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我国当前工人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的分析及产业工人现状的调研,研究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的内容构成,给出各个要素所对应岗位工作涉及的技能要求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制度等方面构建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培养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发展理念,建立现代经济体制,进行供给侧改革而做出的重要举措。这也为我国在产业转型期加强产业工人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引领了新时代“劳动最光荣”的风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指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新型产业工人是新时期劳动者的代名词。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产业转型迎来了新趋势。在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模式下,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三大因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而这三大因素也都主要依赖于人才支撑。人才不但能够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能引领产业转型,促进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由此,根据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研究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热点。
当前,部分学者已做了一定的调研工作,分析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了解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成长诉求。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有:
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方面
对这部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部分学者认为产业工人的技能和综合素养是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新时代改革的重点工作。②研究了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体系,破除了中国新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难题。③产业工人素养提升的路径与评价方法。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职业教育
对这部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职教育的耦合路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工人队伍与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②如何通过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建立职业培养体系,以改善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的结构布局。③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统筹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模型
构建关系模型、逻辑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通过建立控制模型的方法,分析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幸福感构成。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
对这部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供给侧改革与中国产业工人转型发展的关系。②在当前产业转型背景下,中国产业工人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及转型目标。③弘扬产业工人队伍的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当前比较缺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产业转型如何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理论、政策与实践做法的支撑。尤其是,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建立何种产业工人队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热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产业转型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协同发展
产业转型是新时期的重要发展需求。这个过程中,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何种方式能够使二者协同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新型产业工人的人才培养及政策制度制定
首先,要对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进行定位,尤其是针对沈阳市的现状,何种产业工人符合沈阳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其次,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建立良好的培养模式和政策制度,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沈阳市构建符合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员工培养体系,就要在全产业链视角下,使产业转型升级与员工的岗位能力达到高度匹配。
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及方式
对国内外产业转型方式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沈阳市的情况,给出沈阳市的产业转型的方式。當前,沈阳市整体上呈现向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方向转变,经济产业呈现服务化、绿色化、高技术驱动引领等特点。在这种转型过程中,研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模式,能够最终给出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式。
产业工人技能要求要素
基于上述的趋势分析,分析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需的产业工人技能要求要素。第一,利用BPR理论,对全产业链进行流程优化分析,并对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并以此匹配能力要素内容。第二,对各个能力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知识内容体系。第三,加强对高等院校及高职院校的引导,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以当前所急需的岗位及相应能力为目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新时期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培养模式
分析职业教育为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包括岗位环节、流程,并对于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处理,重新梳理课程体系结构,从而打破原有的按学科体系设计培养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1.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业工作过程分析
第一,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延用BPR理论,对全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调研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数据与资料的调研与分析。第二,对装备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技能进行研究。第三,分析高校在装备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要能提供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和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 2.员工培养内容分析
根据全产业链下装备制造业的任务流程进行分析,并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对相应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可以将人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高技能型员工。这里要加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资源共享、对口支援等方面的建设。第二類,高技术研发型人才。这里要加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科技服务、横向咨询、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内容建设。
3.员工培养模式研究
改变以往的员工培养模型,调整员工招聘和培训方案。分析职业教育为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包括的岗位环节、流程,并对所有的工作过程及流程环节进行分析,重新构造和梳理课程体系结构,打破原有的学科性课程培养模式。
第一,要改变培训方法,通过岗位技能引领培训手段的变化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第二,与辽沈地区的相关职业院校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探索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学徒制方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第三,与辽沈地区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校展开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从培养高精尖人才的角度提升企业的高端技术研发能力。
第一,丰富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为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过去的生产制造理论、供应链理论,结合全产业链管理思想,以全产业链的视角考虑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的分析,寻求各个要素转型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竞争要素,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性。第二,丰富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本文在对产业工人队伍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新型产业工人。新型产业工人主要培养满足产业转型期的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要素都面临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的技能要求要素也随之增大。这是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第三,完善职业人才培养理论,建立新时期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在对产业工人培养的问题分析中,本课题引入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以建立符合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这对人才培养方法及职业教育理论做了进一步拓展。
[本文系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市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18059Q)阶段性研究成果。]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长利,兰鹰,周剑.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2).
[2] 伍慧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职意识形态教育的耦合及路径[J].求索,2017(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发展理念,建立现代经济体制,进行供给侧改革而做出的重要举措。这也为我国在产业转型期加强产业工人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引领了新时代“劳动最光荣”的风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指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新型产业工人是新时期劳动者的代名词。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产业转型迎来了新趋势。在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模式下,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三大因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而这三大因素也都主要依赖于人才支撑。人才不但能够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能引领产业转型,促进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由此,根据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研究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热点。
研究现状
当前,部分学者已做了一定的调研工作,分析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了解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成长诉求。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有:
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方面
对这部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部分学者认为产业工人的技能和综合素养是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新时代改革的重点工作。②研究了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体系,破除了中国新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难题。③产业工人素养提升的路径与评价方法。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职业教育
对这部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职教育的耦合路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工人队伍与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②如何通过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建立职业培养体系,以改善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的结构布局。③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统筹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模型
构建关系模型、逻辑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通过建立控制模型的方法,分析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幸福感构成。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
对这部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供给侧改革与中国产业工人转型发展的关系。②在当前产业转型背景下,中国产业工人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及转型目标。③弘扬产业工人队伍的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当前比较缺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产业转型如何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理论、政策与实践做法的支撑。尤其是,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建立何种产业工人队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热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转型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协同发展
产业转型是新时期的重要发展需求。这个过程中,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何种方式能够使二者协同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新型产业工人的人才培养及政策制度制定
首先,要对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进行定位,尤其是针对沈阳市的现状,何种产业工人符合沈阳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其次,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建立良好的培养模式和政策制度,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新时期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培养模式研究
沈阳市构建符合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员工培养体系,就要在全产业链视角下,使产业转型升级与员工的岗位能力达到高度匹配。
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及方式
对国内外产业转型方式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沈阳市的情况,给出沈阳市的产业转型的方式。當前,沈阳市整体上呈现向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方向转变,经济产业呈现服务化、绿色化、高技术驱动引领等特点。在这种转型过程中,研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模式,能够最终给出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式。
产业工人技能要求要素
基于上述的趋势分析,分析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需的产业工人技能要求要素。第一,利用BPR理论,对全产业链进行流程优化分析,并对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并以此匹配能力要素内容。第二,对各个能力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知识内容体系。第三,加强对高等院校及高职院校的引导,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以当前所急需的岗位及相应能力为目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新时期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培养模式
分析职业教育为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包括岗位环节、流程,并对于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处理,重新梳理课程体系结构,从而打破原有的按学科体系设计培养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1.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业工作过程分析
第一,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延用BPR理论,对全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调研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数据与资料的调研与分析。第二,对装备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技能进行研究。第三,分析高校在装备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要能提供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和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 2.员工培养内容分析
根据全产业链下装备制造业的任务流程进行分析,并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对相应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可以将人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高技能型员工。这里要加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资源共享、对口支援等方面的建设。第二類,高技术研发型人才。这里要加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科技服务、横向咨询、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内容建设。
3.员工培养模式研究
改变以往的员工培养模型,调整员工招聘和培训方案。分析职业教育为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包括的岗位环节、流程,并对所有的工作过程及流程环节进行分析,重新构造和梳理课程体系结构,打破原有的学科性课程培养模式。
第一,要改变培训方法,通过岗位技能引领培训手段的变化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第二,与辽沈地区的相关职业院校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探索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学徒制方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第三,与辽沈地区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校展开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从培养高精尖人才的角度提升企业的高端技术研发能力。
结 论
第一,丰富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为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过去的生产制造理论、供应链理论,结合全产业链管理思想,以全产业链的视角考虑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的分析,寻求各个要素转型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竞争要素,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性。第二,丰富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本文在对产业工人队伍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新型产业工人。新型产业工人主要培养满足产业转型期的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要素都面临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的技能要求要素也随之增大。这是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第三,完善职业人才培养理论,建立新时期沈阳市新型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在对产业工人培养的问题分析中,本课题引入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以建立符合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这对人才培养方法及职业教育理论做了进一步拓展。
[本文系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市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18059Q)阶段性研究成果。]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长利,兰鹰,周剑.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2).
[2] 伍慧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职意识形态教育的耦合及路径[J].求索,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