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z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著名的教育技术学专家罗伯特·M·加涅(美)认为:学生在有能力从事探究即展示科学家的能力之前,必须有一定的技能和能力作前提,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获得这些前提性的知识、技能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探究能力。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这方面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然而在现实的化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许多中学生动手能力极差。下面就谈谈在新课程中如何拓宽实验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探究动机,激发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内心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进而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作为化学教师应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最佳的教学(问题)情境,特别应当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例如,在氨气性质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氨气喷泉实验”,为了创设情境和新意,可设计了如下程序:
  形成
  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 喷泉
  形成
  空气难溶于水 喷泉 为什么?
  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启发]
  [创设试验情境] 如右上图,在烧瓶A中收集热空气,密闭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导管与水相连,即可形成喷泉。
  [提取已有知识]
  [启发]
  1、是否只有水溶性很大的气体才能做喷泉实验?
  2、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自主探究]应用物理、化学知识,学生分析交流,总结结论。
  所以在试验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学生产生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之中,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问题使学生有多感兴趣、激发作用就会有多强烈,保持时间就有多长,积极探究直至完成探究的耐力就有多大。
  二、设计试验方案,培养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就是根据探究的目的制定具体计划,包括实验原理的确定,药品的选择,仪器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的确定,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科学探究方法的选择等。因此,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关系着科学探究的成败。
  例如,在强弱电解质的学习中,如何用试验方法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可能会提出多种实验探究方案:
  1、配制0.1mol·L-1 CH3COOH 溶液,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结果大于1。
  2、配制pH = 1的CH3COOH 溶液和 HCl 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再测溶液的pH值,前者小于3,后者大于3。
  3、配制一定浓度的CH3COONa 溶液,测定溶液的pH值,结果大于7。
  4、配制等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 溶液和 HCl 溶液,加入等量且過量的镁粉,观察产生氢气的快慢,开始时后者较前者快。
  5、配制pH = 1的CH3COOH 溶液和 HCl 溶液,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溶液,用一定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前者消耗的NaOH溶液多。
  6、配制等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 溶液和 HCl 溶液,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前者弱于后者。
  ……
  上述方案从理论上来讲,都是正确的,符合弱电解质的特征和性质,这说明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是积极思考了,也反映出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有些方案则明显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如方案2和5都是配制一定pH值的酸溶液,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的中学实验室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所以这两个方案很难行得通。
  由此可见,试验探究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又要联系试验实际,这才叫科学的实验设计。
  三、进行实验探究,培养探究技能。
  只有经过探究试验检验成功的设计,才能证明是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探究实验过程又是对不完善的实验设计的修正与补充。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设计,并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学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逐步提高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形成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例如: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要求同学们根据实验原理自行设计可操作验证性实验,结果有十多位同学设计不同的实验。其中有一位同学设计的实验:(1)在一张滤纸的中心处,滴一滴饱和的溴化钠溶液,待其润湿之后,再滴上一滴氯水,滤纸呈现黄色的斑点。(2)在呈黄色的斑点处,再滴上一滴碘化钠溶液,滤纸上的斑点颜色又变成浅褐色。(3)在浅渴色的斑点处,再滴一滴淀粉溶液,滤纸上的斑点再变为蓝色。该系列实验用滤纸代替了常规的试管,令人叫绝;变间断式实验为连续实验,节约时间;实验现象明显而又有趣,耐人寻味。这样动脑动手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增强其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以及思维的创造力。
  四、总结探究成果,提升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的过程可能在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些意外和偏差,而这些意外和偏差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最佳情景,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探究实验的问题、设计、实施过程、结论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这都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总结的探究实验是毫无意义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验证据的采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是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点。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注意到一些新或意外的实验现象却不知记录,更不知记录相关证据,实验结束则一哄而散,什么都没留下,这就违背了探究的初衷。而实际上许多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就是源于这些意外。在分析和论证环节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总结自己实验的成败,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就可以不断提高探究能力,而且这种分析和论证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最后,学生如果能将自己的科学探究撰写成科学小论文,更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励其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大有好处,是探究能力的又一次升华。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进行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只要我们教师心存改革意识,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处处可以培养,时时可以提高。
其他文献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他说明了思维的重要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不过他们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了。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培养知识能力,提高语文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培养语文的知识能力,一方面要靠课堂教学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课外阅读的启迪,第三方面靠语文课外活动的锻炼。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课  近年来
对一种新合成的红敏光致聚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实验表明用该材料制作的全息干板获得了近 70 %的实时衍射效率 ,从理论上解释了曝光量与衍射效率的关系曲线 ,并研究了该材
期刊
“老师,为什么音乐课要在教室上,而体育课却能在室外上呢?”一个学生这样问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这样问自己,或许是课型不同,又或许是课的内容需要各有不同吧!真是这样吗?孩子随意的一句问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其一,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从小学起到现在,音乐课都是在教室里上的。似乎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音乐课就该在室内上,(自己给孩子们上课也一直是在室内)。  其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能认为音乐课堂内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性的因素。而我们不少的学生见到作文就感到“头疼”,叫苦连天。他们害怕、讨厌写作文,甚至谈作文色变,更谈不上兴趣了。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 下面就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期刊
关键词:新教师培训 模式  摘要:了解新入职教师需求与问题,并进行有效地入职培训和指导,是帮助新入职教师胜任岗位工作、顺利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保证和基础。本文以我县2011年新入职教师培训实施情况为例,对建构合理的新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它不仅决定着新教师能否顺利开展工作,还会在教学有效性、工作满意度
什么是习惯呢?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习惯一经养成,便成自然,难以改变。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新课改实施了很多年,看看现在的课堂,教育模式提了很多,但大部分课堂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从教学评价来说,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低下,超低分、低分的很多,这是为什么?有识之士提出,向课堂要效率,关键在老师,口号喊起来,让老师才智動起来,效率就会提上来。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也不是神仙,怎么办?笔者抓住师、生两个方面来谈课堂教学,给出6点建议,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简言之就是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独到之处,和别人不同的使用方法,泛指就是在课堂中独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把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教師能完成更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和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快乐,这就达到了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二、谁能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