成长、盈利并获得竞争优势。 在疫情背景下, 企业家灵性资本作为企业家所拥有的高层次精神资本, 在促进组织快速恢复和适应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二, 双元学习在企业家灵性资本与组织韧性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从组织学习视角来看, 利用式学习可以降低组织面对风险的成本, 探索式学习可以加强组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者结合可以有效增强组织韧性。 第三, 环境不确定性调节了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影响, 当环境不确定性高时, 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正向作用更强, 进而对组织韧性的积极影响更显著。
  (二)理论意义
  第一, 弥补了组织韧性实证研究的不足。 目前, 组织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和定性研究阶段, 对其前因变量的实证研究非常缺少, 尤其是在此次新冠疫情影响下, 众多企业受到巨大冲击, 这也暴露出部分企业缺乏有效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从而凸显了研究组织韧性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本文在环境不确定情境下, 探讨了组织韧性的形成机制, 验证了企业家特质是组织韧性形成与强化的重要前因变量。
  第二, 丰富了不确定环境下组织韧性研究的理论视角。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 以企业家灵性资本和组织双元学习为切入视角, 揭示了企业家灵性资本和双元学习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机理, 拓展了组织韧性现有的理论研究视角, 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组织韧性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 探索了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影响机制的作用和作用情境。 灵性资本近年来逐渐成为新兴热点, 对构建企业愿景、推动企业创新创业、塑造企业文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于企业家灵性资本是否可以提高环境不确定情境下组织韧性的研究还未见到, 严重滞后于企业創业实践。 因此, 本文分析了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机制, 同时将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 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探讨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影响的边界条件, 丰富了企业家灵性资本的情境机制研究。
  (三)实践启示
  第一, 唤醒企业对组织韧性的重视。 组织韧性是企业面对不确定环境并获得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企业自身要具备适应周围不同环境需求的能力, 使其在逆境中仍能实现组织目标。 但组织韧性往往是伴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和危机而存在的, 在日常组织管理中, 企业家常常忽略组织韧性的建设和提升。 因此, 本文对提升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家对组织韧性的重视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 强调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影响。 本文证实, 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加强组织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应当引起组织和企业家的重视。 在VUCA时代下, 企业家应当在管理实践中积极培养自身精神特质, 加强创新思维、增加远见卓识, 在不确定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 增强员工使命感, 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组织战略与结构, 从而增强组织韧性。 同时, 企业也可以开发和培养具有灵性资本的企业家,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强化企业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 加强企业对双元学习的应用。 为了在危机中有效利用不确定性并将其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 企业需要将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相结合, 使企业既能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又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的积极作用。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文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本文的样本都来自于长江三角洲区域, 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不够, 在未来研究中可以调查我国多个地区的数据, 选取的企业也可以从高新技术企业拓展到其他行业, 增加样本量和样本范围。 其次,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 虽然采用不同来源以减少同源偏差, 但是仍有存在同源偏差的可能性, 未来可以采取多种研究方法, 增加访谈或案例研究方法来获取数据。 最后, 考虑到研究的全面性, 组织韧性作用的发挥可能还会受到个体和团队层面因素的影响, 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引入其他中介变量, 研究如员工心理资本、组织承诺、团队反思等变量对组织韧性的影响, 从而对组织韧性的相关研究做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Peter F. Druck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Australia: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6:1 ~ 277.
  [2] Ayranci E., Semercioz 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 leadership and issues of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sity: A study of top Turkish manager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 Management, 2011(4):136 ~ 149.
  [3] Neubert M. J.. With or without spirit: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hip and leadership[ 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9(3):253 ~ 263.
  [4] Morrish S. C., Jones R.. Post-disaster business recovery: An 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0(113):83 ~ 92.
  [5] 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7):509 ~ 533.
  [6] Kang S. C., Snell S. A.. Intellectual capital architectures and ambidextrous learning:A framework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1):65 ~ 92.
  [7] 羅肖依,孙黎.生生不息:破解绩效导向的悖论[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5):128 ~ 140.
  [8] Wilson R. L..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as a human capital strategy for companies in bankruptcy[ J].Work, 2016(2):309 ~ 323.
  [9] Rehak D.. Assessing and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in a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system: Case study of the Slovak republic[ J].Safety Science,2020:1 ~ 8.
  [10] Desjardine M., Bansal P., Yang Y.. Bouncing back:Building resilience through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9(4):1434 ~ 1460.
  [11] Duchek S..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A capability-based conceptualization[ J].Business Research,2020(1):215 ~ 246.
  [12] Fry L. W.. Toward a theory of spiritual leadership[ J].Leadership Quarterly,2003(6):693 ~ 727.
  [13] Kantur D., Say A. I..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A scale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5(4):456 ~ 472.
  [14] 顾建平,金胜男,孙宁华.企业家灵性资本研究动态[ J].经济学动态,2017(9):124 ~ 135.
  [15] 樊博,聂爽.应急管理中的“脆弱性”与“抗逆力”:从隐喻到功能实现[ J].公共管理学报,2017(4):129 ~ 140+159 ~ 160.   [16] Hobfoll S. 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3):513 ~ 524.
  [17] Halbesleben J. R. B., Neveu J. P., Paustian U. S. C., et al.. Getting to the "COR":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resources in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5):1334 ~ 1364.
  [18] Hobfoll S. 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caravans and engaged settings[ 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11(1):116 ~ 122.
  [19]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1):71~ ~ 87.
  [20] Diaz F. M., Pasamar R. S., Valle C. R.. Human capita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achieve ambidextrous learning: A structural perspective[ J].Business Research Quarterly,2017(1):63 ~ 77.
  [21] Chen C. Y., Li C. I.. Assessing the spiritual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The contribution of follower's self-concept and preliminary tests for moderation of culture and managerial position[ 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13(1):240 ~ 255.
  [22] 蔣春燕,赵曙明.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江苏与广东新兴企业的实证研究[ J].管理世界,2006(10):90 ~ 99+171 ~ 172.
  [23] Nayak A., Chia R., Canales J. I.. Noncognitive microfoundations: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as idiosyncractically refined sensitivities and predisposition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0(2):280 ~ 303.
  [24] 唐春晖.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J].当代财经,2003(10):68 ~ 70.
  [25] Cao Q., Gedajlovic E., Zhang H.. Unpack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Dimensions, contingencies,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4):781 ~ 796.
  [26] 路江涌,相佩蓉.危机过程管理:如何提升组织韧性?[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3):3 ~ 24.
  [27] 葛宝山,谭凌峰,生帆等.创新文化、双元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 J].科学学研究,2016(4):630 ~ 640.
  [28] Schulz M.. The uncertain relevance of newness: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flow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4):661 ~ 681.
  [29] Lichtenthaler U.. Absorptive capacity,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4):822 ~ 846.
  [30] Waldman D. A., Ramirez G. G., House R. J., et al.. Does leadership matter?CEO leadership attributes and profitability under conditions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1):134 ~ 14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不断加快, 运用技术赋能经营已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财务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职能, 承担着“中央处理器”功能, 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桥头堡”。 以房地产企业L集团的智能财务生态系统建设为例, 在分析企业智能财务建设价值逻辑和当前行业发展生态情境下智能财务建设必然选择的基础上, 研究其基于数字科技赋能和系统耦合逻辑所构建的智能财务生态系统, 解构其
期刊
即将过去的2021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即将进入2022年之际,回望2021年,我们不断总结过去,更加自信走向未来。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散去、全球供应链运转不畅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实现了总体稳定。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之一, 由此探索建立数据生产要素的会计核算制度, 反映数据生产要素的资产价值, 构建数据资产“入表”的基础性制度, 对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数据价值链框架, 分析数据资产化过程中的数据价值创造活动, 尝试基于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开展数据资产准则研究。 通过探讨数据资产的定义、数据资产的确认情形、数据资产的成本内涵, 以
期刊
【摘要】本文从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经济意义、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关系、自由现金流量何以“统帅”传统财务业绩指标、自由现金流量指标的可比性、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度量、自由现金流量和股东价值创造、自由现金流量和分红等方面讨论与回答了围绕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十个问题。 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自由现金流量如何“统帅”传统财务业绩指标, 提出和设计了净资产自由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审计全覆盖要求和混合所有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繁重、难度增加。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十二字指导方针, 以全国117家企业的565份问卷为例, 研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 结果表明: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覆盖不够全面, 对参股企业覆盖较差, 对战略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结果运用的充分性有待提高, 未来应改进审计
期刊
【摘要】社交型平台的服务内容兼有信息性和社交性, 其经营模式脱离了市场交易为中心的传统结构, 用户对平台具有较高的忠实度, 更换平台的成本极大。 这使得社交型平台企业经营者集中审查的难度更大, 应分阶段进行制度改进。 在启动阶段, 应明确营业额的计算标准, 并增设其他更符合平台社交化发展趋势的申报标准, 如数据基数、用户数量、用户在线时长等标准, 还应当完善反垄断执法机构主动开启调查的法定条件。
期刊
【摘要】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的现实需求, 以2012年银监会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这一外生冲击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 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 研究发现, 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显著降低了重污染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且在国有企業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作用路径分析还表明, 绿色信贷政策通过缩小贷款规模, 来降低企业资
期刊
随着互联网充当商务活动媒介这一网络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还为商家带来了更广阔的产品市场。这一新型的交易方式在人们的日常购物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以致于消费者愈来愈倾向于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来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交易流程的电子化和数据化、交易平台的开放化和全球化以及交易成本的低廉化和透明化,这些优势均是传统商务所不能比拟的。从泰国当前的商品交易趋势来看,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是泰国当前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仍处在萌芽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商
【摘要】基于税务机关广泛铺开“数据管税”之现实背景, 协力义务的规制路径不清将引致征管风险, 不利于保障納税人权利和实现国家税收债权。 协力义务在税收征管中的必为性和侵益性决定了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数据有必要受涉税信息管理制度的法律约束。 通过检视纳税人协力义务面对“数据管税”时的理论缺憾, 提出税法需直面并回应信息权利规定缺位、数据采集利用欠妥、交换共享程度不足等现实问题; 通过对大数据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领域垄断协议呈现出隐蔽性、智能化的特征和趋势, 使得垄断协议的形式以默示合谋为主, 难以认定和辨别, 也使得《反垄断法》在行为主体认定、客观行为认定、认定原则适用方面面临着法律困境。 依靠现行《反垄断法》的认定方法和思路已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应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将移动互联网领域垄断协议主体的概念进一步改良并加以类型化, 明确客观行为的认定规则和举证责任, 坚持本身违法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