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走出去”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产品、服务、技术、资本和自然人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方针。“走出去”内容很丰富,有货物出口、服务出口、技术出口、对外投资、对外信贷、对外援助和人员外移等,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国内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与国际化经营已势在必行。然而,民营企业“走出去”却面临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瓶颈制约。如何加大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无疑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程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民营企业应该并且能够成为“走出去”的主体
  
  1、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全面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标志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深刻转变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已成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之道。民营企业“走出去”,增加产品出口和扩大海外投资,更多地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是大势所趋,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民营企业寄予厚望的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2、民营企业具备“走出去”的独特优势。在“走出去”的实践中,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独特优势:一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灵活,在投资决策、工资分配、营销方式等方面有较多的自主权,因此,规避市场风险的灵活程度较高,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是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对市场反映敏感,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和把握机会,尤其是对国际市场上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需求的出口商品,民营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明显优势;三是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生产资料的使用、历史包袱等方面优于国有企业,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有利于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民营企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走出去”创造了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营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不足。民营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资金支持,融资需求尤其是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往往较大,然而实际融入的资金总量往往偏小,民营企业所需的资金缺口较大。虽然我国金融机构的资金从总体上来说相对充足,截至2005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已达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各项贷款余额只有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增幅比上年末低1.52个百分点,而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占短期贷款的百分比还不到两位数,不仅存贷差高达9.22万亿元,并且存款的增速远快于贷款的增速。这种资金供求的格局一方面与民营企业自身普遍存在的经营业绩和信用状况不佳及其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民营企业外部融资环境(例如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融资体系、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不健全不完善密不可分。
  2、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外乎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持等四条渠道。然而,民营企业通过使用自有资金、生产积累或民间临时借贷,根本无法满足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所需求的资金;受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较小以及诸多制度性准入限制约束的影响,企业债券的发行基本由国有大型企业垄断,股票市场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国有企业;现行基于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区别管理的外汇管理政策,使民营企业难以充分享受国民待遇,难以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发展。相比较而言,银行贷款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企业的贷款融资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3、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增加。民营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决定了其所需资金一般具有需求急、频率高、数量少的特点。然而现行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金融服务难以跟得上民营企业融资的特殊性需求,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一方面,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方面来看,虽说发展民营企业融资无疑具有显著的宏观效益,而现实中由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调整,信贷审批权限的收缩,基层分支行基本没有贷款审批权,只负责收贷收息。加之金融机构出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普遍倾向于支持大型或垄断企业发展,而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则“慎贷”、“惜贷”现象突出,即使提供了贷款也往往是短期的,民营企业融资面临边缘化。另一方面,从金融服务方面来看,如银行支持“走出去”的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等金融产品并不适合小金额的出口,金融机构缺乏面向民营企业量身订做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品种。
  4、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较高。与国内经营相比较,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本来就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这种情况更是明显地凸现出来。如前所述,现行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限制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融资,即使是企业符合信贷准入条件的贷款申请,也要经过复杂的报批程序和办理资产抵押担保手续。然而高额的抵押费用、繁杂的手续、苛刻的担保制度,无疑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往往让大多数民营企业望而却步。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金融机构创新还显得不足,金融产品结构仍相对简单,不仅使金融机构因规模不经济和便利性不足而抑制了其自身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无形中增加了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此外,国内缺乏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的专门机构,出口退税延滞问题还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间接地增加了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的成本。
  
  三、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对策与建议
  
  1、构建以信用担保体系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其主体是民营企业)政策性融资体系。民营企业本身存在资本金不足,缺乏抵押品,信用担保能力弱的缺陷,因而信用担保已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大因素之一。为此,可以发挥地方信用担保机构的功能,将国内银行承担的信用担保风险部分转移给地方信用担保机构。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各地区区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是改进对民营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主要应由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以解决担保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配置机制,风险既要与贷款银行分担,以解决贷款银行的“搭便车”问题,又要与民营企业分担,以防范民营企业的道德风险,以此强化对贷款银行和民营企业的约束机制;三是完善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偿机制,这主要应以外部补偿机制为主,在各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应积极拓宽来自其他外部出资人之处的筹资渠道;四是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要对担保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制止和查处担保机构超比例过度担保、超范围从事非担保业务等违法违纪行为。
  2、构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互补共存的间接融资体系。一方面,在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正规金融要提高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重要性的认识,消除体制性障碍,更新成本观念和成分观念,适当下放贷款权限,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最大限度满足民营企业“走出去”对资金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并且充分发挥基层商业银行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网点辐射优势,而且能够分散信贷风险,解决贷款过度集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民间金融得到健康发展。在中国,民间金融是指游离于经国家有权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交易活动。民间金融的最大优点是借贷过程简便迅速,能够满足民营企业应急性的融资需求,因而在正规金融的支持不足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
  3、构建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直接融资体系。①要着重做好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工作。股份制不仅能够获得外部所有权融资,而且融资速度快,效率也高。随着深圳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政府要鼓励和培养有条件、有实力的高成长、高科技民营企业去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筹措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所需的发展资金。股份合作制吸收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优点,它通过清产核资,确认股权后再进行招股、扩股,在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方面具有重大效用,更符合当前民营企业的具体情况,因而可以重点发展股份合作制。此外,要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②在推动建立地方柜台交易市场或培育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政府应有所作为。通过建立地方柜台交易市场,可以为本地股份制民营企业的股票提供交易市场。风险投资基金的功能之一在于将成千上万份分散的中小额风险投资资金聚焦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成长、高科技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的一种最有效制度安排。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处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的发展阶段,增强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一条必要和可行的途径,就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并通过风险投资基金的注入,推动实现民营企业的后发优势,这对于民营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以更好“走出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由美国的Gartner Group Inc.咨询公司在1990年提出的.最早发韧于制造业,后逐渐扩展到其它行业,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代名词.从ERP的发展起源来看,ERP
2005年的中国并购活动非常活跃,甚至已经成为亚洲的第一大并购市场。其中家电业巨头的并购更是不容忽视。无论是成功了的TCL并购汤姆逊(Thomson)电视机生产,还是国内的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都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家电业并购的风潮。  并购的发展是与经济和产业状况紧密联系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家电产业将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但我国家电企业本身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长期稳定经营和研发力量、以及产
在当今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既给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继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不断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商品经济、法治经济,更重要的是信用经济。因为诚信是社会所推崇的道德目标,是人们修身立世的基本要求。从法学上讲,诚信是道德的底线;从伦理学上讲,诚信是道德的最高准则。那么,如何看待企业的诚信建设在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怎样抓好企业的诚信建设呢?结合中铁宝桥的发展实践看,必须从抓好“强化”、做到“深化”、突出“硬化”、保证“固化”等方面去认识、去实施。    强化诚信
期刊
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更直接地感受到了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品种的多样化、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以及顾客要求的提高,因此深感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与本行业的对手竞争已经不能满足顾客需求。随着企业与企业之间依赖性的不断加深,他们必须与所在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通过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国策。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中小企业是经济中的弱势群体,自身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在新形式下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在二十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垄断大企业在西方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大企业在资本数量、生产能力、技术开发、市场竞争上都拥有中小企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即使如此,中小
纺织品服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与居民生活水平及消费意识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与成熟,均加大了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也进一步拉动了纺织服装行业的高速增长。那么,现阶段我国城镇纺织品服装市场的消费特点有哪些?发展趋势是什么?根据消费者调查的部分资料,以及对全国各地一些城市纺织品服装市场的考察,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消费者消费结构分析    1、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