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是我国传统耕读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人乡愁的栖息地。在乡村文明行动中,山东注重将传统文化基因与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相结合,注重保护与创新相结合,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培植新乡村文明的参天大树。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株大树的主干,而以“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落脚点,推出的各类文化活动开枝散叶后,重在枝繁叶茂地提升乡村文化新品位。
作为传统儒学的发源地,山东实施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有着先天优势,儒学的根原本就厚植于乡土。
在孔子故里曲阜、孟子故里邹城,每年的寒暑假,都会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他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游览名胜古迹,更可以学习儒家经典,这种全新的“游学”方式得到了家長与青少年的一致欢迎。
贾冰,邹城市杏花村小学的副校長,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当地儒家经典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聘讲师,他接待过的青少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台湾地区的青少年慕名而来。“邹城各乡镇都有孟子学堂,老百姓农闲时经常来听课。过去,老百姓认为,我只管种地,还用学习?现在,大家再忙都会去孟子学堂,孟子学堂已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以来发起的“乡村儒学”,无疑是儒学走出象牙塔回归乡土的一例。如今,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在辽阔的鲁西北大地、在青州乡野……以尼山圣源书院为代表的一批儒学研究专家、知识分子,扎根乡土接地气,走进乡村开设讲堂,以儒家道德教化群众,使齐鲁乡土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乡村儒学现象”。通过孔子学堂、孟子学堂这种独特的方式,借助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植根齐鲁村野,开始在潜移默化中回灌乡土。让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进乡村,如今,“乡村儒学讲堂”已在发源地泗水县的202个村普遍开设,全省建成近7000个,开展活动3万多场,400多万人次参与。乡村文明行动如春日细雨,滋润农民心田,在广阔的齐鲁大地上,孕育着全新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让传统文化回归乡土,山东以乡村文明行动为牵引,扎根乡土“种”文化,依托“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做出更多有益实践。其目的就是让曾经滋养于乡土厚壤的传统儒学这条绵延千年的文化激流,回灌这片孕育它的乡土。
按照“建好、管好、用好”的原则,山东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文体小广场等建设,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1%,农村文化大院覆盖率达到94.8%,农家书屋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2公里或15分钟等形式的文化服务圈,为农民群众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山东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心连心”小分队演出、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对基层文艺团体、文艺者的扶持培训,发展20万人的群众文化辅导团队、5600家庄户剧团、30余万支业余文体队伍、45万名业余文体工作者,长期活跃在农村文化一线,在丰富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把文化的种子植入了农民群众的心田。
“软件”的提升也需要“硬件”设置的支撑,“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实施为山东传统文化的回归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加大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和生产生活民俗等的保护,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室,命名并保护了7个传统文化乡镇、171个传统文化村落(街区)、66个传统民居、56个乡村博物馆(传习所),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21亿元用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山东国家级非遗项目居全国第二位,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完成94.3%,并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花会、灯会、庙会、歌会、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让农村留住乡韵,使群众记住乡愁,把乡村打造成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乡、精神家园。
文化,是农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的重要标志。实施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六年多来,山东顺应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工程,把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有机结合,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保护传承乡村乡土文化,促进了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株大树的主干,而以“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落脚点,推出的各类文化活动开枝散叶后,重在枝繁叶茂地提升乡村文化新品位。
作为传统儒学的发源地,山东实施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有着先天优势,儒学的根原本就厚植于乡土。
在孔子故里曲阜、孟子故里邹城,每年的寒暑假,都会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他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游览名胜古迹,更可以学习儒家经典,这种全新的“游学”方式得到了家長与青少年的一致欢迎。
贾冰,邹城市杏花村小学的副校長,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当地儒家经典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聘讲师,他接待过的青少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台湾地区的青少年慕名而来。“邹城各乡镇都有孟子学堂,老百姓农闲时经常来听课。过去,老百姓认为,我只管种地,还用学习?现在,大家再忙都会去孟子学堂,孟子学堂已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以来发起的“乡村儒学”,无疑是儒学走出象牙塔回归乡土的一例。如今,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在辽阔的鲁西北大地、在青州乡野……以尼山圣源书院为代表的一批儒学研究专家、知识分子,扎根乡土接地气,走进乡村开设讲堂,以儒家道德教化群众,使齐鲁乡土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乡村儒学现象”。通过孔子学堂、孟子学堂这种独特的方式,借助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植根齐鲁村野,开始在潜移默化中回灌乡土。让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进乡村,如今,“乡村儒学讲堂”已在发源地泗水县的202个村普遍开设,全省建成近7000个,开展活动3万多场,400多万人次参与。乡村文明行动如春日细雨,滋润农民心田,在广阔的齐鲁大地上,孕育着全新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让传统文化回归乡土,山东以乡村文明行动为牵引,扎根乡土“种”文化,依托“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做出更多有益实践。其目的就是让曾经滋养于乡土厚壤的传统儒学这条绵延千年的文化激流,回灌这片孕育它的乡土。
按照“建好、管好、用好”的原则,山东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文体小广场等建设,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1%,农村文化大院覆盖率达到94.8%,农家书屋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2公里或15分钟等形式的文化服务圈,为农民群众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山东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心连心”小分队演出、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对基层文艺团体、文艺者的扶持培训,发展20万人的群众文化辅导团队、5600家庄户剧团、30余万支业余文体队伍、45万名业余文体工作者,长期活跃在农村文化一线,在丰富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把文化的种子植入了农民群众的心田。
“软件”的提升也需要“硬件”设置的支撑,“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实施为山东传统文化的回归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加大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和生产生活民俗等的保护,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室,命名并保护了7个传统文化乡镇、171个传统文化村落(街区)、66个传统民居、56个乡村博物馆(传习所),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21亿元用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山东国家级非遗项目居全国第二位,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完成94.3%,并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花会、灯会、庙会、歌会、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让农村留住乡韵,使群众记住乡愁,把乡村打造成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乡、精神家园。
文化,是农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的重要标志。实施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六年多来,山东顺应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工程,把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有机结合,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保护传承乡村乡土文化,促进了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