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通过列举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环节,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等新课程理念为标杆,凭借案例进行有效反思,组织了符合科学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的德育活动。
关键词:活动教育;体验与感悟;关注生活;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64-2
源于对品德课活动化的无限期望,基于对新课程的不断实践,我们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反思品德课活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寻找对策进行重构,还品德课堂一片亮丽的晴空,使品德课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列举品德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偏主题,定位不准,活动陷于两难境地
品德课堂中任何一个活动的过程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所有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则目标的准确性,如果失去了正确的定位,那么,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根本无从谈起。
【案例】 《游戏快乐多》(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下)活动片段: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老师手拿竹签子)老师为每一小组准备了一套竹签子,在玩之前我们要制定一下游戏的规则,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半分钟后进行交流)
生1:挑签子时不能带动旁边的签子,否则视为失败,让给别人挑。
生2:化签子时,手要迅速离开,不能拖动签子。
……
师:(把规则一个个写在黑板上,并要求大家把规则读一遍。)我们在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守规则,如果遇到不守规则的现象只能停止游戏。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等都有很大的作用。规则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个游戏从到到尾都沉浸在规则的约束中,学生要时刻警惕着是否会触犯规则而变得胆小谨慎,束手束脚,那么学生无法积极投入,更谈不上“愉快地玩”了。一节课下来,孩子所能感受到的也不知是“游戏快乐多”呢还是“游戏约束多”了?
其实,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游戏中如果没有规则就没法正常进行。但是规则太多,太过约束的话,游戏活动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不妨作如下调整:首先播放一段挑签子的录像,让学生找出录像中不守规则的地方,教师提醒学生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要遵守规则,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尽情地玩。教师当场巡视,随即指点、调整活动。
二、走过场,流于形式,为“活动”而进行活动
“活动性”是新课程背景下品德课堂教学的一面鲜明的旗帜,角色扮演则是常用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而非只是表面上的“活动起来”而已。
【案例】 《我从哪里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上)活动片段:
师:(出示妈妈当年怀孕的照片)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下面我们把书包背在胸前,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好吗?
(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随着老师的要求做各种动作。)
师:妈妈去上班了。
(学生兴奋地背着书包在教室里走动。)
……
(教室里很吵闹,偶尔有几个学生听到了老师的问题,举手回答,可其他学生还在吵闹,听不到同学的回答。)
(教师见状,几次喊停,可一下子哪里能静得下来啊!)
课后,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回答我:“品德课不是注重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吗?我想通过背书包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当妈妈的辛苦。”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我们的教学者不应该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位地追求“活动”这种形式,而忽略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品德课堂中要真正实现让学生体验情感,不一定非得是肢体的运动,也可以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活动。教师可预先去采访一位妈妈,让她谈谈当年怀孕时的辛苦,并拍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让孩子们听听妈妈的切身体会,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真实的人、真实的事摆在眼前,孩子们一定会被妈妈的艰辛所震惊,也一定会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触动内心的多种情愫,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无私的付出,产生回报母爱的积极情感。
三、轻练习,浮于表面,强化训练未能到位
品德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但活动的内容不必拘泥于教材,活动的形式和活动时间的安排也比较灵活。根据主题内容,可持续进行或进行一段时间,也可安排课后延伸的活动来配合。这就是品德课中的活动练习,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大有裨益。
【案例】 《坐立走有精神》(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上)活动片段:
品德课堂上:当教师讲完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后,就请学生当场练习。学生一个个挺直腰板,挺胸抬头,步履轻盈,精神饱满。课堂教学也井井有条,学生动作到位,效果明显。
课堂外:部分学生依旧弯背耸肩,行走时鞋子擦地,写作业时甚至趴到了桌子上。先前课堂上的教育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我们的教师不解:品德课堂上不是学得好好的吗?怎么离开了这个课堂学生还是回到了老路上去了?坐、立、走的要求不是都告诉你们了吗?怎么还是这样站没站相,坐没坐样,无精打采的?
老师,请息怒!学生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课堂上虽然也对坐、立、走的姿势进行了一定的练习,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系列化的练习程序,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不断深化:
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在坐、立、走这些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现象,请平时特别有精神的学生说说自己坐、立、走方面的正确做法,并当场进行示范,让身边的榜样指引学生,鼓舞学生。其次在班内成立“一对一帮纠小组”:请坐、立、走有精神的孩子去纠正那些在这方面做得有所欠缺的孩子,一个帮助一个,个个落实到位。最后作为班级的引导者——老师,除了课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以外,课外还要多监督、检查,对“一对一帮纠小组”进行合理评价,评选最佳小组,鼓励后进小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活动的持续进行,也利于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这样的活动效果不是更实在?
四、欠灵活,生搬硬套,不切学生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是构建课程的基础,是教学关注的中心。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珍惜儿童各自独特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简单概括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求真、求实”。
【案例】 《怎样和他联系》(《品德与社会》苏教版四下)活动片段:
师:遇到不同的情况应选择不同的联系方式,有些同学写了习作想向报刊杂志社投稿,你们知道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吗?
生:可以写信,发邮件。
师:对,选择发邮件是最便捷的方式了,现在老师来教大家如何在网上进行投稿。
……
(邮件很快就发送成功了,看得在座的学生各个目瞪口呆,惊讶无比。)
如果这个教学环节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个城市的某个小学里,那也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是它出现在一所民工子弟小学的某堂品德课上。试问:学生掌握了电脑操作的技术吗?学校仅有一台电脑,能满足孩子们的操作欲望和要求吗?孩子的家庭中是否拥有这种现代化的“武器”呢?如果还没有实现网络的普及,那么这种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教学活动应该摒弃。只有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儿童生活的活动才是最有效的。
我觉得教师可以针对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联系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同样是向报刊杂志社投稿,我们可以改用写信的方式。
在听取了大家的建议,经过反复推敲后,这位老师针对同样的教材进行了第二次课堂教学,教学生如何正确地邮寄信件。
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更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学生乐于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07).
关键词:活动教育;体验与感悟;关注生活;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64-2
源于对品德课活动化的无限期望,基于对新课程的不断实践,我们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反思品德课活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寻找对策进行重构,还品德课堂一片亮丽的晴空,使品德课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列举品德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偏主题,定位不准,活动陷于两难境地
品德课堂中任何一个活动的过程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所有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则目标的准确性,如果失去了正确的定位,那么,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根本无从谈起。
【案例】 《游戏快乐多》(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下)活动片段: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老师手拿竹签子)老师为每一小组准备了一套竹签子,在玩之前我们要制定一下游戏的规则,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半分钟后进行交流)
生1:挑签子时不能带动旁边的签子,否则视为失败,让给别人挑。
生2:化签子时,手要迅速离开,不能拖动签子。
……
师:(把规则一个个写在黑板上,并要求大家把规则读一遍。)我们在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守规则,如果遇到不守规则的现象只能停止游戏。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等都有很大的作用。规则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个游戏从到到尾都沉浸在规则的约束中,学生要时刻警惕着是否会触犯规则而变得胆小谨慎,束手束脚,那么学生无法积极投入,更谈不上“愉快地玩”了。一节课下来,孩子所能感受到的也不知是“游戏快乐多”呢还是“游戏约束多”了?
其实,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游戏中如果没有规则就没法正常进行。但是规则太多,太过约束的话,游戏活动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不妨作如下调整:首先播放一段挑签子的录像,让学生找出录像中不守规则的地方,教师提醒学生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要遵守规则,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尽情地玩。教师当场巡视,随即指点、调整活动。
二、走过场,流于形式,为“活动”而进行活动
“活动性”是新课程背景下品德课堂教学的一面鲜明的旗帜,角色扮演则是常用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而非只是表面上的“活动起来”而已。
【案例】 《我从哪里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上)活动片段:
师:(出示妈妈当年怀孕的照片)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下面我们把书包背在胸前,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好吗?
(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随着老师的要求做各种动作。)
师:妈妈去上班了。
(学生兴奋地背着书包在教室里走动。)
……
(教室里很吵闹,偶尔有几个学生听到了老师的问题,举手回答,可其他学生还在吵闹,听不到同学的回答。)
(教师见状,几次喊停,可一下子哪里能静得下来啊!)
课后,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回答我:“品德课不是注重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吗?我想通过背书包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当妈妈的辛苦。”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我们的教学者不应该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位地追求“活动”这种形式,而忽略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品德课堂中要真正实现让学生体验情感,不一定非得是肢体的运动,也可以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活动。教师可预先去采访一位妈妈,让她谈谈当年怀孕时的辛苦,并拍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让孩子们听听妈妈的切身体会,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真实的人、真实的事摆在眼前,孩子们一定会被妈妈的艰辛所震惊,也一定会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触动内心的多种情愫,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无私的付出,产生回报母爱的积极情感。
三、轻练习,浮于表面,强化训练未能到位
品德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但活动的内容不必拘泥于教材,活动的形式和活动时间的安排也比较灵活。根据主题内容,可持续进行或进行一段时间,也可安排课后延伸的活动来配合。这就是品德课中的活动练习,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大有裨益。
【案例】 《坐立走有精神》(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上)活动片段:
品德课堂上:当教师讲完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后,就请学生当场练习。学生一个个挺直腰板,挺胸抬头,步履轻盈,精神饱满。课堂教学也井井有条,学生动作到位,效果明显。
课堂外:部分学生依旧弯背耸肩,行走时鞋子擦地,写作业时甚至趴到了桌子上。先前课堂上的教育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我们的教师不解:品德课堂上不是学得好好的吗?怎么离开了这个课堂学生还是回到了老路上去了?坐、立、走的要求不是都告诉你们了吗?怎么还是这样站没站相,坐没坐样,无精打采的?
老师,请息怒!学生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课堂上虽然也对坐、立、走的姿势进行了一定的练习,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系列化的练习程序,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不断深化:
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在坐、立、走这些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现象,请平时特别有精神的学生说说自己坐、立、走方面的正确做法,并当场进行示范,让身边的榜样指引学生,鼓舞学生。其次在班内成立“一对一帮纠小组”:请坐、立、走有精神的孩子去纠正那些在这方面做得有所欠缺的孩子,一个帮助一个,个个落实到位。最后作为班级的引导者——老师,除了课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以外,课外还要多监督、检查,对“一对一帮纠小组”进行合理评价,评选最佳小组,鼓励后进小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活动的持续进行,也利于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这样的活动效果不是更实在?
四、欠灵活,生搬硬套,不切学生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是构建课程的基础,是教学关注的中心。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珍惜儿童各自独特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简单概括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求真、求实”。
【案例】 《怎样和他联系》(《品德与社会》苏教版四下)活动片段:
师:遇到不同的情况应选择不同的联系方式,有些同学写了习作想向报刊杂志社投稿,你们知道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吗?
生:可以写信,发邮件。
师:对,选择发邮件是最便捷的方式了,现在老师来教大家如何在网上进行投稿。
……
(邮件很快就发送成功了,看得在座的学生各个目瞪口呆,惊讶无比。)
如果这个教学环节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个城市的某个小学里,那也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是它出现在一所民工子弟小学的某堂品德课上。试问:学生掌握了电脑操作的技术吗?学校仅有一台电脑,能满足孩子们的操作欲望和要求吗?孩子的家庭中是否拥有这种现代化的“武器”呢?如果还没有实现网络的普及,那么这种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教学活动应该摒弃。只有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儿童生活的活动才是最有效的。
我觉得教师可以针对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联系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同样是向报刊杂志社投稿,我们可以改用写信的方式。
在听取了大家的建议,经过反复推敲后,这位老师针对同样的教材进行了第二次课堂教学,教学生如何正确地邮寄信件。
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更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学生乐于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