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现状和其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t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六大洲、114个国家、领土或地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WHO已宣布本次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应对全球疫情升级对中国的挑战,本研究着重回答3个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流行现状及各国防疫情况;全球疫情对中国影响;中国应对全球疫情的短期预案和中长期策略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2004-2018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钩体病数据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和11个监测点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地图绘制,采用SaTScan 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描述钩体病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2004-2018年四川省报告钩体病发病2 834例,死亡41例,发病率0.23/
目的分析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情况,掌握不同类型聚集性病例发病特征,为COVID-19防控提供流行病学证据和经验。方法收集截至2020年2月22日天津市全部COVID-19确诊病例的聚集性资料,梳理和分析不同类型聚集性疫情发病特点。结果截至2月22日,天津市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33起,涉及病例115例。聚集性病例分为4类:家庭聚集(28起,71例)、单
目的评价6~72月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效果。方法采用社区队列研究设计,2017年10-12月,从浙江省永康和义乌两市10家儿童接种门诊招募了1 752名6~72月龄儿童。每名儿童入队列后,完成知情同意和问卷调查,并随访至2018年4月30日,观察记录流感样病例(ILI)发病、门诊就诊和自行服药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以ILI、门诊就诊和自行服药的发生次数为因变量,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拟合,估算流感
抗病毒治疗(ART)自实施以来,在HIV/AIDS治疗领域成效显著。然而,当治疗投入到人群水平时,ART对HIV疫情产生何种实际影响成为领域内新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ART和HIV疫情的研究,探讨ART所带来的HIV疫情趋势影响,旨在充分发挥其"治疗即预防"的作用。
生物技术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物系统中来自不同层面的组学数据,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基于单组学数据的肿瘤研究日益成熟,而多组学数据研究的整合工作刚刚起步。肿瘤是一个复杂的调控系统,利用单一组学数据研究的局限性愈发显著,对多种层次和来源的高通量、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肿瘤方面组学的研究以及组学数据整合方面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研究设计和
期刊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对HIV感染者卫生需求影响,为政府和感染者社区快速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5-10日,通过网络招募年满18周岁并已开始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ARV)的HIV感染者参加网络匿名调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受访者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获取HIV防治相关服务和心理支持需求等方面的信息。结果调查共收集1 014份来自全国各省的HIV感染者的调
本文介绍了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评估工具PROBAST(Prediction model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的主要内容、评价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PROBAST从研究对象、预测因素、结局和分析4个领域共20个信号问题对原始研究的设计、实施和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进行评价。通过综合分析,对原始研究每个领域和整体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做出判断,分
目的探讨打鼾与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方法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剔除调查时自报曾被医生诊断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卒中患者后,纳入分析30~79岁者共56 728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打鼾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OR值。结果调查对象中,经常打鼾、偶尔打鼾和不打鼾的比例分别为24.55%、23.94%和51.51%。男性中的比例分别为32.40%、26.5
目的探究女童膳食与性早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在深圳市某医院确诊为性早熟患儿为病例,进行1∶1的对照匹配,对照来自于深圳市26所小学。采用家长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膳食调查,共调查12种食物的摄入频率,分析膳食模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和性早熟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568人。其中8岁组年龄人数最多(43.8%);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