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双缺陷鼠人乳腺癌转移模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原位移植法建立人乳腺癌免疫双缺陷鼠-SCID转移模型并研究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瘤块原位移植于6只SCID鼠乳房的脂肪垫上,用其癌转移淋巴结传代共传18代68只.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对各代移植瘤的形态特征、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肿瘤移植成功率为97%,液氮冻存复苏移植成功率为100%,荷瘤小鼠体内出现淋巴道转移,9代后转移率为95%.原位移植瘤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移植瘤的形态学特点与原始细胞系完全一致,而原代与晚代移植瘤之间的超微结构有差异,显示进一步恶化的特征.多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原代与晚代移植瘤之间存在有癌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结论该模型为人乳腺癌的研究的较理想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一种软组织和骨性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高弓足畸形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因神经肌肉性疾病所致的高弓足/高弓内翻足畸形15例19足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遗留高弓足畸形1例1足,采取足跖侧软组织松解和足跗骨V形截骨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术后用小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主要从足外形的改善、足负重及行走功能和X线测量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平均获得随访3年6个月.跗骨截骨均于术后6~8周愈合.术后10周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2年7月我院实施的33例肝脏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肝脏移植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包括:胆道并发症36%(n=12),术后早期肝内胆汁淤积30%(n=10),急性排斥反应54%(n=18),血管并发症30%(n=10),感染并发症57%(n=19),药物毒性反应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修复新途径.方法对22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全部游离腓骨瓣均获成活,所有病例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瓣血供良好,骨量充足,可塑性强,修复下颌骨缺损效果良好.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方法 2000年5月至2002年1月38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本组38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管并发症9例(9/38,24%).其中单纯胆瘘4例,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合并胆泥形成,胆瘘继发胆管狭窄,胆管狭窄合并肝内胆汁瘤各1例.此9例中2例死于严重感染,7例痊愈. 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病因复杂,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