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年礼作为我国传统的礼仪之一,具有较为久远的发展历史。古代的成人礼多以家族为单位举行,现今的成人礼通常作为学校主要的仪式活动之一。通过对我国10所高校的研究后发现,冠戴成人帽、行礼及宣誓和迈入成人门是最具代表性的环节,分别对应过渡礼仪中的分隔礼仪、过渡礼仪和聚合礼仪。对成人礼的研究发现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各学校应与时俱进,在成人礼的环节中增添更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内容。
关键词:过渡礼仪;成年礼;中学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回顾
成年礼在我国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的“冠礼”是我国成年礼最初的表现形式。范热内普在其著作《过渡礼仪》中对仪式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即分隔礼仪、边缘礼仪和聚合礼仪,这种划分模式不仅对于宗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1]。范热内普在书中探讨了多种过渡礼仪,有地域间的过渡,群体间的过渡,生产的过渡,新生儿的过渡,婚姻的过渡,丧礼的过渡,其他类型的过渡等。
二、分隔礼仪:冠带成人帽
我国法定的成人年龄为18岁,因此学校往往会在学生高考前,多为当年的5月至6月,为应届毕业生举行成人仪式。 头带成人帽是成人礼的第一阶段,即分隔礼仪,通常在带成人帽环节之前会由同学进行首先进行才艺表演,学生的家长和学校领导会共同参加成人礼,作为对学生成长的见证。安徽省合肥市的衡安高中在2019年的成人礼中为每一位同学授予成人帽,头带成人帽意味着各位同学脱离了之前青少年的身份,需要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树立起成年人的担当。学校的成人礼中,家长的参与是尤为重要的。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化的拥有者各项规章的教育机构,对于学生学习规范准则并内化于心,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处理各类人际互动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最后,在学校环境中,青少年完成了预期社会化,对青少年自身的规划和人生目标的确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的学生时期,家长和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少年接受了学校的文化知识,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人格,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冠戴成人帽,学生与学校分开,在家长的带领下向另一个阶段前进。
三、边缘礼仪:行礼宣誓
根据范热内普在书中对边缘礼仪的界定可知,边缘礼仪是过渡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含对即将融入的环境的衔接,指的是持续性的过渡阶段,事物处于过渡性的边缘状态,在这一时期具有“边缘性”的特点[2]。高校成人仪式的边缘礼仪大都包含两个方面,对家长和老师行礼,对宪法进行宣誓。
《礼记》对成人礼的记载详细且完备,其中说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礼和义的存在,礼、义存在的前提则是人的衣冠整洁、容颜平和、言辞合理[3]。人在拥有整洁的衣冠、平和的容颜与合理的言辞后才能举行成人礼仪。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年在学生成人礼的设置上融入了我国古典文化,老师、家长和学生身着汉服,老师和家长先行落座,学生入场后再行三次礼。
向宪法宣誓是成人礼中具有社会化意义的重要环节,是庄重且富有意义的。宪法规定18岁即成年,具有了完全民事行为权利和义务,这是国家大法赋予每一位成年人的权利,因此向宪法宣誓,强化成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对法律的认识和敬畏。宪法不仅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也是全体公民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成人之初对宪法的宣誓有利于形成人们的道德共识,这不仅是仪式性的活动,同时更具教育意义。
行礼与对宪法宣誓两个环节作为过渡礼仪出现在成人仪式中,学生们通过向家长和老师行礼,主动将自己与之前的身份边缘化,从原先的情境中抽离出来以更好的融入下一个阶段;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宣誓,是对即将担任的成年人身份的正式接纳与责任的勇敢担当。这两个具体的环节是过渡性和边缘化的,在成年礼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聚合礼仪:迈入成人门
聚合阶段是成人仪式的结束阶段,老师和家长庆祝同学们正式进入成年阶段,学生经过加冠、行礼和宣誓等环节被整合到另一个身份认同体系中,学会在另一个身份结构中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互动和交往,之后将这种生活常态化。跨越成人门是大多数高中在成人仪式中进行的环节之一,通常作为仪式的结尾,即表明青少年一旦迈入成人门,则在身体和心灵上都被整合进社会之中,完全与之前的生活世界相脱离,以另一种身份而存在。
湖南省双峰县的曾国藩实验学校高中部在2019年的母亲节当天为学生们举行了成人礼,老师、同学和家长参加了此次典礼,学生们身着红色礼服,头戴礼帽象征“冠”,在家长的陪伴下通过成人门。北京市八一学校为学生们特意制作了“车票”象征着承载同学们人生的列车在成人门处已经到站,这是学生们成长中的特殊见证,特殊的“车票”是同学们进入成人世界的通行证。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有一千多名学生共同参与了2019年的成人礼,莱西市实验学校的成人礼在室外举办,学生身着休闲的校服,家长身穿便服,伴随着激情高昂的曲调缓缓通过成人门,意味着家长带领成年的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更是民族的希望,以成人礼作为平台对青年们进行仪式教育是很好的契机,同时也为青年工作注入新鲜的活力。 学校是青年人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通过在学校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价值规范和一系列行为准则,从而规范自己的实践活动,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4]。
五、结语
以过渡礼仪作为研究视角对高校成人礼进行研究,对礼仪的分解有利于挖掘其本质和特有的内涵,让读者知晓成年礼对于青少年在社会意识方面的转变意义重大,成年礼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对于青年人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各高校应在当前成人礼仪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下青少年的发展方向,适当调整意识内容,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加以弘扬,更多地加以体现,对于引导和教育青少年的内容应当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相结合,从而做到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胡文靖,陶漫.文化传承视野里的大学仪式活动的功能、现状和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4):224-225.
[3]楊宽.冠礼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倪辉.大学仪式的形态、特点及功能:道德教育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03):29-33.
作者简介:
翟一欣,女,出生于1996年7月,陕西咸阳人,现为西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
关键词:过渡礼仪;成年礼;中学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回顾
成年礼在我国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的“冠礼”是我国成年礼最初的表现形式。范热内普在其著作《过渡礼仪》中对仪式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即分隔礼仪、边缘礼仪和聚合礼仪,这种划分模式不仅对于宗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1]。范热内普在书中探讨了多种过渡礼仪,有地域间的过渡,群体间的过渡,生产的过渡,新生儿的过渡,婚姻的过渡,丧礼的过渡,其他类型的过渡等。
二、分隔礼仪:冠带成人帽
我国法定的成人年龄为18岁,因此学校往往会在学生高考前,多为当年的5月至6月,为应届毕业生举行成人仪式。 头带成人帽是成人礼的第一阶段,即分隔礼仪,通常在带成人帽环节之前会由同学进行首先进行才艺表演,学生的家长和学校领导会共同参加成人礼,作为对学生成长的见证。安徽省合肥市的衡安高中在2019年的成人礼中为每一位同学授予成人帽,头带成人帽意味着各位同学脱离了之前青少年的身份,需要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树立起成年人的担当。学校的成人礼中,家长的参与是尤为重要的。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化的拥有者各项规章的教育机构,对于学生学习规范准则并内化于心,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处理各类人际互动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最后,在学校环境中,青少年完成了预期社会化,对青少年自身的规划和人生目标的确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的学生时期,家长和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少年接受了学校的文化知识,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人格,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冠戴成人帽,学生与学校分开,在家长的带领下向另一个阶段前进。
三、边缘礼仪:行礼宣誓
根据范热内普在书中对边缘礼仪的界定可知,边缘礼仪是过渡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含对即将融入的环境的衔接,指的是持续性的过渡阶段,事物处于过渡性的边缘状态,在这一时期具有“边缘性”的特点[2]。高校成人仪式的边缘礼仪大都包含两个方面,对家长和老师行礼,对宪法进行宣誓。
《礼记》对成人礼的记载详细且完备,其中说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礼和义的存在,礼、义存在的前提则是人的衣冠整洁、容颜平和、言辞合理[3]。人在拥有整洁的衣冠、平和的容颜与合理的言辞后才能举行成人礼仪。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年在学生成人礼的设置上融入了我国古典文化,老师、家长和学生身着汉服,老师和家长先行落座,学生入场后再行三次礼。
向宪法宣誓是成人礼中具有社会化意义的重要环节,是庄重且富有意义的。宪法规定18岁即成年,具有了完全民事行为权利和义务,这是国家大法赋予每一位成年人的权利,因此向宪法宣誓,强化成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对法律的认识和敬畏。宪法不仅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也是全体公民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成人之初对宪法的宣誓有利于形成人们的道德共识,这不仅是仪式性的活动,同时更具教育意义。
行礼与对宪法宣誓两个环节作为过渡礼仪出现在成人仪式中,学生们通过向家长和老师行礼,主动将自己与之前的身份边缘化,从原先的情境中抽离出来以更好的融入下一个阶段;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宣誓,是对即将担任的成年人身份的正式接纳与责任的勇敢担当。这两个具体的环节是过渡性和边缘化的,在成年礼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聚合礼仪:迈入成人门
聚合阶段是成人仪式的结束阶段,老师和家长庆祝同学们正式进入成年阶段,学生经过加冠、行礼和宣誓等环节被整合到另一个身份认同体系中,学会在另一个身份结构中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互动和交往,之后将这种生活常态化。跨越成人门是大多数高中在成人仪式中进行的环节之一,通常作为仪式的结尾,即表明青少年一旦迈入成人门,则在身体和心灵上都被整合进社会之中,完全与之前的生活世界相脱离,以另一种身份而存在。
湖南省双峰县的曾国藩实验学校高中部在2019年的母亲节当天为学生们举行了成人礼,老师、同学和家长参加了此次典礼,学生们身着红色礼服,头戴礼帽象征“冠”,在家长的陪伴下通过成人门。北京市八一学校为学生们特意制作了“车票”象征着承载同学们人生的列车在成人门处已经到站,这是学生们成长中的特殊见证,特殊的“车票”是同学们进入成人世界的通行证。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有一千多名学生共同参与了2019年的成人礼,莱西市实验学校的成人礼在室外举办,学生身着休闲的校服,家长身穿便服,伴随着激情高昂的曲调缓缓通过成人门,意味着家长带领成年的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更是民族的希望,以成人礼作为平台对青年们进行仪式教育是很好的契机,同时也为青年工作注入新鲜的活力。 学校是青年人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通过在学校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价值规范和一系列行为准则,从而规范自己的实践活动,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4]。
五、结语
以过渡礼仪作为研究视角对高校成人礼进行研究,对礼仪的分解有利于挖掘其本质和特有的内涵,让读者知晓成年礼对于青少年在社会意识方面的转变意义重大,成年礼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对于青年人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各高校应在当前成人礼仪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下青少年的发展方向,适当调整意识内容,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加以弘扬,更多地加以体现,对于引导和教育青少年的内容应当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相结合,从而做到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胡文靖,陶漫.文化传承视野里的大学仪式活动的功能、现状和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4):224-225.
[3]楊宽.冠礼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倪辉.大学仪式的形态、特点及功能:道德教育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03):29-33.
作者简介:
翟一欣,女,出生于1996年7月,陕西咸阳人,现为西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