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谈谈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再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教材《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课的开始是这样设计的:(幕示情景图)停车场上有6辆小汽车,开走了3辆时,老师问有什么变化?当又开来2辆时,老师再问: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老师要求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连起来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说:停车场上有6辆汽车,开走3辆,又开来了2辆,这时,停车场上还有几辆汽车?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吧?”“车轮是圆的。” “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可以吗?”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2.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2.1 对教材进行归类重组,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一开课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疑:若要你做一个直径为40厘米的铁环需要多长的圆铁条?从而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在测量圆的周长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再通过观察圆周长与直径的联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得出圆周率,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这就是教师的再创造。
2.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2.3 活化例题,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教材中有的例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活化”例题,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将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例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大胆地把例题改成:“体育课上,男、女生进行跳绳比赛,男生15人,共跳了1800个;女生10人,共跳了1350个。谁取得了胜利?”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自然引出求平均数的需求。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有价值,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4 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以这样组织探索过程:第一步,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第二步,数一数。要求学生数一数图中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图中每一小格代表一平方厘米,不满一格按半格算)。第三步,拼一拼。教师演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拼成哪些已经学过的图形。第四步,说一说。 ①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呢?②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③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第五步,理一理。梳理三角形与所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第六步,议一议。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为什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时底乘以高后要除以2。
整个过程积极创造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2.5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的生长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发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学生已经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当学生很容易在纸上画出与三角板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双眉紧蹙,有的则边摇头边说:“操场那么大,纸那么小,画不下。”此时,老师慢慢地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么样的?”这时,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了什么,在老师不作任何讲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比的知识,把操场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后,很快就画好了。“比例尺”的概念自然生成。
3.注重评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起到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首先,评价要适时适度:既不能滥用评价,也不能吝啬评价语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其次,引导生生互动的评价: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很少有自主评价的机会,在新课改中,教师学会“让权”给学生。课堂上引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机制,是课改理念的体现,这样的课堂评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使课堂教学十分的有效。最后,要倡导发展性评价。新课改倡导发展性的评价观,试图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作为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
1.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再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教材《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课的开始是这样设计的:(幕示情景图)停车场上有6辆小汽车,开走了3辆时,老师问有什么变化?当又开来2辆时,老师再问: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老师要求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连起来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说:停车场上有6辆汽车,开走3辆,又开来了2辆,这时,停车场上还有几辆汽车?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吧?”“车轮是圆的。” “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可以吗?”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2.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2.1 对教材进行归类重组,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一开课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疑:若要你做一个直径为40厘米的铁环需要多长的圆铁条?从而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在测量圆的周长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再通过观察圆周长与直径的联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得出圆周率,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这就是教师的再创造。
2.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2.3 活化例题,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教材中有的例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活化”例题,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将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例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大胆地把例题改成:“体育课上,男、女生进行跳绳比赛,男生15人,共跳了1800个;女生10人,共跳了1350个。谁取得了胜利?”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自然引出求平均数的需求。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有价值,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4 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以这样组织探索过程:第一步,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第二步,数一数。要求学生数一数图中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图中每一小格代表一平方厘米,不满一格按半格算)。第三步,拼一拼。教师演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拼成哪些已经学过的图形。第四步,说一说。 ①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呢?②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③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第五步,理一理。梳理三角形与所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第六步,议一议。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为什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时底乘以高后要除以2。
整个过程积极创造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2.5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的生长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发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学生已经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当学生很容易在纸上画出与三角板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双眉紧蹙,有的则边摇头边说:“操场那么大,纸那么小,画不下。”此时,老师慢慢地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么样的?”这时,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了什么,在老师不作任何讲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比的知识,把操场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后,很快就画好了。“比例尺”的概念自然生成。
3.注重评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起到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首先,评价要适时适度:既不能滥用评价,也不能吝啬评价语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其次,引导生生互动的评价: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很少有自主评价的机会,在新课改中,教师学会“让权”给学生。课堂上引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机制,是课改理念的体现,这样的课堂评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使课堂教学十分的有效。最后,要倡导发展性评价。新课改倡导发展性的评价观,试图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作为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