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桦甸市内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污水截流、清淤疏浚、生态水利调控、防洪排涝、原位生态修复、景观修复等6个方面,详细提出了内河综合整治及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总体构想。
关键词:桦甸市;内河;综合整治;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桦甸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河多年来受违章建设、围垦、水污染等人为活动影响,市区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生活垃圾倾泻于河岸,使内河逐渐沦为污水集中地、垃圾堆放地,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逐渐积累,藻类大量繁殖,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质常年处于劣V类(GB3838-2002),常出现大规模、大面积死鱼事故,整体内河生态环境和景观视觉都已遭到极大的破坏;河道淤积严重,每到汛期内河就成为整个城区防洪险工险段,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清理,但收效甚微。
建国60多年来共发生洪涝灾害10余次,给桦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尤其让人们记忆最深刻是1995年7月底,辉发河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辉发河洪水漫堤和两处溃坝,使整个桦甸市区全部被淹,平均水深3.5m,最深达9.5m,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全部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元。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事故日益频繁且剧烈,已经严重影响桦甸可持续性发展,内河生态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为科学构建桦甸市内河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与恢复工程,充分发挥内河的生态效益,促进桦甸实现科学发展,改善内河环境,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提出桦甸市内河综合整治及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总体构想。
2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
2.1 指导思想
2.1.1突出生态理念及和谐思想,提升生态品位。
2.1.2统筹协调,优化设计。
2.1.3公众参与,成果共享。
2.2 建设目标
保证内河道的防洪排涝安全,改善内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恢复和强化河道生态功能,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建设生态文明。
2.2.1提高河道调蓄能力和水环境容量。
2.2.2改善水系水生态环境。
2.2.3提高岸带亲水景观品位。
2.3 总体布局
以“景美动感、生态和谐”为设计理念,按照桦甸市内河一水池、二水池和三水池统分结合来开展治理,并对治理措施合理布局设置。其中一水池以“休闲池滨”为主题,主要建设国际钓鱼台、生态堤防、休闲步道和天然湿地生态改造等工程,凸显休闲、娱乐、散步和垂钓等活动内容;二水池以“金城映月”为主题,主要建设湿地、亲水平台、橡胶坝和生态堤防等工程,凸显亲水湿地、休闲步道和自然生态等活动内容;三水池以“生态绿堤”为主题,主要建设生态堤防、新开河道闸和重建排涝站等工程,凸显乡野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情等活动内容。
3 工程建设总体构想
3.1 污水截流工程
3.1.1主城区外的工业区、新区等地区的新建排水系统,应遵循总体规划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主城区排水系统,避免管线乱搭乱排现象,提高污水收集率。
3.1.2桦甸市污水处理厂,应随着城市排水收集系统的完善,及时扩大污水处理规模,满足处理需要,提高污水处理率,严格做到达标排放。
3.1.3污水处理应遵循由点到面的原则,优先解决点源问题和小范围内问题,特别是含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各工业企业内部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需预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污水管网。
3.1.4推广绿地草坪蓄滞利用技术,雨水直接利用于绿地草坪;推广雨水的环境生态雨水利用技术,把雨水利用与天然洼地、公园的河湖等湿地保护和湿地恢复相结合;推广雨洪地下回灌系统技术,充分利用雨洪水和上游水库的汛期水进行地下水回灌,在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减少面源污染带来的危害。
3.2 清淤疏浚工程
由于淤积,现状内河道较原河道容积大幅度减少,必须采取清淤疏浚措施。考虑到淤积量较大,很难一次性将河道清淤至原状,本次清淤主要考虑国际钓鱼台的建设,以及各水池河底保持平顺,以利于行洪的原则进行清理。对于严重阻碍行洪的部位进行重点清淤,对相对于平顺河道底高淤积厚度较薄且长度较短的河段,暂时不考虑清淤。
3.3 生态水利调控工程
生态水利调控主要以满足河道生态需水及一水池景观水位维持为主要目的,利用水量及水的动能,最大限度的引用外江的清水,并尽可能地在正常情况下保持水的流动,使内河水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按辉发河丰水年(P=1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90%)3种典型年,进行最大引水能力调算,各水平年最大可引水流量分别为9291万m3、4773万m3和836万m3。
3.4 防洪排涝工程
根据桦甸市内河护堤驳岸现状,在沿岸堤防保障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所有堤防设计均结合地形条件,植入生态设计理念,柔化美化内河岸线。堤防工程涉及新建、重建、加固、近自然生态堤防四种,主城区河段主要采用前三种,包括一水池两岸堤防重建、二水池堤防加固,提高防涝标准,以及未建堤防的新建;三水池下游农垦区河段则均采用近自然生态堤防。
桦甸市排涝站目前已经老化破损。近年来,水利部门常年维护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排涝站已满足不了城市排涝要求。根据桦甸市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防涝水文分析计算,排涝站设计排涝标准按照20a一遇最大24h暴雨3d排干,相应的设计排涝流量为39.76m3/s。
3.5 原位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对污染物质转移的相关计算,并结合内河各水池的具体位置和现状,确定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规模。 3.5.1 生态浮岛工程
在一水池曲桥游乐场段建设3处浮岛式生物处理系统,总面积3150m2,提高河道生态品位和自净能力,大幅削减内河内源性污染物,改善内河水环境状况。
3.5.2 天然湿地净化系统生态改造工程
对官房场路跨河段、九曲桥节制闸与二闸门段、孔桥下游段五亭桥与金城公园之间、金城桥与五亭桥之间、渤海桥上游段天然湿地进行保育和美学修整,使河道及其岸坡形态、结构进行生态学改造,优化河道生物群落,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在对原有天然湿地的基础上,加以生态改造、塑形和扩建。
3.5.3 排涝站净水工程
排涝站净水工程采用“沉箱式生物处理系统 表流人工湿地”相结合的净水工艺,对桦甸市污水处理厂所排出部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总占地面积为2500m2,利用原有缓坡地形,依靠重力布水,减少能耗,主要利用芦苇、香蒲、再力花、芦荻等水生植物构建。
3.6 景观修复工程
在桦甸市内河一水池右岸重建打造国际钓鱼台,长度为1248m。该处现状为破损后的原桩基梁板式平台,拟拆除后原地重新设计、建设。该处钓鱼台以乡道为边界,向河道放坡,形成近自然状态和整体的生态岸带,其间自然布置7种形式的钓鱼平台,建设花池、观景台和景观廊,同时在各钓鱼平台间布置生态石块亲水通道,宽度约为2m,总长度为750m,增加休闲品位和游客兴致,配套布置浮岛净水系统11处,总面积约为600m2,提高该处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钓鱼台的水质,并形成良好的景观。
4 结论
内河是原辉发河改道而形成,其多余水量直接排入外辉发河,然后汇入松花江,因此,桦甸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内河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及水景观的改善,也是松花江上游整治的需要。通过内河清淤疏浚工程,可以增加86.16万m3的库容,能更好地为内河水产养殖以及下游农田提供洁净的养殖和灌溉水源。工程无淹没范围,无移民安置,也不涉及搬迁安置。从环境的方面分析,没有制约工程建设的因素。
从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看,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现行国家基准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敏感性分析表明工程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工程在国民经济评价上是可行的。由于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水利项目,财务盈利能力较差,工程的年运行费用需国家补贴投入,但总体上分析本工程经济指标是可行的。
关键词:桦甸市;内河;综合整治;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桦甸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河多年来受违章建设、围垦、水污染等人为活动影响,市区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生活垃圾倾泻于河岸,使内河逐渐沦为污水集中地、垃圾堆放地,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逐渐积累,藻类大量繁殖,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质常年处于劣V类(GB3838-2002),常出现大规模、大面积死鱼事故,整体内河生态环境和景观视觉都已遭到极大的破坏;河道淤积严重,每到汛期内河就成为整个城区防洪险工险段,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清理,但收效甚微。
建国60多年来共发生洪涝灾害10余次,给桦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尤其让人们记忆最深刻是1995年7月底,辉发河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辉发河洪水漫堤和两处溃坝,使整个桦甸市区全部被淹,平均水深3.5m,最深达9.5m,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全部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元。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事故日益频繁且剧烈,已经严重影响桦甸可持续性发展,内河生态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为科学构建桦甸市内河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与恢复工程,充分发挥内河的生态效益,促进桦甸实现科学发展,改善内河环境,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提出桦甸市内河综合整治及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总体构想。
2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
2.1 指导思想
2.1.1突出生态理念及和谐思想,提升生态品位。
2.1.2统筹协调,优化设计。
2.1.3公众参与,成果共享。
2.2 建设目标
保证内河道的防洪排涝安全,改善内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恢复和强化河道生态功能,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建设生态文明。
2.2.1提高河道调蓄能力和水环境容量。
2.2.2改善水系水生态环境。
2.2.3提高岸带亲水景观品位。
2.3 总体布局
以“景美动感、生态和谐”为设计理念,按照桦甸市内河一水池、二水池和三水池统分结合来开展治理,并对治理措施合理布局设置。其中一水池以“休闲池滨”为主题,主要建设国际钓鱼台、生态堤防、休闲步道和天然湿地生态改造等工程,凸显休闲、娱乐、散步和垂钓等活动内容;二水池以“金城映月”为主题,主要建设湿地、亲水平台、橡胶坝和生态堤防等工程,凸显亲水湿地、休闲步道和自然生态等活动内容;三水池以“生态绿堤”为主题,主要建设生态堤防、新开河道闸和重建排涝站等工程,凸显乡野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情等活动内容。
3 工程建设总体构想
3.1 污水截流工程
3.1.1主城区外的工业区、新区等地区的新建排水系统,应遵循总体规划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主城区排水系统,避免管线乱搭乱排现象,提高污水收集率。
3.1.2桦甸市污水处理厂,应随着城市排水收集系统的完善,及时扩大污水处理规模,满足处理需要,提高污水处理率,严格做到达标排放。
3.1.3污水处理应遵循由点到面的原则,优先解决点源问题和小范围内问题,特别是含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各工业企业内部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需预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污水管网。
3.1.4推广绿地草坪蓄滞利用技术,雨水直接利用于绿地草坪;推广雨水的环境生态雨水利用技术,把雨水利用与天然洼地、公园的河湖等湿地保护和湿地恢复相结合;推广雨洪地下回灌系统技术,充分利用雨洪水和上游水库的汛期水进行地下水回灌,在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减少面源污染带来的危害。
3.2 清淤疏浚工程
由于淤积,现状内河道较原河道容积大幅度减少,必须采取清淤疏浚措施。考虑到淤积量较大,很难一次性将河道清淤至原状,本次清淤主要考虑国际钓鱼台的建设,以及各水池河底保持平顺,以利于行洪的原则进行清理。对于严重阻碍行洪的部位进行重点清淤,对相对于平顺河道底高淤积厚度较薄且长度较短的河段,暂时不考虑清淤。
3.3 生态水利调控工程
生态水利调控主要以满足河道生态需水及一水池景观水位维持为主要目的,利用水量及水的动能,最大限度的引用外江的清水,并尽可能地在正常情况下保持水的流动,使内河水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按辉发河丰水年(P=1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90%)3种典型年,进行最大引水能力调算,各水平年最大可引水流量分别为9291万m3、4773万m3和836万m3。
3.4 防洪排涝工程
根据桦甸市内河护堤驳岸现状,在沿岸堤防保障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所有堤防设计均结合地形条件,植入生态设计理念,柔化美化内河岸线。堤防工程涉及新建、重建、加固、近自然生态堤防四种,主城区河段主要采用前三种,包括一水池两岸堤防重建、二水池堤防加固,提高防涝标准,以及未建堤防的新建;三水池下游农垦区河段则均采用近自然生态堤防。
桦甸市排涝站目前已经老化破损。近年来,水利部门常年维护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排涝站已满足不了城市排涝要求。根据桦甸市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防涝水文分析计算,排涝站设计排涝标准按照20a一遇最大24h暴雨3d排干,相应的设计排涝流量为39.76m3/s。
3.5 原位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对污染物质转移的相关计算,并结合内河各水池的具体位置和现状,确定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规模。 3.5.1 生态浮岛工程
在一水池曲桥游乐场段建设3处浮岛式生物处理系统,总面积3150m2,提高河道生态品位和自净能力,大幅削减内河内源性污染物,改善内河水环境状况。
3.5.2 天然湿地净化系统生态改造工程
对官房场路跨河段、九曲桥节制闸与二闸门段、孔桥下游段五亭桥与金城公园之间、金城桥与五亭桥之间、渤海桥上游段天然湿地进行保育和美学修整,使河道及其岸坡形态、结构进行生态学改造,优化河道生物群落,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在对原有天然湿地的基础上,加以生态改造、塑形和扩建。
3.5.3 排涝站净水工程
排涝站净水工程采用“沉箱式生物处理系统 表流人工湿地”相结合的净水工艺,对桦甸市污水处理厂所排出部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总占地面积为2500m2,利用原有缓坡地形,依靠重力布水,减少能耗,主要利用芦苇、香蒲、再力花、芦荻等水生植物构建。
3.6 景观修复工程
在桦甸市内河一水池右岸重建打造国际钓鱼台,长度为1248m。该处现状为破损后的原桩基梁板式平台,拟拆除后原地重新设计、建设。该处钓鱼台以乡道为边界,向河道放坡,形成近自然状态和整体的生态岸带,其间自然布置7种形式的钓鱼平台,建设花池、观景台和景观廊,同时在各钓鱼平台间布置生态石块亲水通道,宽度约为2m,总长度为750m,增加休闲品位和游客兴致,配套布置浮岛净水系统11处,总面积约为600m2,提高该处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钓鱼台的水质,并形成良好的景观。
4 结论
内河是原辉发河改道而形成,其多余水量直接排入外辉发河,然后汇入松花江,因此,桦甸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内河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及水景观的改善,也是松花江上游整治的需要。通过内河清淤疏浚工程,可以增加86.16万m3的库容,能更好地为内河水产养殖以及下游农田提供洁净的养殖和灌溉水源。工程无淹没范围,无移民安置,也不涉及搬迁安置。从环境的方面分析,没有制约工程建设的因素。
从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看,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现行国家基准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敏感性分析表明工程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工程在国民经济评价上是可行的。由于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水利项目,财务盈利能力较差,工程的年运行费用需国家补贴投入,但总体上分析本工程经济指标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