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43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研究员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也是现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我想我们这一代科学家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邵峰说,他希望在科学的海洋中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能不断做出里程碑式的工作,持续领跑国际前沿。
成功的秘籍思考和判断
“当初我决定要回国的时候,许多朋友问我是不是疯了?”早在2005年,邵峰在北生所王晓东所长的“蛊惑”下,回到刚成立不久的北生所开展独立研究,成为这块“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首批研究员。
谈及研究领域,邵峰说:“我主要研究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也就是细菌入侵与人体免疫系统反入侵的‘战争’。”
回国初期,他聚焦于细菌的“入侵”——细菌如何感染和破坏宿主防御。他的实验室先后在《科学》上发表2篇文章,报道了两种全新的病原菌毒力作用机制,立刻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就在细菌入侵研究“顺风顺水”之时,2007年邵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战人体的“反侵略战争”,探讨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细菌的分子机制。
从一个驾轻就熟的领地转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挑战和风险之大可想而知。而邵峰的想法是:天然免疫研究更有助于解决现实的医学临床问题。
“天然免疫的第一步是细胞内的蛋白分子去感知并抓住细菌,我们称这个蛋白为受体。”邵峰说,此前国际同行在细胞膜上发现了这样的受体,并凭借这一成果于201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我当时就想,除了细胞膜,细胞里面一定也有这样的受体。”他解释说,如果把细胞比作一间房子,细菌就是入侵的坏人,细胞膜就是门口的保安——坏人如果不经过门口、悄悄穿墙而入,保安就形同虚设。“我觉得,房子里的战争肯定更加激烈,应该找到房子里的保安。”
就在其他国际同行在细胞膜受体这个大热门上扎堆时,邵峰把目光聚焦于细胞内的受体研究,并屡有斩获:2011年,找到了细胞内的第一个受体分子——识别细菌鞭毛蛋白;2014年,他们又发现了两个新的受体——针对内毒素和另一类细菌外毒素的感知蛋白。2015年,他们又发现了这些受体下游促使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蛋白质,为败血症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渠道。
“我想当时应该也有其他同行意识到细胞内受体的存在,但大部分人还是想跟风,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去冒风险。”他笑着说,“别人问我成功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不要跟风,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大门永远为学子敞开着
学生是邵峰引以为傲的另一“重大成果”。在他那4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里,身材微胖的邵峰说:“我招学生比较挑剔,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他是不是做科研的‘料’……我更倾向于刻苦踏实、绝不轻言放弃的学生。”除了扎实的知识基础、灵活的研究思路,他更看重学生面对“实验失败”常态的抗压能力。
“学生是来跟我学习的,我要确保他们顺利成长、多出成果。”邵峰说,自建立独立实验室至今,他都是自己带学生。“我办公室的门从来不关,学生可以随时进来,一起讨论问题。”
在实验室里,除了赶写文章,邵峰就和学生一起做研究,指导他们设计实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每逢周一下午,他都会安排一个学生作工作总结报告。他还让十几个学生和博士后分成两组,分别在周二周三上午与他坐在一起开半天的学术分享会,每个人都要把原始实验数据拿出来给大家看,谈谈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或者碰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李鹏是在2011年加入实验室的。在她的印象中,邵峰和学生们都是“同吃同做同讨论”。内毒素受体的发现思路,就是他和学生在食堂吃饭时“聊”出来的。
“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邵老师从不批评我们,而是会给我们中肯的修改意见,鼓励大家发散思维,尝试从另外的角度继续做实验。”李鹏说,邵峰平时不苟言笑、脾气温和,有时也会和学生们开玩笑。
“这几年实验室取得了一批很好的成果,邵老师也只是淡淡地说:请大家不要留恋已有的东西,要经常清零、往前看。”李鹏说。
踏踏实实做学问就好
“当选院士后,家人比我更高兴。”邵峰笑着说,这些年自己最多在周末抽出半天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对我来说,评上院士只是同行对我以往工作的认可,仅此而已。”邵峰说,作为年龄最小的院士,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年轻科研人员做个榜样,把荣誉看淡些。“我希望更多同行明白,科学的天很高,踏实做学问就好,其他一切只是副产品。”
在邵峰看来,虽然这几年国内的生物研究进展很快,但能持续领先、真正称得上国际主流实验室的还非常少。“我们或许有很好的论文和成果,但绝大多数是零散的、补遗性的个别亮点工作,能够自成一体、自创一派的还不多,更谈不上引领学科发展。”
虽然自己的实验室已在国际舞台上小有名气,但邵峰还是有很高的期望,“不仅仅有亮点,更要有里程碑式的进展,持续领跑。”
“我很庆幸自己回国后选择了北生所,在这里大家能够在安静的科研环境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邵峰告诉笔者,今后他的实验室将两路并进:一是继续寻找更多新的重要蛋白分子,不断揭开细菌感染和人体免疫的生命奥秘;二是筛选化合物小分子,在治疗败血症等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上有所突破。
“除了陪伴家人、打打乒乓球,我没有更多的业余生活。”邵峰说,“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枯燥。我们总在发现新的东西,一点点接近生命的真相——这是科学研究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我想我们这一代科学家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邵峰说,他希望在科学的海洋中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能不断做出里程碑式的工作,持续领跑国际前沿。
成功的秘籍思考和判断
“当初我决定要回国的时候,许多朋友问我是不是疯了?”早在2005年,邵峰在北生所王晓东所长的“蛊惑”下,回到刚成立不久的北生所开展独立研究,成为这块“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首批研究员。
谈及研究领域,邵峰说:“我主要研究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也就是细菌入侵与人体免疫系统反入侵的‘战争’。”
回国初期,他聚焦于细菌的“入侵”——细菌如何感染和破坏宿主防御。他的实验室先后在《科学》上发表2篇文章,报道了两种全新的病原菌毒力作用机制,立刻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就在细菌入侵研究“顺风顺水”之时,2007年邵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战人体的“反侵略战争”,探讨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细菌的分子机制。
从一个驾轻就熟的领地转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挑战和风险之大可想而知。而邵峰的想法是:天然免疫研究更有助于解决现实的医学临床问题。
“天然免疫的第一步是细胞内的蛋白分子去感知并抓住细菌,我们称这个蛋白为受体。”邵峰说,此前国际同行在细胞膜上发现了这样的受体,并凭借这一成果于201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我当时就想,除了细胞膜,细胞里面一定也有这样的受体。”他解释说,如果把细胞比作一间房子,细菌就是入侵的坏人,细胞膜就是门口的保安——坏人如果不经过门口、悄悄穿墙而入,保安就形同虚设。“我觉得,房子里的战争肯定更加激烈,应该找到房子里的保安。”
就在其他国际同行在细胞膜受体这个大热门上扎堆时,邵峰把目光聚焦于细胞内的受体研究,并屡有斩获:2011年,找到了细胞内的第一个受体分子——识别细菌鞭毛蛋白;2014年,他们又发现了两个新的受体——针对内毒素和另一类细菌外毒素的感知蛋白。2015年,他们又发现了这些受体下游促使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蛋白质,为败血症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渠道。
“我想当时应该也有其他同行意识到细胞内受体的存在,但大部分人还是想跟风,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去冒风险。”他笑着说,“别人问我成功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不要跟风,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大门永远为学子敞开着
学生是邵峰引以为傲的另一“重大成果”。在他那4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里,身材微胖的邵峰说:“我招学生比较挑剔,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他是不是做科研的‘料’……我更倾向于刻苦踏实、绝不轻言放弃的学生。”除了扎实的知识基础、灵活的研究思路,他更看重学生面对“实验失败”常态的抗压能力。
“学生是来跟我学习的,我要确保他们顺利成长、多出成果。”邵峰说,自建立独立实验室至今,他都是自己带学生。“我办公室的门从来不关,学生可以随时进来,一起讨论问题。”
在实验室里,除了赶写文章,邵峰就和学生一起做研究,指导他们设计实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每逢周一下午,他都会安排一个学生作工作总结报告。他还让十几个学生和博士后分成两组,分别在周二周三上午与他坐在一起开半天的学术分享会,每个人都要把原始实验数据拿出来给大家看,谈谈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或者碰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李鹏是在2011年加入实验室的。在她的印象中,邵峰和学生们都是“同吃同做同讨论”。内毒素受体的发现思路,就是他和学生在食堂吃饭时“聊”出来的。
“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邵老师从不批评我们,而是会给我们中肯的修改意见,鼓励大家发散思维,尝试从另外的角度继续做实验。”李鹏说,邵峰平时不苟言笑、脾气温和,有时也会和学生们开玩笑。
“这几年实验室取得了一批很好的成果,邵老师也只是淡淡地说:请大家不要留恋已有的东西,要经常清零、往前看。”李鹏说。
踏踏实实做学问就好
“当选院士后,家人比我更高兴。”邵峰笑着说,这些年自己最多在周末抽出半天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对我来说,评上院士只是同行对我以往工作的认可,仅此而已。”邵峰说,作为年龄最小的院士,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年轻科研人员做个榜样,把荣誉看淡些。“我希望更多同行明白,科学的天很高,踏实做学问就好,其他一切只是副产品。”
在邵峰看来,虽然这几年国内的生物研究进展很快,但能持续领先、真正称得上国际主流实验室的还非常少。“我们或许有很好的论文和成果,但绝大多数是零散的、补遗性的个别亮点工作,能够自成一体、自创一派的还不多,更谈不上引领学科发展。”
虽然自己的实验室已在国际舞台上小有名气,但邵峰还是有很高的期望,“不仅仅有亮点,更要有里程碑式的进展,持续领跑。”
“我很庆幸自己回国后选择了北生所,在这里大家能够在安静的科研环境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邵峰告诉笔者,今后他的实验室将两路并进:一是继续寻找更多新的重要蛋白分子,不断揭开细菌感染和人体免疫的生命奥秘;二是筛选化合物小分子,在治疗败血症等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上有所突破。
“除了陪伴家人、打打乒乓球,我没有更多的业余生活。”邵峰说,“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枯燥。我们总在发现新的东西,一点点接近生命的真相——这是科学研究最有吸引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